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父母图鉴 第385章

作者:一倾山水 标签: 穿越重生

  “我们挣到钱了!”

第136章 龙凤呈祥(14)

  “真的, 太好了!”

  “啊,真的有人要我们的魔芋啊!”

  村民们虽然早就听顾细这样说,可是直到这一刻, 才有了那么点实感。

  被这巨大的惊喜砸中, 他们激动得不行,有的人手颤抖地握在一起,有的人只是用拍拍肩膀的宣泄情绪,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狗蛋儿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除了为村里卖出了魔芋高兴之外, 还有就是,他终于可以不用再念叨七大爷说的惩罚了, 天知道他的口水都要干了。

  他错了,以后魔芋作坊一定蒸蒸日上, 大卖长虹!

  “顾主任,大队长,你们也累了,快回去休息吧,魔芋那边有我们呢。”不少村民道。

  顾细给各道工序都分了人, 流水线生产, 现在每个人有明确分工,在有条不紊,各司其职。

  她和大家都说了,这段期间的表现算是实习分,最后会在实习、笔试、面试相加,最后得到的二十名最高分, 才能成为魔芋作坊的正式员工。

  所以现在顾细只需要负责魔芋爽的秘制调料就好。

  王素父亲那边很快有了消息, 他特地来到了沈家村, 想要看看魔芋到底是什么样的。

  看到地上类似于芋头的东西,他没多说什么,更没有问是怎么把这东西变成魔芋结的。毕竟这可是人家村里挣钱的门道。

  “棉纺织厂会订一批魔芋结,”王父笑道,“先试一试,如果工友们后续反应好的话,那就再订。”

  顾细点头:“完全可以,不过我们也得事先和您说明,这魔芋也是季节性食品,估计也就这一阵子有。后续的话,就只能卖存下来的魔芋干了。”

  这也没办法,现在魔芋还没有大规模种植,更没有好的保鲜条件,所以只能顺应天时,在魔芋盛产的季节做出相应的食品。

  “能理解。”王父道。

  “对了,”顾细拿出刚做好的魔芋块,“干魔芋结要贵一点,但是这种当天拿回去直接能做菜的,会更便宜一点,您要不要试试?”

  王父眼睛瞬间精神了,“能便宜点最好。”

  他确认和之前的做法没什么不同后,当即把所有的魔芋块都买下了,“最迟后天,我会过来告诉你要不要继续订魔芋块的。”

  结果十分喜人,王父那边继续直接订购魔芋块。顾细是每天限量供应魔芋块的,毕竟她没打算停下做魔芋干的脚步。

  这些魔芋干能保存更长的时间,泡发后,做出来的菜以及魔芋爽能卖出更好的价格。

  袁镇长那边结果也很喜人。

  最近几个公社在一起开会,袁镇长拿出魔芋爽招待同僚,魔芋爽立即得到好评。

  而且,公社众人早前得到了魔芋爽的福利,吃过后简直停不下来。

  还有就是棉纺织厂等人的口口相传。

  一时间,魔芋在县里突然有了知名度。

  沈家村也跟着出了名。

  因为无论是魔芋爽,还是棉纺织厂的食堂,都会贴出顾细请胡教授几人做的标识。

  魔芋爽是贴在玻璃瓶外的,小小的一个,充满传统风味,十分好看。

  而棉纺织厂那边,顾细对客户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就是把一张五十厘米长的正方形标识,贴在魔芋这道菜的上方。

  魔芋有这样的效果,魔芋坊更加要好好搞,以后要是弄其他零食,也很不错。

  顾细很快举行了魔芋作坊的第一次招人入试。

  考试没人敢打歪主意,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呢,老人孩子,还有对手村民。

  “好,现在来分发试卷。”顾细下令,机灵的孩子充当小助手,刷刷刷地发试卷。

  试卷是胡教授几人帮忙抄写的,他们这段时间基本都是早上去劳作,下午沈青松和顾细会给他们派发任务,比如出题,抄试卷。

  这样的确有点大材小用,不过现下这个阶段,这样做是最适合村民的水平的,只能先委屈一下胡教授他们。

  胡教授几人却很欢喜。现在这种出题抄试卷的日子,让他们有种回到从前的感觉,而且不用过多地干活儿,身体得到休息,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精神状况都比以前好多勒。

