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养孩子 第20章

作者:三两笙 标签: 穿越重生

  郑潇一开始还有些抗拒,但季家人很会哄人,时间一长,郑潇的态度也开始松动,慢慢的跟季家人恢复了走动。

  季家人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哄着郑潇把户口改了回来,还时不时卖个惨,让郑潇心甘情愿拿钱。

  工作几年辛苦攒的钱,不到一年就见了底。

  这时郑潇才反应过来,可已经为时已晚,钱都被季家人给哄走了不说,她还要继续接受季家人的道德绑架。

  只要郑潇敢有一丁点不孝顺,季家人就闹到郑潇的公司去,让她丢尽脸面。

  郑潇深陷在痛苦中,却又无法彻底脱离这片泥潭。

  *

  自从毕业后,郑桐的就一直扑在工作上,事业倒是经营的有声有色,但感情方面,却单薄的像一张白纸。

  虽说初心已经算是比较开明的家长,并不喜欢催促儿女成婚,可郑桐都三十了,连个男朋友的影子都没有。

  不过初心也知道这种事情急不来,只能委婉劝郑桐给自己放个假,丰富一下业余生活。

  郑桐也察觉到自己这几年过的的确太紧凑,于是放慢节奏,把大部分工作交给下属,自己则抽出更多时间去不断充实自己。

  除了经常飞去国外看秀外,郑桐还常陪着初心四处游玩。

  终于在郑桐三十二岁这年,遇上了一位外籍华人,俩人兴趣相投,性格也十分契合,当了一阵子好朋友后,很快走到了一起。

  俩人在相恋两周年的时候在国内领证结婚,为了迁就郑桐,初心的这位从小生活在国外的孙女婿留在了郑家老宅。

  这时的初心已经八十岁了。

  虽然看着精神还行,但步履已经蹒跚,平时需要人搀扶,或者坐轮椅了。

  郑桐每每看到初心头上的银发时,都在内心祈求时间能过的再慢一些,好让这个在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能够晚一点儿离开她。

  好在初心身体一直很健康,没有生什么病。

  郑桐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初心还抱了一会儿。

  这时的郑桐已经三十五岁,只要再晚一点儿,就是高龄产妇了。

  不过好在郑家有资本,从怀孕初期开始,就有全套的人员照顾郑桐的孕期,让郑桐少受了很多罪。

  孩子从出生到学会说话、走路,一直都是郑桐的丈夫在照顾,妥妥的贤内助。

  当郑桐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初心也迎来她的九十岁生日。

  可她没有等来庆祝,而是在凌晨的睡梦中无声过世。

  在等待系统计算积分的时间里,初心隐约好像听见了郑桐撕心裂肺的哭声。

  她想回头看上一眼,可入目皆是一片黑暗。

  【任务完成,积分已计算归档,新世界加载中……】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多子不多福

  这次初心是被饿醒的, 也不知道原主几顿没吃东西,胃里一阵阵的发疼。

  睁开眼,屋里是漆黑一片, 身边还有一道极为纤弱的呼吸声。

  趁着有黑暗做掩护, 初心开始接受剧情。

  这次她来到了古代,成为了一名丈夫早死的寡妇。

  寡妇姓王, 没个正经名字, 只因在家中排行老三,一直被人称作三姐。

  王三姐十六岁的时候嫁到宋家村,跟宋克山成为了夫妻。

  俩人婚后感情和睦, 一连生下四子一女。

  因为宋克山继承了祖上的木匠手艺,所以家中的日子在村里也算得上顶好的那一拨。

  可是好景不长, 小女儿宋红玉刚满一岁不久, 宋克山因上山找木材失脚滚落下山, 失血过多而死。

  宋家的公婆早几年就已经过世, 宋克山再一死, 家里就只剩下王三姐和五个年纪尚幼的儿女。

  为了养活五个儿女, 王三姐开始支起吃食摊子,来往镇上挣钱, 凭借着一手做吃食的好手艺,凭借着好手艺, 再加上宋克山留下的继续,以及亲朋邻居们的帮衬,才能把五个儿女拉扯大。

