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界 第24章

作者:打瞌睡的田园猫 标签: 穿越重生

  只是之前她们的作品被父兄拿去卖钱,金钱和名誉都和她们无关,姐妹俩到了年纪父兄也不让她们嫁人,因为嫁了人摇钱树就成了别人家的,这对父子肯定不愿意。

  谁知命运的巨轮转起来,哪怕是王公贵族也躲不了,闵家不是逃天灾,他们逃的是兵祸。

  和平的时候闵家父子吸食两个女儿的血肉,逃难途中闵家姐妹生了病,看着好不了,父兄嫌弃她们拖累了行程,于是就把她们抛下了,闵家姐妹碰巧遇到秋水的流民团,然后挣扎着活了下来。

  秋水闲来无事就听到了她们的故事,再后来她也打听过闵家茶的事,两下一结合,知道了这姐妹俩的遭遇,秋水当然同情这两姐妹。

  在临丰定下后,两姐妹再也不愿做茶和茶壶了,秋水也知道,只是这份技艺刻在两姐妹的骨子里,她们偶尔技痒也会做一些,不卖,只自己品尝,或是来人了招待一下。

  乡下人牛饮,也不懂茶,姐妹俩更喜欢现如今的日子。

  秋水要不是去侯府拜访,她也不来闵家买茶。

  茶叶拿锡罐装好,连同那个秋水看起来丑丑的茶壶和茶杯一并放在一个简单的木盒里,这就是秋水备下的礼,也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礼物。

  第二天洗笔又来了,带着秋水来到了侯府,老夫人和世子夫人接待了她,秋水坦然自若的面对这两位贵妇,送上自己的礼,也受了两人给的见面礼,一个碧玉镯,水润通透,一个白玉发钗,温润细腻。

  秋水觉得自己不光没赔本还赚了。

  然后她去了蓝鸣凤的院子,见到了卧床的蓝鸣凤。

  之前秋水只知道蓝鸣凤身体不大好,还是第一次见他虚弱躺在床上的模样。

  蓝母面含担忧,“鸣凤打小就身子骨不大结实,换季就要咳嗽……唉!”

  秋水来的时候蓝鸣凤还在昏睡,秋水也无意打扰他,见了一面就告辞了。

  傍晚蓝鸣凤醒来,得知秋水过来探望过他,而他却睡着了,心下非常惋惜,喝药也积极多了,他想早些好起来。

  太医每日都过来诊脉,这回告诉蓝母,“公子的脉象好多了,似心有牵挂,阳气随之上升,我再调整一下药方。”

  往常蓝鸣凤看着年轻,心态却极为像暮年老者,没有多少波动,最近太医发现蓝鸣凤终于有了些鲜活的精神气,这是个好现象。

  蓝母直念佛。

  等老侯爷和蓝世子回家,老夫人说了今儿秋水过来探病,还送了礼,那木盒就被拿了过来。

  盒子一打开,蓝世子就先咦了一声,老侯爷道,“怎么?”

  蓝世子道吗,“这茶壶很像闵师的手艺。“

  老侯爷道,“闵家那年不是遇匪被灭门了么,没听说闵家有传人啊。”

  蓝世子道,“我就是觉着像。”

  老侯爷倒是来了兴趣,“那这茶叶不知道怎么样,泡来尝一口。”

  茶仆就把茶叶茶壶拿下去泡茶,过了一会儿一壶茶端了过来,老侯爷蓝世子一人一杯品茶。

  等两人喝了一口,久久没开口,老夫人道,“如何?”

  老侯爷把自己的杯子递过去,“你尝尝。”

  那茶杯看似普通,手握上去却恰恰好,感觉很舒适,老夫人也尝了一口,她眼睛一亮,“茶叶应该普通,这制茶的手艺肯定是闵家人,好茶!”

  老侯爷舒了口气,“这茶叶和茶壶现如今千金难求,剩下的茶叶别动,我要拿去馋舒老头去!”

  老夫人奇道,“那秋家姑娘如何有闵家的茶和茶具?”

  老侯爷却笑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这个礼很重啊。”

  老夫人庆幸,“还好我今儿和媳妇给的见面礼也不薄,要不然可真丢脸了。”也亏得没有心存轻视,否则随便拿些见面礼把人打发了,现在就是侯府自个儿丢脸。

  又道,“秋姑娘长的可真不错,就是肤色不够白皙。”

  老侯爷也见过秋水,“她跟着他爹天天风吹日晒的,哪里白的起来,不过这丫头确实灵气十足。”

  老夫人道,“是呀,我今天看了,也觉着是个好姑娘,就是性子不大柔和。”

  老侯爷道,“她要是柔和了,也不会去干团头的活,鸣凤是不是经常去找她?”

