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231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水库既然用不上,那就只能想想其他办法了。

  徐大沉默下来,垂眸思考着,要不要开坛作法求雨。

  对凡人来说难如登天的事,放在修仙之人眼里,根本不是事。

  不过他已经不是当年的他,这事光靠他一人可不成,还得叫上二娘一起。

  赵备和司马懿已经在商量渔阳府衙存粮够不够用的问题,周荣和福宝也是愁得直叹气。

  相比之下,知道家里有两个外挂的徐月,非常镇定。

  大家伙正儿八经的商量了一下如何应对旱情的事,会议结束后,徐月一家默契的留了下来。

  而后,看向正在交头接耳的徐大和徐二娘两人。

  徐月憋了很久,见没有其他外人在,立马就问:“阿爹、阿姊,你们俩有什么办法吗?”

  两人异口同声的说:“借水!”

  借水?

  从哪里借?

  天上没雨,地下深处却有暗流。

  徐大和徐二娘打算把地下水借到地面上来。

  “打井吗?”徐月问。

  二人摇头。

  打井是当前老百姓们能够利用地下水的极限,用做日常生活用水还行,要是想靠井水浇地,没有抽水泵,那还是算了吧。

  人可以把水慢慢挑出来,水稻却等不了你这么长时间,还不等水浇上,庄稼早旱死了。

  徐大答道:“二娘用阵吸水,我施法降雨。”

  徐月把阿爹和姊姊上下扫了一遍,担忧问:“你们行吗?这个工程量可不小。”

  “又不是所有地方都旱,只几个县,还凑合吧,大不了累一点,就当是在做功德了。”徐大摆摆手,一脸淡然,好似压根不把这点事放在眼里。

  不过等真到了要他施法降雨的时候,老父亲还是累趴下了。

  四月只下了一点毛毛雨,到了五六月,本该是雨水最充沛的时候,渔阳一滴雨也没下。

  好不容易用河水完成第二次的浇灌后,河水水位猛然下降到了极其可怕的程度。

  到了六月,农人们把蓄水池的水也用光,眼看着水稻开始抽穗,老天爷却不下雨,人们正感到绝望之时,乌云突然遮住了天,一团团带着雨水的云浮现在渔阳郡上空。

  毫不知情的农人们惊喜欢呼:“下雨啦!下雨啦!”

  殊不知,正在背后把地下水借出来的徐大和徐二娘早已经累得满头大汗。

  但看着得到雨水滋润而伸展腰肢的水稻,父女俩对视一眼,暗自庆幸现在自家地盘就这么丁点大。

  要不然,把他们杀了祭天也无法扭转旱情。

  渔阳郡内六月七月的雨下得极有规律,每到稻子要进入下一个阶段,需要用水时,天就会黑,乌云就会出现,紧接着雨水也就落下来了。

  渔阳百姓们高兴啊,只觉得是老天爷在庇护着大家呢,连带着这段时间去教会参拜神女的人也多了起来。

  整个幽州大地中部都在旱着,独独就只有渔阳幸免于难,安全渡过,迎来丰收。

  彼时,身在渔阳隔壁涿郡的赵虞和刘琦,再一次因为要不要出兵前往渔阳救驾的事,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赵虞指着城门外那荒芜干枯的土地,还有倒在路边的百姓,沉声喝道:

  “幽州都落到了这般田地,刘将军还想发兵渔阳?!”

  刘琦漠然的看着城外的惨象,心知赵虞无论如何都不会发兵渔阳,重重一抱拳,感谢赵虞这一年来的款待后,便领着他手下那帮残兵准备离开幽州。

  他怕他再不走,一颗心已经渐渐靠向渔阳的赵虞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要了他的命!

  况且,幽州如今这般旱情,他也实在是待不下去。

  回到并州固然要面对公孙瓒的残酷处罚,但也不至于要死。

  可留在幽州,那就是真的要死了。

  赵虞此人,心慈手软,不可为谋!

  在心中给赵虞下了这样的定义后,刘琦愤然离开。

  他前脚刚走,赵虞这边就主动联系上了徐家军,想同他们买粮。

  徐月回他:徐家粮不卖,只发给徐家人!

  顿时,赵虞等人便都沉了脸色。

  只是,再没粮救济,涿郡的人都要死绝了,空有一座孤城,又有何用?

  经过一晚上的激烈思想斗争,赵虞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出让幽州。

  齐周等谋士和阎柔等武将都惊呆了,万万没想到主公盘踞幽州熬过了董兴,挤兑走了公孙瓒,现在居然要把辛辛苦苦守下来的家业,全部拱手送给徐家军。

  要不是觉得太过失礼,齐周和阎柔等人都想问问主公:您没事吧?

  赵虞当然没事,而属下们的反应,也完全在他意料之中。

  他沉声道:“去年收成便不好,今年大旱,百姓更是颗粒无收,府库存粮就要耗尽,此时渔阳却依旧丰收不受旱情影响,如此对我方不利的局面,一旦徐家军来犯,诸位打算如何抵挡?”

