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农女:疯批相公娇弱可欺 第97章

作者:糖醋百骨 标签: 穿越重生

  宁小姑立马两眼放光,兄妹俩眼神一对上,都是恨不得同归于尽的寒光,就连原本呆滞的宁老太也坐直身体,连连道:“对,你去告发他们,说不定能给我们免罪!说不定我就不用死了!”

  宁小姑急着听三哥说情况,也没理娘。

  宁小叔回忆往事,吐出个惊天秘密。

  “你知道为什么我抢了大郎那小子的童生,他却屁都不敢放一个?”

  “因为我手上啊,抓着他的把柄!”

  他恶狠狠道:“因为宁潇潇根本不是大哥大嫂的孩子,他们的幺儿,生下来就是个死胎,那宁潇潇是他们从外头捡的野种!”

  宁小姑正疑惑着捡个孩子怎么就成了把柄,就听三哥继续道:“那野种,是山匪的孩子,当时正被朝廷追杀呢!”

  “就是大郎那小子胆大包天把人藏在家里,让她躲过了一劫!”

  宁小姑震惊地张大了嘴:“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而且你们怎么不早说?”

  宁小叔特别嫌弃地看着妹妹:“你小时候除了吃就是睡,能知道什么?”

  “还早点说,就算是大郎先动手救人,但把人藏在咱们家,要是时候官家追究,你以为我们逃得过去?”他们原先不过是怕被牵连,况且揪着这个错处,大房就任由他们使唤,怎么着也不亏。

  “况且……”事到如今他也不怕和盘托出,“你以为这么穷的咱家,是怎么忽然有银子送我去读书,还给你买首饰?真以为跟咱爹说的一样,有什么传家宝呢。”

  宁家世代种地,有个屁的传家宝。

  宁小姑不大容易地理顺了来龙去脉,顿时得意非常:“我马上就去告发他们!让他们全都蹲大牢!”

  宁老太提醒她:“记得告诉官爷,这事儿我们起初不知道,是大房藏着掖着,后来才被我们发现的。”

  宁小姑点头,迫不及待起来就要跑,宁小叔又想到件事:“你别去找县太爷。”

  他扭曲着一张脸:“县太爷和他们是一伙儿的,肯定偏心他们,说不准会将这事压下来。”

  宁小姑愣住:“那我找谁?”

  宁小叔恨铁不成钢:“你不是都说了,最近来宁家稻田的官爷多,随便找一个看起来和县太爷关系不好官的就行!”

  宁小姑默念几遍,因为心里有鬼,离开时的背影都显得鬼鬼祟祟。

  潇潇在家打了个喷嚏,宁安回紧张地问:“妹你是不是最近太忙了啊?都打好几个喷嚏了,别累病了。”

  潇潇揉了揉鼻子:“没事儿,就是有点痒。”

  宁安回就又问:“那你真不打算接下招待那些大人的活儿?”

  明儿个就是正式收割的日子,对新稻种感兴趣的诸位大人要来现场观看,顺便确认一下真实收成,再顺便,要是能直接把种子带走就更好了。

  因为人还挺多,且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沈县令来村里问谁家打算自告奋勇负责接待。

  当时宁安回就动心思了。

  就妹妹这手艺,随随便便做两个菜,还不让那些大人吃得流连忘返?那一高兴,赏钱可不就……嘿嘿嘿嘿。

  潇潇斜他一眼:“你是惦记招待人,还是想着挣钱?”

  宁安回义正言辞:“我是那种掉进钱眼儿里的人吗?”

  潇潇斩钉截铁:“你是。”

  宁安回:……

第二百六十二章 属下先走一步

  潇潇道:“咱家已经得了沈大人青眼,总不能把旁的好处都给揽了,福缘村这么多人家,也得给旁人留机会不是?”

  “再说了,”她神神秘秘道:“万一哪位大人开口,让咱家给他开后门多匀一些种子,咱们答应还是不答应?答应的话跟沈大人怎么交代,不答应的话得罪了他们,不定把自己给交代了。”

  宁安回瞪大眼看被书院放回来的大哥:“是这样吗?妹妹说的好像蛮有道理?”

  宁安生懒得理他,他在奇怪一件事:“先生说给赵衍开小课,怎么这么久也没放回来?莫非他是要准备今年下场吗?”

  潇潇不接话,只问:“那哥哥想不想试试?”

  宁安生摇头:“我有自知之明,读书都还没读明白呢,下什么场啊。”既然弟弟妹妹没打算蹚浑水,他就也回学习室继续温书,顺便把宁安回也给拉走了。

  潇潇听见他俩边走边聊:“八九多少?”

  宁安回苦着脸:“七十二。”

  宁安生继续问:“六九?”

  宁安回:“五十四?”

  “九九呢?”

  宁安回脑壳当机:“啊,我有舅舅吗?”

  潇潇噗的一声笑出来,然后也开始担心小哥哥,他们如今,到哪儿了?他走得越久,潇潇就越担心,想也知道带韩清告御状有多困难,尽管小哥哥一再强调他身为皇子,没那么多危险,但潇潇还是觉得,那不过只是安慰。

