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74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没有多余的解释,只回了一个是。

  倒是有魄力。

  安庆帝道:“你这也太过莽撞了,凡事好商量,何必伤了父子和气。”

  这事是永宁侯上午回禀的,虽是家事,对侯府来说还算得上丑事,但不得不说。

  永宁侯脸色铁青。安庆帝当时问了几句,结果永宁侯再提起还是气,眼看就要背过气去,安庆帝直接诏了太医。

  永宁侯跪在地上,扣头谢罪,他咬牙切齿道:“内人险些气出病来,这种为了一个女子连爹娘都不要的,我当初何必生下他!”

  安庆帝心道,就算顾见山感情的事糊涂一点,也不至于后悔生下他。

  只是这话彻底隔绝了安庆帝赐姜棠一个身份的可能,永宁侯明摆着是被伤透了心。

  但安庆帝对此是乐见其成的,他愿意顾见山独行独往,哪怕他要娶一个丫鬟出身的人。顾见山一个人,有益于江山稳固,只要他忠于皇权,下一任皇帝也会江山稳固。

  顾见山低着头,他父亲上午来过,恐怕气得不轻。

  事已成定局,不能因为他妨碍侯府,更不能给姜棠扣上什么莫须有的帽子,顾见山当机立断道:“臣也是缓兵之计,只希望日后爹娘看在孩子的份上,态度能有所缓和。”

  安庆帝道:“算了,你们的家事,朕就不掺和了。何时订婚何时成婚,你是朝中肱骨之臣,婚事不能寒酸了。”

  这意思是要赏赐东西。

  顾见山赶紧叩头谢恩。

  安庆帝让顾见山起来,“别动不动就跪,既然要成婚,那便和以往不同了,人稳重些,等你为人父了,就能体会到为人父的辛苦了。”

  不知为何,顾见山总觉得安庆帝话里有话。

  只是他人在西北,刚回来,尚且不清楚朝中事。

  安庆帝顾忌顾见山马上要订婚,想让他六月中旬再回西北。

  而且,回来的将士也得省亲。

  几年回不来一次,连省亲都不行未免太不近人情。让他们都回家不可能,但写信回老家让家人过来见一面还是行的。

  打了几场胜仗,西北至少能安稳两年。

  最后,安庆帝拍了拍顾见山的肩膀,“缺什么和朕说,别什么都自己憋在心里。”

  这话顾见山只敢信一半,君臣有别,君是君臣是臣。

  离开勤政殿,顾见山提着的心还没放下来。

  出来的时候顾见山恰巧看见秦王了,赵耀笑着冲顾见山拱了拱手,“顾将军。”

  顾见山行了一礼,“见过秦王殿下。”

  秦王道:“顾将军不必多礼,这是刚见过父皇,正好我也要去见父皇,顾将军慢走。”

  秦王可以说是有礼有度,自称都是我而不是本王。

  顾见山又行了一礼,这才离开。

  秦王对着顾见山的背影笑了一下,然后转过身往勤政殿的方向走。

  这会儿正是下午,太阳高照,街上人来人往。

  还没到夏至,但天已经热了。

  陆锦瑶坐在铺子里,忍不住让小二上了两份红糖冰粉,吃完觉得不过瘾,又吃了一小球的冰淇淋。

  这是锦棠居的新点心,端午之后开始卖的,因为冰贵,点心的价钱也贵,小小地一个圆球,就要一两银子。

  口味多,有草莓、抹茶、牛乳口味三种。

  因为本来卖的就贵,抹茶的就没另加价钱。

  这个小球但买的人是真多,不少的小娘子都喜欢这细腻爽滑的口感,眼下正准备让点心师傅再去趟莞城,过去教做冰淇淋。

  姜棠和陆锦瑶一人吃了一个就不再吃了,这东西太凉,偶尔吃一次还行,但吃多了对牙不好,还容易肚子疼。

  姜棠今日是想来看看这个卖的怎么样,结果陆锦瑶也在这儿,既然遇见了,姜棠没忍住问她顾见山是究竟怎么离开侯府的。

  这对她来说很重要。

  陆锦瑶:“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但是侯爷和夫人气的不轻,听下人说,五弟在祠堂跪了一夜,然后次日一早,被赶出去的。”

  郑氏下令不能四处乱说,但此事本就和姜棠有关。

  姜棠怔了怔,她就知道不似顾见山那般轻描淡写。

  陆锦瑶道:“既然过去了,你也别太往心里去,人得向前看。等你日后嫁给他,多的是人看笑话,想看永宁侯府五公子宁愿离开侯府也要娶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若过得不好,才如了他们的意。”

  姜棠:“我知道。”

  只是知道顾见山付出这么多,她怕自己担不起这份情谊。

  陆锦瑶摸了摸姜棠的头,“你我虽无姐妹之名,但在我心里把你当亲妹妹的。你可愿意我来管你的亲事?”

