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的后花园 第169章

作者:五十九夜 标签: 清穿 奇幻魔幻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然后呢?”

  “还羡慕圆枣和杏仁。”说着话,知春把头低了下去,不用瞧也知道她如今是红着脸的。

  圆枣和杏仁原来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一起把自己卖进了宫,对宫外的亲戚早就断了念想。两人互相扶持,所谓的姐妹情深早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明的。别人都道两人很好,好得像一个人似的,但是永和宫里近身的人谁不晓得里面的猫腻?

  天老爷也不能规定吃对食的就一定是一男一女不是?

  婉绣听了好笑,又有些疑惑,“你若是有心安定,就和我说一声,别的不说但是寻个老实本分平平顺顺的也不是不能。”

  “奴才更愿意陪着主子。”知春摇头,她低声道,“待到无人时,好歹有奴才陪您说话。”

  男人那种东西,纵是主子也抓不牢的,更何况是她。这些东西,她早已看淡。

  婉绣有些无奈,想要叹气又觉得好笑,她露出几分与康熙神似的笑意神态拍了拍知春的手,“你心意好,可听得我心里酸。”

  “不酸,奴才这是未雨绸缪,提前和小小主子吃醋。”知春觉得自己话说不得好,又连忙捡起来解释一下。

  小小主子,那多讨好啊!

  纵是对那些并不太上心的婉绣听了也高兴,毕竟血溶于水也比不过朝夕相对,以后孙子孙女不去提,但是只要是孩子们高兴的,她都会为其欢喜。

  这是为母的本能。

  婉绣豁然一笑,“那你要好好未雨绸缪,免得到时候让人看着丢人。”

  “哪里哪里。”

  出行在外,知春的兴致也更高了,陪着婉绣侃天侃地的。两主仆说的高兴,连着后来来请安的王爷福晋,婉绣都笑着接待了。

  有两位福晋来的时候还带了女儿或是侄女来,两个如花似玉有几分异域风情的小美人笑着行礼,落落大方的走到婉绣跟前来。这两个丫头年纪不大,但是能说会道的,一点蒙人高高在上的旧毛病都没有。

  婉绣几乎没有说什么,便得知这两人就是之前去过几次康熙营帐的蒙古格格。

  哪怕不是做亲家,可人家诚心诚意,总不能给人脸色不是?况且这小美人不错,可惜都不对父子几人的口味。

  心里这么想着,哪怕知道对方的心思,婉绣也很难去生气,相反还有些避让。人家使着劲儿的讨好你,回头发现这些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保不准会生了恼怒的情绪来,毕竟这都是年轻丫头。

  福晋们来的次数不多,婉绣更喜欢自己出行去。

  虽然依旧不知到底哪里不对,但是每逢晨起迎着旭日时的心悸都让她潜意识的早起观日出。只要每次看到旭日东升后,她心底就有着说不出的畅快和欢愉。一开始并不明显,还是她第四天时才发觉了一些异样。

  只是她观看花的本事依旧如初,唯独那支蜡烛只是昙花一现。

  婉绣用了十数年将异能掌握,如今却又生了别端,她自然是不放心的。好在目前来看并没有什么坏事,也不用太过着急免得错漏了什么。

  始终没有奔走太远的另一边的花儿摇摆,告诉婉绣那边和自己所见的并无不同,若真要说哪里不同?

  直到快要动身回去的那一天,婉绣还猜想是离着旭日更近?还是那边有什么自己没看到的。

  “主子,九格格来了!”

  木兰围猎每年都是那么几样事情可做,无非就是康熙拔得头筹,再用褒奖的方式去审核每年的将士风采,若是表现卓佳的,兴许能借此一步登天。不论如何,在婉绣看来都是和她无关的事。

  可知春的话叫她吃惊,“芽糖?”

  芽糖已经身负官职,但因着年纪尚小未有册封公主品级和封号,永和宫的人依旧叫她九格格。

  “是呢,还带了好些人!”

  婉绣闻声起来,高兴地往外走去,“这丫头肯定是在宫里呆不住。”

  孩子们是上辈子的冤家,长大后是又爱又恨。有些日子不见,她心里总会空落落的忍不住去想念。

  芽糖是带着来福过来的。

  来福被关在笼子里,由马车驮着。倒不是说精贵不能走,只是外面人生地不熟的,芽糖急着赶路也无暇照顾它,怕看了什么新鲜转眼跑没了。

  除此之外便是一众护卫跟随。

  婉绣走出了安营扎寨的地方,往前几步就看着这前前后后的仪仗。她见了心里一动,又不可置信的望向另一侧。

  芽糖是得了康熙的话才来的,自然是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此刻也是站在不远处静候。

  婉绣向前行礼,“爷。”

  康熙侧目她一眼,带着几分愉悦神色,“还记得你和朕说过的话?”

