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养孩子 第114章

作者:三两笙 标签: 穿越重生

  “木生哥从不赖床,他每天可积极了。”

  “只要大姐在,木生哥肯定会来的。”

  王英无奈瞪了姐妹三人一眼,“你们呀,嘴巴没个把门的,兰兰去把后面晾干净的碗端过来,小意、小珍,你们去拿点盐过来。”

  把三个妹妹都支使开,王英才伸出头,看了眼家的方向。

  街面上人来人往,就是没有往常那个跳脱爱笑的人。

  王英摇了摇头,也没放在心上。

  *

  木生跟着铁生出去跑了几天,便有些受不了。

  打从他们一家搬到梓州城后,他们兄弟三人就跟隔壁王英、王兰姐妹俩一处玩。

  这么些年,木生一直在她们姐妹中,等于是王英到哪儿他到哪儿。

  这么一连几天都没见到王英,木生感觉心里难受的不行。

  他倒是想半夜爬墙,去跟王英说话,又怕被王元宝发现,对他印象更差。

  铁生看着弟弟纠结难受的样子,是又好气又好笑,没办法只要跟父母通了个气。

  刘木匠夫妻得知此事后,笑得不行。

  赵氏毫无顾忌的嘲笑起儿子,“这傻小子,平时的机灵劲儿都哪儿去了。”

  刘木匠含笑摇头,“你安抚下木生,等上两天,我给他找个地方当学徒去。”

  这事刘木匠老早就琢磨上了。

  老大继承了他的木匠手艺,老三明显对做吃食感兴趣,对于老二,他也一直头疼,让他学个什么好。

  恰巧前阵子,刘木匠碰到一个牙行的朋友,打算收个徒弟。

  牙行的生意,要的就是脑子灵活,嘴巴会说。

  二儿子木生不就恰好符合?

  对方这阵子去下头县镇办事去了,刘木匠打算等他回来后,就找机会说一下这事。

  木生不在这几天,店里的生意也照常做,只是少了个逗趣解闷的人,姐妹几个都不大习惯。

  这天中午,刚送走一批食客,姐妹几个忙着收拾碗筷。

  木生忽然来到店里,话还没说,就先帮着姐妹们一起收拾。

  王英打量了他一眼,随口问道,“听说刘伯伯给你找了差事,你怎么又跑出来了。”

  两家隔壁住着,有点什么事也瞒不住,何况两家本就亲近,刘木匠也有意让初心一家知道木生开始上进,所以当木生拜了牙行的中人做师父后,便告诉了初心一家子。

  一个有能耐的中人,还是很吃香的,养家糊口更是不在话下。

  只要帮忙撮合谈成一笔买卖,中间的好处费比辛辛苦苦做木工要强多了。

  “师父跟人喝酒去了,放我一个时辰假,反正我也没事,就过来看看你们。”

  木生不着痕迹的盯着王英,他以为自己的目光很隐秘,不想早被王兰姐妹三个看在了眼里。

  王兰带着王意、王珍躲在帘子后面,只留了一个缝隙。

  “店里生意还好吧?”

  平时木生挺会说话的,但几天没见,不知道为什么莫名有些紧张。

  王英注意到妹妹们在帘子后面,便劝木生去跟着师父。

  “店里挺好的,你刚跟着师父学,多听听多看看,没事的时候别过来这边了,仔细你师父知道,还当你玩心重。”

  木生见王英要赶他走,情绪瞬间低落下去。

  “好,我帮你收拾完这些就走。”

  木生来得快,走的也快。

  下午初心过来店里,王兰就跟初心说了中午木生过来的事。

  “奶奶,木生哥是不是想娶姐姐,您跟爹会同意吗?”

  王兰比较敏感,她很早就知道木生喜欢自家大姐,大姐对木生也不是没有感觉,只是王兰总觉得大姐好像在顾忌什么。

  “你姐姐还小,婚事还不急,等过上两年再说吧。”

  初心冲王意和王珍招了招手,把三个孙女都聚在跟前,“不光你们大姐,你们三个也是一样,女孩子家太早成婚不好,成了婚婆家必定是要催生的,女人家十五六岁,身子骨都没长全乎,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挣命。”

  姐妹三个年纪还小,对嫁人都没什么兴趣。

  “我才不要嫁人,我要跟着奶奶、爹、大姐、二姐、妹妹过一辈子。”

  六岁的王意抬着下巴,十分骄傲的说着。

  王珍腼腆笑了笑,“我跟姐姐一样。”

  王兰就笑她们,“你们懂什么嫁人,现在说的是大姐的事,大姐最大,要嫁人也是大姐先嫁。”

