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247章

作者:宣蓝田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江凛:“那就不援。退一步说,倘若诸位落入敌军埋伏,四面楚歌之时,最想听到什么?”

  “一定是援兵的动静。我方前兵离得太远,他们看不到上马关城门已经关上了,也不知自己被舍弃了——如果此时上马关方向响起火炮声,前兵必定会猜测有大军出城来援。”

  有小将军瞠目窒口:“这……这不是蒙骗吗?”

  出关的一万五将士尸骨无存,死前竟还得受这一骗?

  江凛转头看他。

  “前兵遇伏,是必死之局。绝境之下激出的战意涨一分,就能多撑一刻,多杀几个敌,也算是死得其所,是也不是?何况,元人听到身后火炮声震天,能不分心回头看看么?”

  大帐里静得落针可闻。

  ——死锁城门、不派援军、静悄悄的上马关。那些阵亡将士阖眼前的最后一秒,在想什么呢?

  ——若是那时炮响了,葛家晁家那俩小将,会不会惊怔回头,喊着“援军来了!随我杀出去”,再争一口气?

  在座的将军里不乏老将,最膈应的就是纸上谈兵,庸才瞎指挥。

  这孩子面孔稚嫩,分明没经过实战,只考过个乡试,好像是什么皇上点出来的“神童子”。除此之外,没什么可称道的。

  他分明没见过战场,甚至未必见过死人。

  但诸将军都忍不住去想。

  如果……真的按他说的,关关算,步步算,前军算,后军算,主帅算,这一战,未必不能打。

  天时,地利,人和。

  四时之序、节气变更、局部气象;山川地势、河流走向;人心向背、战意盛衰、军需后备补给……倘若全部可算,何止千变万化,十万八千变都不止。

  几位将军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再看面前这小小少年,大冬天,他坐在帐里都热得出汗,分明是个血热火足的小伙儿,心却是冷的。

  他能浑不在意地说出“牺牲一军”,也能将“死得其所”含在嘴边。

  这是天生的将才。

第224章

  一群将军围着沙盘,渐渐多了争执的声音。争那一战到底能不能打,依这萧小公子的战策可不可行。

  争了几句,又觉多说无益,人都已经没了,马后炮是实践不了的。

  话头渐渐转回来,诸将又去嚷江凛写的那几本全是数的天书,嚷影响一场战局的因素到底能不能这样赋值去算。

  “即便能算,可人心都是肉长的。攻城之前,小陆军师分明也说了元人兴许会设伏,但知道有伏,就能忍得这口气,眼睁睁看我将士惨死城头吗?”

  “这回元人虐杀战俘,离得远,我等咬咬牙放下千里眼,不看就是了。可咱们是守城一方,要是哪一天元人跑到城下虐杀战俘了,照小萧这样算出来,噢,‘出战无益’,便也呆在城头闭上眼,坐视不理?”

  且不说元人不可能摸到城下来,可江凛听懂了他的意思。

  这问题有无数种变式。

  ——大军撤退,明知留下断后的将士会死,还要不要留?留多少?

  ——倘若部队遇伏,断尾可逃生,是即刻断尾、舍掉后军千百条人命,还是全军破釜沉舟奋起搏一把?

  即便数据推演的结果完美无差,用数据结论去校正人心的偏倚,可不可行?

