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农女:疯批相公娇弱可欺 第177章

作者:糖醋百骨 标签: 穿越重生

  容衍告诉皇帝,书屋乃是潇潇想出来的点子,皇帝特意把她召进宫一趟,问她这念头是怎么冒出来的。

  潇潇早就准备好答案了:“当初在宁家的时候,我大哥从小想读书,但是因为家里穷,他连一本属于自己的书都没有,书太贵了,家里买不起,大哥只能贴着墙壁偷听小叔背书,然后用木棍在后院的泥巴上写字。”

  “后来去县城,每回路过书铺时我都会看到大哥渴望的眼神,那时我就在想,大夏肯定还有很多和大哥一样的人,因为家境贫寒无法实现读书的梦想。”

  “要是读书不花钱就好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顾家往事

  “那样的话,可以让更多人看书,习字,不求人人出口成章,不求人人写出锦绣文章,哪怕只是会写自己的名字,能懂做人的原则道理,知善恶,明事理,那样就好了。”

  她走之后,皇帝在殿内一个人沉思了很久,而后,他做了个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将京城的有间书屋交给潇潇筹办。

  在乡间长大的将军府之女和书屋,听起来根本就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硬要扯的话,也就是她和顾家那点早已经淡薄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血脉关系。

  对潇潇来说,她就是接了个开图书馆的活,可看在旁人眼中,这是陛下对她莫大的殊荣。

  京城早就有自成一派的圈子,贵女们之间互相那么一传,顿时就对这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很是不喜。

  京城人才辈出,美人无数,好不容易经营出点儿名声,还没来得及找到满意的亲事呢,就被这人横空出世抢了风头,谁能服气?

  “及笄礼那天你们去不去?反正我不去。”

  “去什么呀,既没交情也没谈得来的话题,难道和她讨论怎么种地?”

  “哎呀,那要是及笄礼上冷冷清清,这将军府嫡女岂不是成了个笑话?”

  可那又与她们何干呢?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雅居当日居然碰巧也歇业,不然倒是可以去那打发打发时间。”

  “你居然有雅居的贵宾贴?哪儿来的?听说那没帖子都进不去。”

  京城雅居是个给贵女们消遣休息的地方,那里有最精美的字画,最精致的点心,还有最矜贵少见的新鲜玩意儿,比如从边城运过来的西瓜,又如只能在店内享用的云朵糕,还有仅供贵宾选择的生辰糕。

  这一切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口舌上的享受,还有旁人无法触及的尊贵殊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能够得到进入雅居的贵宾帖已经成了贵女们互相攀比的内容之一。

  此时说话的少女已经成了其他人争相结交的中心人物,大家也就很自然地将将军府为女儿举办及笄礼之事抛在脑后。

  瞧不上这“野路子假贵女”是一回事儿,更重要的是——谁要去看别人风光无限的样子啊!她们都没得到过陛下封赏,而且郡主哎!今后那野丫头的身份岂不是要比她们更加高贵?

  众贵女都下定决心,等将军府的帖子送到,她们就推说有事,或者身体不舒服,要么就说不在家,出去踏青了!对,就这么办!

  然而她们其实想太了,因为将军府的帖子从头到尾也没出现过,潇潇压根就没打算请这些人。

  看着桌上薄薄几张请帖,萧苒再次和她确认:“就请这么点儿人?”

  潇潇耸肩:“这还少啊,亲戚朋友都在,一个没缺呢。”

  萧苒仔细想了想,发现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儿,见她就快被说服,管家连忙轻咳一声提醒:“不请些和大小姐年龄相仿的公子小姐吗?”

  潇潇就冲她笑:“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有什么好请的,真发了帖子,人家没准觉得我装熟呢。”

  管家回忆了一下京城这些个达官贵人家少年少女的作风,发现居然无法反驳。那些少爷小姐一个比一个骄纵,一个赛一个高傲,让好不容易寻回来的大小姐受委屈是万万不行的,那么那些人,请不请好像的确无所谓。

  顾长安一摆手:“听潇潇的。”

  这帖子名单就定了下来。

  潇潇继续为书屋忙里忙外,天子脚下,她不好光明正大往里头塞商城的书,但读书室却建得比夕江县那里宽敞得多。

  京城呢,爱读书的人总能比县城多吧,只要往里头稍微加上一点时速变化,总能帮到真正想学东西的人。

  建书屋这事儿,潇潇也就是挂个名头,皇帝再怎么也不会要求她这样一个小姑娘家家成天待在木屑横飞的地方,所以潇潇就在家研究及笄礼上招待客人的菜单。

  说是研究,其实有顾长安把关,她也就提提意见凑凑热闹而已。

  比方说……

  “爹,我听说祖父他老人家胃口不太好?”

