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235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村长还有些犹豫,村民们大多单纯,但他已经从吴老大频繁提到徐家军、渔阳这些敏感词里,察觉到对方身份可疑。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帮人,就是不知道这个徐家小姐到底想要做什么。

  可转念一想,他们一个穷破村落,还能有什么值得她惦记的?

  “村长?”赤脚大夫再次请求。

  老村长叹了一口气,点点头,朝门外规矩站着的徐家兄妹走去。

  祠堂内的村民顿时松了一口气,一拥而上,还不等村长试探一番,徐月就被他们热情的拉了进去。

  徐月扫了一圈,村里差不多一半青壮都躺在这里,有几个受了很严重的刀伤,流血不止,已经陷入昏迷,被大夫用麻布和草木灰草草包裹,脸色煞白。

  再看旁边那些伤得较轻的,扭伤、摔伤、轻度刀伤、骨折,暂时不到要死的地步。

  还有一位被拖拽内伤的,已经身亡了,被安置在另外一个角落里,脸上盖着破麻布,亲眷正跪在那边,闷闷的哭。

  徐月一边在重伤村民身前放下药箱,一边飞快扫了一眼这间不大的祠堂,一眼就看到了不少的牌位立在木架上,上面放着新鲜的鸡、羊贡品。

  最早期的人类其实信仰的不是神,而是鬼,当人们无法接受现实时,就会开始向鬼神寻求安慰。

  比如已经逝去的先人,就是人们最初的原始信仰对象。

  几个老妇人跪在祖宗牌位前,一会儿伏地翻滚,一会儿直立跳跃,仿佛在进行某种召唤仪式。

  但昏迷的人们并没有因此醒过来。

  徐月轻叹了一口气,收回目光,取出药箱中的酒精和棉花,先把一开始赤脚大夫不合格的包扎取下,重新清洗伤口,而后拿出钩针杯盏,迅速消毒开始缝合。

  没有条件去创造什么无菌环境,徐月只是尽可能的把消毒工序做到最好。

  老村长和赤脚大夫围在徐月身后,亲眼看着她用弯针在人体身上缝合伤口,惊讶得瞪大了双眼。

  但震惊的同时,又有一种诡异的恍然感浮上心头。

  原来,人的肉被缝起来,并不会演变出什么可怕的事。

  患者有六七个,伤口都很深,徐月药箱里的用于消毒的酒精和包扎用的纱布很快就被消耗光了。

  她只能假接回去拿药的名头,离开祠堂,跑回家里已经扎好的帐篷里,从研究室内取出几瓶酒精,倒到一开始准备好的陶瓷瓶里,而后继续返回祠堂完成缝合。

第378章 二五仔勾结

  等缝合包扎工作完成,精神连续高度集中两三个小时的徐月已经满头是汗,脸色惨白,唇色发紫。

  老村长看到她这敬业模样,心中感动,再也不怀疑她另有图谋。

  哪怕村里条件有限,老村长还是做主把刚刚献祭给先人的新鲜鸡、羊全部煮了,送给徐月等人吃,以示感谢。

  对此,徐大一边欲拒还迎的推辞着,一边在心里吐槽,这么好的羊,应该拿来烤才是啊!煮的多膻啊!

  徐二娘早就做好了晚饭,白米肉片粥加炒鸡蛋,粥里撒上一把在路边摘的小野葱,香味扑鼻,清爽可口。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鸡羊虽然是肉,但如今徐家早就实现了吃肉自由,面对村民们的热情,只一人浅尝了两口膻味极重的炖羊肉,就把剩下的全部分给了村们和商队。

  此举,又换来大家一致好评,原本对徐家和商队十分警惕的村民们,因为一起吃的这顿肉,关系缓和了许多,互相之间称兄道弟起来。

  熟稔了,不等徐月主动开口询问,老村长便主动找了过来。

  徐家的“豪华帐篷”在村口这一片散乱的营地里显得非常突出,老村子站在这暗绿色的四方帐篷外,心中诧异,这薄薄的一块绿布,就能挡风遮雨了吗?

  老村长并不知道还有防雨布这样的东西,好奇的伸手摸了摸眼前这暗绿色的布,又硬又软,实在是很矛盾的触感。

  而且上手一摸,就能感觉到这布料扎实,绝非平常料子。

  布本来就贵,像是这样一张几乎没有拼接痕迹的大绿布,真是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钱。

  想着先前并未看见徐家马车上有这么大个帐篷,老村长露出了困惑的神色,有点想不明白这么大一顶帐篷,徐家是怎么变出来的。

  难道是可以像布一样折起来的?

  不得不说,老村长真相了。

  在帐篷里等了半晌还不见帐篷外的人进来,徐大等不住了,主动起身,端着一盆给王萍萍打的洗脸水走了出来。

  “哗啦”一盆洗脸水倒出,看似不经意的一回头。

  “老村长?”明明知道对方已经在外面站了很久,徐大还是做出一副才发现对方的吃惊模样。

  老村长慌忙把手从帐篷上收回来,尴尬的抽了抽嘴角,“还没歇着呢?”

  “还没,老村长您过来有事吗?”徐大把徐月实验室里拿出来的塑料盆不动声色的放到帐篷门边,邀请老村长进去说话。

  老村长点点头,带着几分好奇,进了这四四方方的暗绿大帐篷里。

  里面的摆设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只有简单的五个床铺,以及一张可以用在马车上的小矮桌。

  不过这个帐篷高,可以站直身子,可以直面徐月等人,倒是让老村长的尴尬散去不少。

  “老村长,您坐。”徐月指了指小矮桌前的草编垫子,邀请村长坐下。

  徐二娘倒来一杯凉白开,让老村长喝喝水。

  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徐家正特意等着他过来。

  徐月一家围坐在村长对面,这么近距离的面对这五个杀乌桓人眼也不眨的高手,压力自然不小,老村长没忍住咽了口口水。

  他张了张嘴,似乎有些犹豫,但想了想,还是说了。

  “你们杀了这些乌桓人,其他乌桓人会回来找你们报仇的!”

