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农女:疯批相公娇弱可欺 第106章

作者:糖醋百骨 标签: 穿越重生

  潇潇有些惊讶:“这么快?”

  沈天赐补充:“何止,因为惦记着堤坝的情况,方才衙门征役的公文已经发出来了。”

  按道理来说,河道才挖完,官府不会这么快又征役,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小夕河贯彻南北,沿岸村庄更是数不胜数,万一堤坝崩塌,首当其冲遭殃的就是这些百姓,所以民间响应还算积极,只是免不得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偷偷狠骂几句已经被带回京城的那位严知州。

  出乎潇潇他们意料之外的是,回家后他们竟听说爹也报了名。

  宁丰年道:“正好最近家里没什么事儿,修复堤坝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不光是他,隔壁那常年不在家的赵猎户也在前往罗州的名单上,潇潇发现福缘村的村民们思想觉悟都还挺高,除了个别二流子之外,基本没有人对短时间内两次征役提出质疑,潇潇在家思考了一宿,第二天去相熟的人家里买了好几麻袋绿豆。

  宁安回奇怪地问她要干嘛,潇潇用一碗香甜解暑的绿豆汤作为回答。

  “天太热了,我担心大家中暑。”

  宁安回觉得自家妹妹真是这世上最贴心最善良最可爱的妹子,管她是不是亲生的。因为太骄傲,他顺嘴就跟沈天赐炫耀,然后当天打烊前沈县令就找了过来。

  沈县令表示给参加征役的百姓准备绿豆汤等解暑物资是个好想法,但得换个方式。

  于是当夕江县自愿参加堤坝修复事宜的百姓们整装待发,他们的队伍中就多了宁家兄妹俩和宋氏。

  沈县令说不能让宁家无偿帮忙,于是由县衙出面聘请潇潇。

  其实这事儿让别人做也没什么,但潇潇和宋氏都不舍得宁丰年独自忙碌,毕竟这回不是在自家村子附近,所以哪怕报酬不多,宁家人也自告奋勇毛遂自荐。

  潇潇和宋氏本来并不打算让宁安回跟着,可平素沉迷赚钱恨不得将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省出来做买卖的他却毫不犹豫,闭门歇业。

  用他的话来说:“银子和家人比起来,屁都不是,大哥要读书走不开,我却不能让娘和妹妹辛苦劳碌,自己在家里躲懒。”

  话糙理不糙,宋氏嘴上说他浪费时间,心里却其实很受用。

  陈大人可以先行骑马赴任,应征的百姓却只能步行前往,炎炎夏日,又要赶路,本该苦不堪言,但每隔一段路就会有冰凉解暑的绿豆汤供应,这让大家心中对前路多了些期待,沉重的双腿都仿佛又有了力气。

  “走快点,再往前一点就又有绿豆汤喝了!”

  “要说我参加了这么多次徭役,还真是头一回心甘情愿用跑的赶路。”

第二百八十一章 空间九级

  潇潇早就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买回来的绿豆都换成空间出品,那豆子浑圆饱满,煮出来的绿豆汤清甜绵密,装着解暑汤的大锅一直放在冰块上镇着,入口时那凉爽沁人心脾,瞬间就把夏日的燥热一下子赶跑。

  应征服役的百姓这么多,县衙不可能让宁家三口包办所有事宜,所以还特意找了些流民帮忙,听到消息的陈宽和王鹤第一批报名,现在就帮着潇潇将一竹筒一竹筒的绿豆汤发给赶路的百姓。

  百姓们边走边喝,不耽误行程,走到有些疲累的时候,又会看见熟悉的马车从他们身边经过——那是发绿豆汤的小姑娘他们,又要去前头准备下一轮分发。

  潇潇他们一共准备了好几辆马车,有放着炭火炉炖着绿豆汤的,也有运送冰块的,潇潇则在专供她休息的这一辆上头补眠。

  其实夜里有空间作弊器的存在,她早就休息足够,但娘和二哥心疼,她也就领情闭目养神,顺便询问:【宝,多少分了?】

  空间可开心了:【主人主人,已经十五万啦!要升级吗?】

  潇潇点头:【升吧。】

  空间原来担心潇潇还有想要兑换东西,就一直没开口,这会儿得到同意,乐呵呵播报——

  【升级成功,当前空间等级,九。】

  【农田时间流速升级,当前流速为,九倍速!】

  【牧场时间流速升级,当前流速为,九倍速!】

  【水域时间流速升级,当前流速为,九倍速!】

  【时间小屋当前可调整速度为正负九倍速!】

  【范围掌控能力升级!】

  【获得新功能,空间投射,投射范围为9*9内。】

  【获得升级奖励种子一份,当前总积分为52800。】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潇潇这眼睛闭着闭着,还真就在平稳的颠簸中睡着了。

