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282章

作者:宣蓝田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葛循良送了两程,都回头了,到底放心不下,驾着马颠颠追上来。

  “殿下,我看你老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又生了小儿子,嗐!将来哪天你要是……咳,想干点大逆不道的事儿了,老葛我也帮不了你什么,毕竟咱是大盛朝的兵。”

  晏少昰愕怔,不由失笑,只见葛循良拍着胸脯,豪迈一笑。

  “但你要是败了,就往我这边跑,往更北边跑,哥哥我拼死也护你一程。”

  ……

  “殿下,西辽汗昏死过去了,一息尚存,要如何处置?”

  “卑职以为,断了他脚筋便是,就地打辆囚车运他回京城,交由皇上处置才为妥。”

  晏少昰撑着身坐起来,往那头看,正对上乌都也朝他望来。

  那孩子模样秀气,一双眼睛生得极美,蓝莹莹的瞳孔里似蕴藏星河,看人时尤其透亮,几乎不像他那眼如铜铃力如蛮牛的爹。

  晏少昰与他对上一眼,差点怔怔落下泪来。

  那孩子蹲在耶律烈的身边,伸出手,小心翼翼探了探他的鼻息,察觉人还没断气,那孩子甚至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晏少昰闭上眼,不再看。

  “关起来……关起来再说。”

  他在寒酸的窑洞里睡了一夜又半天,等清醒了,底下人才敢上来换药。

  他虎口震裂,伤得厉害,腰腹也被血染透,额上的伤反而是小伤了。

  随行的王太医穿针引线,给殿下缝了虎口,再看殿下发际线上那条疤,到底有些遗憾:天庭骨上裂了个豁儿,福气都要跟着跑了。

  “此处的辽兵共计三千余人,都是骁勇善战的王帐兵,其余各部六万余人,都分散在托克托北部草原——未免辽人传出信去,引大兵回援,殿下,咱们得赶紧撤了。”

  影卫站在窗前回报,进来站了好一畔了,始终没挪个位置。

  晏少昰觉出有异,起身,视线越过窗棂往外看了一眼。

  马厩里临时围了墙,几十根木桩深深嵌进地里,又落了锁,成了个简易的牢房。

  乌都坐在马厩外边一块石头上,他穿得灰扑扑的,个头矮小,坐姿又端正,坐在那儿几乎像个四腿小凳。

  外头不暖和,他缩在宽大的狐裘里,定定瞧着耶律烈。

  半天,用契丹语憋出一句:“耶律烈,你别跟那个皇子对着干了……”

  耶律烈冷哼:“昨日还叫着父汗,今儿就改口了。”

  乌都不理他,认真咬字往下说:“我感觉,那是个好皇子……咱们跟他好好讲道理。”

  耶律烈嗤笑一声:“你感觉?你懂个屁。”

  他身上有伤,唇角崩裂,脖上的勒痕青黑,全身的衣裳都黏在身上,板结成块,一副失血过多命不久矣的样子。

  乌都定定看了他一会,怎么也没法把目光从那些伤口上扯下来。

  他识得道理,这两天,盛朝几个小兵总是旁敲侧击地给他讲一点葛将军的事——葛家祖辈是什么样的忠义耿直,葛将军因何从军,葛将军有多孝顺爹娘,与夫人有多恩爱……

  在他出生之后,葛将军摆了几天的酒,请了几天的流水席,全城百姓聚起的零碎布头装了好几筐,全都给他做了百家衣,纳百家福……

  可他穿来得不巧,他没见过那个“葛将军”。

  他穿来时是个雨夜,大雨瓢泼,他冻僵在一个积水潭里,不过是成人两步就能跨过去的浅坑,差点要了他的命。这个弱小的躯壳太无力了,藕节似的胳膊腿全使不上力,他痉挛发抖,爬都爬不起来,差点续不上下一口气。

  这个害了葛将军的辽汗,半身酒气,半身羊膻味,抓起他来看了看。

  瞧他还有一口气,给他灌了一口酒,焐在怀里暖回来了。

  乌都烧得迷迷糊糊时,听到男人一句:“这小东西一来,天就下雨,保不准是有什么神灵庇佑,死了可惜——找个姆妈,给口奶养着罢。”

  他就靠这么一口奶,尝到了这个世界头一口温热甜蜜的滋味。

  这些辽兵杀人如麻,耶律烈更是,他杀人甚至不眨眼,连自己的兵也砍,军法、军纪全由他说了算。

  可他也没有多坏。草原上处处都在杀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揣着刀,有时抢粮,有时被抢,无人领的尸骸扔到草坡上,被秃鹫与野狗啄食。

  而这个边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寡妇街上每天都有强|暴的事,要不到饭的小乞丐缩在墙角取暖,一场感冒,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这是人命至贱、死与生都不值得多看一眼的草原。

  他接到了贺晓的摩尔斯密码,死死抓着那句“I am HX,in JingCheng”,护在胸口,好叫自己心口的血不要凉。

  可京城,是一缕还没摸着的烟。

  除此之外,整个世界、整个中原,都是隔着雾的,眼前这个坏人的怀抱是唯一具象的东西。

  乌都又在马厩边坐了一会儿,起身走了,不多时,又擦着墙缝鬼鬼祟祟回去,往马厩里塞了两包干粮进去。

  他个头小,行踪也敏捷,以为没人看见——却不知整个篱笆墙内外,人人都能看见。

  晏少昰闭了闭眼,没吭声,喉骨上下滚了滚。

第259章

  腰腹的伤不好上药,油膏会被蹭到里衣上,纱布裹了两层,束腹束紧了,走动起来才不觉疼。

  晌午照旧给马厩里扔了碗饭进去,那辽汗倒是拉得下脸面,吃得一颗米也不剩。

  吃完大马金刀地坐在草垛上,沉着一双眼,盯紧院里来来往往的影卫。大抵是觉得没可能跑出去,便冷热饥饱都不顾了,倒头就睡,蓄养精神。

  晏少昰把各路探子的信报过了一遍耳,北方的军情就成图刻在他脑子里了。

  他调兵这么大的动静瞒不过人,营里的监军也跟来了,对上辽兵狠厉的目光,总觉得此地不能久留,久留必出差池,又催促殿下赶紧离开。

  晏少昰点头:“去准备罢,明早回城——我快马先行,小公子坐着马车慢慢走罢,备一队重兵护好他。”

