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界 第345章

作者:打瞌睡的田园猫 标签: 穿越重生

  林闻严肃道,“那不行,你下了指令,我们就得严格执行,不还你一个苗条姨娘,那就是我的失职!“

  郑芝轩只能眨巴眼,不知道要说什么。

  大丫头们都躲出去笑了。

  郑明耀都不想看郑芝轩,如果这辈子的嫡母和上辈子不是同一个人,那现在他也不用担心段姨娘被林闻磨搓,反倒是现在这个爹,有些傻气。

  冬日是吃火锅的好日子,外头寒风呼啸,屋内暖融融的,锅子分清汤和辣汤,在林闻的指点下,冬雪弄出了虾滑,做出了撒尿牛丸,还把牛羊肉切出了薄片,鱼丸和鱼片也有,另外还有毛肚黄喉鸡翅鸭肠鸽子蛋等等。

  素菜就是白菘,也就是白菜,还有各种菌菇山药藕片等,如今绿叶菜不多,就只能省了,然后还有豆芽,和这个可以自己发,另外豆制品也能加进去。

  最后下面条和粉条也就齐活了。

  她指导冬雪调的酱料也特别。

  就是没土豆,林闻颇为遗憾。

  如今人们也会吃锅子,就是没林闻的花样多,段姨娘恨不得天天吃火锅。

  郑芝轩吃了一次也爱上了,外面请客也拿这个招待,更显亲切。

  齐少湘也来吃过,郑芝轩同他炫耀,“这是内子想出来的吃法。”

  齐少湘道,“嫂夫人一向聪慧。”

  郑芝轩假模假样客气,“女人么,整天也就吃吃喝喝了。”

  齐少湘笑而不答。

  两个孩子是不给吃辣的,也不敢给吃的多,就丸子虾滑等好消化的吃些,然后吃些鱼片肉片素菜菌菇面条什么的也就行了。

  郑明耀越发肯定这个嫡母和上辈子不一样,上辈子就没这么吃过。

  郑明耀自然也喜欢现在的嫡母,可他还是有顾虑,郑家几年后会遇到大坎坷,到时候这位嫡母会如何选择呢?

  而他现在还小,就是到了那个时候他也不算很大,有些事就是知道也无法开口,因为人微言轻,没人会信他。

  过了年,齐少湘要准备进京赶考了,恰好郑芝轩也还在,因此大事他去张罗,林闻只需给郑芝轩备下行李盘缠等物就行。

  临走,齐少湘去拜别老太太和老太爷,特意来拜别林闻。

  他知道,这两年客居在郑家一切舒坦,这都是林闻的功劳,郑芝轩是个男的,不可能照顾的这么细致。

  就算他吩咐了下人好好伺候,可这轻飘飘一句话是没什么效果的,郑家下人还不算豪奴,可是人总会有懒惰和私心,一旦主人顾不上,下人就会偷懒怠惰,他难道还能和郑家的下人去计较?

  但因为有林闻,他这里一直周周到到,夏日的冰,冬日的炭,日常笔墨纸砚,平素吃喝穿戴,就没一样不妥帖的。

  偏还不是那种大张旗鼓的好,那种润物细无声的照顾更让齐少湘感动。

  所以他一定要亲自拜别林闻。

  林闻也见了他,一如既往笑的亲切,祝齐少湘金榜题名前途似锦。

  郑芝轩正好有东西要送去给京里的父兄,就让齐少湘跟着郑家的队伍进京,这样也免了他自己打点路途。

第301章 第九界十三

  齐少湘没多少行李,所以只要了一辆车,跟着他的也只有属于他的男仆,郑家原本拨给他的下人自然收回郑家。

  男仆也略识几个字,主仆在车上,齐少湘闭目休息,男仆对照林闻备的单子查看行李。

  过了一会儿男仆道,“少爷,郑公子给了我们五十两的盘缠,这里三少夫人也给备了二十两。”

  两夫妻都给备盘缠,这可真少见。

  齐少湘睁开眼,“这是郑兄和嫂夫人仁义,你收好。”

  男仆欢天喜地点头,手里有钱心里才不慌。

  然后继续查看,衣服等物就不说了,林闻给备下了不少干粮和应急丸药。

  男仆也忍不住道,“这三少夫人实在仔细,便是我们自己准备,怕是也没这么齐全,公子看,丸药也有好多种呢,都是应急的。这里还有肉铺肉松炒米等干粮,用热水一泡就能吃的,若是没水,干吃也行,咦,还有一坛子叫什么,茄…鳖?”

