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养孩子 第6章

作者:三两笙 标签: 穿越重生

  正月里亲戚多,原主就免不得被自持长辈身份的亲戚说教一番,然后就是集体教育,让她别太挑,早日成个家。

  这也导致每年过年期间,陈梦都闷闷不乐,话也说的少。

  今年陈家那边也没联系初心,初心也没打算过去。

  母女俩一起置办年货,打扫屋子,贴春联,包饺子。

  尽管只有两个人,但热闹的气氛却没有因此减少,相反陈梦还更活跃开心。

  馄饨粉面馆腊月二十四就停止营业了,给王大姐和小张放了年假,结了工资发了红包,门口也张贴了来年正月初六开张的告示。

  或许是初心没有带着陈梦去陈家过年,陈家二老挺不高兴,馄饨粉面馆刚初六刚开门,陈月秋就找上门了。

第6章 单身妈妈最好命

  王大姐跟小张并不认识陈月秋,但看她气势汹汹的,一来就要找陈月霞,王大姐只好说老板不在。

  陈月秋先是一愣,然后抓住了王大姐话里的重点。

  “老板,你说陈月霞是你们老板?”

  王大姐心猛地一提,下意识感觉自己说错话了。

  趁小张跟陈月秋解释的时候,王大姐赶紧给初心打了个电话,告诉她一个叫陈月秋的女人来店里找她,又说了自己不小心说错话了。

  初心听完,说了句没事,“别搭理她,我马上过来,你们做你们事。”

  开店的事初心也没想过要瞒着,陈家人知道就知道了。

  在家吃过早饭后,初心才领着陈梦慢悠悠过去。

  陈月秋在店里等了近两个小时,要不是想知道这家店到底是不是二姐陈月霞的,她早甩脸子走人了。

  初心刚到店里,原本黑着脸坐在椅子上的陈月秋腾地一下子就站起来了。

  “二姐,你可真难等啊。”

  陈月秋眼神不阴不阳的,语气也古怪得很。

  初心直接问她什么事,陈月秋这才想起来自己过来的目的。

  “你还好意思问,过年你怎么没回去,一大家子等?????你跟梦梦,架子够大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家里那些亲戚,你诚心让爸妈丢脸是不是?”

  “我又不是那在家白吃白喝的人,我花着自己挣的钱,不给别人添麻烦,我不知道,我有什么让爸妈丢脸的地方?”

  初心不喜欢陈月秋,自然不会给她好脸色。

  她这句话明着为自己解释,实际句句都戳在陈月秋的痛点上。

  大学毕业一年多,只干过一份实习的工作,实习结束就一直闲在家里。

  没工作自然就没收入,平时要用钱,都是伸手找陈家二老要。

  陈爸是个传统男人,觉得家产都是儿子的对于陈月秋这个幺女,不可能做到跟对儿子陈云杰一样。

  陈月秋也识趣,知道专挑耳根子软的陈妈要钱。

  只不过陈妈手头也没多少钱,给一次两次,不可能次次都给。

  陈月就虽然二十好几的人,但就跟没长大似的,还跟小时候要零花钱一样,找陈云杰、陈月霞拿钱。

  陈月秋要的还不少,每次都是几百上千,见陈云杰跟陈月霞不给,就改口说借。

  陈云杰成了家,钱都在陈大嫂那,陈大嫂可不傻,找了几个借口拒绝,于是心软好说话的陈月霞就成了最后的冤大头。

  钱只要借给陈月秋,那就相当于扔进水里,连声响都听不见。

  过后还得拿陈月秋当祖宗,凭什么呢?

  陈月秋被怼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的说,“谁白吃白喝了,我在我自己家吃饭还得出钱不成?”

  说着,她想起什么,生气道,“你不是说你没钱吗?没钱你还开店,让你借点钱抠抠搜搜的,真没见过你这么小气的人。”

  初心气急而笑,“我的钱,我想借就借,不想借别人就是再不甘心也是白搭,你要实在闲着就去找份工作,别挡着我店里做生意。”

  越过陈月秋,初心直接进了后厨。

  这时店里已经来了客人,陈月秋只能眼睁睁看着初心躲进去,又气又没办法。

  她向来自持自己是个大学生,是个有素质有文化的人,做不到像个泼妇一样追进去拉着初心吵。

  不甘不愿的陈月秋憋着一肚子气离开,打定主意要在爸妈面前好好数落数落初心的罪状。

  经过陈月秋的一番宣传,陈家上下都知道初心开了一家吃食店。

  陈妈算是第一个去过初心店里的人,只不过当时她并不知道那家店是初心的,以为初心是店里的员工。

  听陈月秋这么一说,第一时间反倒是替初心高兴。

  “我就说你姐不会那么傻,扔下摆摊那么挣钱的工作去给人打工,原来是自己的店,有个店面也好,不用风吹雨淋的,收入也稳定。”

  陈月秋有些不服气,“妈,你还向着她,她现在以为自己有能耐了,谁都不放在眼里了。”

  陈爸倒是说了一句让陈月秋高兴的话,“轻狂,才挣几个钱就瞎折腾,将来赔了,有她哭的。”

  陈月秋点头应和,“就是,她还招了两个员工,工资她发得出来吗?”

