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388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这未免有些太过劳民了吧?雪天这么危险,道路修缮固然重要,可百姓们在这么冷的天气出来,有可能会冻病冻死的。”孙尚香以心软的口吻,试探说道。

  甘夫人闻言,当即就笑了。

  “姐姐为何发笑?”孙尚香微恼。

  甘夫人怕她误会自己是取笑她,忙摆手解释:“我不是笑你,是笑那些扫路的乡民。”

  “首领常说,有钱能使磨推鬼,道路清扫维护,都是由道路官承包出去的,为了赚这个钱,附近村庄那些乡民差点抢破头。”

  “有两姐妹同嫁一个村,为了成功承包到村子附近的路段,差点闹到县衙里要断了亲缘关系,我想起这事,觉得当时那场面有趣,这才发笑。”

  “况且,太危险的路段一直由军队负责,乡民们不用冒险。”

  当然,这也是因为北方地势开阔平坦,道路维护难度较低的原故。

  这点甘夫人现在不会跟孙尚香讲,反正日后她自己会知道。

  孙尚香听完甘夫人的解释,点点头,表示又涨知识了。

  只是,这样一来,当地官府为了维护道路,只怕又要多一大笔支出了。

  就是不知道这个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只收粮税和商税的徐家军,国库里到底有多少钱呢?

  总感觉花不完似的。

  想花完肯定是能花完的,徐家军也出现过经济危机,不过只在徐月的账本里危机了两天,就解决掉了。

  在老百姓们看来,她们都没来得及感受,危机便已化解。

  只是徐家人民钱庄里新推出了一种叫做债券的东西。

  “债券?”孙尚香感觉自己又触碰到了盲点。

  甘夫人忙“嘘”了一声,让孙尚香小点声。

  可还是晚了,赵备已经看了过来,满目震惊:你背着我偷偷买债券了?

  甘夫人一把关了车窗,靠在孙尚香耳边叽咕了几句,孙尚香别的没听懂,只听见买这个债券能赚钱,不免心动。

  “那姐姐赚着钱了吗?”

  甘夫人见她跃跃欲试的模样,给她敲了一棍,

  “投资有风险,买劵还需谨慎,我是相信徐家军,赌徐家军未来国运昌隆!”

  “你嘛……我们徐家军现在暂不对外出售债券,就把心收起来吧啊。”甘夫人拍拍年轻人的肩膀,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孙尚香:“……”

  车窗又被孙尚香打开,哪怕冷风呼呼往里吹,她还是忍不住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同时心中又忍不住回想甘夫人说的国运昌隆,眉头皱起。

  甘夫人如此笃定,而她对扬州和孙氏的未来,却十分迷茫。

  ……

  腊月27号傍晚十分,甘夫人一行人顺利抵达河间县城。

  天冷商铺关门早,城中百姓也都各回各家,准备夕食。

  只有不知愁滋味的孩童们在街巷中结伴玩闹,等着吃现成。

  甘夫人一行人浩浩荡荡驶入城内,绕过护城墙下的车马专行道,先到马场放马停车,紧接着搭乘容量超大的公交马车,朝驿馆行去。

  见到公交马车那一刻,孙尚香嘴巴张成了O型。

  “甘姐姐,你们、你们未免也太大胆了吧!四乘以上的马车,非公侯不可逾越……”

  不等小姑娘话说完,诸葛亮一马当先,已经兴致勃勃登上这架大马车,挑选一个合适的座位坐了下来。

  诸葛瑾眉心狠狠一跳,他昔日忠君爱国的弟弟,怎会变成这副模样!

  如此藐视皇权,与徐家匪徒同流合污!

  诸葛亮不是看不到亲哥哥气恼的模样,但他不在乎。

  青年人满心满眼想的,都是快点见到徐主公!

  赵备将诸人神色都看在眼里,同夫人暗暗对视一眼,便各自招呼着各自负责的远客上车。

  孙尚香木呆呆的登上这巨大的马车,在此之前,她坐的马车最多只有三马牵拉。

  就这样,便已经让满城贵女们羡慕的了。

  可面前这一辆,足足六马。

  赶车的车夫只有一个人,他单独座在左侧领头马身上,一甩鞭子,六马齐动,拉着巨大的马车车厢,“哒哒哒”匀速小跑向前。

  皇家御马手只怕也没有这位车夫的车技高超,弯道在车夫眼中,形同于无物,车内众人坐得很稳当,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天色渐渐暗下来,街道两侧屋檐下亮起朦胧的灯光,饭菜的香气从家家户户厨房里飘散出来,车上吞咽口水声彼此起伏。

