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界 第15章

作者:打瞌睡的田园猫 标签: 穿越重生

  京城公子不会骑马的很少,秋水也没问为什么,这是人家的私事,她就道,“那只能坐车了。”

  美人公子回头看了看马车,满脸抗拒。

  秋水眨巴眼,“那不如你骑我的小青?”

  骡子比他们带的马可小多了,而且,“我的小青很温和,你只要坐上去就行了,我牵着它走。”

  小厮洗笔瞪着秋水,用眼光凌迟她。

  美人公子却有些心动,“我也没骑过骡子。”

  洗笔实在忍不住了,“公子,要不做软轿吧,您没骑过骡子,也不安全呐。”

  秋水看着洗笔,“那有什么不安全的,骡子又不是马,按你说的吃饭也会被噎,喝水也会呛着,天底下哪有百分百安全的事?”

  洗笔满脸愤恨的看着秋水,秋水已经在怂恿美人公子了,“试一试?人生总有很多第一次。”

  美人公子终于决定试一试,洗笔一脸绝望。

  小青真的很温驯,秋水在它脖子上拍了拍,它居然慢慢蹲了下来,美人公子一脸惊讶。

  小青背上有一副鞍,秋水整理了一下,让美人公子上去,她扶着人家的胳膊,“来,别怕,小青肯定不会颠着你。”

  后面的护卫和管事看到公子要骑骡,都吓坏了,赶忙上前,却见那骡子已经站了起来,公子一脸惊喜的模样,他们怕惊着骡子再把公子颠下来,只能齐齐刹住脚,呈扇形护卫在后面。

  秋水仰着脸笑,“我说没事吧,公子你抓好鞍上的扶手便是,放松些,小青从不颠人。”

  她给小青塞了一块盐巴,小青就不停的舔嘴,被秋水牵着慢吞吞往前走。

  美人公子一开始还有些紧张,慢慢放松下来,感觉十分新奇,家中亲人都把他当易碎品看待,从未有人敢这么对他。

  看美人公子放松了,秋水就道,“敢不敢自己抓着绳子?”

  洗笔差点厥过去,他现在十分后悔把秋水召过来,可他现在又不敢多话,自家公子从未如此高兴过,他一再阻拦,回去怕是还得挨板子。

  美人公子想了想,“那我试试?”

  秋水就把绳子递给他,“放心,小青脾气很好的。”

  真正独自一个人骑了骡子!

  美人公子的眼睛都开始闪闪发光,秋水走惯了路,跟在一边走的也轻松,她道,“感觉如何?”

  “很……奇妙!”

  不就骑了个骡子么,秋水也发现这位美人公子怕是身体不太好,所以很多事他都没做过,便是骑骡子对他来讲也很新鲜。

  大约骑了半个小时的骡子,美人公子这才发现秋水一直在陪着走路,他顿时有些不好意思,“累你走了一路,实在抱歉,我这就下来。”

  秋水笑眯眯的,“无妨,现在可觉得好些了?”

  美人公子这才发觉头晕恶心都没了,甚至有几分胸臆开阔之感,他再三真诚的道谢,轻轻拉了拉缰绳,小青停了下来,美人公子直接要下来,秋水搭了把手。

  秋水道,“若是觉着车内憋闷,就把车窗打开,看远处,千万别在车内看书,或者让洗笔陪你说说话,别想着坐车不舒服就行。”

  美人公子想了想,“小兄弟,我能邀请你和我一起坐车吗?”

  秋水兴高采烈,“好呀!”

  于是秋水陪美人公子坐车,洗笔牵着小青,他都快哭了。

  秋水第一次坐这么精致的马车,在车厢里她也没东瞟一眼西瞟一眼,极大方的看了一圈,在一边的榻上坐了,顺手把美人公子扶在软塌上坐好。

  美人公子就从车内的抽屉里找出不少点心给秋水吃,秋水每种都尝了尝,赞叹道,“好吃,珍味居怕是也做不出这么好的点心,清甜不腻,还有股茶香。”

  美人公子笑道,“这是家里点心师傅做的,你喜欢,等下给你包些。”

  秋水笑道,“那就多谢啦。”

  两人山南海北的瞎聊,秋水有两辈子的见识,还有逃荒的经历,嘴皮子又利索,美人公子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远行,但他从小就开始看书,涉猎颇多,两人谈的极为融洽。

  两人只是互问了姓氏,便于称呼,剩下的什么都没问。

  车外的洗笔听到公子不时传出轻笑声,他也忍不住佩服秋水,他家公子看似温和,其实目下无尘,孤高傲物,只是被身体所累,哪怕才学出众,也无缘科举,实为憾事。

  等进了京,秋水拿了人家一食盒的点心,和美人公子快快乐乐的告了别。

  她还和洗笔打了个招呼,“再见啊!”

