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想要GDP 第55章

作者:初云之初 标签: 天之骄子 快穿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朕令后妃查检宫中近二十年的账目和人事往来,就是为了把你逼到墙角,让你主动出击。

你假做慈爱之态,频频示好太极宫,朕又何尝不可顺水推舟,令后妃接触先帝太妃,聊表孝道?

果然,你从来都不觉得,先帝留下的那些手下败将会在某一天跳出来,给你致命一击。

张太妃失去的是一个皇子,是张氏家族腾云而起的希望,是她后半生的顶尖荣华,她岂能甘心?

你做了几十年的皇后,将兴庆宫整治的如同铁桶一般,风吹不进、水泼不进,朕奈何不得,但世间那些坚固的城池,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啊。

张太妃乃是先帝生前最为宠爱的宫嫔,又一度承载过孕育皇子的希望,势头最为强劲的时候,甚至比拟中宫,待到先帝薨逝,她与其余太妃一起退居兴庆宫偏殿,朕做不到的事情,她可以做到!

“你,”皇太后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你知道本宫今天要……”

“朕知道,朕当然知道。”

嬴政道:“朕知道你今日要对朕下毒,因为今日乃是太后寿辰,宾客如云,再如何谨慎,也难免会有漏洞,于你而言,这就是最好的时机。朕甚至忧心你钻不到空子,此前主动在冯仆射面前提议要大办你的寿宴。”

皇太后像是第一次见到他似的,骇然的盯着他看了许久,方才道:“你是如何知道张氏之子的死,与我有关的?”

“噢,这件事朕确实不知道。”

嬴政坦然的承认了:“当年你做得很干净,朕想,连先帝都没有抓到纰漏吧。朕之前着人透风给张太妃,是糊弄她的。”

皇太后目露讥诮,恼火道:“既然如此,你怎么敢——”

嬴政无所谓道:“朕不需要知道张太妃的儿子究竟是怎么死的。朕只需要确定一件事就可以了。”

皇太后瞳孔骤然一缩。

而嬴政紧盯着她,慢慢笑了起来:“你不敢开皇陵,更不敢验尸!”

皇太后眼睫几不可见的颤抖一下,却是闭口不语了。

“母后,事到如今,你何必继续装聋作哑?”

嬴政嗤笑道:“你我都很清楚,开棺之后,根本验不成尸,因为所有人都会发现——崇庆公主的棺椁,是空的!”

“原来你知道,你竟都知道?!”

皇太后骇然大惊,看着面前神色如常的天子,只觉脊背生寒,毛骨悚然:“既然如此,你为何不附和张氏,坚持开棺……”

“当然是因为,母后说的也有道理。”

嬴政淡淡道:“朕毕竟是宗室过继给先帝的嗣子,世间哪有以人子之身掘皇考坟茔的道理?再则,即便真的发现崇庆公主的棺椁是空的,又能如何?从查案到剖析,再到将冯家这个幕后黑手抓住,前前后后又消磨多久时日?”

他注视着皇太后,眉毛微微一挑:“冯氏乃本朝一流门庭,钟鸣鼎食,世代簪缨,更不知与多少高门沾亲带故,若真是一丝希望都不留给你们,冯家子弟尽数发作,虽不足以倾覆皇朝,但终究叫人心烦。”

皇太后怔怔失神半晌,终于意会到他的目的,猝然泪下:“难怪,难怪张氏最恨是我,却不杀我。”

“我之于冯家,是出嫁女,死又何碍?但母亲她……是冯家辈分最长之人,她一旦过身,冯家子弟悉数都要丁忧守孝,去职还京。”

她转头看着嬴政,声音中不无讽刺:“杀了我,哪有叫我坐视生母横死、母家族灭来得痛快?好啊,好个一网打尽的毒计!”

嬴政笑了一笑,对此不作评论。

他只是慢慢将手中那碗莲子羹吃完,继而轻轻赞了一声:“母后的心意,果然都是好的,夏日里用一碗莲子羹,当真安心静气。”

第23章 第23章

皇太后的六十一岁寿宴,就这样看似平静的落下了帷幕。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表象罢了。

寿宴当日,何以皇太后不曾出席露面?

冯老夫人出门前还精神矍铄,何以骤然身亡?

最要紧的是,寿宴第二日,皇太后便明发谕旨,落发出家,为国祈福,以方外之人自居,此后不复问人世间事,而当代承恩公冯明达也上表请辞承恩公爵位。

而对于这一切或者隐藏在暗处,或者暴露在明面的疑云,宫内也好,三省也罢,始终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官方评论。

只是以代王、成王为首的宗亲们和宰相们在皇太后落发出家与冯明达辞爵之后,先后上表颂上,极尽褒美之词,以示圣德无亏。

然后压力就给到了皇太后和冯家这边。

要知道,冯老夫人死了啊!

虽然都说是无疾而终,可是谁信啊!

得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能叫皇太后的母亲死的不明不白,且之后冯家又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连皇太后自己都在宫里当活死人?!

知道真相的人不可能贸然往外秃噜,不知道真相的人凭空猜测,最后得出最靠谱的答案,就是冯家联合皇太后,在安福宫行刺天子,不想误杀了冯老夫人。

不然完全不能狗解释啊!

从始至终,天子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

就在京中高门官宦暗地里诸多猜测的时候,一行轻骑自北而来,裹挟着燕云的尘土与硝烟,勒马停蹄在长安城外。

年轻的左骁卫将军苏湛稳稳的勒住缰绳,仰头注视着阔别已久的长安,一时间心内五味俱全,而他身后的扈从们在风尘仆仆之外,神色中则更有三分忧虑、七分愤慨。

离他最近的扈从低声道:“将军若无意进京,咱们便回丰州去吧,彼处天高皇帝远,离了长安是非,岂不大善?近年来边防衰败,文官于武将又多攻讦,可是他们难道不知道,错非将军接连数次打退突厥来攻,长安岂有今日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