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刀客养家日常 第87章

作者:袖侧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去年,市里的武术运动会咱们也出钱资助了,你也近距离跟那些运动员接触了,你回来跟我说什么来着?”

  【真辛苦,一个月才一千块的工资。】

  运动员就是很苦的职业。当然,金字塔顶尖那一小撮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只说普遍的一个状况,就是很苦的职业。

  “职业运动员就那么点钱,而且退役了还找不到工作。他们教练见你热乎,还问咱们保卫科招不招人。”

  “你问教练这些年轻小孩怎么退役不去当教练,人说那得是体大硕士学历的才行。”

  “请问你女儿的小道士男朋友,是哪个体大毕业的?”

  阮爸爸说:“不走编制的路子,也有别的出路。”

  阮妈妈说:“能干什么呢?你们当时聊天我就在旁边,我都听见了。”

  “最好的,就是能当武打明星呗。”她说,“当时你们一起抱怨说现在的电视剧都没有像样的打戏了,别说武打演员没有出路,就连武打替身需求量都变小了。”

  “小廿的确是长得不错,你说他功夫也好。你要想花钱送他进娱乐圈,我也不拦着你。”阮妈妈说,“他好歹救过卿卿,咱们就当报恩了。但我就问一个问题,他功夫就算再好,他会演戏吗?”

  这个问题真把阮爸爸给问住了。

  隔行如隔山。

  武打演员,重音在“演员”两个字上,武打是附加属性而已。

  “小廿是长得不错。但前年老徐忽悠你投资的那个电视剧,那小鲜肉长得也好看啊,那剧播出来,不就石沉大海了吗?他怎么不红啊?”

  “红不红都靠命。”

  “你短视频关注的那些个拍武术视频的小孩,有哪个是特别红,赚够了钱的?你给我拎出来一个看看。”

  还真没有。

  阮爸爸关注的那些个武术up主,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水平,也就那样。

  自媒体这种特别新兴的行业,阮爸爸也不是很懂,但确实没听说过他关注的几个有谁大红大紫过。

  恰如阮妈妈所说的,廿七功夫再好,怎么变现是一个问题。

  在他能以功夫变现之前,他就是一个穷小子。

  阮爸爸试着说:“也可以招上门女婿。咱们也不图女婿非得有多少钱。”

  “我图的是钱吗?”阮妈妈真的发火了,“钱只是一种简单而普遍的衡量标准!一个优秀的人,他的‘优秀’里就该应该包括赚钱的能力。一个人苦哈哈赚不到钱,你就算把他夸成花,他也是没能力!”

  “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配得上和配不上的问题!”

  “我女儿,我精心养大,又漂亮又聪明,又有独立事业。我女儿这么好,明明可以找到条件更好的人,我凭什么要降低标准去将就一个不够优秀的人?”

  “我总得有点凭的东西吧?啊?但凡你能说出来一样也行啊!”

  “结果你能说的翻来覆去的就一个‘功夫好’?”

  “那我女儿嫁给他跟着他去街头卖艺是吗?他胸口碎大石,我女儿敲锣收钱是吗?”

  阮爸爸哑口无言。

  其实他自己理性上也知道,“功夫好”不是一个“我可以把女儿嫁给他”的正经理由。

  奈何廿七功夫好这件事,就是这么地戳他。

  阮爸爸只好郁闷地躺下。

  心想,老婆要是死也不同意,估计这事最后也成不了。

  希望小廿能遵守他的承诺啊。

  实在不行的话,他也不介意认个义子什么的,古代不是流行那样吗?

  做不成隐世高人的老丈人,也还可以做高人的干爹嘛。

  躺了一会儿,阮妈妈又翻身坐起,穿上了拖鞋。

  阮爸爸:“干嘛去?”

  阮妈妈说:“找点吃的,叫你气得肚子饿了。”

  可能是说话太多了,当然也可能是今天饭桌上老阮他老不讲人话,倒人胃口,可能她晚饭时候就根本没吃饱。

  总之,阮妈妈现在饿了,她下楼去找吃的。

  哪知道,厨房居然亮着灯。

  阮妈妈还以为是阿姨,推开门的时候还叫了一声“何姐”,结果里面那个人转过身来:“伯母?”

  阮妈妈愣了:“小廿?你干嘛呢?”

  廿七系着围裙,正在打鸡蛋液。

  “我做个鸡蛋羹。”他说。

  阮妈妈说:“饿了啊?”

