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398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曹徳知道,局势不妙,当即招来几个儿子。

  只是这一看,他心就死了。

  后人不堪大用,曹家恐会走向败落!

  等他死后,徐家军拿下徐、豫、青三州,只是个时间问题。

  恰逢此时袁嵩带着族中大儒袁熙来到扬州,说服了孙全让出青州一郡,曹徳顺坡下驴,很快签署了停战合约。

  他想再给后人争取几年时间,兴许,孙辈还有希望。

  合约签署好的半月后,曹徳就因病去世了。

  死前曹徳就安排好了人手,徐州并没有因为主公的逝去而陷入混乱,曹徳长子曹盎继任主公之位,成为曹氏新的掌门人。

  只是,这个新任掌门人并没有按照父亲留下的遗言,安静发展,韬光养晦,以待时机。

  出孝后,上朝受封时,对恒帝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陛下何故谋反?”

  恒帝懵了:我反我自己?

  那一日,朝上乱成一锅粥,因为老臣们的极力阻止,恒帝死里求生逃过一劫。

  但那之后,恒帝便日日噩梦惊醒,整个人迅速消瘦下去,看起来好像随时都会追随他的忠诚曹徳而去。

  端午时节,河间县河道旁。

  徐月正坐在岸边凉棚为河里努力划龙舟的学生们做裁判时。

  司马懿和袁嵩一左一右,将恒帝与曹氏新掌门人的八卦笑说给她听。

  司马懿嗤道:“曹盎只怕是想自立为王了,他要是真这么做,荆、益二州只怕不会再坐观上壁。”

  袁嵩也啧啧两声,“也不撒泡尿看看他自己是什么货色,连咱们首领半根毛都比不上,也敢自立为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头顶日头热烈,人也被晒得多了几分烦躁,徐月喝了一大口凉白开,压下噪意,抬手示意两人别说话了。

  “大老爷们,怎嘴碎成这样。”徐月以手扇风,轻轻吐槽。

  左右两人听个正着,对视一眼,又互相嫌弃的迅速转头避开。

  龙头上的鼓声越来急,比赛已进入冲刺关头。

  岸边百姓们激动的喊着各自支持的船队,大喊加油。

  受气氛影响,徐月也站了起来,大喊:“加油!加油!”

  比赛很快有了结果。

  孙尚香头束红巾,满头大汗的与队友们欢声高呼:“赢了赢了!”

第624章 三个臭皮匠

  徐月把属于胜利者红队的奖品递给司马懿和袁嵩,让他们颁发给获奖者。

  一队二十五人,每人一个陶瓷杯、一双白球鞋,外加一张集体奖状。

  孙尚香等学生收到奖品,看见杯子上写的“龙舟大赛第一名”,高兴得恨不得亲上两口。

  在这个物资并不丰富的时代,这两件小小的物件,就已经是很好的奖品里。

  其他队伍的学生们眼馋得都要哭了。

  暗暗发誓,明年一定苦练龙舟,勇夺第一!

  在人们高涨的热情中,首届龙舟大赛圆满结束。

  起身离开的徐月正要离开,眼角余光忽然瞥见孙尚香捧着赢来的奖品,朝一个身着薄儒衫的青年跑了过去。

  “袁老师,这个给你。”

  青春洋溢的少女大胆把陶瓷杯塞进青年手里,转身就跑。

  跑到一半,回眸娇羞的看了青年一眼,这才在同伴们戏谑的目光,灿笑离去。

  被叫做袁老师的儒衫青年抱着杯子,呆愣愣的站在原地。

  许久,俊逸的面庞上飘上一朵红云,似才反应过来,举起杯子想要叫住少女。

  可惜,学生们都已经走远了。

  他只得将手收回,在同伴的打趣声中,抱着杯子逃也似的跑了。

  徐月目睹全程,惊讶挑了挑眉。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那个儒衫青年,就是袁家二公子。

  “他几岁来着?”徐月转头问跟在身后拍马屁的袁嵩。

  不得不说,人的耳朵就是这么奇妙,听着好话,明知有假,心情还是会不由自主变得美妙。

  袁嵩也被刚刚这一幕惊呆,听见首领的询问,这才回过神来,笑答:

  “二公子今年二十有二了。”

  徐月在心里算了一遍,“两人差了七岁,也还不算太夸张。”

  袁嵩听着这话,眸光微暗,首领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她同意这门婚事?

