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等大家看着冒了白烟的火车,心里还是打鼓。
知道有这个东西,跟真正看到,还是有很大区别。
这东西,真的能一日之内往返?
原本半个月的路程,直接缩短到一日?
有些朝臣犹豫,有些朝臣却迫不及待,如果仔细看的话,那都是体验过轮船的人。
纪炀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心里其实有些不真实感。
还真让他搞出来了?
这种划时代的产物,真的在古代做成?
他知道自己步子迈得大。
可不迈一点,怎么带着这个国家走得更远。
其实遇到这种事,他难免会急进。
可能是心里的痛苦太深,不忍回忆。
如今看到蒸汽火车落成,那边急进慢慢散了。
他还有很长时间,足以让这个时空的中原王朝,不落后世上任何一个国家。
别人看着这个东西是欣喜。
而纪炀心里,只觉得这是开始而已。
以后的承平国,好日子在后头呢!
不说了,带着老婆孩子坐火车了!
第153章
蒸汽火车平稳运行。
从纪炀提出这件事开始, 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成了。
这速度绝对算不上慢, 毕竟没有如此强大国力支撑, 怎么也不可能做到这种地步。
蹭上车的外国贵族已经对承平国佩服得五体投地。
毕竟谁也没见过如此快速的列车。
前面冒着浓烟,这就启动了?
四百里的路程,只需要小半天的时间。
在旧都火车站接人的平王等人更是肃然起敬。
平王更是不敢置信看着这一切。
在这个看来有些软弱的侄儿手中, 承平国发展得也太快了。
还有这火车,他们真的一个上午就到了。
以后上午写的公文,下午就能送到皇上案边,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知道。
迎着皇上下火车, 平王还看了看后面的纪炀。
这个人太怪了, 也太神了。
时至今日, 他才明白为什么先皇会两次托孤给纪炀。
这份信任确实值得。
纪炀这会才不管那么多, 其实火车他不是第一次坐, 上辈子还坐过高铁呢。
这辈子实行的时候同样坐过许多次。
这会带着婉芸,已经三岁多的小晴林, 还有小白鹤她们, 肯定还是先顾着自己人。
至于火车的介绍, 自然有新任工部尚书田兴志介绍。
上任工部尚书致仕, 换了工部左侍郎田兴志。
这位在工部也有十年多,坐上这个位置非常合适。
田兴志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忘了。
但朝中很多人却是知道, 他可是纪炀第一次当小知县的老上司。
那时候的潞州知州。
估计他也想不到,他还能当上工部的尚书。
他当尚书, 可不是纪炀提携, 主要是纪炀有什么想法, 他在工部总是头一个响应。
久而久之身上积累的功绩可就不少了。
到旧都火车站,这列车上的所有人都心神荡漾,这会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没办法,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不会淡定的。
早上,所有人从汴京出发,中午到旧都吃顿饭,赏了赏花,下午再坐火车回汴京。
到汴京的时候,天都没黑呢。
可在汴京等候的官员跟百姓,看着他们拿着只有旧都才能种出来的漂亮花朵,立刻爆发热烈的欢呼。
来回一共八百里,还能从容地吃顿饭!
这也太夸张了!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肯定要夸一句神迹的。
蒸汽火车,正式落成。
这项耗资最大,动用人力物力最多的东西终于建成。
朝中所有质疑纪炀的声音彻底消失。
纪炀总觉得,他这会说要建宇宙飞船,朝中都有人应声的。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低调。
火车建好,接下来的一系列改动肯定特别多。
但纪炀并不打算快速推进。
还是要让大家适应适应再说。
那个蒸汽炼钢厂,已经足够大家忙的了。
而且那钢材炼出来,绝对能锻造许多神兵利器,传统的,不传统的,所有性能都能大幅提升。
这种时候,还是要再压一压。
跑得太快,局势也容易不稳当。
所以就在大家以为纪炀要继续搞新东西的时候,却发现他在用新钢材做农具,特别是固定的水利设施都准备推广。
而且很多人发现了,普通铁器还能溶解,人家那种钢铁,普通炉子只能让东西变形,要想溶解简直太困难了。
不过这次的农具,是鼓励大家开荒。
承平国人口越来越多,原本的土地势必会过于拥挤。
大面积的开荒跟改善不宜居的地方,则成了重中之重。
朝中的风气有皇上跟纪炀同时往下压,之前因为新东西出来的浮躁之气,也慢慢减少。
毕竟只有那么一条铁路根本不够。
但想要多处建设又需要钱。
皇上也发现了。
想要发展,就是先搞粮食,再搞钱,继续搞科技,然后反复。
他都想对纪炀说,别卷了别卷了。
他这个皇上都要连轴转了。
话是这么说,可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毕竟承平国在自己手里,能发展成这个模样,还是忍不住开心。
除了各地都在给他写奏章,都想要火车之外,其他都挺好的。
都建火车,有那个钱吗!
繁华的地方还好,不繁华的地方建设了根本不划算。
不用纪炀提醒,皇上已经在跟这些人掰扯。
可偏偏下面官员们不知道哪学来的,就是要技术,说什么钱他们可以挣,还有国库再补贴点,他们肯定行。
皇上又确实是个好性子,君臣双方你来我往的,竟然还挺有意思。
跟着过来体验一把的外国人更是不想走,但更有远见的人,已经准备走通这两边的商路,他们要立刻回自己帝国一趟,然后让国王以正式礼仪访问承平国。
不然凭借他们,皇上都不会正眼瞧他们。
走的时候,他们还带了承平国的礼仪书回去,必须要好好研究研究,必须跟这个伟大的国家建立关系。
至于使者团如今全都被重用,大多留在汴京做翻译工作,护卫们也进了皇宫当禁卫。
等这些书籍翻译完了之后,估计承平国的文化也会有大发展。
还有一部分是传教士,传教士们得到允准,可以在京郊建自己的教堂,只要不作恶,遵守承平国律法就行。
安排完这些事,纪炀才往家里走,不过刚回去,就看到王伯的儿子王管家在送客。
后面还站着愁眉苦脸的娘子。
纪炀过去,林婉芸就摆手道:“又是来提亲的。”
提亲?
等小白鹤过来,纪炀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