第100章 独自生活的第三十八天

  姜棠道:“可是, 永宁侯府那边……”

  陆锦瑶是永宁侯府的儿媳,会不会不太好。

  陆锦瑶道:“这你大可放心,我请示过夫人, 夫人允了。”

  纵使把顾见山赶出去了,但郑氏还是于心不忍, 毕竟是亲儿子,关系能断血脉断的了吗?如今, 整个侯府,也就她和姜棠有联系了,若是连她都不过来, 那才是真的半点都见不到。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陆锦瑶去问的时候郑氏坐在窗前看花,说明来意之后郑氏低着头道:“你向来同她关系好, 如今又一块儿做生意,你去就去吧,但别和你父亲说, 他听不得这个。”

  郑氏说的也没错, 下令不让见顾见山,可陆锦瑶本来就和姜棠关系好, 那又该怎么说?难不成生意也不做了, 以后一拍两散。

  依陆锦瑶看,郑氏心疼儿子,哪怕躲着永宁侯,也会想看幼子成亲。

  至于别人怎么说,有那么重要吗。

  顾见山都已经离开永宁侯府了, 还想怎么着, 难不成还要把人逼死。

  眼下最要紧的事就是两人的婚事, 陆锦瑶就算惹了永宁侯不快, 也不外乎被禁个足,但等他气消了,也会想法子见儿子。

  陆锦瑶拍了拍姜棠的手,“这你就不用担心了,这也是夫人的意思。”

  姜棠眼中有内疚,“若非因为我,也不会闹成这样。”

  虽然顾见山说是为了他自己,可若不是她,又怎么会脱离侯府。书中对顾见山描写不多,他人一直在西北,哪怕后来两位皇子争储,也不敢影响西北军情。

  只不过那个时候御朝还尚未拿下凉城,受顾见风影响,永宁侯府消沉好一阵,那时郑氏似乎是病了,是陆锦瑶支撑起侯府,而后新皇即位,顾见山仍然在西北。

  顾见山如今离开永宁侯府,可其他几房逃不掉。

  姜棠想提醒,却不知从何说起,她只是开吃食铺子的小生意人,去哪儿听到这种消息,借口顾见山和她说的?还是铺子里的客人不小心说出来的,无论哪个说法都解释不清。

  更何况,是因为长房出事,顾见舟才得以继承侯府。姜棠不盼着顾见风出事就,可这事本就是因韩氏而起,依韩氏做过的那些事,姜棠心性没那么豁达,还做不到提醒韩氏避祸。

  陆锦瑶知道姜棠心里不好受,安慰道:“这事我也不好说,不过,既然决定在一起,就一同把日子过好了。这场他拼尽全力换来的亲事,千万别让它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

  姜棠点了点头,“我知道。”

  陆锦瑶握住姜棠的手,“这婚事慢慢筹备,再等几日婚期定下来,其他几房也该知道此事了。还有宴几堂的姑娘们,无论她们说什么,你都得坦然面对。”

  那日永宁侯把各房的人叫到一起,直说顾见山为了一个女子,却并未说是谁。但这事瞒不住,总有一天所有人都会知道的。

  姜棠既然答应婚事,也该考虑过这些事。

  而以韩氏的性子,怕是又得生一阵子气。

  而平阳侯府那边,她母亲那里怕是也有说道,不过,顾见山已经离开侯府了,怎么说都轮不到她母亲做主,不过是说两句的事。

  陆锦瑶道:“你同安阳郡主交好,曾经你还救过燕小娘子,成亲都能给下帖子。这事早说比晚说好,燕小娘子好像也要定亲了。”

  燕茗双现在性子越发沉稳,有些时候更像她的母亲,也越来越有世家贵女的样子。

  不过,陆锦瑶还是喜欢以前哪个活泼可爱,爱说爱笑爱闹的小娘子,现在的她,好像把自己安在了一个框里。

  其他人就是火锅铺子的客人,钱大人等人的家眷,也能请过来。

  定亲那日不必宴客,自家人热闹热闹就行了,成亲那日人多一点才好。

  陆锦瑶想的周到,能想的人都想到了。

  姜棠道:“陆姐姐,那我等定亲之后就下帖子。”

  陆锦瑶:“成亲这事急不得,定亲之后还要准备嫁妆,端看男方给的聘礼有多少。不过你是一个人,聘礼除了出嫁那日抬过去的,其余都得带过去。”

  按照每月给她的火锅店分成,陆锦瑶也能估算出姜棠现在攒下多少钱了。

  也得两千多两了,毕竟还有锦棠居的分成在。

  虽然比不上世家家底丰厚,可两个人过日子,丫鬟小厮又少,只需人情走动,花销算是极少的,足够两人过得不错了。

  更何况,铺子以后一直赚钱的。

  陆锦瑶是没料到火锅铺子每月能赚这么多,她当初给了二百两银子,拿的是三成利润,但铺子里大大小小的事,陆锦瑶从没管过。

  特别省心,光去了个拿银子的。

  也只是在昭哥儿大些了,她能抽身参加宴会,有时会请人去姜氏火锅店吃个饭,对外就说这是她妹妹的生意。

  至于后来那些人有没有再去吃,陆锦瑶就不知道了。

  她四月份拿了一百零二两银子的分成,火锅店是十一月底开的,到现在快五个月了,陆锦瑶投进去的钱早就回本了,现在还多拿了三百多两银子。

  赚的最多的时候是腊月,那会儿生意最好,吃锅子的人特别多。

  现在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吃锅子了。

  但状元煲名声响亮,再加上豆腐粉丝煲价钱便宜,客人奇多。想来姜棠也是聪明,想出来这么个法子,让生意蒸蒸日上。

  锦棠居如今又多了间铺子,张掌柜赶月底回京一趟,给陆锦瑶送账本和银钱。

  生意还凑活,刚开的铺子,生意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能赚钱就是好的。

  按照陆锦瑶的吩咐,每月多一样新点心,只是如今卖的还是以买方子的点心为主,所以新铺子给姜棠的分成不多。但盛京两间铺子,每月分成还是不少的。

  现在又添了各种果酱的蛋糕面包,卖的很是不错。

  锦棠居两间铺子每月利润就有两千多两,其中几样点心先给姜棠分,然后再按和顾见山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