  “我说了那么多,爷指的哪一句?”

  “巾帼不让须眉。”

  这句话曾数次从婉绣嘴里脱口而出,她甚至不记得哪次是深意,哪次是习惯了。如今更是长吸一口气,目光灼灼的看着康熙,“爷的意思?”

  芽糖依旧梳着长辫,她着了一身红色骑装,像是一团火般将草原燃烧起来。许是看到了两人,她来势迅疾,扬鞭肆意的传来驭马声。

  马蹄飞扬,被抛之其后的来福似有所感,忽然仰天嘶吼一声。

  康熙指给婉绣看,满是欢悦和喟叹,“卿卿所言极是。”

  作者有话说:

  在这章更新出来的一瞬间,59正拿着手机点击确认输入密码。

  唔,你们买了么?(*/ω\*)

第187章 前程皆似锦

  夏日悠悠, 夜色转黄,凉意渐渐席卷大清国土之上时,皇上宣众人一同欢庆新年。年初, 又大封了征服葛尔丹之战的有功之臣。从一水的爱新觉罗氏等皇亲贵胄等外, 还有如钮钴禄氏等大族在其中。这些氏族大家本就赫赫有名, 如今更是锦上添花,更上一层。

  单说宫里嫔妃的娘家人受封的不胜枚举, 大大小小皆是面上有光的喜事。

  此次褒奖皆是根据之前的表现, 和皇上个人的评断看法,更主要挑选人才另派重任。年长如勇猛威武这样的,身上又有伤, 以后不说还能不能带着硬骨头去拼命,但眼下却是休养生息起来。而年轻如白音博启一流的,可以的就加官进爵, 若更看重又有能力的则特意叫到跟前, 数次之后才有了定夺。

  毕竟葛尔丹输了, 但七百万平方公里的葛尔丹汗国却是一块让人垂涎的财富。不论是土地,还是百姓,康熙都不允许将其落到旁人手中叫人贻笑大方。

  哈萨克汗这样的小国虽然动作不断,但暂时有人镇守着并无担忧, 看似只有政治上的治理问题, 却是内忧外患。在葛尔丹战败之前这片接连延绵不见踪迹的土地上,除了大清和葛尔丹汗国外,强大的还有沙俄。

  三国鼎立最盛的时候,沙俄就已经和葛尔丹是老熟人了。两国你来我往, 你死我亡的战事是数不胜数, 本就十分紧张。因而大清是腹背受敌, 这两国皆不是能信任的。康熙更是明白这个道理,不然也不至于当初小心翼翼的让葛尔丹愈发嚣张,行事更是束手束脚,直到红衣大炮的威力凶猛,让人见到了希望。

  既然有法子可以少些阵亡的悲剧,又能赢战,那为何不放手一搏?

  直到沙俄战败投降,还把沙俄的大公主都做质子已示诚意。可沙皇肚量大,眼界深,背地里和老熟人葛尔丹联络的手脚勤快得很,总想以小博大,咬下大清一块肥肉才能甘心。

  譬如当初也留着沙俄人血的死奸,当时让六格格糖包等人严刑拷打后,最终不过是以哈萨克汗国忠臣之后前来打探消息,想要趁乱得到消息,以此去寻曾经有灭国之仇的葛尔丹报仇雪恨。这样的道理荒谬又似乎有道理,当时似乎说服了众人,但表面的平静只是因为情况紧张罢了。

  心知肚明的互相退让和防备,也到秋后再算的时候了。

  几番定夺后,康熙封了数名京外官臣。

  其中博启就被宣了两回,最终将包袱打包好,带着玛莎和博雅一起北上去了。

  临行前他来不及和婉绣请安,匆匆地连让玛莎进宫都不及,可见圣旨之徒然。但这毕竟是好事,才能得以抱负,一家得以团圆,世上还有什么能与之比肩?

  婉绣还未感叹两句,对于格格们的封赏也传了出来。

  封赏主要是有功的格格们,原来就受封了和硕纯禧公主的大格格带着她的额驸□□,来往皇宫和恭亲王府。□□是蒙古喀什葛尔的亲王,此人是草原上崇拜武力的代表人之一,近年来大清军事战场上皆有他的影子在。□□的额涅又正好是爱新觉罗氏,两人各自相中了彼此,婚事拖到了去年才明朗并立马成婚。

  纯禧公主的生父恭亲王常宁也是一同经年打战,岳婿之间感情不错,加之长子永绶次子满都护都有在其中出力,康熙也是斟酌之后才允了婚事。不仅如此,擢升□□为二等台吉外还首封纯禧公主为喀什葛尔的总督,并开私库为其出资开公主幕府。