  王意和王珍姐妹俩就嚷嚷着不让王英嫁人。

  恰好王英进来,听到姐妹俩的话,都有些哭笑不得。

  “谁说我要嫁人了,我跟奶奶和爹说过,以后招赘个男人进咱们家,只要同意这点,他以后不干活都行。”

第84章 子孙满堂

  王英的这个心思不仅家里人知道, 隔壁刘木匠夫妻也知道。

  王元宝跟刘木匠常在一块儿说话,偶尔聊到过这个事情。

  王元宝自然是舍不得几个女儿外嫁的,只是他也明白, 一个女人家想要招赘, 难上加难。

  要是简单的嫁人,只需要考察女婿品性, 亲家公婆的为人处事即可。

  可是若要招赘, 光是同意入赘的男人就没几个,还得从中条件人品好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王元宝也不强求, 只希望女儿们都能找个好归宿。

  初心比王元宝看得明白一些,自己这大孙女, 说不准还真能找到一个入赘的男人。

  至于能不能修成正果, 端看那小子够不够坚持, 能不能无视外人异样的目光和议论了。

  几个孩子的生辰都在下半年, 八月里是王兰过十二岁生日。

  因她年纪还小, 便只是在家治了一桌席面, 自家人一起吃了。

  姐妹们也都给王兰准备了礼物,她们个人都有私房钱, 都是初心跟王元宝每年给的压岁钱和平时的零用钱,她们日常攒着, 很少乱用。

  到了十月里王英生辰,初心就打算办大一些。

  古时,女子十四为及笄之年,算是大生日。

  初心请了相熟的近邻, 还给王英从头到脚置办了一身新的, 又打了一套头面。

  姐妹三人合伙在银楼买了一对耳坠子, 送给王英这个大姐当做及笄礼。

  赵氏送了一只银镯子,铁生、木生、水生三人凑钱买了一只玉簪。

  倒不是兄弟三人没钱,而是兄弟三个也渐渐大了,王英也是快要说人家的年纪,多少要注意一些。

  生辰这天,王英穿了一身新衣裙,再装扮上首饰,越发标志动人。

  邻居们都是看着王英长大的,从她刚来王家时,瘦黑瘦黑的,到今天出落的美人似的模样,谁看了不说初心和王元宝会养人。

  酒席上,就有不少人问初心打听,想要给王英做媒。

  去年乃至上半年,初心和王元宝还可以推脱说王英年纪小,略等大一些再提这事。

  现在生日也要过了,眼看着明年就是十五岁的人了,开始相看人家,也不算早。

  谁都知道王英是个好姑娘,娶回去家宅兴旺,心都能少操不少。

  对此,初心和王元宝还是一样的说辞。

  “我跟她爹也盼着阿英能早点定下,只是庙里师父给孩子算过八字,她小时候吃了苦头,必定要在娘家多养几年,往后福气才深呐。”

  “对对,大师说的话咱们也不能不听,少说要等到后年,才好再去说亲事的事。”

  连庙里大师都搬出来了,邻居们也只能作罢?????。

  反正就一二年的功夫,家里小子年纪相当的,倒还能等上一等,年纪长个两三岁的,就只能自认错过了。

  酒席结束后,刘木匠一家帮着送邻居出门。

  等人都走了,铁生、木生、水生三兄弟,帮着姐妹四人收拾桌椅板凳。

  木生刚搬了凳子进去,恰好王英也进屋,他看了看外面,发现长辈们都在说话,没注意到屋里,便把袖子里藏着的银簪子递给了王英。

  “快拿着,仔细让人瞧见了。”

  王英看了眼外面,摇头让他收回去,“你们不是送过我礼物了,这个你就拿回去,送给你娘吧。”

  眼看水生要进来,木生一急,直接把银簪子放到了王英的手心里,然后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出去搬凳子。

  王英也怕被人发现,拧了拧眉,最终还是先把银簪子给收了起来。

  过了两天,王英找了个机会,把银簪子还给了木生。

  木生本来是特地抽空,来见王英的,没想到一见面,自己才送出去的礼物就被送回来了。

  “咱们现在也不是小时候了,这东西我不能收。”

  木生仔细看着王英,“可这只是个生辰礼物,我没有其他的意思。”

  “我知道,但是你跟铁生哥、水生一起送我的玉簪就已经够了,不用再另送我东西,总之这个你拿回去吧。”

  王英没再看木生的眼睛,固执的把银簪子送到木生眼前。

  其实彼此都明白这个银簪子的意思,也正因如此,木生才感觉自己呼吸都有些生涩起来。

  木生盯着银簪子许久,而后慢慢抬头看了眼不与他对视的王英,最后什么都没说,扭头就跑了。

  “木生——”

  王英冲木生的背影喊了一声,只是木生没有回头,身影也很快消失在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