  顾长安斟酌了一下措辞:“你祖父喜食清淡,但又不喜寡淡无味,喜欢新奇,却又不爱花里胡哨。”

  潇潇听懂了,老人家嘴巴有点叼。

  听说当初祖母还在世的时候就是厨下一把好手,那时祖父从来就不肯吃祖母以外旁人做的饭菜。

  说这些的顾长安表情有些复杂,大约是怀念中带着埋怨。

  潇潇知道爹和祖父虽不至于互相憎恨,老死不相往来,却也如陌生人一般多年无话,不曾来往,但她不晓得具体发生了什么,又该不该问。

  好在她有个知心的娘亲,当晚萧苒就拉着潇潇聊了整整一个时辰,这之后潇潇知道了一段往事,也明白了祖父和爹的心结所在。

  原来当年顾长安参加科考之时,恰好赶上顾大学士忙于皇差,清理一桩舞弊案,届时顾老夫人正病着,顾大学士分身乏术,请了太医就没当回事,而顾长安被老夫人叮嘱专心温习,几乎日日埋在书堆里。

  那时正赶上秋风起,天气转凉,老夫人起初只是轻咳几声,太医也说了无妨,大家就都没在意,结果谁曾想,她这一病,就再没有好转。

  顾长安科考在即,家中不愿他分心,就众口一词,瞒下此事。

  原以为待他科考完毕,老夫人也能够痊愈,谁知天不遂人愿,一场看似寻常的伤寒,竟就带走了老夫人。

  顾长安惊闻噩耗的时候,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见到,看着低调布置的灵堂,他意识到众人直到那时还想着瞒他,当晚他就在灵堂跪了一整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

  等老夫人停灵入殓出殡后,顾长安就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衣服,离开顾府,再没回去。

  “虽然你爹嘴上不说,但我知道,这些年他其实一直惦记着顾家,你祖父也是一样,明里暗里护着帮着你爹,但父子俩谁都没能率先踏出那一步。”

第四百二十二章 御笔猴头

  “前日顾家派人来送了信儿,说你及笄那日一定会来,这可是时隔多年你爹和祖父头一回正式见面,娘知道你主意多,你看能不能想个办法,帮你爹和祖父把心结化解了?”

  潇潇回忆了一下爹这几天埋头在厨房研究新菜的样子,拍拍胸脯说:“娘你放心,包在我身上!”关键这事儿也没什么难度不是,爹做菜从来都是信手拈来,哪怕给皇帝列单子也从不苦恼,怎么可能为区区及笄礼的菜单困扰,还不是因为来的客人,有些特别。

  特别重要,大约,也特别想念。

  潇潇扒拉在门口看了好一会儿,见她爹又要将一盘不满意的菜放下,就主动自告奋勇前去“处理”。

  将军府提倡节俭,所以即便试菜的量不多,大家也不会浪费,最近府里的丫鬟小厮可算是有口福了,看的潇潇都眼馋。

  顾长安的厨艺与如今的她不相上下,单从口感上来说,甚至更甚一筹。

  古代没有花样那么多的调味品,做菜时更着重发挥食材本身鲜美,这一点上,潇潇自愧不如,至于刀功火候,熟能生巧,古今相通,所以她唯一可以稍微骄傲的优势就在于创新。

  吃完试菜抹干净嘴巴之后,潇潇神神秘秘拿出根竹笋:“爹,你看这是什么。”

  顾长安知道她做酸笋改变宁家穷困窘状的壮举,但此物着实不适合放在宴席上,正不知该怎么劝说,就见女儿将那竹笋尖端掏空,又将笋身修饰一番,再往被掏空处塞了一截猴头菇:“爹你瞧,这像什么?”

  “能吃的菜随处可见,咱们要是能做出既能写字又能吃的笔,岂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顾长安的目光从疑惑到惊喜,潇潇趁热打铁:“正好最近阿衍小哥哥得了些猴头菇,拿来做笔尖最合适不过了呢,他那里还有些山珍野味,恰好适合用来熬高汤。”

  顾长安就笑她:“你拿人家的东西倒是一点不手软,不过他哪儿来的这些?”

