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159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千总们喝道:“一顿不吃就要饿死你们了?!”

  众人只得忍着。

  只是不吃可以,营房内也没有水,渴了怎么办?

  躺在床上的某个千总舔了舔嘴皮子,冲几个小兵使眼色。

  小兵会意,来到门边,准备开门溜出去弄点吃喝进来。

  不料,手一拉,没拉动。

  小兵使劲再来,只听见房门外哐当的响了一下,门好像被人从外面用木桩堵住了,完全推不开!

  “大人,不好,门被堵上了!”小兵焦急汇报道。

  躺在床上起不来的几个千总对视一眼,又整齐的往窗棂外撇去。

  看台上,女将军坐在伞下,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瓶子,叼着一根同样透明的管子,正吮着什么浆液,一股股凉雾覆盖到透明的瓶子上,一看就知道极凉爽。

  “那、那是冰?”某千总指着女将军身旁那大木盆惊呼道。

  屋内众人好奇望去,就见女将军身旁的两个亲兵正蹲在堆满冰块,里面放着满满透明瓶子的木盆前,也和女将军一样,拿着一瓶浆液放在嘴里喝着。

  大热的天,呼出一口凉气,光是看二人面上那享受的神情,就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畅快。

  有小兵问:“这么热的天,这女将军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冰?”

  还、还如此奢靡的端了一大盆取用,实在、实在是……羡慕死被闷在只有两扇木板窗的营房内的他们了!

  “不好,我想上茅房。”有小兵惶恐喊道。

  旁边的士兵们被他吓得立马往旁边退去。

  好在屋内还有恭桶,尚可一用。

  只是不知是不是错觉,大家伙总觉得有股骚味儿在鼻尖回荡,让这间本就被各种男人味儿充斥的营房更臭了。

  而且,要上茅房的人越来越多,那恭桶渐渐不堪复用,众人只能寻个角落,解决问题。

  好在屋内地上全是土,抛开了埋起来勉强可忍。

  他们是不会出去的,除非这女将军知难而退,主动离开!

  可他们却不知道,女将军的字典里没有知难而退,只有迎难而上这个词。

  不知不觉间,天暗了下来,四仰八叉躺在地上饿得肚子咕咕叫的士兵们忽然闻到一股诱人的饭菜香味儿。

  有人扒开窗户一看,气得两眉倒竖:“伙夫营的叛变了!”

  只见伙夫营的士兵们,抬着锅碗瓢盆和粮食蔬菜,来到操场上,一字摆开,熟练的生火做饭。

  那股诱人的饭菜香气,就是从他们手下陶锅中沸腾的饭食里飘散出来的。

  营房内响起整齐的唾沫吞咽声,准确来说,是吞干唾沫,因为他们已经一天没喝水了。

  六月盛夏,不通风的闷热营房,各种味道混合出一股令人作呕的臭气,此种情景下,再看外面热腾腾的肉菜和鸡蛋汤——

  “她要干什么!居然炖肉吃蛋汤!真是不知柴米油盐贵!”秦千总都忍不住从床上坐了起来,馋得想骂娘。

  先是夏日最难得的冰块,现在又是一顿有肉有蛋的丰盛晚饭,这特么谁还顶得住!

  抬眸一看周围的那些小兵,先前还嚷着要他替他们做主呢,现在倒好,全部盯着那饭菜,眼睛都绿了。

  怕是那女将军什么都不用说,只需要把房门打开,这帮子混账都要立马冲出去。

  果不然,有一百夫长弱弱提议:“大人们,不如咱们先服个软,出去跟将军认个错,等填饱了肚子再继续?”

  某千总立刻骂道:“不是那么嚷着要为昨日死去那两个弟兄报仇的吗?一个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小兵们嘿嘿的陪着笑,有人说:“那二人本就是流寇出身,先前还犯了人命,烧杀抢掠什么都做过,将军杀了他二人,也是那二人活该。”

  还有人补充:“就是就是,平日这两人在军中也是欺软怕硬的,伙夫营里那些个弟兄哪个没被这两人哄骗吃亏过?将军杀了这两人,确实是大快人心。”

  秦千总等领将听得是瞠目结舌,其中一个千总没忍住,狠狠给了这几个小兵一人一大脚。

  恨骂道:“去你娘的狗东西!说苦怕死的是你几个,现在要投降的也是你们几个,这是拿咱们当傻子,做刀使呢!”

  当即让左右把这几个人绑起来,要拿这几个反贼出去换好菜好饭吃!

  王萍萍淡定的坐在看台上,默默听着营房里传来的骚动,又看看将要做好的饭菜,觉得时候也差不多了,朝身旁抬了抬手。

  吕蒙立即将手里这个大铁筒模样的东西递上去。

  他是早就体验过这大铁筒的威力,神色如常,但对营房内的秦千总等一众士兵来说,仿佛神谕降临,差点震得心神俱灭。

  “喂喂喂!”的声音仿佛惊雷在耳边炸响,屋内乱哄哄的士兵们齐齐愣住。

  王萍萍拍了拍喇叭,喊了两声试好音量,又喝一口冰镇麦浆润好嗓子,这才对着营房里那些士兵们开口说:

  “不吃不喝了一整天,想必诸位是又渴又饿了吧?”

  她不需要回应,又继续道:“我知道你们很反感我,一介女子,何德何能能够带领千军作战?古往今来都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对吧?”

  “但以前也没有麦酒、没有油伞、没有你们身上穿的衣裳,没有锅里这些油盐酱醋。”

  “可现在看呢?这不是全都有了?”

  “弟兄们,时代在进步,你们的思想已经是老一套了,以前没有女将军,不代表以后不会有!”

