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191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对待幼儿,徐家的宗旨是寓教于乐,并不需要这些还在吃奶的小娃娃做些什么,只要他们健康活泼,能够为正式入学打下一点基础就够了。

  孩子们的主要任务还是玩。

  而对于徐家庄的年轻母亲们来说,这缩短了她们生产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可以尽快投入劳动中去,解放了她们的双手,同时也提高了各大工厂的生产效率。

  司马懿站在园子外,看着这些本该由母亲或者女性长辈照看的孩子被两个年轻大姑娘带领着玩游戏,甚是新奇。

  年轻的大姑娘喊着“一二三木头人”的口号,孩子们就都停了下来,乖乖站在原地。

  若是有人站不住,晃动了身体,就会惹来其他孩子们的哈哈哈大笑。

  紧接着,站不住的孩子接替了年轻大姑娘喊口号的任务,成为了那个监督人。

  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也跑得满头是汗。

  这样的活动没有持续太久,天热,院子里就算种满了树,也没有屋子里凉快。

  孩子们在大姑娘的带领下,排队走进午睡室,然后就听见一个三岁的机灵小子趴在上下两层的床的上层喊:

  “护士姐姐,我们今天听龟兔赛跑的故事好吗?”

  “赵阿斗,请躺好!”大姑娘先是一瞪眼,见那机灵小子乖觉,这才点点头说:

  “那我们今天就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怎么样?”

  大孩子都说好,小的孩子话都不会说,只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傻笑。

  新上岗的公孙芸儿看着可爱的孩子们,也忍不住期待起这个故事来。

  大姑娘的声音很温柔,和她瞪人的时候完全是两副面孔,在她温柔的声音中,一只乌龟和兔子赛跑,最后却是坚持不懈的乌龟战胜了骄傲自满兔子的故事徐徐道来。

  故事很短,可这其中的蕴含的深意,却让院外的司马懿感到吃惊。

  用孩子们平常能够接触的小动物比做人,编入带有教化意义的小故事,这可比学堂里夫子们的长篇大论易懂多了。

  屋里的大姑娘问那叫赵阿斗的孩子,“赵阿斗,你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赵阿斗认真思考片刻,答道:“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我们不要看不起跑不快的乌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护士姐姐我说得对不对?”

  大姑娘满意的点点头,“不错,赵阿斗你说得很对,大家都要向谦虚的乌龟学习,不要做骄傲的兔子哦,好了,快睡吧,不许说话了……”

  室内渐渐安静下来,院外的司马懿口中低喃着赵阿斗说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越回味,越觉得这句话精妙无比。

  司马懿忽然有股冲动,想要冲进去问问,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

  他当然不认为赵阿斗一个三岁小孩能总结出这样有哲理的话,定然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或许是家中长辈教导的,又或许是在这幼儿园里的护士姐姐讲的。

  那么,最开始把这句话传给护士和赵阿斗家中长辈的人,又是谁?

第304章 语文课

  幼儿园里的孩子们都熟睡了,只有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五六的护士姐姐和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公孙芸。

  司马懿自认为自己还是讲礼数的学士,心里想想就算了,真不敢冲进去抓着两个未出阁的女子追问出处。

  正巧看到大批留着短发的男女学生从徐家大宅那边走过来,司马懿快步上前,拉住其中领头那个,急切问:

  “请问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是谁说的?”

  文昌耀正要带着学妹学弟们下田上实践课呢,冷不丁冒出这样一个人抓住了自己,吓了一跳。

  不过很快他就镇定下来,抬眼打量面前这个衣着和徐家庄人完全不同,身着薄儒衫的高挑男子。

  二十出头,蓄胡子,穿儒衫,带文巾,是个读书人。

  但明显不是严氏书院那边的学生,那边的学生他都见过,这人很眼生。

  但一个外人能够得到准许在徐家内堡晃荡,八成是主家带回来的贵客。

  想明白这层,文昌耀收敛了心中那一点点被冒犯的不悦,轻轻挥开对方揪在自己手臂上的手,拱手行了一礼,这才答:

  “这句话,是初级班语文一里谚语篇的内容,乃学堂先生光禄海光老师所授。”