  潇潇睁大无辜的双眼:“爹你知道我们在福缘村包了座山吧,小哥哥想在京城附近也找找空的山头,这都是巡山时顺手得来的。”

  她越发觉得和小哥哥共享空间的秘密是个明智之举,这不,什么事儿都能往他身上推,不但不会穿帮,还能让小哥哥帮着圆话,贼拉方便。

  次日,容衍那里果然送来了上好的猴头菇和一干野味山珍,顾长安很是满意,当即投入对“御笔猴头”这道新菜的研究中去。

  墨色如何调制,如何能恰好显色,又不影响口感,这都是顾大厨要考虑的事情,潇潇再次闲赋无事,索性就带着爹娘非要让她带着的护卫,上街晃悠。

  这次出门,一为看看书屋进度,二为找找待租的空铺子。

  皇家的差事,工人不敢怠慢,每个书柜都是严格按照潇潇给的图纸建造,当然也有那么几个嘴巴闲不住的,说这通天接地的书柜既不美观也不方便,但全都被将军府无视。

  书屋的作用早被传播开来,是以百姓比官府更期盼书屋落成,好让自家儿郎也摸一摸那精贵的书本。

  京城百姓的生活要比旁的地方富裕些,但也没到随随便便供应读书人的程度,一书难求,便是有学子愿意抄书贴补家用,足够放在书店售卖的书本,也还是少之又少。

  字写得好不好看,前后是否字体、大小统一,光这一点,就足以让不少人彻夜抄书的成果作废。

  因此当书屋里那些壮观的书柜完工,匠人们忍不住问。

  “姑娘,书柜是按照您的要求做了,可您真能找得到这么多书吗?”

  潇潇小手一挥,表示无碍,但别说是工匠,即便容衍和萧苒,也在担忧此事。

  “京城这书屋比夕江县那座大了十倍有余,想要装满书柜,那得搬空京城一半以上的书铺,可怪的是……”

  萧苒皱着眉头:“怎的听说各大书铺最近都遇到财主,将铺子里的书预定了一大半?”

  这事实在不寻常,他们自然可以寻求皇帝帮助,可这么一来,潇潇办事不利的名头算是扫不去了,即便她不必入朝为官,也不用理会朝堂诡谲,可大家心里总是不得劲。

  “偏这孩子一点儿不着急,还让咱们不必忧心。”

  容衍想着商城里那些取之不尽的书本,再想想她每日疯长的积分,倒确实不那么担心:“我相信潇潇。”

  萧苒既欣慰,又无奈,欣慰这两个孩子互相信任,却又无奈他们这许是盲目信任。

  萧苒急着急着,忽然想起不久前曾提出要让潇潇帮着顾家父子俩和好,她心中一喜——要说京城谁家的书最多,顾家敢称第二,这世上怕是没人敢认第一。

  莫非女儿打算以此为契机,让夫君和顾家重新往来?

  她摸摸下巴,觉得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顾长安更多将精力放在做菜上,所以对这事还不大清楚,但数家书铺的书都被人定下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城,除去那些看热闹的人之外,也有当真为潇潇捏了把汗的。

  比方说偷偷溜来找潇潇的顾若若。

  小姑娘一张脸红扑扑,拉着潇潇说悄悄话:“我跟你说,咱们顾家虽比不上那些权贵富裕,但就藏书量来说,那是他们拍马都追不上的!”

  “不说旁人,单单是我,也能给你填满一架子书,你可别跟我客气!”

  “要不这样,今晚我就让人把书给你家送去!”

  小伙伴的好意让潇潇很受感动,不光是顾若若,第一次来京城时认识的沈家人也一个接一个找来,表示愿意帮忙。

  所谓患难见真情,潇潇算是打从心底把他们当成了真朋友。

  “好意心领啦,不过我真不缺书,明天来我家多吃点,回头我在厨房给你们另外准备好吃的!”

  即便现在不够,待她及笄礼之后,她分分钟将书铺塞得满满当当。

  明日就是及笄礼了,刚修整完毕的书屋也需要先散散味道,打扫打扫,皇帝给的时间足够,潇潇也就不急着交差,但她这游刃有余的作风看在旁人眼中,只是黔驴技穷,无可奈何。

第四百二十三章 祖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