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203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女人笑了笑,指着教堂旁边的扫盲班说:“大家也想跟俺一样聪明不?想的话,就来上扫盲班,读书识数,放到以前俺们这样的人哪有机会啊?”

  “徐家军现在给大家办了扫盲班,还请了老主家的侄儿们过来给俺们授课,还不快快跟俺进学堂读书识字去!”

  村民们心头一热,原本对扫盲班态度消极的村民们,这会儿感受到了教会女人身上的变化,对读书识字的态度瞬间转变。

  正好田地已经分完,距离春耕还有一段时间,现在又不用给主家打柴挑水修路什么的,大把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倒不如抓紧时间把字认了,好早一点拿到神仙稻。

  村民们读书热情高涨,梁家族人们也不敢落后——主要是徐家军的规矩,扫盲班毕业生外出干活能多拿十个筹子,现如今田产都没了,他们现在能够想到的维持生计的唯一途径,就是给徐家军办事。

  而想要给徐家军办事,就得会写他们的简体字,会说他们的普通话。

  一时间,原本还算宽敞的扫盲班教室里挤满了人,反倒显得逼仄。

  徐家军在梁家乌堡停留了五天。

  第一天,给佃户们重新登记造册。

  第二天,划分土地,建立教会。

  第三天,扫盲班办起来。

  第四天,大小事务已经基本安排完毕。

  第五天,上午由徐月做了一次总结演讲,并根据村民们投票选举出十名优秀代表。

  而这十名代表,将会在半月之后,去往县城,参加半月后的农民倾诉会。

  在会上,徐家军会公开表达自己的管理理念,算是对这场‘反叛’做一个解释,让所有人清楚知道徐家军到底要做什么。

  做完这一切,徐月便带领徐家军,继续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走之前,徐大发给梁老爷一份邀请帖,请他务必在半月后的倾诉会上出席。

  梁老爷手捧着徐大发下来的精美请帖,心都乱了。

  他很想问问,能不能不出席。但作为新晋农民中的一员,他好像也不能拒绝。

  没给他开口的机会,徐家父女三人便离开了。

  他们人走了,但徐家军留下来的教会却没有离开,神子们留在村内,负责指导村民们接下来的行动。

  接下来的半个月,梁老爷寝食难安,食不下咽,横竖都睡不着,忍不住回忆自己往昔和佃户们的相处情况。

  实际上,和其他地主比起来,他并不算多么苛刻,收缴的租金也只有五成,这和其他各地郡县的标准是一样的。

  但作为昔日的最高掌权人,庄园的实际管理人,难免对佃户们进行语言辱骂,或者是惩罚克扣他们粮食的举动。

  有时候,遇到那些特别混的,还会派部曲家丁教训一顿。

  想到这些,梁老爷心里莫名有些慌乱,对即将到来的倾诉会,产生了强烈的抗拒感。

  倒是儿子伯亚安慰他,“爹,您也不用太慌张,大不了到时候我用政绩换您,保住您一命应该是可以的。”

  “况且,现在不是还有时间吗?您多为乡亲们做些好事,他们念着您的好,会对您手下留情的。”

  梁老爷一听这话,总算不再生儿子的气了,腾的站起身,忙问道:

  “是不是好多人家的粮缸都空了?这都还没到春耕呢,没有粮食吃会饿死人的,你快去把咱们家的粮仓打开,按照人头给这些人家送粮去,可不能在咱们村子里闹出人命来。”

  伯亚欣慰一笑,“爹你放心,徐家军来的前一日,咱家的粮食就已经分出去了,虽不能让大家吃饱,但也不会饿死人,熬到春耕完全没问题。”

  “况且,城里现在四处招工要人手干活,这些天我正准备组织村里的壮劳力们进城为徐家军修路,这是力气活,一日能得二十筹,徐家粮铺在县城已经开张了,五筹一斤粮,只要好好干活,就饿不着了。”

  “饿不着就好,饿不着就好……”梁老爷顿时松了一口气。

  既然粮食已经发了,那他还能为村民们做些什么呢?

  有了!

  “家中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田地耕种了,多余的耕牛,不如租给村民们用吧,你去教会那边问问神子,看看他们能否做个中间人,给两边做个担保,咱把这些耕牛或是租或是卖给村民们,怎么样?”

  梁老爷看着儿子,他不太确定徐家军会不会允许他做这样的事情,又暗搓搓的附在伯亚耳边补充一句:

  “要是能成,给神子些许好处也成。”

  不想,他这话音刚落,就被伯亚严厉的呵斥了。

  “爹,你可千万不要在徐家军面前来从前那一套,在徐家军内,受贿可是要直接杀头的!”

  梁老爷觉得儿子还是太年轻,不以为然的嗤道:“你傻呀,不要让人发现不就行了?”

  伯亚严肃提醒道:“不管是光明教会还是徐家军,都是严格遵守纪律的徐家人,他们绝不会受贿!”

  这不可能,真能有人能够拒绝金钱的诱惑吗?梁老爷不太信。

  但很快,一则关于行贿的消息从隔壁郑氏乌堡内传来。

  郑家一位公子假借商谈要事为由,将一名徐家军骗到宅院里,实则是要施行美人计,打算收买这名徐家军。

  不曾想,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位郑家公子当日就被徐家军捆起来吊在郑家门楼上,暴晒一日,以儆效尤!

