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第106章

作者:沉琴绝酒 标签: 清穿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康熙此番南巡,到宿迁这里来,又将要去高家堰。

  便是来查看靳辅当年的方案和于成龙的方案究竟谁是正确的。

  于成龙力主疏通俊海口,而靳辅在认为,这样做会引起海水倒灌。

  河务不能信口开河随意乱说纸上谈兵。康熙决意实地考察。

  等经过实地考察和测量后,发现下河的地势比出海口还低五尺,若真的按于成龙的做法,海水肯定会倒灌。

  这就证明靳辅是正确的。尽管康熙与靳辅有些策略上不同想法,但是这一点上,靳辅没有错。

  这是他们今日查看堰头后得出的结果。

  胤礽在旁边瞧了,见他们都在事实面前不说话了,那些吵吵嚷嚷的大臣们都沉默了,就说明靳辅是对的。

  胤礽的心事,就是从这上头来的。

  靳辅为明珠所连累,当时被罢免,之后耽搁几年,河务虽有于成龙在,但终究进展缓慢,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错误。

  胤礽心里头不舒服,甚至有些自责。他在天井这里坐了一夜,听了一夜的雨,看了一夜的梅树,心里头乱糟糟的,总觉得自己没做错,又觉得自己做错了。

  他就是突然意识到,掌握权柄的人,如果一着不慎,就有可能影响全盘。最重要的是,朝中稍有动荡,影响的便是国计民生,是老百姓的生活。

  胤礽是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比他坐在书房里,看万卷书,听无数日夜的讲课都要来的震撼。

  这一课,是汤斌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法教给他的。

  他自己学到了,却学的心惊。

  姜鄢等着胤礽说完,等着他将想说的话说尽了,才说:“错误会得到纠正。你方才也说了,皇上不是没有允于大人的方案么?”

  “治河之事,皇上与靳辅之间早有默契。虽然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皇上不是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人。靳辅会被复职的。殿下放心吧。”

  此时与姜鄢对话的,不是那个叫保成的小孩子,而是大清的皇太子殿下。

  “姨母,我如今才明白,为何你当初执意不许我再这样。我当时应了你,多半原因是因为我不想你再担心,所以决定不再做这些事。可如今才真正明白,这些事不是我能够左右的。至少现在不是。我若插手,很多事情都会起变化。”

  “朝中局面瞬息万变,政事容不得疏忽,若有错漏,不知要用多少年来补足。我不想因为我的一些些任性,而让无辜之人承担结果。”

  姜鄢说:“殿下明白就好。”

  “殿下还在成长,对自己不必苛责太过。这件事,也并非都是殿下的错。实际上,殿下有殿下的错,他们也有他们的错。”

  胤礽笑了一下,说:“我明白。”

  他还望着天上落下的雨,望着那一株梅树。

  天已经不似方才那样黑着了,有一些些的白透出来,但仍然预示着今天是一个深重的雨天。

  “政通人和,不是说说而已的。皇阿玛为此付出很多很多,我都看在眼里。”

  “我常常想,这些年关在屋子里学的这些圣贤道理有什么用。如今方才醒悟,是为了磨我的性子。磨到圆通自如,磨到心境平和,磨到不悲不喜,磨到置身事外又统揽全局,方才入门。”

  “若真要治国理政,还得在这些朝政琐事中再磨一遍,浸透了血泪,脱掉一层皮,想来,才能生出做皇帝的志气来。”

  姜鄢听着这些话,不由得就想起康熙来。

  他彻夜未归,彻夜未眠,如今还在外头忙碌,能说出来的是千般万般的苦,说不出来的,恐怕胤礽这个亲儿子也没瞧见。

  姜鄢望着胤礽,拍拍他的手,笑道:“殿下,你皇阿玛能行。你也一定行的。”

  这雨下得太大,还是有点冷,姜鄢把一杯热奶茶塞到胤礽手里,她招招手,让小阿哥也过来拿一杯热奶茶。

  小阿哥以为他们谈完了,笑嘻嘻的过来拿奶茶,然后滚进胤礽怀里,胤礽顺势抱住他,兄弟俩一块儿喝奶茶。

  姜鄢把奶茶当手炉抱在怀里,她天天跟康熙朝夕相处的,每每分开,比如说今日这样。

  才分开了一夜,她就想他了。

  奶茶热乎乎的,可哪有他的怀抱温暖呢。

第68章 068

  他们刚才说话,小阿哥全都听见了。

  胤礽抱着小阿哥,小阿哥喝着奶茶,问胤礽靳辅和于成龙的事。又问明珠如何了。

  小阿哥对这几个名字不陌生。他出入康熙身边,和那些大臣们都说过话。

  听过些朝政,甚至康熙同大臣们议事,大臣们在康熙面前吵架,他都睁着大眼睛在旁边围观过。

  就是具体的事宜,有些大人们说的太深了,他就听不懂,会觉得头晕不明白。

  可今早他额娘和保成哥哥说起这些事,他就好奇了。

  他印象中,他保成哥哥甚少同他额娘议论朝堂上的事情,突然听见他们说这个,还涉及从前的旧事,小阿哥就很想知道。

  胤礽没有打算隐瞒小阿哥。这是他亲弟弟,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亲弟弟不能知道的。