  老夫人道,“是,难得他有个能说上话的人,我和媳妇就没拘着他。”

  想起大孙子的身体,老侯爷也只能叹息。

第27章 第一界二十七

  秋水回去后又跑去临丰找了一个走街的大夫,姓华。华大夫也是个老人了,身子骨倒是结实,他从不坐堂,就在乡下街边给人家看病,诊费什么都收,实在家里穷,给把葱他也要。

  这位当初也是流民团中的一员,主动给别人看病,秋水对他颇多照顾,还尝试着想学两手医术,最后眼花缭乱的败退,华大夫说秋水在医道上是朽木。

  到了临丰,华大夫也坐不住,自己那几亩地佃出去,自己还是背着药箱走街串巷,秋水也经常替他买些药材。

  秋水两辈子加起来接触最多的是西医,中医她并不了解,后世中医也越发没落,人们得病后的第一选择肯定是西医,只有西医看不好的才会胡乱去看中医。

  穿来后秋水的身子也算健康,请医问药的次数并不多,很多小毛病都是扛过去的,对于中医,秋水一直心存疑问。

  不过华大夫的医术是她亲眼所见,流民团最大的问题是挨饿,也会有人生病,严重的回天乏术,后来华大夫加入了流民团,他主动给人看病,药材基本都缺,他是一路一边采药一边替人治病。

  华大夫不是等人生了病才给看病,他会根据气候变化让人提前做出预防,这种情况下其实看不到他的医术有多好,重病的一样得死,小毛小病也都是自己抗。

  但秋水手里有流民团的统计信息,华大夫来之前的死亡率和来之后的死亡率只要用心看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华大夫做的最多的是隔一段时间把自己弄来的药熬个几大锅,然后人人喝一碗,除了饥饿没办法,很多病确实少了。

  秋水也是因为这个才注意到了他,所以她才想要华大夫替蓝鸣凤诊治一下。

  这次来找华大夫就是为了蓝鸣凤的病,只是秋水形容的并不好,只说,“从小身子弱,换季就咳嗽,一直吃药。”

  华大夫问她吃的什么药,秋水不知道,问她咳嗽是热咳还是寒咳,秋水傻眼,最后华大夫生气了,“把人带来再说,一问三不知,你当我神仙啊!”

  秋水灰溜溜走了。

  蓝鸣凤是在大半个月后才来的,看着又瘦了好些,秋水一看到他马上道,“我今天要去临丰,你明天再来,千万记住明天要来啊!”

  蓝鸣凤摸不着头脑,看着秋水很急的样子,只能答应。

  秋水干嘛,她要去临丰把华大夫找来。

  华大夫不愿去京城,秋水好说歹说,许下三坛桑落酒,一桌好席面,还有一大堆药材,才把人说动愿意进京。

  当晚就住在秋家。

  第二天蓝鸣凤如约而来,华大夫看了他一眼,回头冲着秋水挤了挤眼睛,意思是,“鬼丫头,你这是给你情郎请大夫呢!”

  秋水给他一个白眼。

  蓝鸣凤这才知道秋水给他请了个民间大夫,搁别人身上其实是忌讳,哪有无故给人看病的,可蓝鸣凤本就药不离口,也知道秋水是好心,他倒是承秋水的情,于是大方地伸手给华大夫诊脉。

  华大夫仔细诊了足足有大半个小时,不止脉象,舌苔,眼角也看了,还问了不少问题,最后他道,“你这是胎里带来的弱症,你娘怀你的时候吃错了东西,平时给你看病的大夫求的是个稳字,也不算错,就看你自己想如何。”

  蓝鸣凤认真道,“老先生能治好我?”

  华大夫在一边洗手擦手,“你想和旁边那个野丫头一样上蹿下跳是不行的,依着我的法子,能让你身子骨好上一些,不用药不离口倒还行,我的治病法子和别家不同,只是不知你能不能做主,你家人愿不愿意。”

  蓝鸣凤有些迷茫,不知道华大夫这是什么意思,他和家人当然希望身体能好起来啊。

  秋水略过华大夫说她野丫头的话,直接道,“您老直说,该怎么治?”

  华大夫道,“他这个呀,不是养着身子,这么多年倒是锦衣玉食养着病呢,依着我的方子,他得先从富贵窝里出来,细米白面的好吃食也得停下,还得每日活动,再我给按时针灸一下,吃我开的药,半年,半年应该就有成效。”

  秋水想了下,“您老先开方子,怎么想的怎么写,用不用在他。”

  华大夫就写起了方子,最后吹了吹墨迹道,“这是三天的药方,吃了停一下,得让我看过后再说。还要搭配我写的吃食和活动,最好还要针灸泡药澡,你要是一动不动光喝药,那没用啊!”