  管事见公子一直看着那位少年的背影,于是上前道,“公子,可要小的去打听一下这位小哥是何人?”

  美人公子摇了摇头,“不用,萍水相逢,一见如故,有缘自会再见,强求……没有意义。”

  他虽是男子,因为身体的缘故身在高门内院不得外出,家中长辈怜惜,同辈惋惜,小辈对他敬而远之,怕把他碰坏了。

  如果得知今天他和人相谈甚欢,又知道这位少年家世清贫,家里怕是会想法设法把人弄来给他当奴仆,这个并不是他所期待的。

  秋水提了一食盒的点心回家,这个食品盒对美人公子家或许是平常物件,秋水却知道,这个食盒就得上百两银子,食盒底部还刻着蓝侯府字样的印记。

  秋水所处的阶层当然摸不到那些高门贵族,蓝侯府是哪家她其实也不知道,不过人家是侯府,和她隔得比银河还远。

  秋水只是很纯粹的喜欢美的事物和人,并没有对那位蓝公子想入非非,她虽然现在外表是个才十四五的少女,心态早就成熟了。

  在前世,婚姻都是一道难题,有的人解答的漂亮,有的人勉强能解开,还有的人压根就无法解答。

  而在这里,秋水早就打消了嫁人的念头,她提议入赘只是为了安抚秋林生,但如果真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入赘者,她也能接受,前提是那人得合适。

  如果打着入赘当幌子,来骗她和秋林生,那秋水会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到了傍晚,姚瞎子和秋林生回来了,温行首家的事已经忙完,秋林生能歇一下。

  秋水把点心装在盘子里拿出来,食盒被她放到了自己的房间。

  她只是轻描淡写说今天帮了一个贵人的忙,这是人家送的点心。

  和蓝公子在一起的那段时间美丽的像一串珍珠,秋水并不愿拿出来分享。

  姚瞎子和秋林生都说这点心好吃,外面买不到。

  秋水道,“那当然,那位贵人说是他家的点心师傅做的,你们想想,养得起点心师傅,那家里得多富贵?”

  姚瞎子却道,“那就给些点心打发你了,没赏钱?”

  秋水不乐意了,“动不动就要赏钱,庸俗!”

  姚瞎子乐了,这死丫头装什么装,和人谈价的时候比猴都精,现在跟他面前装清高。

第18章 第一界十八

  蓝鸣凤回到家,老太太和他的母亲早就等着了,一听说大少爷回来了,她们马上让人去迎,先问跟去的人,大少爷身体怎么样,药可吃了,斋饭吃了多少等等。

  管事一一回复,也说了遇到秋水的事,但他们都不知道秋水姓甚名谁是什么身份,只说,“和大少爷相谈甚欢,大少爷极欢喜。”

  老太太直念佛,大孙子身体不好,整个人都显得冷冷清清,难得听到他同别人相处融洽。

  老太太甚至道,“去找去找,找来陪陪鸣凤!”

  管事道,“大少爷说不必如此。”

  呃,那好吧。

  直到蓝鸣凤换了衣服过来见祖母和母亲,老太太还要提秋水,“难得你喜欢,找来又何妨?”

  蓝鸣凤微笑,“祖母,人家又不是贱籍奴仆,怎么能因为我喜欢就要把人弄来,难道让外人说侯府仗势欺人吗?真心相待才能换来真心,为着我喜欢,就把人强弄来,那人家不愿意反倒心生怨怼,这又何必?”

  蓝老夫人只能放弃,叹息了一声。

  管事早就仔细形容了秋水,蓝老夫人一听就知道是个贫家少年,这种少年弄来侯府是极简单的事,只是孙子不愿意,那就只能不提。

  说了两句话,只见蓝鸣凤面露倦容,老夫人赶紧让他回去休息,“燕窝粥已经好了,回去吃了休息一会儿再睡,你小叔让人送了几盆兰花来,说是什么莲瓣兰,已经搁你院子里了,别只顾着摆弄,明儿再理会,知道吗?”

  蓝鸣凤点头,然后告退。

  看着大孙子离开,蓝老夫人叹息一声,有些心疼道,“那普济寺灵验是灵验,只还愿非得让鸣凤亲自去吃斋三日,鸣凤本就身体不行,还不许让人跟着伺候,可不是把人给折腾坏了!”