  “你们当公孙瓒是傻的吗?为何要冒着风险三请我一个女子出山为将?”

  “正是因为,我比你们更优秀!”

  屋内众人惊呆,这个能将声音传得这么远这么响亮的大铁筒是何神器?

  还有,她竟敢直呼大将军名讳,说得如此狂妄,不想要命了吗?

  还是说,大将军对她的信任和放纵,已经到了她可以直呼大将军名讳的地步?

第250章 服从命令

  “我知道我的到来打断了你们原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你们以前的训练模式。”

  “每天五点就要开始训练,傍晚六点才结束,偶尔晚上还要突然拉练,缩短了大家的睡眠时间,并且因为前一天睡不好,第二天还会犯困力疲,如此恶性循环。”

  “而且训练内容又是那么的枯燥,不练兵器也不排阵,只是让大家傻傻的干站着,太蠢了是不是?”

  听着王萍萍说的这些话,营房内的士兵们连连点头,觉得这女将军总算是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

  这般想着,又突然发现,原来女将军心里清楚她到底在做什么啊,难道是要故意折磨他们吗?

  众人继续竖起耳朵听外头那个女将军要怎么说下去。

  已经逐渐习惯大铁筒传来的声音,大家也没那么害怕了,只余下好奇。

  “你们的这些想法我都知道,因为我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但你们知道我现在有多么感激我当时的教官吗?”

  王萍萍继续道:“正是因为有教官当时对我如此严格的要求,我才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并成为今天的我!”

  军营内知道女将军来历的很少,赵云和吕蒙算两个,最多还能再加上几个亲自将她从渔阳县领过来的小兵。

  所以,此刻王萍萍说的话虽然有些奇怪,大家也不知道她到底什么时候去了哪个战场,又到过哪一个军营遇到过什么样的教官,但还是被她的话吸引,听了进去。

  “战场上刀剑无眼,如果一个士兵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没有强魄的体力,他的下场会是怎样,上过战场的老兵们肯定很清楚!”

  “此刻我们是在没有外敌侵扰的军营,如此强度的磨练你们都接受不了,那到了真正的战场上,你们这些不听指令的兵,只会成为敌军首个磨刀石!”

  “我对你们只有三个简单要求,第一,服从命令!第二,服从命令!第三还是特么的服从命令!”

  女将军的声音震耳发聩,令人心神一震。

  “在战场上你们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整体,只有发挥好你们的整体作用,才能促使你们走向胜利!”

  “我无法保证你们全部人的生命安危,因为你们的性命掌握在你们自己手中!”

  “但我可以保证,听从我指挥的战士,我绝不会让你们因为弱小、恐惧而白白牺牲在战场上!”

  “现在,你们要是想清楚了,就出来吃饭,吃完晚饭,今日的拉练继续进行!至于你们今晚还能不能睡觉的问题,你们最好问问你们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

  说完这话,王萍萍就放下了手中喇叭,将体型巨大的它递给吕蒙,动身走到操场中央,让伙夫营小兵给自己盛饭。

  今日的饭菜难得的丰盛,切得薄薄的肥肉在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光,沾上调好的蒜泥酱汁,一口吞下,怎一个畅快了得。

  “咕噜……”

  肚皮饿饭的声响在营房内是那么的清晰。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秦千总忍不了了,腾的从床上站起来,大手一挥:

  “走,咱们吃肉去!吃饱了给那女将军露一手,让她知道咱们弟兄都不是孬的!”

  士兵们齐声应:“好!!!”

  抵在房门外的木桩不知何时已经被撤去,一众士兵从营房冲出,拿着碗筷绿着眼睛奔向操场中央的大锅,争先恐后的抢着那香喷喷的蒜泥白肉。

  王萍萍坐在一旁,重咳了一声,众士兵下意识打个寒颤,在那双冷飕飕的黑眸撇过来时,急忙排列整齐,依次排队领取食物。

  这股遭到击打后的听话劲,令王萍萍嘴角微微挽起一个满意的弧度,好似一切都在她掌握之中。

  饭毕,不用她催,领头的便领着各自的队伍,按照前几天王萍萍安排好的顺序,站出九个大方块。

  虽然这些方块边缘还呈现出曲线状态,并没有真正方阵的整齐,但想一想他们先前的混乱,今天能够自发做成这样,也算极大的进步了。

  操场四周点起火盆,橘色的火光将整个操场照亮,如此情景,往日只有在发兵前夜,或是有敌人夜间来袭时才会出现。

  但现在,在场士兵突然意识到,这或许会成为他们军营里的常态。

  只要女将军还在一日,这样的场景只会多不会少。

  她又拿起她那个大铁筒,站在台上说:“大军六月底就要出发,现在是六月5号,你们还有20天的突击训练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再有今天这样的事情出现,领头的那些,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她犀利的目光扫过几人,其中就有秦千总和他手下那几个亲兵,“今日,就当是我对你们的仁慈!”

  说完这话,她的目光又移到了别处,弄得秦千总等人心跳如雷,不敢确定她到底是诈自己还是真的已经确定了,纷纷垂下眼帘,做出乖顺状。

  训练开始,还是要练军姿,但今天却加上了奇怪的口号,一二一,一二一的,诡异的带着洗脑的感觉,朗朗上口。

  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兵丁们惊讶发现,自己居然能跟上所有人的节奏,全军一起走齐步了。

  还有什么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立正稍息之类的口令,和从前的叫法不太一样,但指的都是同一件事。

  以前,这个东西能把新来的小兵们弄得心力交瘁,总是很难反应过来。

  这不是说他们愚笨,而是文化基础太差,差到没有一点文化水平,大脑无法及时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