第324章 水泥路

  不但如此,还对余下郑氏族人进行连坐,对参与受贿的郑家人依照轻重程度,分别进行了五天到一个时辰不等的公示处罚。

  所谓公示处罚,就是选一个行人最密集的场所,让处罚人当着所有人的面,阐述自己的罪责并对此事进行道歉。

  昔日高高在上的老爷少爷们,现在却要站在所有人面前自省,让他们感受人们谴责、鄙夷、同情的目光,比要他们去死还难受。

  可偏偏,徐家军并没有拿起刀子要他们的性命,贪生是人类的本性,郑氏族人们只能在这种另类的处罚中,尝遍生不如死的滋味儿。

  自此,郑氏族人便在村民中再也抬不起头来,连带着三岁稚儿都能够对郑氏族人吐一口唾沫,骂上一句:“大坏蛋!”

  得知这个消息的梁老爷顿时打了个寒颤,同时又庆幸因为儿子的阻拦,自己还没来得及去实施行贿这个想法。

  要不然……梁老爷忙摇了摇头,不敢再想下去。

  半月时间一晃而过,到了倾诉会举办的这一天。

  一大早,天都还没完全亮,教会里的女人就来到徐家大门口,提醒伯亚不要忘记带他爹梁老爷进城出席倾诉会。

  梁老爷原以为自己不吭声努力降低存在感躲在家里,这些教会的女人就能忘了自己。

  眼下见人都上门来了,心知是祸躲不过,也坦然了。

  不过和梁老爷的忐忑完全不同,梁夫人对今日入城这件事非常期待。

  教会里的神子时不时就要往城里去一趟,每次回来,都会带来城里当下发生的新鲜事。

  比如城内开了一家什么都有得卖的便利店,又或者是城里建了公共澡堂和公厕之类的。

  但这都不是梁夫人最感兴趣的,她最想去的还是新衙门。

  听说有不少她从前的姐妹夫人现在都在衙门里帮徐家军办差,有的做了女账房,有的做了画师和女先生,福利待遇极好。

  梁夫人到不是也想加入进去,她就是单纯的好奇,想要知道,这些世家夫人们在衙门里到底是怎样一个存在。

  要知道,女人进衙门这种事,以前从未发生过!

  是以,心里惦记着往日茶会姐妹的梁夫人,压根就没注意到自家相公梁老爷那副毅然赴死的悲惨模样。

  其实也不是梁夫人不注意,只是儿子已经跟她说过了,梁老爷这种“罪行”还远达不到要死的地步。

  于是梁夫人便想着,既然死不了,那就是没事了。

  这半月来,她在教会里跟着姐妹们一起学徐家军的字,读徐家军的书,再加上看到了徐家军带来的种种变化,原本死气沉沉的村庄现在热闹非凡,人们好像才是真正活过来一般。

  这种氛围,对这时的人来说十分具有诱惑力,特别是身为女子,还能在其中自由行动的梁夫人。

  不,还有梁氏的其他女子们,大家都得以走出那道二进院的大门,来到前院,走出深深大宅,来到田野间,感受这片宽广的天地。

  这会儿的梁夫人已经完全忘记,当初徐家军让她们走出宅院时,她们那副要死要活的模样。

  既然是以新农民的身份参加倾诉会,遵循朴素简单的原则,梁老爷没用马车,只叫儿子套了一辆敞篷木板牛车,便带着妻子们出发了。

  而作为梁家庄农民代表的十位村民,也跟在牛车身后。

  正月就快要过完,雪早就化开,天也晴朗起来,虽然衣着单薄,但十位农民代表并不觉得有多冷,只要一想起自己也能站在会上作为村里人的代表,心头就是一阵火热。

  “听神子说,城里的水泥路已经修起来了,从徐家庄到县城,脚程快些的,现在只要两刻钟就能走到。”

  十位村民代表一边走一边说着城里的变化,他们虽跟在牛车身后,但刻意与梁老爷一家保持距离。

  毕竟,对他们来说,还不太习惯老主顾这么和蔼平等的相处方式。

  梁老爷原本想同这十位老佃民说几句话,都被他们这态度弄得不好意思开口。

  后来他就看开了,算了,慢慢来吧,以后相处的日子还长着呢。

  他们还在说那水泥路,只听一年纪稍长的说:

  “公孙乌堡是最先修的水泥路,他们那边的路现在可比咱们这的好走多了,听说徐家军的水泥路修起来又快,走起来还特别平稳,风雨不侵的,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轮到俺们这。”

  余下几个年轻的立马握紧了拳头,给自己鼓劲:“没事,肯定会轮到俺们的!”

  “唉,对了,大牛你们夫妻俩先前不是跟着小梁队长一起去修路了吗?快给俺们讲讲呗,那水泥路到底长啥样啊?”几个年轻人看向一个矮个子的方脸男人问道。

  大牛向来腼腆,倒是他身旁的媳妇嘴巴很快,立马比划着说:

  “这么宽、这么长,这么平,整块整块的,铺起来可快了,这半月日日天晴,一日能铺一里多呢,从县城到公孙家乌堡那段路,就是俺们一块铺的,六七天就铺好了!”

  “这么快?”众人惊奇着,连带着坐在牛车上的梁老爷和梁夫人都听得入了迷。

  女人嘿的一笑,摆手道:“那是神仙手段,当然快了!”

  “哎哎哎!你们看!”女人突然惊叫起来,指着前方,一副见了钱一样的激动兴奋模样。

  “水泥路竟然都铺到俺们这来了!”女人惊喜喊道。

  众人抬眼看去,果然看到两名负责监督的徐家军正带领着几十个工人在路上忙碌着。

  他们有的扛着木槌夯土,有的拿着一团线在路边丈量,有的用独轮车推着一麻袋一麻袋的料子,有的手里拿着水桶,正在路边不远处的河水里打水。

  这些人各自干着各自的活计,看似忙碌混乱,实则有条不紊。

  干活的人里,还有十几个梁家庄村民,瞧见他们的小梁队长伯亚正准备拉着他的地主爹进城,纷纷友好的冲他打招呼。

  伯亚微笑点头,回应大家的热情。

第325章 水泥城墙谁能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