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199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第316章 报纸

  苏辞这些天累得脸都是蜡黄蜡黄的,闻言气色终于好了些,叮嘱家中女眷多备银钱,去换徐家筹。

  “怎的还要换筹子啊?”苏祖母脸色一变。

  苏辞叹气:“要换,都要换,你们没去过徐家庄不知道那边的规矩,这下徐家进了城,把徐家庄那套规矩都搬来了,以后城内只能用徐家筹,进出城还得剃发沐浴呢,你们当我这几日忙着什么?可不就是为了这事!”

  说到这,苏辞就觉得头疼,连连叹了好几口气,“我昔日那些同僚们可要闹翻天了,光是剃发这一项就能要去他们半条命。”

  站在一旁听着长辈谈话的苏雯吓一跳,下意识捂住了自己的一头秀发追问:

  “爹你可别吓唬我,全城人都得剃发吗?女人也剃吗?不剃不行吗?”

  苏夫人和苏祖母也吓得脸色煞白。

  眼见家中女眷慌了神,苏辞忙摆手解释道:“不是不是,并非全都要剃,但头上长了虱子的,肯定得剃掉!”

  听见这话,苏雯脸一红,别看她们这些小姐全都收拾得干净漂亮,可那只是表象,虱子这玩意儿,谁头上还能没几只啊?

  特别是她家丫鬟,那满头的虱子,都能见到白色的虫卵。这东西很难去掉,问了大夫也没什么办法。

  她和丫鬟同塌而眠,本来没有的,现在也有了。

  “为什么?”苏雯不能理解徐家军这奇怪的规矩。

  苏辞先前也问过负责这事的徐二娘,当时徐二娘怎么说的来着?

  “好像是说这虱子对身体不好,还会传染疾病,影响工作那什么效率之类的,硫磺粉已经运进城来了,徐二娘带着一帮小子正要全城大清洁呢,不但要驱虫,还要捕鼠,说是环境弄好了,可以预防瘟疫暴发。”

  苏辞把徐二娘的话大差不差的说了一遍,苏家众人听得半懂不懂,但又觉得有几分道理。

  城内鼠患确实严重,冬日还好一些,等雪化开之后,老鼠便开始活跃,房间里但凡有个缝隙,它们都不会放过。

  就在去年,伺候苏祖母的老嬷嬷就在夜里被老鼠吃掉了两根手指,而后就染上了一种怪病,没撑多久就死了,害得苏祖母难过了好久。

  “这能行吗?”

  这会儿,苏家女眷们关心的问题已经从要剃发转变到了对城中鼠患的担忧。

  苏辞也不知道行不行,反正他看徐二娘和她手底下那帮神叨叨的小子似乎挺有信心的。

  一直没发言的苏祖父忽然抬起头来,幽幽道:“徐家五人是天神降世,有神仙手段,这次针对城中鼠患,徐家二娘准备拿出神药来,有没有效果,咱们等着瞧吧。”

  苏家人大吃一惊,在家闭门不出的老爷子,怎么知道外界消息的?

  而且徐二娘要拿出神药的事,他们都不知道!

  面对家人们震惊的表情,苏祖父颤巍巍从胸前衣襟里掏出一张纸,拍到桌案上。

  苏辞忙上前查看,不大的纸张打开,“光明神报”四个简体大字进入眼帘,之后便是图文并茂的时下大事件。

  自徐家军入城以来,每日所做的事居然都清清楚楚写在这上面,建学堂、开扫盲班、整治鼠患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接下来将要做的事——开倾诉会,给佃户分田分地!

  文字上都标注了拼音,苏雯大胆凑上前去,基本都能拼读出来,看到分田分地时,楞了一下。

  徐家军居然要把世家的田地分给佃户,不怕引起世家们的激烈反抗吗?

  苏辞也愣住了,不过他名下田地并没有多少,这件事对他的波及应该不大。

  可是,他兄长留守老宅,管着族中上千亩田地,这要是都分出去,他们苏家岂不是名存实亡了?