  蓝夫人倒不这么想,当初大儿子病的要死要活,她们婆媳去普济寺烧香请愿,许的就是孩子能好就让他亲自来还愿,人家法师也说了,如果来还愿,还带着一群丫头小厮,那就算不得虔诚。

  所以儿子去还愿才带一点人,小厮只带一个,其余都是护卫罢了。

  佛祖面前岂能不敬还骗人?哪怕儿子的身体还是不见好,只要不坏下去,蓝夫人就得念佛了。

  秋水继续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只是最近老爹秋林生回家看她的目光又带着想揍她一顿的火气,秋水就有些心头发毛。

  她偷偷问了姚瞎子,姚瞎子想忍住笑,最后还是没忍住,笑道,“听说梨花巷暖玥阁最近客似云来,生意好的不得了,你们温行首好像也去了一次,回来私底下还同团头们赞不绝口,你爹硬着头皮听温行首说暖玥阁有多好多好。”

  秋水,“……姚叔,最近临丰那边也有不少事,你和我爹说一下,我在那里住上几天处理一下!”

  她牵着小青一溜烟跑了,姚瞎子笑出了鸭子叫声。

  秋水回到临丰也没事,整天就是游荡,临丰也有不少京城贵人家的别庄,不过这些地方秋水从未去过,和她根本不在一个圈子里。

  秋水怕秋林生揪着她的小辫子不放,于是在临丰结结实实躲了好几天,她和秋林生都不会种地,所以地都佃了出去,和佃户们说好了,刨开租税,所得一人一半,这是个极良心的价格。

  这样一来,一亩上好的地一年也不过一两银子左右的收入,六七十亩地一年也就六十七两,一般人家很能过了。

  秋水和秋林生做团头一年也有一百多两的入账,特别是秋水,遇着富户人家打赏,一下子就能拿一笔大的,这样一来父女俩一年也有近两百两的收入,日子过得确实很不错。

  临丰这里的人都熟悉秋水和秋林生,秋水在外头逛几乎人人都和她打招呼,转一圈她手里得拿到一大把东西,鸡蛋两个鸭蛋一个,各种蔬菜一把,鱼也会有一条,大小螃蟹能有一篓。

  螃蟹这玩意乡下没人稀罕,因为没肉吃起来还忒烦,这是只有达官贵人喜欢的东西,送给秋水是知道秋水喜欢吃,所以抓鱼的人看到秋水除了送一条鱼以外就把螃蟹全给了秋水,这些螃蟹也不大,二三两的样子。

  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螃蟹,现在也没冰箱,螃蟹死了也不好吃,秋水就耐心的剥了蟹肉剔了黄,然后做蟹黄酱,反正她家现在也不用怕费油和盐,做完的蟹酱放在瓷坛子里,做咸一些,十天八天总不会坏。

  正好有几家农户要去普济寺送菜,知道秋水在,就央她陪着去算账。

  秋水道,“大和尚还能少你们钱?”

  农户道,“有道行的高僧自然不会,可收菜的是小和尚呀,上回大壮的老娘去送豆腐,回来就嘀咕说钱不对,也不好意思去掰扯,咱们也是担心呀。”

  其实和尚也不是个个清廉高洁,秋水了然道,“行,那就陪你们走一遭。”

  农户大喜,“多谢秋小团头!”

  大家就是相信秋家父女,哪怕人家要抽成,也信他们。

  普济寺离的也不远,小半天工夫就到了,只是秋水看着这山路阶梯就觉得头皮发麻,哪怕她现在身子骨结实,爬山也实在太累人了。

  几个农户还得挑着菜爬山呢,秋水也不好意思抱怨,埋头往上爬,直接来到寺庙后门厨房那里,分门别类称斤过两。

  秋水在一边跟着算账,最后算下来没差错,只是价格确实比卖到京城少了些。

  秋水对农户们讲,“这也不怨人家师父,菜放不起,我和我爹也不能天天来回跑,送来庙里单价虽然少些,却不至于让菜坏在地里,才刚我和管厨房的师父说了,你们要是不怕累,以后两天送一次菜,他们都要的。上回大壮老娘的豆腐我也问了,没少算,庙里买豆腐一贯就是那个价,你们放心吧,师父们不会少算你们钱的,毕竟是佛祖座下。”

  人家就是要贪,几十文的菜钱还真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