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刀客养家日常 第65章

作者:袖侧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她都在想,万一廿七什么都答不出来被质疑,该怎么解释,她该不该上去帮他圆一圆之类的。

  哪知道,中年道长考了靠廿七,由浅及深,从《三官经》、《祖师经》到《太上感应篇》等等,有唱有念。还询问了一些法器常识和道教规矩。

  廿七一一都答了。

  他不仅会经文,他居然还会念唱!

  又一次刷新了阮卿对他的认知!

  也不是每个都会,不会的就直接说:“这个我没学过。”

  他唱的也好听,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中年道人听得频频点头,说:“这韵和我们的不一样。”

  廿七说:“我学的就是这样的。”

  听了一会儿,道长中间又说:“错了。”

  “没错。”廿七说,“我学的就是这样的。”

  道长讶然,说:“你再给我唱一遍。”

  阮卿和阮祥云都紧张起来,七叔爷更是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自己喘气声太大影响了廿七。到时候这道教协会的人大手一挥,判定廿七是假的,大家得一起哭。

  哪知道道长听得入迷,也不管副县长还等着呢,直接要求廿七把他学的这个版本誊写下来给他。

  阮祥云立刻起身去拿纸笔。

  拿来的纸是那种带“XX市XX县XX乡XX村”红字头的信纸,带着横线。

  笔是钢笔。身为干部,哪能没有钢笔,哪能随大溜用那种签字笔。

  廿七当然会用硬笔,他在阮卿家里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但廿七是什么人?阎王殿影帝级别的人物!

  他拿到笔露出了迟疑的神情,看了看阮祥云。

  阮祥云百分之一百二的精神都投入在眼前这事里,立刻领悟精神:“要毛笔是不是?有,我有!”

  阮支书也是文化人,平时也会练练毛笔字。

  当下赶紧去把他的毛笔和墨汁拿来了,给廿七倒上。

  廿七把带着线的信纸横过来,让横线变成了竖线,提起笔就写。

  竖着行文,从右往左。

  繁体字。

  默出来的版本是道协来的这位道长没见过的。

  到这里,大家基本上都确认了——是真的,不是骗子。

  阮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道长拿着廿七默出来的经文很开心,说:“我回去慢慢研究。”

  副县长站起来:“那我们去实地看看吧。”

  副县长脚上穿着运动鞋,就是为了今天要去实地考察。实干派的干部。

  大家就都起身了。

  中年道长一边把那几张纸收起来,一边问廿七:“冠巾了吗?”

  廿七说:“没有。”

  中年道长说:“要冠吗?”

  廿七说:“不必。”

  爱冠不冠。道教素来都是这种态度,随心随性,爱信信,不信走。

  没人追着你费尽口舌想说服你皈依,还印各种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小册子到处做宣传。

  中年道长又问:“什么庙?”

  廿七说:“子孙庙。”

  中年道长说:“不坐了?”

  廿七目光坚定:“想出山,看看外面。”

  他俩说话,在场没几个人听得懂。

  中年道长也一直一副无所谓、没什么情况、一切正常的模样,谁也没觉得有问题。

  大家就准备一起进山,实地考察。

  阮卿当然也想跟着去,可是被七叔爷拦了:“你就别去了,你走得太慢。”

  求你别裹乱。

  阮卿没办法,七叔爷说的是真的。

  她不仅脚伤才好,她就是健全的时候上山下山都没有七叔爷速度快。

  阮卿不是没眼力劲的人。眼前,论速度体力,论身份立场,她都不太适合。

  就乖乖地答应了:“我等你们回来。”

  七叔爷心想,好家伙,你还要继续跟村里待着啊。

  要是往常,他当然欢迎阮爱华的闺女。来他家住那是给他长脸,村里谁不羡慕他家和阮爱华关系好呢。

  可现在,七叔爷满心里都是廿七。偏偏阮卿和廿七怪怪的,阮卿对廿七说话,总隐隐约约有那么点指指点点的劲劲儿的。而廿七,这七叔爷心里面的世外高人,特别支愣不起来,阮卿说什么他都点头。

