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44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姜棠往自己碗里捡了五个,晚上吃的白粥,这会儿也饿了。

  五花肉切的薄,又把油脂给煎出来,吃起来肥而不腻。西红柿是酸的,最能缓解油腻,一口咬下去,里面还包裹着白菜叶,再里面,是橙色的虾滑。

  姜棠喜欢吃有颗粒感的,故而虾滑没那么碎,西红柿汁煮的虾滑,酸鲜爽口,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缺碗米饭。

  炸豆皮味道也好,软软的吸饱了汤汁,这样吃正好。

  佩兰:“这个无论是来碗米饭还是来碗面条都好吃的!”

  陆英道:“你看看你的下巴和肚子,再夜里吃米饭,下巴和肚子还能多几层。”

  佩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从前她也只是买点肉包子点心解馋,自从姜棠做这个,她次次都跟着吃。吃过了就睡,可不就胖了吗。

  佩兰揉揉自己的脸,“那我以后隔一天吃一次好了。”

  她也想像姜棠那么好看,脸已经这样了,至少苗条一些。

  瞧佩兰那委屈的样子,把一屋人都逗笑了。

  姜棠看着剩下的半锅番茄汁,倒是想到一个主意。

  陆锦瑶爱吃酸的,这西红柿不也是酸的吗,这里的西红柿又大又红还出沙,无论是炒菜还是煮面条都好吃。

  最好吃的还不是这个,番茄味的火锅肯定没吃过,西红柿炖牛肉也是极好吃的。

  但是这里的牛肉是耕牛,除了老死的,不可宰杀。想吃牛肉火锅,得遇见牛肉才行。

  可遇不可求,怀兮不一定能买得到,得让韩余清去。

  夜里,陆锦瑶又吃了顿夜宵,顾见舟看着馋,把陆锦瑶没吃完的全给吃了。

  吃过,他给陆锦瑶看了封信,“五弟写来的,有事求你,你若是不方便我就回绝了。”

  陆锦瑶笑道:“总得看看是什么事,若是现在让我给他家世品性样样都好的小娘子,我也办不到呀。”

  陆锦瑶把信打开,烛光的影子在信纸上跳跃,她一目十行,明白了顾见山写信的用意。

  是她没考虑周全,只想着让姜棠做些得用的吃食,却没想到能这么得用。

  “能不能做出来我不敢保证,你也知道,这是姜棠做的。”陆锦瑶对做菜是一窍不通,不能替姜棠打包票。

  万一做不出来呢。

  顾见舟道:“他信中只说一试,若是能成你赏姜棠不就行了。”

  陆锦瑶心道,那是说赏就赏的吗。

  做好了自然能赏,但姜棠一个丫鬟,担得起这份赏赐吗。

  对陆锦瑶来说,是她的功劳不会让,不是她的功劳也不会去抢。

  “有关粮草,兹事体大。若是成了,这事必经过朝廷。我是不懂朝中之事,但你说,让姜棠一个小丫鬟顶在前面……倒是应了那句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皇上若是想见见她怎么办,你再想想姜棠的相貌……给她弄到宫中又怎么办?”

  顾见舟没陆锦瑶考虑得多,他只是觉得,这是好事,如果能为百姓做些事,赴汤蹈火他也愿意。

  若是永宁侯府想出这个主意来,这个主意还有用,圣上会龙颜大悦,赏下一堆东西。

  若是说这是府上丫鬟想出来的,圣上兴许突然兴起,想要见见姜棠。

  好像侯府的人想出这种法子就是理所应当,姜棠想出来就觉得不可思议。

  顾见舟没想到这一层,但听陆锦瑶说,也觉得不对劲了。

  见了姜棠之后呢,到时就说不准了。

  陆锦瑶把信放桌上,上面白纸黑字,顾见山说重谢厨子,怕是也知道这是姜棠做的。

  只提重谢,却没提别的,他心中早就有决断了。

  陆锦瑶道:“不问最好,若是问起就这样说。就说母亲身体不适,府上厨娘做饭时出了锅巴,干干脆脆,很是好吃,又禁得住放,这才让厨子想能不能做出来。”

  圣上若想看,找一个厨子应付过去就行了。

  这么说的话那点子还是姜棠想的。

  这是陆锦瑶目前能想到的,最稳妥的法子了。

  顾见舟觉得这个法子行。

  陆锦瑶道:“这事还得和父亲母亲说一声,还是先别说了,等东西做出来再说。”

  陆锦瑶心里正愁着,看顾见舟还笑,忍不住嗔道:“你可是有群好兄弟。”

  顾见风中庸却不安分。顾见水看着聪明,人却是个蠢的。顾见海看着老实,但一肚子坏水。

  而顾见山,陆锦瑶看不透。

  大约是因为很早就进了军营,才磨成了这样的性子。他是杀过人,见过生死的。

  顾见舟说好,“用的到我的地方直接吩咐,若是做不出来,也没事。”

  次日一早,才吃过饭,陆锦瑶就把姜棠叫了进来。

  她把目光放在姜棠的新络子上,展心一笑。

  原想着那日吃到的樱桃味蛋糕好吃,想让姜棠看看能不能在铺子里卖,但是事有轻重缓急。

  陆锦瑶叹了口气道:“上回让你做的锅巴和锅盔,你还不知道是给谁的。”

