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342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州牧大人不是被徐家首领抓住了吗?竟然还活着!

  各县县令很是震惊,看着手中信有种不详的预感,不看自己一个人看,忙召集了心腹门客,这才打开信件。

  信上面是袁大人亲笔写下的文字没错,那笔迹,县令们很快就认出来。

  信上的内容只有简短的几句话,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

  第一,放弃抵抗徐家军,各家看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外事一切不管,徐家军暂时也不会对各县做什么。

  第二,他还活着,别来救他了,徐家军会好好待他的!

  又过了两日,不止是河间郡内各县收到同样的迷信,冀州其他几郡太守也受到了。

  汝南集团的势力分部在冀州各处,当他们都收到同样的信件时,被徐大郎追赶的袁氏军也得以喘息。

  袁嵩是汝南集团明面上的主公,因为袁昭二子不受公孙瓒待见,在公孙军中艰难求生存的汝南旧部也不敢把袁家两位公子捧起来。

  可血脉正统这种东西,又是汝南集团这帮老家伙们最看重的一点,所以,袁嵩经常在中间吃夹板气。

  但不管怎样,他都是汝南集团明面上的代表人。

  现在代表人代表整个汝南集团,和徐家军签下和平共处条约,能接受就接受,接受不了的,自然会有徐家军的人动手排除异己。

  霎时间,冀州各地都炸开了锅。

  “袁嵩他是疯了吗!公孙瓒已经发兵南下,要是得知此事,我等还有活路吗?”

  汝南集团里的老头们看着今早在大门口捡到的信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袁嵩倒是好了,有徐家军护着,公孙瓒奈何不了他,可他们呢?

  还有两位公子现在如何了,信里也不说提上一句,他们看着袁嵩就是早有叛心,现在是借题发挥!

  可不管汝南这些老头们怎么阴谋论,袁嵩代表整个汝南集团同徐家军首领定下的合作,已经是板上钉钉。

  但老头们现在最怕的不是徐家军的暗杀,而是公孙瓒那边即将逼近的大军。

  横竖都是一死,早死和晚死还是有区别的。

  公孙大军迫在眼前,汝南的老头们果断发布公告,宣称袁嵩已死,一个死人不管做了什么,都和他们汝南集团没有关系。

  袁嵩就这么被他兢兢业业耕耘了大半辈子的族人们给抛弃了。

  王岩等袁嵩心腹,为了保命,不让曾经的自己人把自己杀死,直接来了个反向操作,主动投入追杀他们的徐大郎的怀抱中。

  而先前孙阿山布下的暗线,也立马行动起来,冀州七县县令站出,表示自己听从主公袁嵩命令,停下对火炕帮弟子的追捕,积极配合主公先一步行动,与徐家军共同对抗公孙军。

  冀州地盘就怎么大,加上先前水泥路也修了不少,信息传播速度还挺快,没多久整个冀州的汝南旧部就知道七县反水的消息,不敢置信的同时,肺也要气炸了。

  而已经被推到舆论中心,成为一个死人的袁嵩本人,直接在河间县府衙客房内躺平,同被徐大郎押回来的王岩等心腹该吃吃,该喝喝。

  老头子们不仁,就不要怪他不义。

  徐月已经给他看过了徐家军配备的“窜天雷”,那轰的一声丢下去,山崩地裂,岂是肉体凡胎能够抵抗的?

  至于袁家那两位公子,徐月好吃好喝安排他们抄书拓印玉简,努力发扬读书人的作用,别浪费了他们的本事。

  几天的好吃好喝伺候下来,袁家两兄弟突然觉得,跟着徐家军混似乎也还不错。

  于是,主动提出自己要给汝南老头们写封信,劝解这些老人借徐家军的势,弄死公孙瓒,为他们死去的爹袁昭报仇雪恨。

  看到两个袁家公子写的信,徐月都忍不住感慨,难怪公孙瓒还留着两兄弟的命,原来是两个毫无威胁,思想单纯的憨憨。

  人家才不管什么报仇雪恨呢,人家要的只是看得见的权势。

  “要把信寄过去吗?”已经病好的孙阿山试探问道。

  徐月赞叹了一声:“这两兄弟的字是真的写得好。”

  便吹燃火折子,把这两份信件烧了。

  “时间到了,阿娘已经出发,我们就在这等着跟她们汇合吧。”徐月笑着说道,语气放松。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第544章 战帖

  “报——!”

  易县城外公孙军大营内,传令小兵一边喊着报一边骑马朝主账狂奔而来。

  如果不是紧急情况,任何人不得在军营内纵马狂奔,可见情况紧急。

  士兵们给这位传令兵避让开路,不过片刻,传令兵就已经来到主账外,翻身下马,冲了进去。

  “启禀大将军,徐家军已在城外十里扎营,营帐千顶,莫约三万人马,领军者为赵备、张飞、赵云兄弟三人!”