  苏辞倒吸了一口凉气,觉得徐家有点冒进了。不,是太过冒进!简直痴心妄想!

  他们绝不可能成功!苏辞在心中坚定想到。

  渔阳县内这么多世家大户,每家都有一两百部曲家丁,而徐家军才多少人?

  他猜,总共不会超过七百人。

  要是世家联合起来共同反抗,徐家不可能撑得住。

  他们要反可以,只要不动到世家们的地盘上,事后予以好处拉拢,以徐青阳和王萍萍的声名,肯定会得到一部分世家的支持。

  可他们居然还要去动这些不能触碰的利益,这无异于找死!

  想着自己这几日跟着徐家人一起做事时,没有官僚主义气息,只有干实事的简洁爽快,苏辞竟有点不舍得他们失败得这么快。

  不过,徐家只要触动了世家的利益,便注定了他们将要败亡。

  不止是苏辞这么想,城中其他旧官吏们也都这样想。

  但接下来徐家军用实际行动证明,所有人想错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虚妄!

  .

  徐月觉得,大庆的世家们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

  譬如你说:百姓的种地太少,要出钱买他们的田地,他们万万不会同意。

  但如果你说要强行罚没一切他来路不当的家产,他们就会愿意把田地卖给你了。

  “爹,咱们赶紧把田地都给分了吧!”

  梁家大宅内,伯亚认认真真劝解老父亲,要上进,要支持儿子的工作。

  他不提这事还好,一提这事梁父瞬间炸毛,腾的站起身,抄起桌边的砚台就想打开他这儿子的脑瓜子,看看他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老子万万没想到,老子的儿子居然当了叛军!”

  “你说你当叛军就算了,咱都算有功之臣了,不但没给你老子你的家族带来一丁点好处,还撺掇着你老子把你家祖宗十八代攒下来的家底分出去?”

  “你知晓咱这份家业挣得多辛苦吗?”梁父厉声质问道。

  说完还不服,又补充一句:“咱家部曲三百人,外加上章家、严家,足有千人,还怕他小小一个徐家军?”

  伯亚看着老父亲疯癫的模样,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眼中藏着梁父无法察觉的悲悯。

  爹啊,徐家军它真有神仙相助哇!

第317章 如狼般的眼神

  “爹,您说的章家、严家,还有您没说的公孙家,可都已经把田地分出去了,现在就剩下咱们家了,你还认不清事态发展吗?”

  “再说了……”伯亚一本正经的反问道:“咱们这份家业,当真是辛辛苦苦挣下的?田和地到底是谁在种,往前数三十年这些田地到底又是谁的?之后又是以何种手段到了咱们手里,您心里没点数吗?”

  梁父大惊,“章家、严家已经分田了?这怎么可能!”

  他不信!

  说公孙家他还信,毕竟徐家军和公孙家本来就是亲戚,公孙衍和公孙渝立场不坚定他早就猜到了。

  但章家和严家怎么会输给徐家军?

  “他们的部曲呢?这么多人,徐家军有这么厉害吗?”梁父一脸的不屑,甚至怀疑亲儿子为了所谓的政绩,编瞎话来吓唬他。

  伯亚看着自家老爹那副对严家和章家实力十分信任的倔强模样,无奈的气笑了。

  “爹,您难道没有出门到庄子上去看看吗?您可知道,现在那些佃户们看着咱们的眼神是怎样的?”

  “那可是狼一样啊!我刚进家门时,那些佃户们就用眼睛死死盯着我,似乎想扑上来将我给吃了!”

  梁老爷一怔,正月里天还冷得很,他日日待在火房内烤着火,哪里敢出去转悠?

  万一染了风寒,那可是要命的。

  只是,他冷着,佃户们难道就不知冷吗?

  伯亚叹道:“爹,新的政令已经下来了,徐家军要为佃户们分田地,按照人头来分,一人一亩田一亩地,这可是田地啊,百姓们最在乎的东西,您真当他们不想要吗?”