  齐少湘拿过单子看,无语了,“是茄鲞,是她……是嫂夫人自己弄出来的吃食,说是配粥和饼子之类都行……唉,郑兄和嫂夫人的深情厚谊我也不知道如何报答呢。”

  他自己看那单子,都是路上得用的,此去京城还会坐船,怕他晕船,连晕船药都备下了,因现在天气也冷,林闻居然还让人给他打包了一个铜手炉。

  齐少湘唇角露出笑意,让男仆把手炉翻出来,小巧玲珑一个,外头怕烫手还包着罩子,那罩子上绣着一丛竹子。

  男仆看了道,“这是三少夫人绣的吗?”

  齐少湘失笑,“当然不是。”

  他听郑芝轩说过,林闻什么都好,就是针线是万万拿不出手的。但这里备下的一切,肯定全都是林闻的心意。

  齐少湘抱着这个没炭火的手炉,心里说不出的感动和温软,他心里对自己将来的妻,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郑家,郑明耀也知道齐少湘上京赶考去了,他实在不知道现在看着和郑家十分和睦的齐少湘在上辈子为什么和郑家如此冷淡,难道变故还没发生?

  不过他的疑惑很快就解开了。

  丫头仆妇闲时也会八卦,现在她们就在八卦齐少湘,一开始就是说他的姿容风貌,有见过的仆妇一直赞不绝口。

  很快八卦力度就深了,当初和林闻在花园里见过兰娘同齐少湘的下人就神秘兮兮道,“大三房亭大爷那个妾,当初不还在花园子里头堵过齐公子么?我亲眼见的!”

  “是是是,当初还是咱们夫人去的及时解了围呢!”

  郑明耀的耳朵就支棱起来了。

  八卦继续,“哎呀说起来,那个……曾经还拉哈莫想吃天鹅肉呢,居然肖想过齐公子,让三太太派人同我们夫人提亲,我们夫人气的把人直接拎到了老太太那里,三太太没了管家的差事就是从这件事上起的!”

  有人不知道原委的就追问,“这是为什么呀?”

  知底细的就说的眉飞色舞,“哎呀,那齐公子是咱们少爷的朋友,听说老太爷也很赏识,又是秀才身份,这种客人别看如今落魄了些,等中了举,那就是官身了,三太太把人当奴仆看待,想着通知咱们夫人替人家派亲事,说的还是那姨太太的闺女,你们想,这事能行吗?”

  有个人忍不住了,“你那是老黄历了,齐公子已经是举人了,只是没惊动我们家而已,否则他哪能进京参加春闱呢?”

  那人就拍大腿,“哎呀,那就更不得了了,幸亏咱们夫人给拦了,要不然就是大大得罪人呀!”

  丫头仆妇纷纷点头,贱籍,良家,官身,这都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若齐少湘只是个穷秀才,科举无望,那商户人家还能想一下,若他更进了一步,还要给他婚配商户女,那对齐少湘来讲就是羞辱了。

  郑明耀眼神微闪,原来是这样!

  上辈子定然也是如此,大三房同嫡母说了,然后嫡母也未放在心上,许是真的和齐少湘说亲去了,那齐少湘感觉受到了羞辱和怠慢,因此拂袖而去,同郑家起了隔阂,这是绝对可能的!

  哪怕郑芝轩找到他解释也没用,这就好比一个碗磕了一个破口,不是修了就代表完好无损,处在齐少湘的位置,他可能更敏感,想着若是你郑芝轩真的没小看我,为什么你的妻子却会如此待我?

  夫妻一体,丈夫出了错连累妻子,妻子的错丈夫就能撇的一干二净吗?

  所以这辈子改变还是来自现在这个嫡母,她大气温和,事事周到妥帖,待人以诚,因此周边的人也都跟着改变了。

  等再见到林闻,郑明耀就试探要学习,还拉扯上其他叔伯兄弟们,“他们都去了学里!”

  上辈子他是直到快十岁才进了族学,因为嫡母说他体弱,怕受不得辛苦学习,败坏了身子。

  林闻看着郑明耀,这个小豆丁如今才四岁吧,实际年龄也才三岁多,这算不算拔苗助长?