  可惜她一无高强武功,二无家族势力,并不能帮到他的忙。

  她并不自怜自艾,帮不上忙,就努力不要成为他的负担。

  这次来福缘村的官员里,难保没有严律的人,她家还是少当出头鸟的好。

  为了防止严律对他家做手脚,沈县令近来都以看顾农田的名义在他家附近留下大量护卫,就算去地里巡视,也定会有人随行,潇潇知道,这其中定有小哥哥的刻意维护,而且……

  【宝,你说那个影卫,一直留在我身边?】

  空间表示肯定:【主人,我的食材鉴定不会出错,这几天,只要有遮蔽物,他都守在你七米之内。】

  潇潇就又去翻看空间商城:【总积分多少了?】

  空间看了眼,欢欣鼓舞:【主人,十六家店一起赚钱真不是盖得,今天才开始营业积分收入就已经过万了!当前总积分为,11560。】

  就在昨日,潇潇宣布加盟店可以开始售卖简单的乳茶,虽然品种少了些,但这东西对各地来说都是稀罕物,加上第一天开业,大家都在潇潇授权下搞起了促销,生意都相当红火。

  她又看了眼页面上的东西,吩咐空间:【抱歉啊宝,这次满十万分之后,我想换个东西,就先不升级了。】

  空间虽然觉得遗憾,但很听话:【好的,主人,我不着急,有这么多家店在,我不过是多等几日罢了。】

  正聊着,潇潇看到沈县令健步如飞朝她家赶来,脸色不大好看。

  潇潇迎了过去,不解询问。

  沈县令面色沉重:“有件事要同你说。”

  潇潇还算冷静:“我救人的事儿爆出去了?”

  沈县令摇头:“有人说,你是盗匪之女。”

  潇潇:……啥?

  沈县令语气有些沉重:“方才我们正盯着收割呢,她不知从哪儿冒出来拉了个人说有天大的秘密要报。”

  潇潇眨眨眼:“她拉了谁?”

  怎么一下子就问到重点了呢,沈县令觉得无趣:“陈庸呗。”

  他俩那会儿刚斗完嘴,正互相不搭理对方顺便想想下一次怎么吵呢,冷不丁那宁小姑就忽然出现在陈庸面前。

  潇潇噗嗤笑:“那她可真会挑人。”

  沈县令纳闷:“你怎么一点儿都不着急呢?”

  潇潇耸肩:“真要有事,大人您就不会一个人来找我了,那身后肯定带着拿我的衙役,和盯着你的其他官员,他们正巴不得揪住你的错处好多换点稻种,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小孩子太聪明了就是不好玩,想当初他逗天赐多容易啊,几句话就能吓哭!

  潇潇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沈大人不担心我当真是盗匪之女吗?”

  沈县令摆摆手:“多大事儿,你就是你,一没作恶二不害人,还将这高产稻种送到本县令手上,是谁生的有那么重要么。”

  潇潇拱手:“沈大人豁达,这事儿我回去问问爹娘,我小姑现在如何了?”

  沈县令挑眉:“放心,已经妥善处理好了,至少短时间内不会露面,对了,她还给了个据说能证明你真实身份的证据。”

  说罢,他拿出张当票,上面记载着多年前宁老头用五百两的价格给当铺一块玉佩,玉佩的样子被墨拓印在末尾,但年份太久,已经看不清。

  宁小姑说,潇潇被抱回来之后就有穿着官服的人挨家挨户搜寻受伤之人,那个顶个凶神恶煞,说的就是要拿江洋大盗。

  沈县令轻咳一声:“你回去问问,要是真有此事,不如你就先找个地方躲些时候,等三殿下回来再露面,届时拿下严律论功行赏,区区出身就算不得什么。”

  潇潇领了沈县令的情,恭恭敬敬施了一礼。

  幸好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水稻上头,并没有其他人注意到宁小姑的匆匆而来和匆匆离去,宁家的稻子各个金黄饱满,不一会儿时间就在地上堆出高高的稻谷堆。

  旁边有专人等着脱谷称重,所有过程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绝无弄虚作假的可能。

  众人眼前共有两堆稻谷,第一堆已经完成脱谷开始称重,只是那负责计量的官员盯着算盘看了半天,愣是没能唱出结果来。

  一名从临县来的官员性子急,推着自家计量官过去,结果这人也怔住了。

  随后,两人在众人催促下对视一眼,确定他们眼睛没花才齐齐道:“宁家水稻这一亩地的收成共计八百六十三斤。”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大家还是齐齐发出抽气声,然后就忙不迭催促着进行下一亩地的称重,结果也很快出来了,这次计量官有了经验,用激动的嗓门高声宣布:“宁家水稻这一亩地的收成共计八百八十六斤!两亩地共收稻谷一千七百四十九斤!”

第二百六十三章 潇潇的身世

  不光是这些官员,问询来围观的福缘村村民都激动的一蹦老高。

  这稻子可是他们福缘村种出来的!今后出去吹牛都有面儿不是!

  一亩地八百多斤的收成,从前那是做梦都不敢想啊!

  沈县令说了福缘村分配到的稻谷也是由县衙专门选人来种,这其中首要人选就是宁丰年,毕竟人家种过一回,有经验了不是。

  潇潇惦记着要回报沈县令维护之情,又想起来件事:“对了大人,您最近是不是在头疼那些流民的安置问题?”

  沈县令点头,眉心川字都挤了出来:“那可不,我倒是想给他们安排活计,但县城就那么多活,分给他们,本地人就要受到影响,指不定反而闹出冲突。”

  潇潇摸摸下巴:“那要是忽然多出来一门缺人的活计,这事儿是不是就解决了?”

  沈县令看了眼拘谨站在一旁的陈宽和王鹤:“你是说雇佣他们看地啊?可即便以后新稻种种上,也用不了那么多流民。”

  潇潇摇头:“这只是一部分,是这样的,沈大人,我最近和李家那位公子在筹备一门买卖……”

  两人聊着聊着,沈县令的眼睛越来越亮,说完之后更是恨不得把潇潇抱起来掂一掂,什么盗匪之女,哪家盗匪能生出这样的女儿,他立刻不惜一切代价招安!

  新稻种收割落下帷幕,分配之事是沈大人的工作范围,潇潇跟着家人一如既往回家吃饭收拾,在大家准备各自忙碌去时清了清嗓子:“那什么,有件事我想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