  村长说的是方言,但他尽量放慢了语速,徐月一家大致是可以听懂的,当即便齐齐皱了眉。

  老村长叹道:“你们都是从外地来了可能不知道,乌桓人和鲜卑人勾结到了一起,我们宁县县长已经被鲜卑左部的耶和王杀了,现在县城里全是鲜卑人和乌桓人。”

  “等明天天亮你们就快走吧,回广阳郡或是渔阳郡去,到时候要是乌桓人过来问,我会勒令村民们,绝不会让他们泄露你们的行踪。”

  “就当是……还了你们今日救命之恩。”老村长一脸凝重的叹道。

  先前徐月就猜测村民们还隐瞒了什么消息,但也没想到,居然是这么大的事。

  乌桓这个二五仔历来就是在鲜卑和大庆两国之间反复横跳,哪方势力更强,他就依附哪一方。

  定居在北方的乌桓人特别多,整个上谷郡,差不多有三分之一都是乌桓人。

  鲜卑和乌桓这两个部族会联合起来,徐月虽然有点吃惊,但从大庆以往的外交历史来看,这样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

  可如今这两个部族居然猖狂到直接杀了宁县县长,取而代之,这代表了什么,不言而喻。

  老村长言尽于此,徐家要怎么做,他也左右不了。

  他已经做了自己所能做的所有提醒,把事情说出来,心里的欠意也散了,便要起身告辞。

  徐月一家起身相送,想到鲜卑人和乌桓人已经秘密占领了宁县,此事势必会给村子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王萍萍想了想,还是叫住了老村长。

  “要是他们来问,村长你们还是如实将我等行踪相告吧,不然他们肯定不会放过你们。”

  “这……”老村长露出难色,“我们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要不是几位及时出现杀了那些乌桓人,我们恐怕早就已经死了,怎么好再……”

  王萍萍摇头打断了老村长的话,问他:“村长可知其他县现在是什么情况?”

  老村长摇摇头,又愣怔了一下,似乎想起什么,不太确定的说:

  “听那帮乌桓人骂过几句话,说是居庸县县尉联系了边军,阻碍了他们什么什么事,居庸县那边应该还没被鲜卑人染指?”

  老村长只是一个小小村落的村长,一年到头,去县城的机会也就上计和秋收纳粮那几回,对外面的情况不可能有多少了解。

  王萍萍点点头,没有再问,只叮嘱老村长以保全全村老少性命为主,不需要为他们特意隐瞒行踪,引来杀身之祸。

  “要是村民们真以为我们一家出了什么事,我们一家这辈子都不会安宁的,还请村长一定一定,不要为我们隐瞒什么。”王萍萍不放心的再三叮嘱道。

  老村长当即便感动得红了眼眶,无奈的点点头,“老头子我真是惭愧……”

第379章 摊上大事了

  不等老村长惭愧完,徐大就在旁教唆:

  “乌桓人问起时,你们不能直接说,要不然他们肯定不信,恐怕还会以为你们在包庇我们说的假消息。”

  “你们最好先同他们周旋几回,最后再说,这样就稳妥了。”

  老村长惭愧的话彻底卡住,震惊的抬起头来,看着徐月一家那一张张真诚的脸,心想到:

  怎么还有这样上赶着被乌桓人寻仇的人家?

  老村长心情复杂的回去了。

  卷着毯子睡在货车旁的吴老大原本已经准备睡了,现在注意到徐月这边的情况,等老村长离开后,又鬼鬼祟祟的凑了上来。

  “徐老爷,老村长说了什么?乌桓人和鲜卑人勾结了?”吴老大小声打探。

  这件事没有隐瞒的必要,徐大招招手,示意他借一步说话。

  两人单独走到无人的昏暗角落里,徐大把刚刚村长说的话又重新复数了一遍,吴老大听完,只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远处的用来燃烧尸体的火堆还没熄灭,在夜色中仿佛鬼火一般,红绿红绿的,吴老大只撇了一眼,就觉脊背发寒。

  “怎么会这样呢?先前还在广阳郡时,我们商队遇到了一伙难民,说是从居庸逃难过来的,居庸县应该也是被乌桓人和鲜卑人攻下了。”吴老大分析着,对老村长听来的信息提出质疑。

  大家都是刚到上谷郡,徐大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内情,只能从消息前后顺序中判断。

  徐大猜测,“兴许是居庸县后来又叫来边军,把那两个狼子野心的部落赶走了。”

  吴老大点点头,觉得这个解释说得通。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咱们杀了这么多乌桓人,此处距离县城不过三十里,要是知道他们一夜未归,最晚明日上午,乌桓人就会发觉情况不对。”

  吴老大说着说着,把自己吓得睡意全无。

  他今晚可是睡不着了,只怕明早一觉醒来,脖子上就架着乌桓兵要命的大刀。

  徐大先前并不知道此地距离县城只有三十里,现在听吴老大这么说,眸色一沉,冲吴老大招招手,领着他回到自家的帐篷里。

  徐月等人已经钻进睡袋里准备睡了,见徐大直接把吴老大带了进来,齐声问:“怎么了?”

  “咱们今晚怕是不能睡了。”吴老大担忧道:“此处距离宁县县城太近,倘若老村长所言为真,乌桓人此时恐怕已经发现端倪,明早就会过来打探。”

  “这里县城多远?”王萍萍站了起来,手上也在示意徐月兄妹三先起来。

  吴老大回:“只有三十里,快马一个时辰就能从县城来到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