  这不是国君一己之私就能搅得天下动荡、民不聊生的年代了,却也没比那个年代好多少,兵器依旧是冷的,血依旧是热的,为将者照样会鲁莽,士兵打仗照样会热血上头。

  这是靠人数堆兵力、靠兵力堆胜率的年代,兵法策略、阴谋阳谋的作用都要往后排。两军对垒,白刃战互相消耗,如同拿人头填葬坑,何时填平了,大道平坦,后军就能攻过去了。

  不像后世,提前编设好算法,一个“发射”键摁下,导弹锁定轰到头,战与降,都不会有太多犹豫的时间。

  可后世纯粹理性的计算编程、数字化战争,与他们隔了千年的时间,眼下,历史的车轮还停留在古战争与后世战争之间漫长的过渡里。

  火器一旦走上战场,更新迭代会越来越快,新式的武器威力会越来越凶猛;又有了万里眼,这是另一样比历史提早三百年出现的利器。

  这两样神兵一出,再加上兵棋的数据推演法,三样东西,会将军队清晰地拆分成“将”与“士”。

  以千里眼,提早能看到敌人布局;以数据推演,能提早议定策略,预测战果。

  如此一来,战争变成了可预测的模型,将军点兵时便能直观清楚地算出来:前军就是去送死的,即是所谓的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左翼就是去诱敌的,生还几率不足两成。

  不论什么策略,不论士气高涨还是衰颓都没分别,战场如棋盘,需得小兵问路,需得弃卒保帅。

  而这些活生生的人命落在公式上,只会推导出一个简单的线性律,以溃不成军的那一时刻算崩溃系数,算得单兵作战能力,伤亡与杀敌数归为战损比……

  数字真实,高效,却是没温度的。

  江凛抿了下唇,进大帐一上午了,头回露出一点很淡的踌躇。

  “我不知这话对不对,诸位且听一言罢——我自己觉得,指挥作战的将军,不必以肉眼去看真实的伤亡,为将者本就该是冷漠的,跳出情势纵览全局,对士兵的伤亡保持钝感,对战局才能有足够的敏锐。”

  “换言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必要的牺牲,都是前进路上的铺路石。”

  整个大帐一片死寂。

  兵家啊,自古至今学的都是“爱兵如子”,视卒如婴儿,视卒为爱子。

  这话说起来有点虚,实则将官心里都有杆秤。

  京官三年一大考,地方官三年一换,领兵的将领却很少调动。不光是因为将士要磨合,每个将军带兵的法子不同,更关键的是,士兵对将领的信重培养起来很费功夫。

  从京城外调的将军,即便是殿下,十月份来时都是带着过年的军饷来的。这回又是十万套棉服棉被,还不都是以情笼络人心?不然士兵都是肉|体凡躯,没点信念护在心口,谁乐意冲锋陷阵去?

  萧小校尉此言,听一遍叫人懵怔,听两遍,那真是一盆冰水兜头浇下来。

  可话说两头……未必没有道理。

  倘若这回,他们看见元人虐杀战俘时,放下千里眼,不逞一时意气……

  没等将军们细思出个结果,江凛挥挥手里的日事记,“我看过你们主帅营这月的陈事与调度。”

  上马关一座主城,三座辅城围绕,形如凤凰单展翅。重兵屯在北小城,营房层层排布,最中心是主帅营。

  几位老将都住在这一片营房里,每天从主帅营传出去的调令无数。

  江凛:“兵源、军备、粮草、军饷、内外交涉、流民安置……全要主帅过一遍眼,何必?”

  帐里没人作声,反应都有点钝。那老将军徐徐说:“令出多门是大忌,殿下主事,再委派各官,方能……”

  说不下去了,老将军叹一声:“小先生你说罢。”

  江凛:“令出多门,想是因为事由交叉,重新分立各部职责不是难事。”

  他拣着日事记上每天的事由,不该由主帅管的全择出来。将军们分神听着,如何也静不下心了。

  这几日军营中士气低落。早年有赤城挡在前头,上马关一座后堡,此城将士见过的血不比杀过的猪多。

  几十年无大战,每年只看见番邦小族的供奉一车一车地往京城拉,驻地的屯兵没仗打,垦出一片一片新田,半月练兵,半月种地。

  承平已久的盛朝,从上及下都陷在国富民强的迷蒙里,败一仗,梦醒一层。

  一旦战起,这层隔着纱的美梦被狠狠贯透,三座尸塔积起的阴影还没消,军营里已经冒出了畏战怯战的声音。

  “守方易疲,咱们不缺后备供给,保持警惕,慢慢等罢。元人久攻不下必有所失,等着他们出错,抓他们漏洞便是了。”