  徐月无语的看了袁嵩一眼,八字没一撇呢,你老别想太多。

  “走吧,司马先生你不是说凉州有消息了吗。”徐月示意袁嵩别再看了,一行人快步朝县衙走去。

  年初,西凉归入徐家军后的次月,徐月就点了哥哥徐大郎和诸葛二人,一为主帅,一为军师,带兵两万,前往西凉,夺回河西走廊。

  现在已是五月,出兵三月,也该有些好消息传回来了。

  事实证明,徐家军今年运气不错。

  前脚才同曹氏签署了停战协议,后脚凉州那边就有好消息传了回来。

  河西走廊夺回来了!

  话说三月前,徐大郎和诸葛亮带领两万骑兵进入凉州,了解了当地的详细情况后,二人迅速定下闪电战战略。

  三月中,由徐大郎亲率三千轻骑兵从中路进入河西走廊。

  马超带领五千兵力走下路,与中部军呈拱卫之势,负责截断。

  诸葛亮带领余下一万多兵力,从上路包抄,以免匈奴向东求援。

  三路人马同时出发,在指北针和二十倍附魔水囊的辅助下,打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

  特别是徐大郎带领的中路军,一路直击匈奴王王帐而去,杀得匈奴人哭爹喊娘。

  后又被下路的马超截断,残兵全部困死在沙漠里。

  带领最多兵力的诸葛亮反倒没机会与敌人正面交锋。

  因为刚从中路军那边逃出来的匈奴人,一看见徐家军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吓得掉头就跑。

  匈奴人跑,诸葛亮就带兵追,把匈奴人追到崩溃,最后飞箭把匈奴人全部射死在山谷中。

  徐家军精良的装备也在此战中一战成名,令匈奴人闻风丧胆,从漠南逃到漠北,最后被逼得不得不往西域那边迁移,徐家军的追击这才停下来。

  为避免匈奴人卷土重来,诸葛亮提出了重建丝绸之路的建议。

  这正好与徐月的想法不谋而合。

  接到凉州传来的消息的第一时间,徐月就把早已经准备好的五年重建计划书让人带过去交给诸葛亮。

  并将重建一事,全权交给他来负责。

  面对主公这般信重,诸葛亮感动不已,连夜书写三万字对“五年重建计划书”的读后感,寄给首领。

  “人材啊!”徐月拿着这份读后感,如获至宝。

  而后,取出对讲机,直接问诸葛亮:“缺啥,你说,全力支持!”

  诸葛亮也不客气,别的他不要,就要人。

  匈奴人已经被赶跑,眼下空出来的地盘这么多,没有人可怎么守得住?

  “首领,如您在计划书所说,河西走廊沃野千里,将士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但只有士兵还不够,咱们要深深扎根在此,后代子孙延绵不绝,方可阻遏匈奴卷土重来。”

  听见这话,徐月还要什么自行车?

  霸气的问:“要多少人?”

  诸葛亮答:“五万。”

  徐月“嘶~”的倒吸了一口凉气,五万可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她会想办法解决的。

  “等我消息。”

  给诸葛亮留下这句话,徐月挂断对讲机,抬头看向站在面前的司马懿和袁嵩。

  “你们怎么看?”

  司马懿端起茶杯喝茶,做思索状。

  徐月看向袁嵩。

  袁嵩突觉腹中一痛,抱腹面露痛苦之色。

  徐月冷笑一声,抢在他开口屎遁之前开口:“这招已经不新鲜了,下一个。”

  袁嵩抹了把额上的汗珠,谄笑说:“不如把大儒学子们召集起来,集思广益,总能想出对策。”

  徐月点头,“这还像句人话。”

  袁嵩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抱拳冲司马懿一拜:“司马先生,一块儿?”

  躲不了的司马懿只得放下茶杯起身,同袁嵩一块儿找人去了。

  别怪他不积极挣政绩点,实在是这次的政绩点太难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