  听见这话,正看着从渤海传递过来的消息的公孙瓒嘴角微扬,心下又有些遗憾。

  高兴的是渤海那边传来消息说王萍萍正带着吕蒙等五千兵力跟他堂弟公孙越打得不可开交,此次两军大战,王萍萍这个主帅居然不在场。

  这是太过自信还是迫于无奈公孙瓒不知道,他只知道,赵备三兄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可一想到自己亲自下阵,却不能和王萍萍有个了结,又有点小失望。

  不料,他刚觉失落,传令兵又急忙从怀中掏出一张被箭射穿的信纸,递了过来。

  秦千总大步上前,接过信纸,捧到公孙瓒身前,眼角余光偷偷撇了一眼信上的字,看到末尾“王萍萍亲笔”五个字时,心跳都快了两拍。

  不过还没等他细看信上内容,公孙瓒已经把信纸拿走。

  “明日午时,我将亲领三万徐家军取你首级,而后长驱直入,直取冀、并二州,杀北帝,一统冀、幽、并三州……王萍萍亲笔!”

  公孙瓒每念一个字,脸色就难看一分,读到最后王萍萍亲笔这五个字时,一张脸已经变得铁青。

  这一个月来他大肆进补仔细调养,终见成效的身体,止不住的“咳咳”猛咳起来。

  “将军,喝点水。”秦千总忙递上水壶,狐疑的视线扫过信纸,脸色也跟着沉了下来。

  公孙瓒喝了两口水,才把咳嗽压下去。

  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军,鬓角已经染上几缕银白。

  公孙瓒心里清楚知道,如果对手是王萍萍,他和她之间,终将有一人会死在这场战斗中。

  秦千总惊骇道:“王萍萍不是、不是在渤海郡吗?明日午时……莫非渤海传来的消息是假的?”

  要不然,从渤海郡到河间郡易县,一天一夜它根本到不了!

  除非王萍萍从渤海郡飞过来!

  可她又没有翅膀,怎么可能会在明日午时出现呢?

  旁边的参将们听见秦千总惊骇的话语,满眼狐疑。

  刚刚大将军才说王萍萍还在渤海郡,领兵的是赵备三兄弟,不足为惧。

  怎么突然又说是王萍萍领兵?

  公孙瓒放下水壶,已经缓和过来,摆摆手,示意秦千总把这封战帖拿给其他参将看一看。

  众人接过信纸亲自查看,纷纷脸色大变,就像是打翻的调色盘,青的绿的紫的红的,色彩纷呈。

  “这不可能!绝对是故意扰乱我等的假消息!”一名参将肯定的否认道。

  可话里的颤意,还是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王萍萍的畏惧。

  那个女人,光是说出她的名字就能让人心惊胆跳。

  特别是在前一刻得知领兵者为赵备三兄弟的前提下,他们刚放松了心神,猛的又被这则消息吊了起来,一颗心七上八下,烦乱而很。

  “要不派人出去探查一番,看看王萍萍是否在徐家军军中?”秦千总看公孙瓒脸色不好,尝试提议道。

  冷静下来之后,他也倾向于这封信是敌军故意放出来来干扰他们判断的假消息。

  秦千总接过那份破了洞都还能把诸位参将吓一跳的战帖拿过来,指着上面干结的墨迹分析:

  “大将军您看,这墨迹已经干透了,应当是提前就写好了的,倘若明日午时王萍萍真能如信上所说那般准时出现,此刻她应该就在徐家军军营内才是。”

  “既是如此,又何必提前写下战帖?墨迹应该是新的还未干透的才合理。”

  公孙瓒深吸一口气,眸色暗了下来,点点头,让秦千总派人出去探查真相。

  只是,他心里已经有了倾向。

  以他对王萍萍的了解,她既能说出这样的话,那明日午时,她肯定会出现!

  公孙瓒与众参将一起等秦千总回来,打探到消息的秦千总肯定道:

  “并没有看到王萍萍的踪迹,大将军,这消息定然是敌军丢过来混淆我等视听的假消息!”

  可公孙瓒还是连夜召集各部将领,重新拟定了作战方案。

  众将领对此颇有微词,但迫于大将军在军中的威信,还是连夜改变了原本的作战计划。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大将军一提王萍萍就色变,只有公孙瓒自己知道,这次,他恐怕无法回家了。

  次日,天刚亮,公孙大营内就听见了从徐家军营中传来的击鼓声。

  那是发兵前总动员时集合用的集合鼓声。

  两地相隔十里地,鼓声应该传不过来,公孙瓒让人去探,这才知道,徐家军居然把集合战鼓搬到了两军军营中间的山坡上,咚咚咚敲个不停。

  “这帮反贼也太嚣张了!”参将们都忍不住骂道。

  公孙瓒下令:“秦放,整军,迎战!让我等镖骑营来杀杀他们的锐气!”

  秦千总单膝抱拳,沉声应道:“是!”

  片刻后,公孙大营内也响起了集合的战鼓声,早已经达到最佳状态的士兵们迅速集结,在城外摆开阵势,严阵以待。

  公孙瓒看了一眼手腕上花重金同幽州商贾弄来的电子表,上午十一点整,距离午时还有半个时辰。

  就在这时,万马奔腾的浓浓烟尘从北面飘过来,并伴随着轰隆隆的铁蹄声,令人心神一震。

  公孙瓒披上铠甲,戴上头盔,上马,来到军阵中间。

  北面的动静越来越大,可真当对方露出身形时,已经是十一点四十多。

  “他们来了!”秦放看着北面平原上渐渐显露的赤色旗帜,激动喊道。

  因为昨日那封战帖,所有人都紧紧盯着旗帜下方的将领,搜寻王萍萍的身影。

  “是赵备三兄弟!”秦放了然一笑:“果然是假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