  珠玉在前,后面的荣宪公主和端静公主则有些晦暗无光了。

  不过前者得康熙喜爱,又有马佳氏前后周转,出嫁的额驸□□衮乃是雏凤清声,日子也是过得和和美美。后者也是不差,因政治决策特选了科尔沁的超勇亲王乌日塔那顺为额驸,比□□衮更要强上一些,这让端静公主母女都格外满意。

  这是省事的格格们,不省事的也有不少,头一位就是六格格糖包。

  糖包随军回京后就封了和硕恪靖公主,康熙看好了敦多市多尔济系多罗郡王噶勒丹多尔济之长子博尔济吉持氏敦多布多尔济。此人亦是佼佼者,和糖包十分匹配,甚至会比原预算的更早一步受封郡王亲王。

  此事,敦多布多尔济应了,皇太后满意,郭络罗氏也点了头,唯独这新娘不情愿。

  喀尔喀山清水秀,牛肥马壮,男儿个个都是好汉子,可就是太好了!这样被迫南迁的好地方,早已不是最初的喀尔喀,子民凋零,哪有漠西那里好?

  这位公主自小就和康熙抬杠,脾气硬得敢直接对骂起来,两人你来我往的争执下最后在蜜糖前去夜谈后才答允了下来。同样的蜜糖也有了品级和封号,和硕福宪公主。随之而来,则是福宪公主封为蒙古准葛尔部的总督,并下嫁准葛尔部的新台吉达林太。

  婉绣听了消息后当即起身去了乾清宫,可惜康熙早有准备,早在圣旨下达后就出宫去了。

  “皇上说去哪了?”

  顾文星行礼,“皇上吩咐娘娘若是问,就说是去恭亲王府了。”

  女儿扔去了准葛尔部那个凶险之地和亲,他还敢出去躲人?

  婉绣气得直颤,打眼看上去康熙似乎不偏不倚,蜜糖越过了前面的姐姐,和大格格几乎一样的待遇。可蜜糖没有所谓的亲兄弟在外蒙古支撑着,丢进刚刚没了头首部落里,有多少凶险还用人去思量?

  富贵险中求,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这件事情,她作为生母却没有提前得知!

  婉绣一怔,“福宪可有来过?”

  “福宪公主也出宫了。”

  顾文星十分坦然,他笑眯眯的瞧着婉绣劝道,“公主说娘娘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过来,所以带着内务府的人去看幕府修建了。”

  反正就是父女联手,圣旨已下,木已成舟。

  婉绣气得脑门直突突,摆着手打道回府了。

  方才来的路上,知春已经很小心的禀报了芽糖的消息。这丫头去年到了木兰围猎后就在那里扎根了,只是年节回来住了半月又匆匆离去。

  芽糖喜爱耍刀弄枪的,在那里时常跟着将士们训教。兼之她射猎得了一窝小狼,她便带着有一半血统的来福充当了父亲,整日里忙的乐不思蜀。

  “恭送娘娘。”

  婉绣揉了揉额角,想着先不要太激动,再等封赏消息全部出来再看。

  阿哥里封赏的都是已成婚的,因为战事拖累的几位年长的如胤礽,胤祉,胤禛和胤祺都成婚了。

  大阿哥胤禔擢升为蒙古都统,掌管经营漠西漠北一带。起身的日子不远,几乎是要跟着博启的后脚跟一起,带着大福晋和几位小格格一同前去。

  同要出外的三阿哥胤祉则为驻藏办事大臣,他更是身居使者一职,北上外常年要出行沙俄等地游走。因为来往不定的缘故,其福晋董鄂氏只是留在京城。

  太子年中大婚,迎娶了嫡福晋石氏,常常在乾清宫中作陪。但因着前有监国的经验在前,胤礽对于许多事宜早已是游刃有余。四阿哥胤禛跟着学了不少,加上他数次被安排吏部的差事,胤礽索性举荐他去办理京城京外棘手的。

  旁人或许会有难色,偏偏正中胤禛心意,也不管别的,高高兴兴地领旨上任。

  而五阿哥胤祺前不久翻阅并入手要写一本译文,宜妃郭络罗氏见他闭门造车,怕他往后落于兄弟之后便寻康熙求情。康熙也欣以为然命他动身去了琉球,以大清使者名义还临加了官职驻外办事大臣。

  特例而来的官职可见康熙的态度,若是做得好,前途无限。

  郭络罗氏得知后也往乾清宫跑,意料之中的无功而返。想到大儿子要整日里在夷人土地上,郭络罗氏懊悔不已,恨自己的自作主张,气得往永和宫里骂了起来。

  “凭什么胤祺就该出去?”

  婉绣睨她,“你和皇上说去。”

  郭络罗氏对上她黑沉的脸色,不由得收敛了些,“还是你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