  崔元和光禄海这对师兄弟,到了徐家庄后就再也没有离开。

  现在光禄海还是单身,而崔元则又多了一个孩子,也是幼儿园里午睡中的一员。

  因为他把妻儿都接到渔阳来了,就住在徐家庄外堡新建的家属院内。

  作为徐家学堂里第一批外聘教师,师兄弟二人在徐家学生们眼中,那就是学堂元老级别的存在。

  两人中,崔元教数学,光禄海教语文,其他科目两人也有参与,但并没有数学和语文那样讲得出彩。

  司马懿得了线索,又问明学堂方向,便朝那边快步赶了过去。

  现在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中午学生们都回家或是宿舍午休了,教室里没有一个人。

  门是虚掩着的,并没有落锁,司马懿想着自己这样无头苍蝇一样也找不到人——扩张后的徐家乌堡实在是太大了。

  不如就在教师里等着,总能见到学生口中那位老师。

  这般想着,司马懿推开教室门走了进去,明亮的光线从透明的玻璃窗上透进来,斑驳的光斑洒落在教室的灰色的地面上,就像是一塘清澈见底的池水。

  窗户明亮,桌椅整齐,微微高于地面的讲堂上,是一张高高的教台,靠墙的地方还立着一面涂满黑漆的木板。

  司马懿觉得教室里着灰色的地面很眼熟,似乎和集市上的道路是一样的,还有洗澡房里的地面,也是这样的材料。

  因为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用上这么大块的完整料子,所以每每用过的地方,都代表它在徐家庄里独特的地位。

  只是越看这材料司马懿越觉得有种淡淡的违和感,他忍不住蹲下身,用手摸了摸这传说中只有徐家庄才能用上的完整石料。

  严丝合缝,平滑光亮,不像是天然石料,倒像是某种特殊的材料混合而成。

  要不然,绝不可能有人能够用石料做成这样的工艺。

  司马懿看着这水泥地,一时间出了神。

  不知是不是要上课了,教室门被人推开,几个学生结伴说说笑笑的走了进来,见到蹲在地上摸水泥地的陌生男人,吃了一惊。

  “什么人?”几个半大学生警惕问道。

  他们一共四人,三男一女。

  女孩的头发比男孩稍微长一点点,刚裹住脸蛋,司马懿记得,这样的发型好像叫做女学生头?

  徐家庄里的女人,十个里有七个是这样的发型。

  长发的女子,在徐家庄反倒不多见。

  司马懿见自己把几个学生吓到,淡笑着站起身,说自己来找光禄海。

  学生们见他不像是坏人,加上对徐家部曲营的实力十分信任,猜到这人能够出现在内堡里,一定是得到了主家准许的。

  便缓和了神色,说正好下午第一节 课是光禄海的语文,一会儿老师就到。

  说完,学生们好奇的围在光禄海身边,询问他的来意,还邀请他在教室后面做旁听生。

  学生们对待外人,虽谨慎,但又开放的态度,让司马懿感受到了一股浓郁的学术氛围,不自觉点点头,随着几个学生坐到后面的空位上,上了一趟徐家庄中级2班的语文课。

  上课铃声响起,光禄海走进教室时,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教室角落的司马懿。

  他冲他微微一笑,便放下教案,拿起一根粉笔,上起课来。

  司马懿挑了挑眉,看着这个年纪和自己相当的青年人,狠狠期待住了。

  光禄海一遍在黑板上龙飞凤舞的写下“沁园春.雪”这几个粉笔字。

  “今天我们来学沁园春.雪这一篇,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28页,跟我一起诵读一遍。”

  司马懿旁边的学生们掏出厚厚一本语文书,翻到28页,其中一位挨着司马懿坐的学生,把书推到两人中间,冲司马懿友好一笑,意思是两人一起共看一本。

  司马懿本想回礼表示感谢,但看课堂上安静严肃的气氛,只好学着学生的动作,点点头笑一下。

  做完这些,他这才有空去看课本上的内容。

  徐家庄里的纸可能不要钱吧,雪白厚实光滑的纸张上,写满了苍蝇小字,字迹清晰,虽小却能看得清楚。

  因为是中级班的语文,只有生僻字会标注拼音。

  司马懿发现,这小字十分漂亮,排序也很整齐——不过是从左往右读,徐家庄文书特色。

  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字,一点都不掉色。又好奇的翻动了一下后面的纸张,后面的内容不但有字,还有插图。

  往旁边另外一个学生那看去,对方冲他友好的点点头,也翻了一遍自家的书给他看,字迹有模有样,插图也都分毫不差。

  司马懿惊了一下,他丝毫不怀疑,整个教室内四十名学生的课本内容笔记都是一模一样的。

  撰书人难道都是同一个?

  刚这样想,司马懿就在内心否定了这个不可能的答案。

  这可是四十本书,而且看样子其他学生手中还有,这么多书同一个人抄写,怕是要抄到死!

第305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印刷版。”跟司马懿共享课本的学生终于看不下去,小声解释道。

  几乎在话音落下的那一刻,光禄海的刀子眼就飞了过来,那股来自老师的压迫力,让司马懿和学生同时屏住了呼吸,十分紧张。

  等司马懿反应过来自己的反应这么丢人之后,简直哭笑不得。

  不过确实是自己两人扰乱课堂在先,司马也也不敢再说什么,低着头,看着书本上的内容,在光禄海的带领下,诵读出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司马懿怔住了,不是因为接下来的生僻字多他认不出,而是这词句,只刚过口,他便已经察觉到其中的壮阔与做诗人的广阔胸襟。

  学生们的诵读声却没有停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齐皇庆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