  她微感歉意,一定是因为老头子在饭桌上拿腔拿调地也影响了人家小伙子的食欲了。真是,在他们家里做客,居然让客人吃不饱肚子。

  这叫什么事。

  廿七却说:“没有,是阮卿。她晚上九点左右就很容易饿,如果没有吃的,她就要吃零食了,容易上火。我给她蒸个鸡蛋羹。”

  阮妈妈怔住。

  的确阮卿中学时代就是这样的,不管晚饭吃了多少,九点一过她就要饿。

  中学时代她住在家里,阮妈妈和阿姨把她照顾得很好,不会让她饿着,也不会让她吃太多积食。但后来她上大学去了。

  孩子一旦上大学,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就少了。

  后来毕业,留在了一线城市,她有她自己的生活了。

  到现在,即便她一年里有几次回家里来住,但阮妈妈总觉得她已经是大人了,起码吃穿住行上能照顾好自己。不用像中学时代那样,吃宵夜都要家长操心了。

  而且家里现在的阿姨,也不是她中学时代的阿姨了,不了解她以前的习惯。

  她没想到,她这个九点之后容易饿的毛病还在啊。

  如今,给她准备宵夜的人,却是廿七。

  帅小伙子系着围裙,手法熟练地打着蛋液。

  可能是筒灯光线的缘故吧,他的眉眼看上去真柔和啊,让人舒服。

  【我总得有点凭的东西吧?】

  【你能说出来一样也行啊。】

  阮妈妈不知道怎么地,跟不知所谓的老家伙生出的急躁都消失了。

第78章 仗势

  那个长发的年轻人忽然抬起眼:“伯母是下楼来找东西吃的吗?我看晚饭你吃得不算多, 要不要也给你蒸一碗蛋羹?”

  阮妈妈正饿着,比起吃干零食或者冷餐食物,当然是热蛋羹更好, 便欣然答应:“好。”

  “我都忘了你还会做饭。”她在中岛坐下,看着廿七打蛋, “对,你以前好长时间都是一个人生活。啊,这些东西会用吗?”

  指的是厨房的设施。

  “会, 阮卿给我看了好些个美食视频。灶台这些东西,在村里的时候就学会了了。”廿七说起瞎话也从来不需要打底膏。

  阮妈妈是不知道,他是真的有演技。

  他又加了鸡蛋,熟练搅拌, 过筛,加水, 上锅蒸。

  然后就得等待了。

  等待这个时间躲不开, 阮妈妈也不能说把人丢在这一个人等着,那也太不礼貌了,这是客人不是家政阿姨。

  只能笑着找话题:“刚才老阮还和我说你呢, 说你功夫特别好。”

  “伯父心念古风, 特别喜欢这些,看得出来。”他说。

  阮妈妈问:“练功挺苦的吧?”

  “最开始的时候苦,扎马步扎到晚上睡觉腿抖,疼得睡不着。”廿七说,“后来习惯就好了。现在一天不练功, 就浑身难受。”

  阮妈妈怜悯叹息:“唉。”

  然后,就没什么话题了。

  但廿七怎么能让场面冷下来,他笑着说:“这些东西真是方便。”

  说的还是现代化厨具。

  又说:“七爷爷家里没这么多方便的东西, 他家虽然也有这样的灶,可也还保留着烧木柴的土灶,连风箱都有。”

  阮妈妈笑道:“他们那用罐装气,不是很方便,又花钱。大家总是舍不得,还是喜欢烧柴。还是因为在山里,经济不发达。南方富裕地区农村,家家洋楼,比城市的生活都好。完全不一样。”

  又问廿七:“出山之后还适应吗?”

  “由奢入简不易,由俭入奢都是适应极快的。”廿七笑道,“我原先烧木柴做饭,要花许多时间,现在一拧那个按钮,直接就是大火,怎么会适应不了,只觉得处处都方便极了。”

  阮妈妈又问他一些从前做饭的细节。

  廿七给她讲怎么烧柴,怎么控火,怎么处理食材。

  都是从前真实做过的事,讲出来也有真实感。

  只要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别人的事其实听起来都像故事,竟也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好歹是把等鸡蛋羹的这个时间给消磨掉了,不至于尴尬冷场。

  但阮妈妈看出来了,廿七这小伙子,虽然是深山里出来的,情商却很高。老梅沟村里甚至都还有有很多见着生人就讷讷地不知道该怎么说话甚至手脚不知道该怎么放的人呢,廿七这从山里出来,不曾与人社交过的人,反比他们强太多了。

  侃侃而谈,落落大方。

  虽然没有受过现代科学教育,可肚子里是有传统墨水的。遣词用句里的古风那么自然,配合着他的长发和俊脸让人感觉舒服。

  不像某些糟老头子,强凹,坏人胃口。

  鸡蛋羹蒸好了,廿七请教阮妈妈哪里有干净的布可以垫着手好拿出烫手的碗。

  阮妈妈笑了,虽然学得很快,到底小细节上还是一无所知。她去抽屉里拿出了专门的小工具给他,还教他:“这么用……。”

  廿七大力称赞这个方便的小工具。

  这东西阮卿那里没有。

  阮卿那里的厨具虽然看起来一套一套的,但其实华而不实,毕竟她置办厨具的目的本身也就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