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250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待他们离开后,铁匠铺老板一家子围在一箱子的紫色木筹前,抱头痛哭。

  虽然抢走武器的火炕帮弟子说了这些木筹价值三万钱,但在铁匠铺老板一家子看来,这一箱子的木片,烧火都不够两把柴。

  越想,一家子就哭得越大声。

  直到斜对面的客栈内,传来一声高亢的命令。

  “徐家军的弟兄们,现在随我去县衙安置!”

  王萍萍一声令下,已经拿上武器的吴老大和孙阿山等人面面相觑,他们都知道,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

  所以,只能拿起武器,跟上王萍萍的步伐,快步朝县衙冲去。

  徐月和徐大郎拿着刺史印,带领徐大郎带来的两百边军,翻身上马,紧随其后,为前方的王萍萍等人造声势。

  同时,也是为了监督这些刚刚接受刺史印号令的边军们,省得他们在背后背刺王萍萍等人。

  真正能让徐月等人差遣得动的人,其实只有吴老大和孙阿山等一百多名刚刚加入的杂牌徐家军。

  当然,还有流散在各村各镇的其他几百火炕帮弟子。但现在事发突然,他们显然是赶不及了。

  徐二娘和徐大则留在客栈,指挥众人准备给一会儿得胜归来的徐家军准备吃食。

  徐家军说他们不拿白吃白拿老百姓的东西,看着徐大留下来的木筹,客栈老板冥冥之中像是有所感应,偏头朝斜对面铁匠铺看了一眼。

  四目相对,双双暗叹了一口气,只觉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仿佛还在梦中,极不真实!

  ……

  县衙这边,居庸县县尉刚接到严虎已死的消息,得知徐家军已经悄然入县,正感到心慌之时,就见县衙守门官差一脸慌张的冲了进来。

  “大人!不好了!徐家军真的过来了!”

  这名官差话音刚落,另外一名官差又跑了进来,高声喊道:

  “大人!徐家军首领徐月持刺史印,已经到了县衙大门口!”

  说话间,黑夜中突然亮起灼人的火光,县衙已经被团团围住!

  一道冷酷的女子呵斥声传来:“刺史印在此,敢阻拦我徐家军者,死!”

  一群衣着凌乱,手持武器的男人们冲了进来,人数压制,很快就把县衙内留守的十几名官差绑得动弹不得。

  这些人一看就不是传说中神兵天降的正规徐家军,但他们眼中都带着豁出去的狠劲儿,那一双双眼睛望过来时,县尉惊得心跳都漏了半拍。

  这是一群原本一无所有,拼命想要翻盘的赌徒!

  火光中,徐月大步走了过来,身后是冷酷的王萍萍。

  “居庸县县尉安谧听令,现我以刺史印命你将县内武器库、守城卫、粮仓、库房管理权,全部移交徐家军!”徐月沉声说道。

  一个呼吸不到的功夫,她就已经来到县尉安谧身前,举着刺史印,目光炯炯的看着神色慌乱的他。

  少女年纪不大,气势惊人,在她的注视下,安谧只迟疑了不到两秒,就垂下眉眼。

  他忍不住想问:“可否让我瞧瞧官印?”

  知道他想辨别真伪,徐月大方将官印递到他面前停留三秒,这三秒,已经足够让安谧看清楚官印上的特殊印记。

  安谧先是惊讶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而后便愣怔住了。

  他像是不敢相信赵虞就这样把幽州拱手送给了徐家军一般,直到徐月的声音再次响起,他这才深吸一口气,低下头,抱拳见了一礼。

  “居庸县县尉安谧,拜见刺史大人!”

  安谧行礼的动作很标准,虽然他内心里未必承认徐家军,但识时务者为俊杰,徐月冲他露出了和煦的微笑。

  “安谧,从现在开始,没有刺史大人。”

  安谧微怔,而后从善如流的改了称呼,“首领。”

  徐月点点头,六子强忍紧张的从旁边走了过来,递上一早就准备好的纸笔。

  纸张是洁白如雪的徐家烫金纸,笔是硬挺的木铅笔,已经削好了。

  安谧狐疑的看向徐月,“这是要?”

第402章 先遣骑兵队

  徐月解释:“现在是特殊情况,我们就照特殊流程来办,眼下与外族大战在即,一切以战事为先,城内情况暂时按照旧制来办。”

  “麻烦安县尉写份昭告书,将实情告知县内百姓,免得大家与我徐家军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安谧吃了一惊,听徐家军的意思,这是准备由徐家军带领边军击退异族?