  睡梦里,她看见大雨连绵中,罗州堤坝崩塌,大水冲垮了沿岸无数村庄和田地,小夕河沿岸生灵涂炭哀嚎遍野,百姓们失去了亲人和家乡,在痛苦和绝望中闭上了浑浊的双眼。

  而那些不甘屈服于命运的人,则拿起手中的棍棒和铁器,引发更多骚乱,带走更多无辜的性命……

  醒来后,潇潇惊出了一身冷汗,她掀开车帘,看向窗外过于热烈的阳光。

  梦里,连日晴后就迎来了连日雨,但梦里的各县各镇并无任何防护,没有河道,也没有得到官府通知,更没有这突然的征役。

  但愿那只是一个永远不会发生的噩梦,陈大人、沈县令还有小哥哥他们早早做了准备,事情一定不会发展到那样的地步。

  陈庸快马来到罗州衙门时,对那些下人和兵丁们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毫不在意,他也不在乎旁人诟病“新官上任三把火”,雷厉风行处置了几名碍事的管事,直接就用从沈县令那里借的和容衍留下的人堵上空缺,然后马不停蹄亲自赶到堤坝。

  严律是个贪官没错,但他贪得不算无脑,知道放任堤坝崩塌会影响自己官途,所以做了些简单的处理。

  有了沈县令不计得失的支持和容衍先前偷偷做的准备,陈庸既不缺人,也不缺钱,连饭都顾不上吃,火速宣布罗州进入紧急事态。

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虑周全,行事细致

  等到潇潇和那些来服役的百姓入城,紧邻小夕河边的村民已经被安置到其他高地,重建堤坝需要的材料也都准备就绪,潇潇着实松了口气——幸好,幸好和梦里不一样。

  放下心来的她趁娘和二哥不注意,将他俩挪进空间时间小屋里好好睡了一觉,然后她在和老天抢时间的万人长队附近看了会儿。

  在其他地方的役工到来之前,陈庸已经就近招揽工人抢修大坝,这会儿大家正东倒西歪地直接躺在地上休息——时间紧迫到连回到住处的悠闲都不复存在,睡一觉后,他们还得继续上工。

  潇潇四下看了眼,确定无人靠近,此处的劳工们也倒头就睡,当即吩咐空间:【宝,使用空间投射,九倍慢速,让他们好好休息休息。】

  躺在地上的人其实不敢睡沉,生怕不小心睡过头耽误了正事儿,可当他们猛然惊醒,却发现头顶还是漫天星光,朝周围问询后得知自己才睡了一炷香不到的功夫,顿时带着不解再次倒了下去。

  疑惑是不会疑惑的,这档口,哪儿有功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逮着机会就赶紧睡吧。

  看着他们睡饱之后,潇潇才收起空间投射往堤坝处走,远远看去也是庞然大物的堤坝远超她当前能力所及,不然的话,她铁定找个机会使用空间功能,稳住崩塌的趋势。

  不过空间在手,能用的法子不止一两个,走到人少的上游,潇潇将手伸进了河水中……

  几天后,乌云蔽日,热烈的阳光被遮盖得严严实实,连日燥热一扫而空,大家竟在这炎炎夏日感受到丝丝清凉。但无论是抢修的百姓和工匠们,还是陈庸陈大人,都高兴不起来。

  因为这样的天气意味着雨水随时都会落下。

  这几天除了截流和修筑堤坝之外,工匠们也搭起了范围极大的遮雨棚,但大家心知肚明,这所有努力并抵不过大自然的疾风骤雨,陈庸着急上火,读书人的整洁形象被脏乱代替,眼角满是青黑,嘴角都是燎泡。

  “如何?”连日劳碌,连他这个没干多少体力活的都受不了,何况那些整天在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工匠和百姓,所以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接受最坏的结果。

  每次徭役都会有许多人撑不住晕倒病倒受伤或者……死去,他这几天忙着确认截流处的安全和后续建材的到位,刚刚突然惊醒才想起至今未曾听到堤坝施工处传来此类消息,生怕是自己忙得忘了,耽误伤病者的治疗。

  师爷仔细翻完了册子,自己也很诧异:“回大人,一切正常,虽然也有些许不慎受伤的,但都是小伤,已经让大夫妥善处理。”

  陈庸自己拿过记事册,边看边问:“这么热的天,有人中暑吗?”