  姜鄢不管他们兄弟说什么。

  她没赶小阿哥走,就让小阿哥坐在那儿听他们说话,那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

  她没有打算瞒着小阿哥的意思。

  小儿子迟早也是要长大的。将来长大了,不可能不接触这些。康熙的意思,应当也是要好好培养小儿子的。提早接触一下也好,没必要瞒着。

  便是前头那些皇子阿哥们,康熙也都是在好好的培养。就是大阿哥,那也是不错的。学识方面可能是天生的有硬伤,但是武艺方面,大阿哥大概是点亮了天赋点,还是很不错的。

  康熙都会夸一夸的程度。

  胤礽就把这事的前因后果慢慢同小阿哥讲了。

  这都是陈年旧事了。也是说来话长,但往年故事还是能讲完的。

  即便现在事情早就尘埃落定,但小阿哥听着听着还是炸了。

  他那会儿没出生,姜鄢还在遭受非议,是胤礽出手干的这些事情。所以才有了如今的这些尾巴。

  姜鄢拍拍小阿哥的脑袋:“都过去这么久了。你保成哥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些人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你冷静一点,别这么激动。”

  小阿哥冷静了好一会儿,一杯奶茶喝完了,他才顺下这口气。

  他跑过来抱了抱姜鄢,然后站在胤礽和姜鄢身边说:“额娘,等我长大了,我也要保护你。和保成哥哥一起保护你。”

  姜鄢垂眸笑:“你们长大了,就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我自有你们皇阿玛护着。”

  “以后,似今日这样的事情,还会再有。你们身居高位,保成还是太子,凡事都要三思而行。你啊,你如今还小,好多事你不知道。你保成哥哥教你的,你要好好听,好好学。”

  外面如何,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

  姜鄢直至如今,都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别人议论什么说什么,其实没有那么要紧。

  她只希望胤礽还有小阿哥,将来能够将他们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才是最要紧的。

  胤礽明白她的意思,他也跟着轻轻拍了拍小阿哥的脑袋。

  小阿哥似懂非懂,但是他听话,他想了想,说:“那我以后学好了,我会好好辅佐保成哥哥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姜鄢听了,只望着他们兄弟笑。

  谁能想到,小时候万事不顺心便要哭,一度成了魔王的小阿哥,几年以后,竟成了极度的胤礽追随者呢。这样听胤礽的话,也真是难得了。

  胤礽如今行动举止都似康熙,优雅矜贵的帝王,养出来气度高华的皇太子。

  他便是坐在天井前,也是板板正正的模样,因要抱着小阿哥,才稍微改了下姿势,是为了让小阿哥更舒服些。

  从前他有心事,都要来找姜鄢。如今年纪大了,心中能自己排解,也不会再拘泥纠结,有些事情,愿意对姜鄢说出来,但自己早就想通了。

  瞧着,已经是个极为可靠的少年了。

  天光大亮,雨水也渐渐止了,姜鄢再瞧他,已无方才沉郁之色,周身清朗,看样子,是已经真正放下了。

  胤礽一夜未睡,现在放下心中繁杂之事,又用了些茶水点心后,便想要去补觉。

  小阿哥起得早,又因为担心胤礽,后来就一直没有再睡。

  他们跟在康熙身边忙了一晚上,小阿哥一直撑着,后来睡眠不足,胤礽要去补觉,他也打着哈欠跟着去补眠,实在是太困了,小阿哥年纪小也熬不住。

  姜鄢倒是精神还不错。

  胤礽带着小阿哥去睡觉,她就将他们暂住的院子逛了逛。

  姜鄢后来也躺了躺,她也起的挺早的,晌午用了午膳有点困,还是睡了一下的。

  后来就起身了。

  去岁去木兰围场,康熙将后宫嫔妃们都带上了。

  佟佳氏大约是过于劳累,本来身体还不错的,但因为舟车劳顿,又过于忙碌,回了京城后就病了,便不能再处置后宫事务了。

  宫中事务交由四妃处置。有姜鄢在,四妃也不敢擅专,因此任何事都要在姜鄢这里过一遍才行。

  姜鄢天天听李嬷嬷在耳边念叨那些事,听都听会了,所以还是撒手不管,只管每日听一听,具体的事,还是交由四妃去办。

  四妃相互牵制相互平衡,干的还是挺好的。

  这回南巡,康熙还是将人都带上了。

  皇贵妃佟佳氏病着不能来,四阿哥在京中陪着,其余的嫔妃们还有皇子阿哥们都跟了出来。

  事情不少,让姜鄢过目的事也不少,但她是不会亲自去办的,就是过个耳朵便行了。

  若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李嬷嬷同她说一声,她的意见递过去,四妃斟酌着就改了。

  因此每日,姜鄢都要空出一点时间来,听听那些琐事,安排一下后妃皇子阿哥们的事务。

  这一忙,就到了晚膳的时候。

  康熙没有回来用晚膳,是到了晚间后,康熙才回来的。

  姜鄢问了时辰,都要将近十点多了。

  外头没有再下雨,但湿气极重。

  也很冷。康熙进来时,不可避免的带了很重的寒气。

  怕冷着姜鄢,康熙都不靠近的,还是姜鄢主动过去,在康熙解下披风后,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康熙都没敢抱姜鄢,外头又下雨了,他身上都湿透了,怕把姜鄢也弄湿了,赶紧就分开了,然后便去沐浴,把身上的寒意和泥水洗掉,才能亲近姜鄢。

  姜鄢悄悄进来,伺候的人见状,便悄悄退了出去。

  姜鄢接手,一点点给康熙洗头发,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