  七叔爷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不痛快。

  他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就是别别扭扭,特别想让阮卿赶紧回家去,别在这穷山沟沟里晃悠了。

  他和廿七才是属于大山的。

  野人观那个地方当天是回不来的,得过夜。领导们来之前,阮祥云跟他们详细沟通过,大家都有心理准备,还带好了诸如睡袋之类的装备。

  点好人数、车辆,准备出发。

  七叔爷当仁不让地抬腿要上村里的车。

  阮支书:“爹,要不你也……”

  七叔爷:“滚!”

  七叔爷顺利上车。

第59章 迷信

  廿七临走还从车窗里瞥了阮卿一眼。

  阮卿看着他波澜不惊的面孔, 微微吐了口气。

  廿七的临场应变能力很强,脑子转得快,一些阮卿想不到的知识的积累超出了她的预期。他以前的短板是和时代的代沟, 但是眼前他这人设身份来说,反而不是短板, 是他该有的属性了。

  阮卿目送着车队离去。

  车子最远只能开到阮卿之前停车的那个地方,然后就再也开不进去了。

  大家下车步行入山。

  遇到沟堑难行本该绕道的地方,七叔爷和阮祥云非常默契地伸手在廿七背后一起推了一把, 把他推到了副县长身边。

  廿七:“……”

  廿七这种亡命江湖的人,对当官的真没什么敬畏之心。对姓阮的人尊敬,那是爱屋及乌。阮卿的长辈亲族,以后也是他的长辈亲族。

  当官的嘛……

  廿七提起副县长一条手臂, 另一手托住他的腰:“小心脚下。”

  副县长:“?”

  阮祥云大惊失色,差点伸出尔康手。幸好, 廿七做事有分寸, 没把副县长扔出去,他是托着对方的腰背,带着对方一起飞过去的。

  副县长腾云驾雾一样就落地了, 还一脸懵。

  除了老梅沟村同来的人, 大家都懵了。

  中年道长:哇~

  廿七送了几个人过去,又回来的时候,有个记者举起了相机。

  之前在村里,记者们也拍了几张照。但主角是领导们。尤其在这件事敲定之前,拍的只能算是素材, 能不能发还不一定呢。

  所以拍的时候, 镜头都冲着各位领导,廿七都是侧角, 背面。

  而廿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当察觉到镜头可能对着他的时候,就会不用声色地悄悄调转身体角度,让记者只能拍到背影。当时记者的重点在领导身上,没注意到这一点。

  现在,大家亲眼看到“失传神奇古武轻功”,这个事可以说已经是板上钉钉肯定可以报道的,廿七这一回来,就有人想怼脸拍了。

  才刚把相机举起来,取景框里那个人忽然消失了。

  记者:“?”

  记者还没反应过来,喉头已经被扼住,手里的相机已经被夺走!

  这一下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大家!怎么回事?

  廿七一手扼住记住的喉咙,一手抓着相机,厉声质问:“这是什么?你想干什么?”

  他说的话,老梅沟的人能听懂,籍贯陵城的副县长也能听得懂,但是其他一些从县城来的人就听不懂了。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有时候一个县里辖下的地区就能有好多种不同的口音,互相不通。

  记者吓蒙了,只觉得扼住自己的那只手鉄钳一样:“放、放开我!你说什么?听不懂!”

  他不知道,他还能发出声音来说话,就是以为廿七根本没发力。

  阮祥云和七叔爷这才反应过来,一起上去抱住廿七手臂:“小廿,小廿!先放开!”

  廿七给这两个人面子,听话放开,却把相机给他们看:“这个人拿这个暗器对着我。”

  阮祥云和七叔爷哭笑不得,令沟堑另一边的副县长听了,都哈哈大笑。

  这边中年道长也笑,过来告诉他:“这个不是暗器,是照相机。”

  这些人真的远不如阮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