  几个副队长都知道顾细和沈青松每天都会让胡教授几人做事,以为胡教授几人是在接受顾细和沈青松的思想教育。

  而且胡教授几人绝对不会透题给村民,简直是绝佳的好帮手。

  村民们拿到试卷,第一反应是,字好漂亮啊。

  很多村民练字练了好久,也只是让字顺眼了一点,根本没有试卷这种效果。

  顾细也想过有没有必要抄写这么多份试卷,她有在为以后做打算。

  这些试题后续都是可以有用的,比如,要是有小学了,可以发下去让孩子们认字跟着描红,胡教授几人的字都有风骨,是现成的字帖。

  还有就是,既然他们打算把沈家村魔芋这个品牌打出去,那肯定在村子里营造出魔芋特色。

  她可以把这些试题贴在村里,来人一进入村子,就能感觉到他们沈家村在魔芋上的专业和严谨。

  因为这个一举多得的原因,顾细最后还是决定了要每人都有一份试题。

  村民们紧张地拿过试卷,一看,上面的试题除了顾细说的两大题型之外,竟然还有附加题,考算术的!

  之前顾细安排林妙在课堂上教了这个,有的人学会了,有的人没学会,有的人怎么也学不会。他们和世界上所有学生一样,对数学的态度可谓是有爱有恨,有的人觉得数学很有趣,有的人则是每天一问,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有数学,根本是来折磨人的嘛。

  不少村民的脸都绿了,晕乎乎地出来,排队参加面试。

  面试题目包括但不限于,说一下自己的一些种植经历,怎么把魔芋推销出来,说说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评价一下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如果你是小组长遇到了一些情况,你会怎么处理,这些诸如此类的题目。

  对于乡亲们来说,题目的确有点奇葩。

  在顾细的解释之下,他们也都明白了顾细的用意。

  如果以后魔芋作坊要扩大生产,那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魔芋怎么长得好,做好了之后怎么卖得更好,只有卖得更好,才能有更多的钱,才能招收更多的人。

  乡里乡亲,人情关系,这样既笔试也面试的要求,严格之余,选出来的人会让人信服,知道结果也不会有任何微词,因为大家都对彼此的表现看在眼里。

  结果出来,有人欢喜有人愁,魔芋作坊现在的规模不大,他们录取的人数有限。

  顾细这边没让夫妻俩同时进作坊,而且选的都是女人。

  剩下的人家,留给沈青松那边。红砖厂的要求比较低,沈青松排除了有媳妇进魔芋作坊的人家,剩下的男人都进了红砖作坊,根据工序分成几个小组,参考男人们在面试的表现后,从中选出面试表现优秀的几个人当小组长。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村里基本每一户人家除了基本的村里种田公分外,都能有一份额外的收入,不会有争端。

  有了之前的讲课,顾细把人招进魔芋工坊后,不用再花更多的时间培训。

  只需要再针对一些板块进行细讲就好,比如说,技术如何更加细节,在思想上和职业素养上到底要如何更有要求。

  她讲得头头是道,成功考进魔芋作坊的人这次明白,原来之前针对全体村民的培训只能算作是基础。

  妇女们对顾细简直可以说是顶礼膜拜。

  在这次内部动员大会里,顾细侃侃而谈,对各种知识信手拈来,咳咳,还稍微给各位妇女同志洗了一下脑,告诉她们能从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绝对是有潜力、有实力的,所以一定要好好干。

