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初云之初
但在这之后,潘晦跟耿戎还可以算是坚守了为臣的底线,但窦敬却在专权擅政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诸多行事,也再难找到那个昔年仗义直言之人的影子。
朱元璋想到此处,不由得喟叹出声:“正因为人心易变,所以那些始终如一的人,才更加珍贵啊!如诸葛亮,如岳飞……”
刘彻哼了一声:“说到底还是利益动人心罢了!”
李元达看着他:“这就是你晚年把朝政搞得一团糟,还弄出来巫蛊之祸的原因?”
刘彻被踩到了尾巴,勃然大怒:“干什么,你晚年很英明吗?!”
李元达耸耸肩,坦然的说:“我不到五十就死了,没有晚年啊!”
刘彻:“……”
刘彻随便找了个由头,愤怒开火:“你是病死的吧?难道你没吃丹、没修道、没被方士诈骗?!”
嬴政:“???”
李世民:“???”
“喂!”嬴政怒道:“刘野猪,你劈竹子当心带到笋!”
李世民:“这儿这么多人,就你被骗得最惨好吧,女儿都赔进去了,咋好意思在这儿拉踩别人!”
刘彻:“……”
“说起来有个事,我很早就想问你了,”嬴政若无其事道:“你看见这个世界就没什么感触吗?我觉着跟你的经历有点像?什么巫蛊之祸啦,什么被废太子的后代登基啦,什么老年昏庸啦……”
刘彻:“……”
刘彻扭头就走。
皇帝们大笑出声。
向来政治的智慧,就是拉一波儿打一波儿,朱元璋当然不能一次性把三位反正功臣全都搞死。
主持了拨乱反正的三位功臣都是祸乱社稷的佞臣,那多年之前的反正之战又该怎么定性呢?
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至于之后的……
那就之后再说!
……
自从跟另外两位反正功臣撕破脸之后,窦敬便觉得处处都不顺心了。
从前处置朝政,能自己决策的事情,窦敬往往一言决之,而需要其余人配合的,送个话过去,对方多半也会大开方便之门。
但现在,什么都不一样了。
尚书台掌天下奏疏上递,即便是他燕王、窦大将军也不例外,一旦潘晦这个尚书令将手掐紧,也就相当于扼住了窦敬的脖子。
不会死,但是却叫他很难受。
而与之同时进行的,是光禄勋耿戎彻底与他划清界限。
耿戎所统辖的光禄勋与窦敬之子武城侯统辖的卫尉,都身兼戍卫宫城之职,只是分工不同。
光禄勋保卫天子,卫尉戍守皇城,将皇宫当成一个圆,光禄勋就是圆心那个点。
就地盘来看,光禄勋掌控的地方远少于卫尉,一旦武城侯发难,瞬间就会被包饺子,但耿戎又不是傻子,作为反正功臣之一,窦敬赚得盆满钵满,潘晦成了执掌尚书台的尚书令,独他自己做一个皇城正中心的光禄勋?
这怎么可能!
一直以来,耿戎身上其实还不太合规矩的兼着另一个职务。
卫将军,仅在三公之下。
这个卫将军在本朝是做什么的呢?
简而言之,就是首都军团司令。
在法理上,凭卫将军印,可以号令所有戍守长安的士兵。
也是因为这一点,对于耿戎卫将军职务的获得,最初窦敬很不高兴,连潘晦也有些不安。
于是耿戎与窦敬都各退一步,耿戎得到了卫将军衔,但是从来没有以卫将军印发号过政令,甚至于没有开府,对外的官方文书,也只称呼光禄勋。
而窦敬则以太尉之职,与之平分戍守长安的南北两军兵权,各自指派一半的人前去做两军校尉。
现在耿戎猝然发难,窦敬着实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耿戎持卫将军令,罢黜掉了近期以来窦家安插在南北两军中的校尉,言称这些人得以晋身未曾经由他加盖文书,乃是乱命,将其尽数杖打三十,赶出了军营。
然后将此前被窦家人挤掉的校尉们重新回两军。
这些人当中有从前被窦家指派过去的,也有被耿戎指派过去的,但是无论从前出身何处,经此一事,只怕都对耿戎感恩戴德,却又要对窦氏恨之入骨了。
窦敬岂不知南北两军之于他有多要紧?
没了手里边的军权,他也好,窦家也好,马上就是砧板上的肥肉了!
现下耿戎一言不发,便对着窦家痛下杀手,窦敬岂能视若无睹?
马上以大将军令阻拦了耿戎的命令——这才是本朝最高军事长官,你一个卫将军,很了不起吗?!
耿戎不从,拒绝受命。
把官司打到了廷尉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