  等儿子们到了适龄的年纪,又陆续给他们娶了媳妇进门。

  王三姐今年也才三十九岁, 却已经是一个三岁孙子和一岁孙女的奶奶了。

  随着家中添丁进口, 原本的六口之家, 也扩充到了十一口。

  家中人一多,就容易滋生矛盾。

  宋克山去世那年,由于王三姐太过于沉湎悲痛,对女儿的照顾就疏忽了些,却不想因此让小女儿大病一场。

  尽管没有性命之忧,却因此落下了病根儿。

  这些年来,小女儿的身体一直虚弱得很,需时常吃些不药,饮食上也多偏精细。

  原先儿媳妇们还没进门的时候,儿子们对于这个小妹都很疼爱照顾。

  对于王三姐给小妹开小灶,他们也从未说过什么,反而觉得理应如此。

  可自打儿媳妇们一个接一个的进门,家里就有了不一样的声音,尤其是当家中孙子孙女出生后,儿媳妇们的意见就更大了。

  先是大儿媳周氏,她进门最早,又替大房生下家中唯一的男丁,自觉自己的儿子比谁都金贵。

  可王三姐自己生了四个儿子,唯独就宋红玉这么一个女儿,本就偏疼她几分。

  再加上当年的事情觉得对小女儿有所亏欠,所以在王三姐的心里,自己这个小女儿,比四个儿子还要重要一些。

  连亲生儿子都被王三姐排在后面,更遑论是儿媳妇生的隔着一辈的孙子。

  当然,王三姐也不是那太过偏心眼的人。

  孙子年纪小,嘴巴馋也正常。

  每每王三姐给女儿开小灶,多少都会分一些给孙子。

  可周氏却并不满足,反而觉得王三姐糊涂的很,疼一个丫头居然超过了自己的亲孙子。

  宋红玉再金贵,那将来迟早也是要嫁出去的,她儿子谷子可是大房长孙,老宋家的根基传承。

  王三姐越是对女儿偏爱,周氏积攒的意见就越多。

  尤其当弟媳妇王氏生育后,她便拉拢了王氏统一战线,时不时的就跟王三姐对着来。

  为此王三姐常常头痛不已,可为了家中的安宁和稳固,只得把气咽回肚子里。

  至于跟儿子告状,一来不是王三姐的性格,二来儿子各自成家后,也都有了各自的小心思,王三姐早早看透,也懒得费这个唇舌。

  前几日入秋,老天爷下了些雨。

  本来王三姐平时去镇上摆摊卖吃食时,女儿宋红玉常常会跟过去帮忙。

  王三姐见这几天天气不好,就没让女儿跟着。

  可女儿心疼她辛苦,总想着过去帮着搭把手,好不容易等到天放晴,王三姐才松口。

  不成想早上去的时候天气还是好好的,等中午回来时,却开始下起毛毛细雨来,宋红玉因此淋了些雨。

  王三姐怕女儿生病,回来就给女儿煮了红糖生姜水。

  为了不让儿媳妇们说她偏心,愣是给媳妇们和孙子孙女也带着喝上了一碗。

  可不成想宋红玉的身体不争气,夜里就发起热来。

  王三姐照顾了女儿一晚上,第二天天不亮就让儿子去镇上请大夫。

  光是请医抓药就花出去好几钱银子,后来又听大?????夫说最好给病人补一补身体,王三姐就让三儿媳妇李氏,去抓一只母鸡杀了。

  本来因为花银子的事,就让周氏和王氏心里老大不乐意,如今又要杀鸡,而且还是家里专门下蛋的母鸡,妯娌俩顿时不干了。

  家里总共就十来只鸡,其中只有三只是老母鸡,平时这三只老母鸡一天下一个蛋,刚好够贴补家里两个孙子辈加上宋红玉的嘴巴。

  这会儿杀掉一只,岂不是每天就少一个鸡蛋。

  婆婆肯定不会短了小姑子的嘴,但她们的孩子,就活该受这个委屈不成?

  妯娌俩轮番劝说王三姐,言语间不仅多有抱怨王三姐偏心、宋红玉太娇惯之类的话,还说大夫的话未必都要听。

  母鸡金贵,留着能下多少鸡蛋,宰一只公鸡也是一样的。

  王三姐越听越气,头一回跟儿媳妇们争上了。

  可王三姐生性是个软和人,鲜少与人拌嘴,自然不是两个儿媳妇的对手。

  最后鸡没杀成,王三姐也气的两顿饭都没吃。

  四个儿子里,也只有四儿子宋昌永关心了几句,还亲自端了饭菜来,劝她吃些东西。

  可王三姐心里憋着气,愣是一口都不吃。

  正因如此,初心穿过来时,才会感觉胃被饿的生疼。

  这么饿着肯定是睡不着,不过去解决饥饿问题前,初心先看了眼任务。

  一个是代替王三姐活到七十岁,另一个是不要让宋红玉所嫁非人。

  初心盯着第二个任务发了会儿呆,之前的两个任务世界,她基本不会干涉孩子们的感情决定。

  只要孩子们自己喜欢,她都会祝福同意。

  可轮到这个世界,却要她干涉宋红玉的婚姻。

  初心在心里呼叫了几声系统,却始终没有回应。

  算了,反正现在宋红玉才十三岁,离嫁人还早着,大不了这次她多把把关,争取给宋红玉挑个合适的丈夫。

  初心轻手轻脚下床,摸黑来到外间,悄然进了随身仓库。

  在货架上找到一些速食,将肚子填了个五六分饱,又喝了点儿矿泉水后,才又回到房间继续睡下。

  这一觉直接睡到了天光大亮,外面的院子里已经有了人都活动的动静。

  初心环顾了一眼所处的环境,房间不大,也就二三十个平方。

  除了身下一张能睡三四个人的大床外,屋里还摆着四个木箱子,一套衣柜,和一个梳妆台,台面上摆了一个三层高的小木匣子,以及一面发黄的镜子。

  初心穿好衣服下床,床上的宋红玉还没有醒,估计是因为病了一场,小脸还有些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