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133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从各地让人收集来的稻种都分成小袋装在麻布袋子里,徐月倒出来数了数,有十一个小包。

  公孙昊解释说:“是否是同种稻种我也不知道,但都是从各个不同的地方收上来的,多少应该有些区别。”

  “对了。”他指了指院子角落被圈起来的菜地,“那里种的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徐月睁眼说瞎话,“就是买来的种子,随便种种看的,要等它长大了我才知道是什么。”

  公孙昊岂会看不出她的敷衍?识趣的没有再问。

  “行了,稻种的事先放一边,说吧,你们想干什么?”

  公孙昊撩起衣袍在软垫上跪坐下来,随后而来的王氏和徐月对视一眼,母女二人也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王氏向来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说废话上面,所以开口便问道:

  “你家的船,能出海吗?”

  出海?

  公孙昊正经了神色,“先齐,始皇帝命工匠造出可出海的大船,亦不过是从东海到琉璃岛,而后这艘大船下落如何,却再也无人知晓。”

  “至今几百年来,船工们所造之船,相较前朝,速度更快,也更结实,但驶过最远的距离,也不过是从徐州入长江到荆州,这期间,遇到阴雨天气,还要停船等待天晴,方可驶过。”

  所以,他们家的船,虽然走的是海路,但也只能从渔阳到渤海而已。

  再远的距离,一来没有航路,二来若是遇到海上风暴,船身根本无法抵挡,死亡风险太高。

  “我倒是想过走海路从幽州到江东一带,这样可以运送的货物更多,速度也更快,可海上的风险,谁也猜不透,加之船工所造之船无法逆风而行,便搁置下来了。”公孙昊遗憾的说道。

  徐月却问:“那要是有这样的船呢?”

  公孙昊摇了摇头,一副你终究还是太年轻的模样,“光是辨明方向,就无法做到。”

  “海上不似陆地,有指路碑文或是标志物可辨别方向,在茫茫大海之上,环视一周全是海水,你根本无法辨别方向,这是死路一条!”

  徐月和阿娘对视一眼,王氏勾起嘴角浅浅的笑了起来,忽然从袖中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圆形物件,上面有一根指针,表盘上还标记着一些奇怪符号。

  “这是何物?”公孙昊好奇问。

  王氏把指北针放到公孙昊面前,没有急着解释,而是让公孙昊看着指北针上的红色箭头,而后转动了表盘。

  却见,那根红色箭头,无论表盘转到什么方向,它都会指着北面。

  看着公孙昊惊奇的神色,徐月就想到了之前阿娘把指北针拿到自己面前时,自己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吃惊模样。

  那模样,和公孙昊现在的神情不说一模一样的,但也有八分相似。

  不过区别在于,她惊讶的是阿娘居然连指北针都做了出来,而公孙昊惊讶的是,这世上居然还有这种东西。

  本来徐月也打算用能量果去兑换一个指南针,但阿娘知道后,表示这东西她能做,让她不要浪费能量果。

  于是,就有了这块指北针的出现。

  磁铁这玩意挺难找到的,但好在有徐大在,靠着他现在的身份,只要放出消息去,多的是想要巴结上来的世家壕绅帮他把想要的东西送上来。

  磁铁这东西,知道它妙用的人很少,大多人都是偶然所得,把它当成一个珍稀摆件,有机会就拿出来同朋友们显摆,根本不关心它能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

  但因为这样,数量也少得可怜,整个幽州这么大,徐大就弄回来两小块。

  不过对于王氏来说,两小块完全足够。

  于是,指北针就这样问世了。

  王氏同公孙昊解释了指北针的用法之后,公孙昊就沉默了,他早就猜到徐家请他过来必定有不同寻常的大事要说。

  或是笼络他,让他支持公孙瓒。

  或是想要他弃商归武,为公孙瓒所用。

  总之,公孙昊想过很多种可能,但事实上,他全猜错了。

  他眼前这对母女和徐大不一样,她们并不是想要辅佐公孙瓒。

  公孙昊有点迷糊,徐大和这母女两个是一家人吧?

  怎么看起来母女俩和徐大并没有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母女俩准备得如此充足,怕是连海船图纸都准备好了,她们到底要干什么?

  这个走南闯北,戎马半生的男人,少有的陷入迷茫中。

  徐月和阿娘对视一眼,看着面前这个迷茫的中年男人,默默又将帆船图纸拿了出来,和指北针一起推到公孙昊面前。

  “第一个五年计划,造船,拿港口,取交州,开荒种粮!公孙昊,你要上船吗?”

  公孙昊翻着帆船图纸,震惊之余,全是苦涩。

  他现在还有下船的选择吗?

  这一家子要的哪里是辅佐公孙瓒位极人臣?

  他怀疑她们想要的,是天下!