  挡自然是能挡的,就是要再多饿死一些百姓罢了。

  但这话,没有人敢说。

  赵虞见众人不语,又道:“幽州九郡,辽西、辽东、乐浪三郡名存实亡,乌桓、鲜卑、高句丽这几个异族霸占着三郡,没有好处,轻易调动不了他们。”

  “余下代郡、上谷郡、涿郡、广阳郡、右北平五郡,旱情虽有轻重,但也是自顾不暇,与其到时候同徐家军恶战,倒不如现在求和得以保存。”

  “更何况,如今北面这些势力,也只有徐家军心怀善念,收容灾民。”

  “他们能容灾民,自然也能容下你们,只要幽州百姓能活下去,死我赵虞一人又有何妨?”

  听见这话,知道赵虞这是准备牺牲自己保全幽州,齐周等人纷纷跪了下来,高声劝解:

  “主公,万万不可啊!”

  赵虞惨淡一笑,“我意已决,诸公莫劝。齐周,你替本王拟和书一封,连同刺史印一块儿送往渔阳!务必亲自交到徐家军首领手中!”

  齐周叹息一声,无奈应下。

  大家伙面上劝诫赵虞,可心里却因为不用跟徐家军开战暗松了一口气。

第372章 全家北上

  “什么!”

  公孙瓒虎目盯着殿上的刘琦,不敢置信,“赵虞要出让幽州给徐家军?”

  一身风尘仆仆的刘琦跪在地上,重重点了点头,“千真万确!”

  “混蛋!”公孙瓒要气疯了,“赵虞这老匹夫,居然给本将军来这一套,身为赵氏宗亲,居然做出此等背叛皇室之事,也不怕遭天打雷劈!”

  “此事还有多少人知晓?”公孙瓒快步来到刘琦身边,一把将他提了起来,“陛下呢?可还活着?”

  刘琦舔了舔干得起皮的嘴巴,“将军息怒……”

  公孙瓒冷哼一声,松开了他,刘琦这才惶恐答道:“赵虞出让幽州此事,应该只有咱们和徐家军那边知晓。”

  “至于陛下,他应该还活着吧。”

  刘琦回答得不是很确定,因为他们已经失去赵元吉的消息大半年了,徐家军手里拿着这样一个重磅筹码,竟然没有一点动静,搞不好人真被他们弄死了也说不定。

  毕竟,他们可不怕背负弑君的罪名。

  “不会。”公孙瓒肯定道:“徐家不会杀了他!他们不会这么做。”

  公孙瓒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看着灰头土脸的刘琦,眼中闪过一抹嫌弃。

  “你还敢回来!”

  刘琦扑通又跪了下去,自知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也没有辩解什么。

  公孙瓒看着自己手下昔日威风凛凛的大将被徐家打击成这般卑微模样,更觉心堵。

  南边曹氏蠢蠢欲动不知又在谋划些什么,南北两帝已经够乱了,现在赵虞和徐家军还要来参一脚,公孙瓒只觉得脑壳疼。

  看刘琦这惨样,公孙瓒虽然很想亲自领兵冲到幽州把这两个最让自己碍眼的硬石头踹掉,但理智还是渐渐占了上峰,告诉他,现在出兵,胜算不大。

  可就这样放任幽州被徐家收入囊中吗?

  公孙瓒狠狠咬了下腮帮子,决定给赵虞和徐家添点堵。

  公孙瓒看向狼狈的刘琦,“给你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现在立马传我密令到乌桓,告诉乌桓王,他们南下的机会来了!”

  许是对中原实力的自信,公孙瓒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因为他知道异族根本干不过庆国,所以主要目的是为了扰乱徐家军。

  假如徐家军不能对付,他就可以自己打着旗号杀过去,收获名利,直接拿下幽州!

  如果徐家军打赢了,他唯一的损失就是徐家军在边境的名气超过自己,但这本身也是风险之一。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件事不会有第三人知道。

  刘琦骇然抬头,怔怔看着公孙瓒两秒,这才垂眸应是。

  ……

  此时,天渐转凉,已是初秋时节。

  徐月收到齐周亲自送来的刺史印有些日子了,同家人商议后,一家五口决定亲自北上,接手幽州各郡官印。

  渔阳郡现在已经步入正轨,留下赵备三兄弟还有司马懿看家,徐月和家人们一个人手都没带,先行秘密北上,以免有诈。

  而负责收复幽州各郡的徐家军小分队,将在接到前线徐月传来的消息后再出发。

  司马懿觉得这有点太冒险,在徐月等人出发前,还特意跑来叮嘱他们要乔装一下,免得被认出身份,死于非命。

  徐月等人:“……”

  不过司马懿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最终,一家五口还是乔装成走亲戚的小富之家,踏上了北上的路。

  一家子没急着要取涿郡见赵虞,而是打算绕一圈,先往东去广阳郡,而后北上到上谷,最后走代郡,再绕回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