  但又不能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于是她觉得先给两个孩子启蒙试试,“耀哥儿,你还太小,族学怕是不肯收,我们先在家学些简单的,若你能学得好,娘就同你爹说,再让你去族学好不好?”

  郑明耀连连点头,确实不一样了,那时候他到了六岁提出入族学,嫡母冷笑道,“怎么,迫不及待想飞啊,记住,没我的允许,你哪儿也去不了!”

  硬生生压到他快十岁才入族学。

  林闻给两个孩子一起启蒙,启蒙读物反正就是三百千,郑明敏学的颠三倒四,郑明耀也痛苦不堪,他不能暴露自己真实水平,只能借鉴郑明敏,还得比郑明敏更差些。

  哪怕三百千他能倒背如流,也只能跟着吭哧吭哧。

  等林闻理了家务和账本,看两个孩子背书情况,郑明敏百家姓起了个头就忘光了,嘴里不停叨咕,“……周吴郑王,郑王……郑王……”

  林闻一脑子都是“阵亡!”

  郑明耀恨不得替姐姐背。

  听闺女郑王了半天,林闻忍不住了,“阵亡的将士们!我们会替你们报仇的!”

  郑明敏迷惑天真的看着母亲,林嬷嬷笑了,拍了林闻一下,“别胡扯,姐儿背的多好!”

  郑明耀听了林闻喊这一句,马上低下了头,怕露出破绽。

  林闻挠了挠头,“嬷嬷哎,哪怕姐儿是我闺女,你这话也太亏心了!”

  林嬷嬷道,“姐儿才多大啊,你这是要求太高!”

  好吧,这话也对。

  终于郑明敏背错了一大半后结束了,林闻露着笑脸,“咱们敏姐儿真棒,真聪明!”

  赶紧让奶妈抱走。

  接着是郑明耀,郑明耀看着林闻,也开始背,背到郑王时他也开始重复,林闻脸上露出了崩溃的表情。

  郑明耀脑子转了转,背了下去,百家姓他只是刻意背错了几处,然后他仰着脸看着林闻。

  林闻满脸惊喜,对林嬷嬷道,“嬷嬷,咱们哥儿才是天才啊!你听听,你听听!”

  于是林闻又满脸是笑的大大夸奖了郑明耀,郑明耀嘴角忍也忍不住的翘了起来,虽然很幼稚,可他就是没忍住。

  林闻想了想,“这样一来,姐儿和哥儿就得分开学,再看看,若是哥儿确实学的快,又能坐得住,早些入学也行!”

  郑明耀满心欢喜。

  不过林闻也还是看了郑明耀一段时间,见他确实跟得上且安得下心,这才准备把他送去家塾,只郑明耀毕竟还小,因此只用上半天学,小孩子睡眠要保证,所以只下午去上学。

  林闻给郑明耀挑了小厮和长随,都是亲眼见了敲打了,给了赏赐才罢。

  郑明耀觉得上辈子和这辈子的待遇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嫡母的容貌身份丝毫没变,但处事方式截然不同,便是他因为上辈子的遭遇始终有一丝警惕,也忍不住想亲近林闻。

  段姨娘上辈子是软弱无能的,这辈子却冒着傻气,整天没心没肺。

  小三房才四岁的孩子进了家塾,在郑家也引起了一些小轰动,有人背地里就说林闻望子成龙太迫切,完全就是拔苗助长,丝毫不考虑耀哥儿受不受得了,等把孩子折磨倒了,那就好看了!

  老太太也知道了,她倒是没把林闻叫来询问,只是问了自己的老头,老太爷摸着胡子,“我知道,我也去看过耀哥儿,轩哥儿媳妇教的好,这孩子早慧,确实可以进学里了,而且只上半天学,课业也不多,没有糟蹋孩子这句话!”

  老太太就笑,“不是我说,这轩哥儿一辈里,目前看着也就闻娘是个出挑的,可惜轩哥儿无心仕途,没得给媳妇儿弄个诰命回来!”

  老太爷道,“耀哥儿将来出息了,轩哥儿媳妇这诰命未必没有。”

  老太太惊讶,“耀哥儿果真这么好?”

  老太爷摸着胡子点头。

  很快,老太太的赏赐就来了,奖励林闻孩子教得好,各房又开始飘起了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