  师爷语气中满是钦佩:“沈县令聘请的那位厨娘实在贴心,每天都为劳作之人提供降暑的汤水,还自发在众人休息的地方搭起简单的棚子,地上也铺了些草垫和粗布,不知是不是因为睡得好了,换班后那些工匠和百姓各个精神抖擞,都说感觉自己像是睡了几天几夜,因而劳作时不曾出错。”

  “沈县令不愧是大人的师弟,思虑周全,行事细致。”

第二百八十三章 从天而降

  看完记事册的陈庸翻了个白眼:“屁,这事儿都是宁丫头自个儿做的,关沈从筠那货什么事儿。”

  师爷轻咳一声,又想起来件事:“对了,方才宁姑娘听说大人这几日茶饭不思,特意给您做了碗莲子羹,现在正在冰镇着,您要用一些吗?”

  陈庸摸了摸嘴角犯疼的燎泡,让人送来,准备一边看公文一边吃。

  东西放在眼前他才发现,潇潇不光准备了去火的莲子羹,还给他做了一盘各式点心,有沈从筠那货经常吹嘘的绵绵糕,还有三殿下他们时常带去学院的小饼干,总之就是很香。

  担心大人身体的师爷看到逐渐变空的餐盘后松了口气,对宁家那个厨艺很好的丫头充满了感激。

  大人最近操心的事儿太多,都不知道多久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餐食,他都怕大人累垮了身子。

  吃饱喝足后的陈庸感觉自己又有精神了,承受能力应当也更强,于是问出这几天最担心的事:“截流后水位涨了多少?”

  这事儿师爷也纳闷了许久:“没涨,反而降了些许。”

  陈庸翻公文的动作一顿:“啊?”

  为了好好休整大坝,他们费劲千辛万苦将河水截流,按道理来说,被截住的水应该会越涨越高才是,怎么可能会降?

  满腹疑虑的他亲自前往截流坝,发现水位还真在上回的刻度之下,他不由得抬头看了眼天,喃喃自语:“莫非是天太热,把水晒干了些?”

  转头的功夫,他看见不远处一个眼熟的身影。

  “宁丫头?”

  听到有人喊她,潇潇把手从河水里收回来,同他打招呼:“大人好啊,吃过了吗?”

  仗着空间彷似无穷无尽的水域,她将小夕河被截流后不断上涨的河水收了进去,尽可能给堤坝抢修争取时间。

  陈庸摸了摸嘴角,确定没有点心渣子才走近:“丫头有心了,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潇潇指着河水说:“里面好多鱼啊。”

  陈庸一看还真是:“怎么这么多?前几天还什么都没有呢。”

  刚刚往里头撒了十多份饵料的潇潇说:“兴许是老天爷知道大家辛苦,特意送来给勤劳的人们打牙祭的?”

  陈庸心头一动。

  官府没办法负担这么多役工的伙食,所以干着体力活的大家只能用馍和干粮充饥,大锅菜更是半点油水也无,味道亦没什么好期待,陈庸本人是不介意掏腰包补贴些肉食,但朝廷没有拨下这类款项,这先例就不能开,否则以后的徭役会很难办。

  沈从筠干的那事儿可一不可再,除非以后他们都不想混官场了,再说沈从筠事后能用新稻种找补,平了那一点办事章程上的瑕疵,他却没有。

  可如果他用来补贴的东西是“从天而降”呢?

  陈庸是个想到就做的人,他当天下午就招呼了几名衙役,在宁安回的指导下开始捞鱼,一网一网收获颇丰。

  晚上的时候他还发散思维,宣布有两头野猪来喝水时不慎撞树昏迷,官府一合计,决定将白天捞的鱼和送上门来的野猪一并炖了,给大家加餐。

  百姓们欢呼雀跃,干活也更有劲儿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当官真费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