  陈月秋一面吐槽,一面想到初心对她的态度,气得更加不遗余力的贬低初心。

  陈大嫂在一边没插话,心思却活络起来。

  正好陈妈说找个机会去店里看看初心,陈大嫂就主动接下了这桩差事。

  别看陈妈嘴上说不打算管女儿,但心底里还是在意的,女人跟男人不一样,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哪有不疼的道理。

  等忙过了孩子开学的事,陈大嫂找了个空闲时间,去了初心的馄饨粉面馆。

  只不过她去的时候,没碰上初心,店里只有王大姐跟小张两个人。

  陈大嫂心思一动,并没有说自己是来找初心的,而是点了一份面,边吃边旁敲侧击,打听店里的生意。

  只是王大姐跟小张并不是多嘴的人,加上店里实在忙,也没有什么功夫跟陈大嫂搭茬。

  陈大嫂见问不出来什么,就自己观察店里的客流量情况,光她吃面的功夫,客人还真不少。

  在心里仔细一盘算,估了个大致,顿时心头一片火热。

  回去后就跟陈妈说了店里的情况,“我在那坐了一个小时,那后厨的人就没歇过,别看店里桌子不多,来店里点餐的大多都是打包回去吃的,还有打电话过来订餐的,二妹店里那个年轻小伙子,就是专门负责对外送餐的。”

  陈大嫂有些激动,好像那个店是她自己的一样。

  陈妈倒松了口气,“那就好,怪不得月霞要带梦梦换房子,老城区那边的确样样都不方便。”

  陈大嫂眼睛一亮,连房子都换了,看来真叫她猜中,挣得不少。

  夜里陈大嫂就跟丈夫陈云杰说起初心开店的事情,言语间又是埋怨初心不吭声,自己悄没声的就把店开起来了,难道她张张口,她们会不帮忙不成,又是眼馋店里的生意,絮絮叨叨说了一车话。

  陈云杰上班一天本就累得很,懒得听这些絮叨话,“行了行了,瞧你那眼馋劲儿,你要羡慕你自己去开去。”

  陈大嫂被怼上这么一句,像是受到了点拨,一下子就陷入到思考中。

  等她回过神来,丈夫已经背着她睡得正香,她一肚子的话也没个人交流,只能硬生生憋着。

  接下来几天陈大嫂都是很晚才回来,家里的晚饭都是拜托闲在家的陈月秋做的,为了不让陈月秋发牢骚,她还咬牙舍了几百块钱出去。

  陈梦开学后,初心留在店里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经过一个寒假的学习,陈梦的古筝也算初初入门,她对古筝的兴趣很高,初心答应她等今年放暑假,就给她买一架古筝。

  之所以现在不买,主要还是陈梦太小,怕她玩起来没个尽头,到时候伤了手。

  等暑假老师教的再深入一些,再给她买一架,不过她肯定要盯着,学习还是主要的,初心可没忘记自己的任务。

  三月初,小街上的一家修理店在转让,初心本打算租过来,再开一家别的吃食店。

  然而那几天初心被别的事情绊住了脚,想着过两天去跟店老板商量也是一样,结果等她空下来,那家店已经被别人租走了。

  虽然可惜,但也只能怨自己下手太晚。

  修理店租出去后,很快就有装修队上门,每天都能听到噪音。

  初心倒没怎么关注,倒是小张每天出去送外卖都能路过,回来就会说上两句。

  这天小张刚送完外卖回来,就扒到窗口说,“陈姐,陈姐,你猜我刚才回来看见什么了,就那家新装修的店,正暗装桌椅呢,我路过的时候看了一眼觉得眼熟,就倒回去仔细看了看,那家店订了咱们家一样的桌椅,连摆设都差不多,虽然还没挂招牌,但肯定跟咱们一样,也是卖吃的。”

  初心不觉得奇怪,反而笑着说,“许是人家看咱们店装修好看,照着学的,这条小街靠着城关高中,有人过来开吃食店很正常啊。”

  “陈姐,它学咱们,你不介意啊?”

  “做吃食店靠的是味道,顾客又不是靠装修来分辨一家店好不好吃的,不管它。”

  话虽这么说,但下班的时候,初心还是去那家店外面看了眼。

  对方的确模仿了她的店,从屋里的装修到桌椅摆设位置,都跟她的馄饨粉面馆很像。

  不过暂时还不知道对方打算卖什么吃食,只是不管卖什么,只要她保证自己店里的味道不变,剩下的就交给顾客自己选择。

  别人要能抢走她的生意,那也是别人的本事。

  过了一周的时间,那家店终于挂上了招牌。

  这下不仅装修风格像,连招牌名字都很像。

  初心的店是馄饨粉面馆,而那家新开的店就叫粉面馆。

  初心还没说什么,王大姐跟小张倒先气上了。

  “这不就是对着咱们店抄吗,原先这条小街上就咱们一家粉面馆,小张每天出去送餐一宣传人家就知道是咱们家,现在又来一家名字差不多的,这不是抢咱们生意吗。”

  “就是,太过分了,陈姐我找他们理论去。”

  眼看小张要出去,初心连忙叫住他。

  “争这个闲气做什么,咱们店名也没申请专利,咱们能用,人家自然也能用,何况人家不是还跟咱们有两个字的区别吗?”

  拦住了冲动的小张,初心就跟王大姐去后厨忙活了。

  要说不生气是假的,但人家也没做错什么,店面是人家花钱租的,自然是人家想开什么店,就开什么店。

  新店开业,自然有一定的优惠,店里的客户多多少少被分过去一些。

  初心并没有紧张,她过去看过,那家粉面馆的品类没有她的丰富,口味也比较单一。

  何况,她有自己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