  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妇女同志们听得红光满面,好像下一秒就可以去征服宇宙。

  而她们也彻底成了顾细的死忠粉。

  “我还没有选出小组长,在座的各位都有机会,至于怎么才能当上组长,就是你们要思考的事情了。因为我的要求是,要有主观能动性。你们要自己主动去思考很多事。”

  顾细和沈青松都觉得沈家村的人是合适的工作者,他们只要被安排了工作,基本都会完成得很好,可是这也有一个小小的缺憾,那就是很少会有人主动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说句厚脸皮的话,我对魔芋作坊十分有信心。以后肯定会多招人的。你们这第一批招进来的人,如果不展现出能力,我怎么提拔你们呢?种植、技术、人事、销售,总控,管理层的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上不去,那就是别人上。”

  “所以,考进来后,也不要放弃学习,放弃思考,你永远不知道你旁边的人有没有半夜在努力!”顾·卷王制造机·细振臂一呼。

  她雄心勃勃道:“今年如果卖出去的成绩好,等明年,我们的魔芋种植生产扩大规模,到时我们魔芋作坊正式高调地再次亮相,我会积极邀请公社领导过来剪裁参观,还会请人过来照相。”

  顾细毫不心虚地画大饼:“在那边之前,我会评选出优秀员工,谁做得最后,就站在前面。”

  这些都会实现,但要一步一步地来。

  员工们被打了鸡血,干活儿干得可卖力了。

  顾细也没闲着,看魔芋的产能上来了,她又跑去薅袁镇长羊毛:“镇长,您是不是考虑扶持一下我们本土作坊?”

  袁镇长气笑了:“我还不够支持?”他都自掏腰包买了,虽然也的确好吃就是了。

  其他镇长来询问的时候,他也挺有面儿的。

  “那县城还有其他村子里还有很多人没尝过呢,”顾细小小地建议了一下,“我也不和您拐弯抹角了,我想在县供销社里面租一个短期的小摊位,就魔芋盛产这段时间,您看,行吗?”

  袁镇长沉吟片刻,其实已经心动了,但是表面上还是很严肃:“这个你和供销社那边的人去谈。”

  “可您不同意,供销社那边肯定也不会同意了,您同意了,我们才有更多底气去谈。”顾细不急不躁,将原因说清楚。

  袁镇长微微点头,“最后一次。”

  顾细笑眯眯,这一波稳了:“行。”

  这件事是最后一次,但是其他事情就说不定了。

  顾细这次不是和沈青松一起出来的,而是带着魔芋工坊的员工一起出来。

  苗翠花是沈大壮的妻子,沈大壮就是那个之前在一众村民面前说自己一定会开上拖拉机的人。

  沈大壮目前负责拖拉机那边的工作,没进红砖厂,所以苗翠花适合进魔芋工坊。更重要的是,她的面试表现十分出色,在沈家村中,她是嘴皮子比较不错的人。

  “走吧,”顾细扬了扬手里的纸,“我们去供销社。”

  有了镇长的首肯,供销社那边答应得很快。

  他们也都听说了魔芋这个新食品,据说非常好吃,

  顾细看向苗翠花,至于细节,先交给苗翠花试试。

  她十分悠哉地在旁边听苗翠花和供销社的人讨价还价,来之前她和苗翠花说过心里价位,也教过她一些销售技巧,希望对方能派上用场。

  最后的价格比她想象中的还要低,顾细满意一笑。

  当然,打一棒子给一甜枣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以后说不定要常来常往,顾细和供销社负责人:“供销社的员工买可以打八折。”不过肯定要限购。

  供销社负责人满意了,自己和员工能得到实惠才是真的,毕竟公社的钱又不是给他赚的。

  棕供销社出来,苗翠花把收敛起来的激动全给释放出来了:“顾主任!我……我竟然真的谈成了!”

  那可是供销社啊!以前她来到这儿,都得看里面售货员的脸色买东西。

  可刚才她竟然和那里的工作人员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