  “他们敢!”梁老爷眼睛一瞪,露出凶光,“这都是老子的田地,让他们租种就已经不错了,他们还想要怎样?他们大可不租种老子的田地,喝风去!”

  伯亚道:“那是以前没人给他们撑腰,大家不敢!现在有天兵天将一样的徐家军,对本就一无所有的最底层劳动人民来说,这是可以豁出命去赌一次的!”

  “爹,你知道严家和章家是怎么分的田地吗?”

  梁老爷听见这话还是不信,难以置信的问:“他们真分了?”

  伯亚重重点头,“爹,你们养的那些部曲真的没什么用,章家曲首的脑袋是被章家乌堡内的佃户们送出来的,乌堡大门也是佃户们自己打开的,他们直接把徐大郎带领的五十名徐家军放入乌堡内,亲自领着徐家军来到章家大宅外。”

  “您以为那些部曲有什么用?他们也不过是比一般佃户好一点罢了,照样吃不饱穿不暖,照样想要分田分地!”

  “不信您就出门看看去,看看这些佃户和部曲们是怎么看着您的!”

  “现在渔阳是徐家军的天下,在徐家军的地盘上,人人可种亩产七百斤的神仙稻,各种苛捐杂税一律免除,商人只需缴商税,农民只需要交粮税。”

  “要是佃户们不知晓这个消息还罢了,偏偏徐家派发人手下乡,拿着大喇叭绕着乌堡宣传,现在就连三岁小儿也知道徐家不但给神仙稻,还给分田地,您觉得他们还能坐得住?!”

  听着儿子说的这些话,梁老爷心中无由来的一慌,掌家这么多年,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所掌握的权利和地位,有崩塌的危险。

  这一晚,梁老爷死活睡不着,只要一闭上眼,就会看到佃户们扛起锄头和镰刀把他包围起来,嚷着要拿下他的人头去献给徐家军的恐怖画面。

  梁老爷吓得冷汗涔涔,再不敢合眼,干脆坐起来,睁眼熬到天亮。

  伯亚其实也没睡好,清早起床来到父亲屋里,想再劝一劝父亲。

  没想到,刚进屋就看到父亲脸上挂着两个乌黑的黑眼圈,眼睛也熬得通红,一副憔悴模样。

  “爹您没事吧?”伯亚快步上前,蹲在梁老爷身前担忧问道。

  梁老爷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昨日还坚定不动摇的心,今天有点晃悠,让伯亚再讲一讲徐家军买田的具体细节。

  伯亚点点头,先把父亲扶到温暖的火炉旁,这才道出买田细则。

  首先,徐家军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主动卖田的地主会按照家中人口,留一部分给地主家自己耕种。

  其次,一亩下等地五十钱,中等地二百钱,上等地五百钱,一亩下等田一百钱,中等田三百五十钱,上等田八百钱,统一用徐家筹支付。

  最后,主动配合的地主可以获得徐家大宗流通商品的竞标权,参与竞标。

  “徐家军要做生意?”原本听着前面两项已经面如死灰的梁老爷,眼睛刷的一亮。

  伯亚颔首,“徐家军有海船,公孙昊您知道的吧?他早就站在徐家这边了,这些海船就是公孙昊造的,大海船成吨成吨的拉来盐和糖,都是精盐和白雪一样的糖霜。”

  除此之外还有海带、粮食、以及本地的铁器,这些东西,每一样都是人们生活中必须的。

  铁器不用伯亚说,梁老爷早就想到了。

  渔阳的铁矿一直是徐家在掌管,而且这次徐家反得这么突然,远在并州的公孙瓒压根没来得及反应,那铁矿厂,现在已经成了徐家军的私有物。

  这些年,渔阳地主们都知道徐家有上好的铁器——特别是徐家庄庄民们正在用的铁犁,梁老爷已经惦记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