  马车驶到河间书院附近时,巷子里传来了儿童的朗朗读书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则罔……”

  读书声突然卡主,诸葛亮不自觉念出后半句,“思而不学则殆。”

  “吱呀”一声,木窗推开。

  一个带着虎头棉花帽的小男孩从窗里探出头来,左手拿着一卷书,右手拿着一颗吃了一半的冬枣,咕噜噜转的大眼四处转,终于锁定到了街上驶过的公交马车上。

  一大一小,四目相对。

  小孩忙拱着手行了一礼,是标准的儒家谢礼,“谢大哥哥提醒。”

  马车越使越远,诸葛亮想还礼时,已经见不到那户人家正在背书的小孩了。

  他望着朦胧夜色中渐渐隐去的河间书院,口中喃喃,“这么小,就能读到论语了……”

  那个男孩,看起来也不过七八岁大吧。

  穿着厚厚的棉袄,但看得出来,外面的衣料不是很好。

  但脸上气色很好,双目炯炯有神,有股精气神。

  不是贵族,那就是应该是个小富之家的孩子吧?

  赵备感叹道:“没爹没娘的娃娃总是早熟懂事,那小儿看起来同我家阿斗一般大,都知道背论语了,还知道跟你说谢谢,可我家阿斗……”

  想起家里那个捡石头砸牛屎包的小子,赵备一摆手,“不提也罢!”

第611章 主公请受亮一拜

  诸葛亮怔住,那小男孩竟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吗?

  连孤儿也能读到论语,徐家军的学堂,真真是用心至极了!

  想到此处,不知怎的,诸葛亮只觉得眼眶发热,心头涌起一股感动,差点落泪。

  人人有书可读,人人可明事理,不再惶惶胡涂度日,真好。

  徐首领,真好!

  今夜的徐月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一个从没见过面的毒唯粉。

  赵备带来的护卫们有不少是河间县本地人,把孙氏一行人送到驿站后,赵备就准他们回家去了。

  只留下自己那两个随身的跑腿兵。

  “今日天色已晚,大家伙好好修整一夜,我先去同首领报备一声,待有确切见面时间,再另行通知你们。”甘夫人叮嘱道。

  孙尚香颔首,与诸葛瑾众人,暂时先在驿馆住了下来。

  还剩下一个诸葛亮,赵备询问:“孔明接下来有什么安排?要不随我夫妇二人去职工宿舍?”

  赵备早就给河间这边发消息了,他的住处这边已经有人安排好。

  独门独院,一家子总算能够团聚片刻,自然舍不得分开。

  甘夫人总不好把诸葛亮一个人丢下。

  诸葛亮回头看了一眼自从座上公交马车就看自己不爽的亲哥诸葛瑾,决定还是避嫌为好。

  “那就叨扰姐姐姐夫了!”

  “客气。”赵备夫妇冲诸葛瑾等人抱了抱拳,领诸葛亮去了自家的住处。

  却没想到,早有人在家中等候。

  夫妇二人刚走到四合小院附近,远远就见到了屋内亮起的橘黄灯光,还有从屋顶烟囱里飘出来的炊烟。

  夫妇二人心中一喜,招呼诸葛亮快点,三人加快脚步,几乎是小跑着冲进了敞开的院门里。

  孩童嬉笑玩闹的声音随之入耳。

  “大哥,你快来评评理,明明是我赢了的,丹尼尔耍赖!”

  赵阿斗脱了外衫,只披个厚马甲在身上,梳着两个包包头,小脸上尽是不服。

  站在他对面的丹尼尔一身单薄劲装,棉衣扔在脚边的木桩上,抱臂露出一个嗤笑,

  “事实胜于雄辩,我懒得跟你掰扯,让大哥来评理!”

  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排排坐在堂屋门槛上,手里抓着热腾腾的烤土豆。

  兄妹俩看一眼院里,咬一口粉糯糯的土豆,人不大,眼里全是精光,似乎早已看穿院中两人的小把戏。

  旁边厨房里,大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少年急匆匆抱着一盆洗干净的青菜走出来,

  “怎么啦?你们俩怎么又吵起来了?不知道帮大人一点忙吗?偷懒的人,一会儿什么都不许吃!”

  赵阿斗第一个不依,肉嘟嘟的手指头刷的指向坐门槛上的两个小不点,

  “东北和平原也没干活呢,她们也不许吃了?”

  阿坚眉头一挑,冷哼一声,挑起地上石子,一个后跳回旋踢,一石子踹到了赵阿斗圆乎乎的屁股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