  江凛半杯温茶润了润嗓:“余下多说无益,还是尽快练兵。”

  先头那老将军转头看殿下,只见殿下眉眼疲倦,从进帐后一直手撑着头,没吭声,便自己接了腔。

  “愿闻其详。”

  元人中路兵马是速不台领兵,成吉思汗生前亲封的“四獒”之首,虽年纪老矣,锋芒极锐,跟大同守备同为老将,打得有来有往。

  这蒙哥虽年轻,却极其耐得住性子,上个月整月打了两仗,这个月眼看上旬要过了,只此一战。虽说这仗输得惨,但料想元人抓不着漏子不会再来了。

  上马关一座中型关,本屯不下这么多的兵,军帐分布极密,又无仗可打,士气难免生倦。

  江凛站在一群人目光中心,仍是低垂着眼睛,枪尖一划。

  “咱们开军事演习——四支大军,分两组,每隔五日比兵,每隔十日练将,城内没地方,就叫他们去城外比。”

  城外?

  “你这话是何居心!”

  后座一位将军猛地站起来:“此一座小关,外无城墙,无天险,把兵扔到外边去,要是元人猛攻来了,岂不是全回不来?”

  江凛反倒奇道:“元营离你们三十里,整兵就算他们半个时辰,从元营冲到城下又要半个时辰,诸位手拿万里眼,能提前窥测敌营动向,一个时辰不能把分散在外的散兵带回来?整兵速度慢得不如龟爬,这仗便不必打了。”

  好毒的嘴……

  他分明连个嘲讽的眼神都没有,一群年轻的、年老的将军还是忍不住抬手想要捂脸,总恍惚被一个巴掌刮脸上了。

  等帐中将军们散去,江凛跟几个影卫仔细收拾了沙盘上的陶模,安置回当前战局的形势。

  回头看殿下,仍然是坐在主座上,一动不动,恍似走了神。

  他头疼得有些迷糊了,但脸色还好,唇抿成一线,跟往常的样子没什么大不同。

  江凛也就没留意。

  他跟这位殿下接触极少,见二殿下的回数甚至比见太子还少一回,自己挑了个不远的位子坐下,寒暄一句:“还是没小公子的消息么?”

  晏少昰眼里聚了焦,分掌揉着额头,简言两字:“还没。”

  葛规表没得可惜,也可怜,葛家这一房就剩一个老母,每天在军营外瞭一瞭。昨儿递话进来,说是夜里梦着孙儿在笑,问问二儿有没有探着消息。

  那老太太身子不好,去年大儿葛循良战死的时候就伤心得几近气绝,如今小儿子又没了,军营还没把葛规表阵亡的死讯告诉老人家。

  军营里死讯不单发,隔三月才发一回。晏少昰又有心瞒着,吩咐探子抓紧联系山鲁拙,他始终惦记着叁陆九月传回来的那句口信。

  ——偶然听得一圣子的消息,年纪相貌体征肖似葛将家小少爷,奴才去探探真伪。

  要是能把这孩子找回来,也算是给老人家留个念想。

  江凛点点头,未说什么。

  他曾在乡试口问一试中辩过此题,对葛都督特地了解过,后来也留意过几回葛家家事,算是江凛在这时代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名牵系。

  “你之后有什么打算?”晏少昰问他。

  江凛很淡地笑了声。

  “我再待三日。兵棋推演诀窍全写在书里了,殿下要是想要我安排一回军演,需得尽快安排兵马,怎么也得五百对五百才能排演开。”

  “纸上谈兵招人恨,我留在此处无用。小萧……”

  他指指自己的脑袋:“快十五了,他要出来了,他总惦记着回天津,似有不能拖延的要事。我也想贺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