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152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一边骂还得一边护着公孙瓒杀出重围。

  只见徐大口中念念有词,手上翻飞如同摇花,不消片刻,他忽然一指苍穹,大喝一声:“风来——!”

  顿时狂风大作,漫天黄沙飞起,将明亮的天空都遮蔽了,整个大地似乎要与天合为一体,惊了马蹄,迷了人眼。

  数不清的马儿嘶鸣声响起,在突然袭来的怪风面前,只听得人心惶惶。

  亲眼将徐大此番举动看在眼里的公孙瓒目瞪口呆。

  这、这、这是什么法术?

  “还愣着干嘛?跑啊!”徐大恨铁不成钢的大声喝道。

  公孙各部将士这才如梦初醒,慌忙朝着东面突围而去,靠着手中徐家庄制出的精湛利刃,成功突出重围。

  来时潇潇洒洒五千人,连着奔波三个时辰甩开追兵之后,公孙瓒请点兵马,只余下一千八百名骑兵。

  至于剩下那三千多兵马,恐怕是逃不出来了。

  夜幕降临,公孙瓒带领残部寻了一处隐秘山坳暂时停下来,看着跑得满身都是黄土,已经变成一个泥人的徐大,满目惊诧。

  徐大也不怕他看,翻身下马,一边拍打身上黄土,一边解释:

  “在下少时得拜大师,略通一些奇门遁甲之术,以前使用从未应验,今日恐是老天不忍将军身陷险境,暗中相助,这才应验了。”

  听见这话,公孙瓒紧绷着的神经,稍稍缓和。

  他跳下马来,冲徐大感激说道:“今日多亏徐公施展法术唤来大风,不然伯圭此行大意,只怕已经命丧黄泉。”

  说着,就要冲徐大重重拜下去。不过还没弯腰,就被徐大扶了起来。

  “将军言重,此刻人困马乏,将士们遭此打击,恐士气低落,将军还是先安顿将士们吧。”徐大一副忧心模样。

  公孙瓒顿时不好再谢,也知他不善兵马,虚扶着让徐大先去休息,转身安顿人马去了。

  却没注意到,坐在山坳休息的徐大那满目的怨色,仿佛要将公孙瓒背后烧出两个洞来才罢休。

  一千多人在山坳修整一夜,也饿了一夜,只得一些野物垫垫肚皮,又喝了个水饱。

  如此情形,并州恐怕是去不了了。

  公孙瓒一夜不得休息,也实在是被这沉重的打击弄得睡不着觉,顶着一脸的疲惫过来问徐大,接下来该怎么办。

  自从亲眼见到徐大摇手花摇出了狂风之后,公孙瓒看徐大的眼神都变了。

  以前只是尊重,现在在原有的尊重上,又多了几分虔诚和依赖。

  公孙瓒这变脸速度,徐大很是受用,也认真分析起当前的局势来。

  毕竟自己现在和公孙瓒还绑在一块儿呢,不能就这么放任他玩完了。

  并州是去不了了,袁昭肯定早已经在必经之路上布了埋伏。

  此时我军刚受打击士气低落,再战已经无力,只能打道回府。

  不过,现在就算想回去,怕是也不好回,袁昭不傻,既能说通黑岩军反水,那必然已经提前想到公孙瓒会往回跑。

  既然如此,那就先去扫荡一下周边城镇,一边补给一边打游击吧,好歹要把这口恶气出了。

  不然这帮人还真以为他们怕了!

  弄不死袁昭,还弄不了黑岩军这个二五仔?

  想到游击战,徐大又有点抑郁,这还是老婆孩子随口闲谈时说到的,说是什么以少胜多的经典战略,也不知道好不好用。

  唉,他想老婆孩子了,要是此刻王氏那婆娘在这该多好啊!

  就算没有王氏,来个徐大郎那疯小子也行呐!

  徐大望着明媚的天空,眼角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第238章 游击战

  “游击战?”公孙瓒重复了一遍徐大说出的这个词语,疑惑的看着徐大,希望他仔细解释一下。

  这是众将士第一次听见这样的词,他们猜测这可能是一种兵法,游代表走动,击代表打,难道是一边走一边打的意思吗?

  游击战其实并不新鲜,只是以前的并没有将这种作战方案总结出来罢了。

  徐大自己也说不清楚什么是游击战,只记得家里婆娘说:“游是走,击是打,字面理解就是游动攻击……”

  公孙瓒等大小将领点点头,果然和自己理解的意思差不多,但具体又是怎么游怎么打呢?

  只听徐大继续道:“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退是拼命主义,这两种都不可取,而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伺机而动,战斗结束迅速撤退!”

  徐大此番话,听得诸将两眼放光,公孙瓒细细将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话咀嚼一遍,脑海中同时回想起先前诸多战役,思绪逐渐清明,心中已经有了注意。

  他诚心的佩服道:“倘若徐公为武将,怕是要胜过我许多。”

  徐大心虚得很,忙摆手解释说:“将军误会了,此计并非我原创,而是我家夫人随口所说,我无意中听来的,想到如今境况,觉得有用,这才借用过来。”

  “诸位听一听,觉得有用就好,兵法上的事我一窍不通,只是一个建议,不敢决断,一切还得依仗经验丰富的诸位才是。”

  诸位参将闻言,不由得露出了惊愕的神色,似是难以置信。

  徐公夫人王萍萍的名号,他们身在渔阳,自然听说过。

  一介女子,险些就要入仕与他们做同僚,至今回想,都觉得匪夷所思。

  没想到,她一女子,不但武力超群能收流寇,于兵法上还有如此造诣,真是、真是……惊讶的众人,一时间竟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自己此刻内心的矛盾心情。

  公孙瓒哑了,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脑海中再次浮现出当日公孙乌堡小作坊内,那位敢直视自己的妇人……

  眼下,或许只有她才能灭了袁昭。

  .