  姜棠知道,是给五公子的。

第32章 当丫鬟的第三十二天

  姜棠知道, 但陆锦瑶不知道她清楚这是给顾见山的。

  思及此,姜棠摇了摇头。

  陆锦瑶解释道:“那日做的东西全送到了军营,本想给五公子路上带着做干粮, 不知怎的他又想到了军粮上面去了。写信回来问能不能把红薯、芋头、青菜这些加进去,做出吃得起还能久存的干粮。”

  陆锦瑶觉得, 这个东西也只是以备不时之需。平日里还是火头军做饭,毕竟什么东西再好吃, 也不能总吃。

  “你先试试,做出来最好,做不出来也不用勉强。”陆锦瑶道, “缺什么和怀兮说,怀兮买不到的再让韩余清去找。”

  姜棠点了点头, “奴婢愿尽全力一试。”

  不仅因为这是给军营的,还因为顾见山。

  她正愁没法报恩,这不是来瞌睡有人递枕头吗。

  顾见山不愧是副将军, 别人吃着干粮, 兴许只会觉得好吃,他却能想能不能让更多人吃。

  这样的人为军为民, 和定北侯世子那样的纨绔不一样。

  陆锦瑶嘱咐道:“这事儿急迫些, 小厨房的事先交给赵大娘,你专心弄这个。”

  陆锦瑶清楚丫鬟们私下的小动作。比如露竹白薇她们闲暇时会做针线活赚银子,姜棠偶尔会做些吃食卖,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

  宴几堂只有两个主子,伺候的丫鬟和婆子却有十多个, 她又不是手脚不能动, 哪儿用得了这么多人。再说了, 有时算账看书, 陆锦瑶不喜欢屋里有人站着,只要不耽误正事,这种事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说,东西是姜棠做,白薇拿去卖。白薇最擅于打探消息,对宴几堂也有益处。

  姜棠哎了一声,“那奴婢先行告退。”

  陆锦瑶挥了挥手,姜棠便悄悄退了下去。

  姜棠大约知道顾见山想要的是什么了,他想要的是压缩饼干。

  在现代,压缩饼干不是人人必需的,姜棠就更喜欢吃黄油饼干。很多压缩饼干都是“军工厂”制作,成了军资。

  压缩饼干比锅巴锅盔还顶饿,吃起来也方便,干吃泡水都行。可姜棠根本没做过,不知道配方配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没有精密仪器,怎么知道做成什么样才能满足将士一日的需求。

  看似只是做“锅巴”,其实比做锅巴难多了。

  宴几堂消息最灵通的是白薇,姜棠向她打听军营的事,白薇含糊说了几句。

  “我也不太清楚,也是从别处听来的。外头和侯府不同,其他城和盛京不同。别看咱们有吃有穿,但有的是穷人。将士们吃饭只求吃饱,窝窝头红薯芋头是常有的事儿。你看咱们宴几堂的丫鬟,每日能吃上米饭大锅菜还觉得不好吃呢……戍边卫国的将士,可能连这个都吃不上。”

  侯府的五位公子爷,就数五公子最瘦,为何瘦,还不是因为吃的油水少。

  看大爷二爷他们,二爷去了一趟湘城,回来都能胖一圈,还带着外室和私生子,可见在外过的不错。

  姜棠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我知道了。”

  这样的话,要优先考虑的就不是味道而是成本了,难怪陆锦瑶说能不能用红薯芋头做。

  既然做饼干,那就得用面包窑,也不能用米了,面最好。

  压缩饼干一共四个字,前面是压缩,后头才是饼干。得先用重物压,然后再烘干。

  除了要便于运输,还要顶饿,一块儿就得够吃一顿。

  姜棠想的法子是先把红薯、芋头、青菜烘干,然后磨成粉,用油和调料拌匀,尝好味道了再送进面包窑。

  陆锦瑶说用红薯,但没说不能用肉,就算西北艰苦,那也能吃到肉。

  肉就不磨成粉了,切成小丁,看得见吃得着那种,在那种地方心里还能多点慰藉。

  给顾见山压缩饼干做的姜棠打算按这个路子,既然做饼干了,还是试着做,一个面包窑还能剩好大的地方,少不了做些别的,什么黄油饼干,黄油曲奇……

  不过这里没有黄油,也得自己动手做,上回做了淡奶油,打发之后继续打,直到打出黄油结块才行。

  姜棠没工夫打黄油,就把这活交给了陆英。

  陆英:“怎么又是我!”

  姜棠央求着道:“做出来第一块让你尝!这回不用筷子了,给你用这个。”

  陆英低头一看,好像棍子上长了个鸡蛋。上头是一个竹柄,下头是向外弯的细竹条扎成的筛子。

  她拿过来试了试,还真是,马上就起泡泡了。

  “这个好,比筷子省劲儿多了。”陆英飞快地转了几下,泡泡越来越多。

  几个人轮换着来就快了,泡泡变得又密又多。

  姜棠想打算做点抹茶味的,再做点原味的。

  黄油饼干的酥劲儿和这儿的有一样点心很像,就是桃酥。桃酥也是极好吃的,酥酥甜甜,咬一口直掉渣的,上面还撒了黑芝麻和果仁儿。不过做桃酥用的是猪油,没有黄油饼干那股奶香味儿。

  这回轮番打,很快陆英就弄出姜棠要的那种效果了,盆里结了淡黄色的硬块。

  用井水一冰再打,看硬块儿越来越多,陆英急忙把黄油给姜棠送过去。

  面粉中筛点生粉,揉进黄油,最好揉成起沙的程度,再用重物压平。用井水冰一下定个型,切成薄片,跟着“压缩饼干”一起送到面包窑中慢慢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