第206章 全新的道路

  亭子里一时间静了下来,只有图纸翻动的声音。

  许久,公孙昊放下图纸,攥紧自己微微颤抖的手,抬起头看看身前面带微笑的母女俩,又看看站在不远处的自家护卫,暗暗算了一下他们能够从王氏手中救下自己的可能性。

  这个女人的赫赫威名他可是听说过的,他不但知道她把附近流寇窝点荡平,还知道一个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秘密。

  冀州老将孙淼,是死在这个女人手里,她有一件神兵,可取敌首于千米之外!

  徐家发迹,也是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神迹。

  算起来,公孙瓒算是他的堂侄儿,这小子自小性格就乖戾,谁也不服。

  长大之后,逐渐发迹,那就更没什么人能入他的眼了。

  这样的人,却愿意给一个女人放官,这说明什么?

  这能说明的东西可太多了!

  公孙瓒是武将,最先能够让他折服的,便是武力,随后才是才智。

  而王氏,显然兼备二者,若她不是一女子,他早就怀疑她的野心了。

  而不是到了现在,才被迫发现。

  唉,这该死的女子!公孙昊在心中直骂娘,也不知道是骂王氏那杀气腾腾的微笑,还是在骂自己大意了。

  “夫人,你就不担心我将此事告知我那堂侄儿?毕竟,我们可是一族血亲。”公孙昊沉声试探道。

  王氏面上微笑越发和善,“没事,你想说的话,大可去说。”

  徐月小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一副我很担心你的模样,看着公孙昊劝道:

  “大将军的勇武天下皆知,让他掌兵,这便是一位威震四方的猛将。”

  “可将军命却差了些,一来上头还有州牧赵虞,他是皇室宗亲,将军若要拿下幽州,便会引来四方攻伐。”

  “二来,将军占据三郡之地,与冀州袁氏拉锯尚可,若要与各方势力争霸北方,还差许多才智出色的谋士辅佐。”

  公孙昊立马就说:“不是还有徐青阳吗?”

  徐月无奈回道:“谋士谋士,不但要为主公想办法,还要想办法让主公把自己说的话听进去,若是不能遇到明主,再好的谋士也得明珠蒙尘。”

  “不瞒您说,我阿爹也是头疼得很,大将军没有幽、冀氏族拥护,这是大家都能够看见的,我阿爹已经很努力了,只是大家都说再观望观望,这得观望到什么时候?”

  现在看起来是有很多世家归附公孙瓒,但这是小猫三两只而已,真正的世家,比如严大儒之流,你看谁过去了?

  阿爹每天忙得都没空歇一歇,可见大将军现在手下能用的人还是他一个。

  这些世家倒是可以观望,可冀州袁氏和豫州那边把持着小皇帝的曹氏会给你留下观望的时间吗?

  所以她说公孙瓒命不好,就是因为,在这个看出身看背景的时代,他无法与四世三公的袁昭相比,也无法同愿意背上“奸臣”这口大锅的曹徳相比。

  你说干脆效仿陈胜吴广可不可以?

  那当然可以。

  但公孙瓒他同意,他身后那些支持他,在他身上施加筹码的利益共同体们能同意吗?

  这些人当然不肯同意,谋朝篡位这样的名声,这些人是万万不肯背上的。

  所以,以公孙瓒现在的情况来看,他日后想要称帝,那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道路。

  要不然,曹徳怎么不一把推开小皇帝,自己上位?还要在自己头上加个真皇帝压制自己干什么?

  曹徳现在看着是很风光,但袁昭等人在背地里恐怕还在幸灾乐祸呢,捧个真皇帝压在自己这个土皇帝头上,那滋味,谁感受谁知道。

  或许,这就是袁昭在迎接小皇帝这件事上会失败的原因吧。

  恐怕他当初也在犹豫,是否要捧个祖宗回来处处给自己找难受。

  不过不可否认,有皇帝在,利处实际上更多。

  当然,这也要看是对谁了。

  对袁昭来说麻烦和利益一比一打平手。

  对曹徳来说,麻烦和利益一比二,所以高高兴兴把皇帝接回去了。

  而公孙瓒,他有什么?

  背锅不敢,顺从这个时代的规则,身世名头又不够,就很尴尬。

  徐月忽然就理解公孙瓒为什么这么讨厌这些世家了。

  因为这些世家定制了规则,愿意按照他们规则来的人,他们就欢迎。

  一旦有人不想按照他们的规则来,他们就会对这个人群起而攻之,极尽败坏这个人名声,联合起其他人对他进行孤立,以达到让对方迷途知返,选择服从的目的。

  这些东西,正是徐月一家人最讨厌的。从这方面来说,他们和公孙瓒是一样的,如果他能够挣脱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他们或许会成为最好的伙伴。

  只是她们选择的道路,必然是在这些现有选择之外的全新道路,一条先辈们曾用实际行动证明过的,正确的道路——人民当家做主!

  徐月叹道:“你看现在棋盘上这些人,谁又能给天下流离失所的百姓们一处温暖的栖身之所?”

  公孙昊惊骇的眯起了眼,他这才发现,徐月并不是他以为的早慧而已。

  她的这些想法,他简直闻所未闻。

  给天下流离失所的百姓们一个温暖的栖身之所,这是连高祖皇帝都不敢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