  幼童不知善恶,喜恶亲疏也是跟着身边人走的,这孩子年纪还小,带回去好好教,还能扭得回来。

  他太|祖母还等在上马关,几位堂叔伯也全是正直的将军,不怕没人照顾他。

  葛家军出身的几个探子最苦,白天一张张大笑脸对着乌都,哄他玩,哄他开口说话,私底下却抹了好几回眼泪,在殿下面前也没掩饰住苦相。

  “将军家传到这辈儿,排的字辈该是‘成’字了。将军自知是个粗人,请家里老祖宗给小公子起的名。”

  “小公子大名葛成才,小字‘若愚’——可我们叫破了嘴,小公子也不怎么理会,仿佛听不懂这几个词。辽兵喊他乌都,他倒是总能给点反应。”

  晏少昰:“由着他罢,大了再改回去。”

  他又往窗前眺了一眼。

  那孩子小小年纪,就似悟得了君子慎独的意诚,起床叠被都是自己做,身边有没有人伺候都一个样。

  眼下,他正扒拉着满地的瓷瓶玩,大瓶小瓶圆瓶方瓶,井然有序地摆成行列,谁也不理会。

  影卫在旁边絮絮叨叨说话,乌都就浅浅一皱眉,抱着瓶往一边去。

  他给这些瓶子定了各式各样的规矩,还冠了序,一号瓶要放在房顶上,二号瓶要放在北边山头,三号瓶要放在河冰上。夜里放出去,第二天清早再捡回来,拿个小戥子称里边积水的重量。

  影卫还当他是闹着玩,瞧瓶身沾了灰土,里边的积水也积了十天半月了,不干不净的。懂事的大人们趁他午睡,烧了壶沸水,把一堆瓶子里里外外烫洗了两遍。

  乌都两条眉毛皱了大半天,悲愤地画了个圈,将地上一堆瓶子圈在其中,写了四个字。

  ——闲人勿动。

  ……

  还是个孩子。

  晏少昰眼里浮起暖意。

  这篱笆院住了没半年,却处处留下了乌都的笔迹。这孩子惯爱往墙上胡写乱画,大概是因为没有纸笔,被火烟熏黑的土墙上处处写着字,黑一道,白一道,有炭笔,也有划痕。

  晏少昰随便扫了一眼。

  ——壹二三四五,個十百千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字迹稚嫩,倒也横平竖直,全都是叁陆教他的,学得不慢。只是写得太乱了,这孩子个头矮,踮起脚、抬起胳膊够不着三尺高,墙矮处的字迹竟一层层往上叠,横着写,竖着写,斜着写,绕圈写,满墙几乎看不出本色。

  好学是好事,这岁数启蒙也没迟,等回了上马关,再给他找名师。

  晏少昰这么想着,视线拆拣着墙上一遍一遍叠上去的文字与符号。

  忽的,他目光一凝,连气息也滞住了。

  那是一串大食数码,却又混着别的西洋文,他在其它任何地方都没有见过。

  唯独在唐荼荼的建筑图纸里,在江凛的兵棋方程里。

  ——t0=1200(?),tF=2140,dC/dt=a1·C+a2·PC,短波辐射……

  ——Qs/Qt=-(V+AVt)·△(S+F+ASt),平均层热成风……

  ……

  昔日,唐荼荼还没暴露身份,对着他满口胡言的时候,曾说她有个师兄,能算天时,会观星象,有经天纬地之能。

  那之后不久,江凛说,他们有一个同伴,擅气象学,能推演风云雨雪,造一台候风地动仪也不在话下。

  探子回报说,草原上出现了一个呼风唤雨的圣子,他所过之处,不论干旱多久的地儿都会下雨。

  晏少昰额侧的细小血脉一簌一簌跃动着,半天不敢眨眼。

  杂乱无章的字迹渐渐分了层,他手撑着膝头蹲下,凝神于双目,在满墙的胡写乱画中找他不认识的内容。

  不止是码子与西洋文,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图夹在其中——八条线绕着一个圆圈,是太阳,是晴日;云挡住太阳半张脸,是多云;雨是雨,雪是雪;东南几长条布满黑色三角的弧线,排着队向西北方向延伸,不知是什么……

  直到辨认出整张画幅,晏少昰才慢慢看清楚,被字迹压在最下方的刻痕,分明是整个中原的大地图。

  东南西北,高山大川,尽在图上,最新的刻痕,意指海上一股强劲的东南风吹向了内陆。

  满墙乱糟糟的字迹尽是草稿。

  “廿一……”

  晏少昰手扶在墙头,摩挲着日复一日的刻痕,五指不可抑制地抖起来,又慢慢攥成拳。

  故人之子,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又掀开一层更匪夷所思的现实。

  他甚至不像唐荼荼那样,躲在一个小库房里画图;不像江凛,认生时会藏拙——所有字画全大喇喇刻在墙上,辽兵一群废物秧子,竟把这当三岁小儿胡写乱画!

  “廿一,把这四面墙都拓下来。”

  晏少昰说着,突然顿住:“不必……你,去带那孩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