  蓝鸣凤愣愣的接过,这张药方和其他药方很不同,除了药方之外还对他的吃食和运动量都有要求,甚至还要求他不能包裹的太暖和,得凉一些。

  秋水倒是觉得华大夫这方子也有道理,现代人三高很多,多半是精细粮吃出来的,加上运动也少了,于是常见病就多了。

  只要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吃健康的食物,有规律适当的运动,一般都能保证一个人身体健康。

  蓝鸣凤是侯府公子,从小体弱,被人一直捧着长大,不要说让他干活,多走两步路估计家人都舍不得呢。

  太医来看病,也不敢让侯府公子去挑担啊,有的太医并不是个纯粹的医者,他们还有仕途和身家性命方面的考虑,用药都是以稳为重,说直白点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蓝鸣凤这病本就是胎里带来的,能让他病病歪歪活这么久已经是蓝侯府的财力和太医们的功劳了。

  华大夫开了方子就不管了。

  秋水送蓝鸣凤出门时道,“这方子你给你爹娘看一下,也不一定用得上,华大夫不是什么名医,可我想他能说出半年有成效,这话不是胡扯的。”

  蓝鸣凤回去后就把药方给了自己爹蓝世子,还把华大夫的话都说了。

  现如今的读书人基本都能看懂一些药方,撇开其他不论,这药方其实就是固本培元的方子,也不出奇,但其他要求确实很难见到。

  蓝世子问儿子,“你觉得如何?”

  蓝鸣凤道,“我其实很想试一下,但是在府里我怕祖母和母亲舍不得。”

  蓝世子没说话,大儿子胎里带的弱症有他的原因,那时候蓝世子有个通房,娶妻后妻子还未有身孕,通房却先有了,通房先生下了他的长子,提了妾室。

  也不知道这蠢女人哪里听说只要妻子没孩子,她的儿子就能继承侯府,于是这女人动了心思,给还在孕期的妻子下了药,妻子差点就滑胎。

  这女人侯府要处理掉,长子那时候还小,却拦着人不让带走那女人,稚嫩的眼里满是仇恨,嘴里全是诅咒,诅咒妻子,诅咒侯爷和老夫人。

  孩子懂什么,肯定是那女人教的,侯府不缺继承人,何况只是个妾生子,这母子俩就被侯府给处理了,女人肯定活不了,孩子送去了乡下,再也没回来过,蓝家族谱里也没他的名字,他的姓也不是蓝。

  蓝鸣凤生出来后就成了侯府大公子,聪明伶俐就是身体一直不好,蓝世子因此对妻子和大儿子一直有着一份歉疚。

  听到儿子想要尝试那个民间大夫的治疗方法,蓝世子就道,“祖母和你母亲那里我来办,你可以直接住到临丰别院去。”

  蓝世子也找到老侯爷说了这件事,男人一般都比女人理性,蓝家男主人看过华大夫的方子后都觉得可以试一试,他们不求蓝鸣凤和常人一样,只要不病病歪歪就行了。

  蓝府不会完全信任华大夫,特意去接触华大夫,华老头很光棍,“信我就按照我的方法治疗,不信就算,我没那么多时间和你们磨叽,不是看在秋丫头的份上我都不稀的搭理你们!”。

  蓝府只能妥协,不过他们还是派了两个府医跟去了临丰,华大夫每天去蓝府别庄看诊就行,原本想让华大夫住在蓝府别庄,这老头非不肯,也只能随他。

  老夫人和世子夫人虽然舍不得,也不会阻挡蓝鸣凤接受治疗,于是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世子夫人亲自给大儿子整理行李,一再叮嘱洗笔好好服侍大公子,每天都要回来禀报大公子的情况,洗笔一一应下。

  等洗笔离开,世子夫人和嬷嬷说道,“我最对不起的就是鸣凤,真希望他能好起来。”

  嬷嬷道,“夫人千万别这么说,当初你也不知道那贱人真敢下手。”

  世子夫人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后宅的腥风血雨都掩盖在风和日丽之下,世子夫人嫁给蓝世子后才发现丈夫有个心爱的青梅竹马长大的通房。

  这倒没什么,世家贵女不可能不接受这点,世子夫人自己都给丈夫备了丫头,连那女人耍手段先怀孕世子夫人都能忍下。

  坏就坏在男人的嘴上,那一次蓝世子喝醉了抱着青梅温存,那女人开玩笑说假如夫人没儿子,将来他们的儿子是不是能当世子?

  蓝世子醉醺醺说只要养在夫人膝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