  公孙瓒众人于是按照百人分为十八小队,开始向常山郡各县城杀去。

  他们人数不多,但都骑着快马,按照游击战的方式,到了本地立马先盘下一个根据地,保证粮草充沛。

  紧接着便开始向着追击而来的黑岩军发起进攻。

  黑岩军追来时,公孙瓒转头就跑,毫不留恋,只叫身后追击而来的黑岩军疲惫至极。

  紧接着在黑岩军停下休息时,他们像是不知道累一样,突然举着火把冲出,从黑岩军中跑过,杀马烧粮,得手立即撤离。

  如此一番侵扰,人数相当的黑岩军当即失去战力,成为公孙瓒军下亡魂。

  而人数大股的黑岩军,往往也因为公孙军这种不知疲倦的侵扰,弄得神经紧绷,眼看着就要到支撑不住的边缘了。

  此时,又不知道从哪里冒出大量公孙军,有传言传出,说是公孙越带领渤海大军已经杀过来了。

  兄弟二人联手,这可不秒。

  袁昭军还好,本地人,到处都是策应壕绅,粮草马匹都很充足,面对公孙部的袭扰损失尚轻。

  可黑岩军却遭不住了,他们人数不多,且队伍被袁昭军带散,人数上并没有太大优势,倘若单独遇上公孙部,双方必是一场恶战。

  不过即便如此,黑岩军也不可小觑。

  他们原先都是南逃而下的匈奴人,人高马大,又擅战,且极懂利用山林优势为自己做掩护,多年来盘踞在常山一带,其下精兵数万,要是倾巢而出,公孙瓒等人的游击战也未必能够发挥作用。

  在古代战争中,没有先进武器加持,人数多的部队往往能够给人数少的部队带来巨大打击。

  不过公孙瓒早有提防,他此次目的不过是为了牵住袁昭军,给渤海郡的兄弟传信,告知他计划失败,坚守渤海、渔阳两郡,别被袁绍偷袭。

  信息一传到,公孙瓒立即召集人马撤退。

  当然,走之前,也不忘冲上黑岩军老巢,趁其空乏不备之时,烧了他们的寨子!

  如此,也算为死去的弟兄们小报一仇,只待日后杀回来,再用袁昭军人头祭奠弟兄在天之灵。

  而袁昭军因为那个并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消息,生怕公孙越和公孙瓒汇合,会向自己发起猛攻,开始派兵使劲拦截公孙瓒兵马。

  然而,在游击战途中,公孙瓒部下竟又收回了几百人马。

  这属于意外之喜,公孙瓒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不敢相信自己散落的部下居然能够从袁昭军的猛烈进攻中活下来。

  事后详细了解,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两军武器上的差距。徐夫人出手兵刃很好用,一刀下去,竟能直接让袁昭军部下兵刃反卷起来,如此锋利,自然能够保全性命。

  不过近战兵刃有优势,远程时却仍处于劣势,死亡的弟兄们大多是在追逃中被袁昭军箭支射中,倒地身亡。

  徐夫人,王萍萍,这个名字又再一次被公孙瓒记起,此战如此种种,似乎都在反复提醒他想起这个人。

  此时公孙瓒部下联合起来二千多人,正面会战,竟也有了还手的余地。

  面对追击而来的袁昭军,公孙瓒特意将敌人诱到黄土阔地之上,紧接着又让徐大施展了一回呼风唤雨的法术,借助飞起的沙尘做掩护,带领将士杀入阵中,与追击而来的五千袁昭军展开了一场恶战。

  因为他知道,就算此刻逃回渔阳,也不过是把这些袁昭军引入空虚的渔阳而已,并不能彻底摆脱追击。

  所以,此刻必战!

  就算只是一带一,他也要让袁昭军有来无回!

  公孙瓒部下骑兵那是出了名的勇猛,此刻又得徐公神力相助,士气大涨,举刀便冲入黄沙之中,用手中利刃将敌军狠狠斩于马下。

  后因公孙瓒杀了袁军首领,袁昭军群龙无首,慌乱起来,再不敢战,四散奔逃而去。

  公孙瓒也及时收兵,并不追击,原地修缮两日,便带领余下一千骑兵退回渔阳。

第239章 竖子

  此一战,战后清算,双方竟然打了个五五开。

  公孙瓒部下损失四千人,黑岩军损失两千人,袁昭军损失两千人。

  但总的来说,黑岩军与袁昭军共一万人埋伏着公孙瓒五千人,不能歼灭公孙瓒就算了,还损失了这么多人手,害得常山郡治下县城被大肆袭扰,简直输得难看。

  事后双方总结,都发现了这场战斗中两个重要因素。

  一个是法力无边,能够呼风唤雨的高人。

  还有一个,则是公孙军手中利刃。

  正是因为这两个因素,导致了袁昭军和黑岩军的计划失败,让公孙瓒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半血反杀,成功逃出。

  .

  大庆子民没有过清明的习惯,但他们还有一个和清明节差不多时间的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