  “怎么?安县尉觉得我们徐家军不会管我们自己的同胞,眼看着异族来犯,任凭欺负,毫不反抗吗?”徐月淡淡笑着问。

  明明嘴角挂着笑,眼神却是冰冷的。

  安谧看着面前这个目光坚毅的少女,立马决定,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徐家军的女首领。

  “首领,王将军,请上坐。”

  安谧抬手指向旁边的蒲团,拿过六子手中的纸笔,来到案几边,不急下笔,而是先试探徐月等人对异族的打算。

  王萍萍冷声说:“五日后,徐家军先遣队就会抵达居庸县城下,届时,我和徐末副将会亲自率领两队兵马,将宁县夺回。”

  至于夺回宁县之后的计划,安谧现在还不用知道。

  安谧听王萍萍这话,还以为徐家军就这点格局,明显失落的用鼻息哼了一声。

  但形势比人强,私兵护卫们恐怕都已经被拦在县衙外,当下他也不敢说什么。

  这些年到处战乱,居庸县也不例外,县令和县丞空置了三年朝廷都没派人过来填补。

  主要是,一部分还在赴任路上就被人暗杀了。

  剩下的一部分,还没走到居庸县,就因各种水土不服,病死的病死,被盗匪误杀的误杀。

  所以,整个县城,最大的官员就是本地人安谧担任的县尉。

  他提起这硬挺的木铅笔,起了昭告书的草稿。

  徐月走上前去,一看安谧文绉绉的开头,立马出声提醒:

  “写一些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的话,咱们可没这么多人手去挨个给大家伙解释你这文言文到底是什么意思。”

  安谧在心里骂了一声草莽匹夫,面上乖顺的点点头,老老实实改正,写了一些和他本人文采毫无关联的大白话。

  徐月看了,不是很满意,这和司马懿起草的文件可差太远了。

  但没办法,眼下没什么人手,这个安谧先凑合着用吧,毕竟他只是个武官,能写成这样也不错了。

  徐月拿起这份草稿,看向那帮被孙阿山等人捆得动弹不得的官差,“谁会写字?”

  半晌,才有个弱弱的声音说:“小、小的会……”

  “好,那就你了,阿山,松开他,带上来。”

  徐月示意那人过来,把昭告书的草稿递给他,让他抄写几份,负责张贴到县城各处,并鸣锣告知全城百姓。

  “这事要是办得好,给你十个政绩点。”徐月说。

  要是渔阳的百姓们在此,听见徐月这话,恐怕已经羡慕哭了。

  十个政绩点,已经能抵一条命!

  显然现在这位小官差并不知道这十个政绩点代表了什么,他只是想着,既然天变了,在哪儿混都是混,主动积极点对自己没坏处,这才主动揽活儿。

  很快,“咚咚咚”的铜锣声就传遍了大街小巷,躲在家中的百姓们听见官差们还出来活动,只觉得奇怪,纷纷探出头来查看。

  火光中,传来官差的声音:“徐家军来了,但大家不用怕,首领有刺史印,是正经的大人!”

  “赶走异族人之前,一切规矩仍照旧制!”

  百姓们听见这话,纷纷松了一口气。

  传闻中的赎身钱,似乎并没有落到他们身上来。

  但聪明人已经听出弦外之音——赶走异族后,便是徐家军清算之时!

  这赎身钱,恐怕无论如何也逃不过!

  但眼下一切没有变动,城内的百姓们悬着的心就暂时落了下来。

  因为刺史印的存在,徐月等人在县衙里的交接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

  加上他们现在并没有什么特殊举动,城内有实力的世家壕绅们暂时选择观望。

  城里很快就恢复了安宁,一切看来,似乎都和从前没什么变化。

  只除了县城各处的看守,已经全部变成了徐家军的人之外。

  而被徐大郎拉来壮大声势的两百号边军,看起来也很听话。

  边军们心想着,换成任何一个人,亲眼看到徐大郎以一单挑数十名大小将领,并斩杀了好几名大将仍毫发无损后,应该都会选择听话。

  于是,居庸县就在这诡异的气氛中,平静的渡过了四天时间。

  直到第五天清晨,军容整齐的三千徐家军先遣骑兵队,气势汹汹的出现在居庸县城外。

  整整安静了四天的居庸县县城顿时炸开了锅。

  身着统一六袋装制服的徐家军士兵们,骑着膘肥体壮的大马,背着弓,手持银光闪闪的大钢刀,全身覆盖精致皮甲,如同一尊尊杀神,强烈冲击着居庸县百姓们的心神。

  这是渔阳郡以外的人们,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这支传闻中的天降神兵。

  连着赶了四天三夜的路,士兵们眼中虽然充满了疲惫,但身姿依旧挺拔。

  他们似乎拥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就算疲惫,但只要首领一声令下,也能立马提起武器将敌人重创!

  领头的赵备和张飞来到城门下,早已经在城墙上等候的徐月提前打开城门,笑着说道:

  “道友们,你们辛苦了!”

  三千骑兵中气十足,整齐应:“回首领,我们不辛苦!!!”

  战士们的声音传出去很远,整个县城的百姓们都能听到,压迫感顿生,不由得心头一紧。

  徐月满意的点点头,直接从城墙上一跃而下,像是一只飞燕,轻巧落到士兵们身前。

  却不知,这个徐家军士兵们早已经看惯的动作,看傻了城墙上的安谧等人居庸县官吏。

  “她在飞吗?”有官吏惊讶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