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父母图鉴 第62章

作者:一倾山水 标签: 穿越重生

  他一人分饰两角,还原整个争执过程。

  顾细津津有味看完,还笑着点评了下语气可以再激烈点。

  顾昭眨眨眼。

  他回来的时候还在想父母会不会生气,或者情绪激动地不同意。听一些同学讲,他们的奶奶和爸爸妈妈会吵架,他回老家时就在想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但到了后,发现奶奶和妈妈相处得挺好,他根本是白担心。

  可是,现在爸爸妈妈听说了这事,竟然还在笑。

  父母现在的表情好平静,他试探道:“爸妈,你们怎么想?”

  顾细反问:“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事呢?”

  顾昭眉毛深深蹙了起来。他有点为难,刚子哥对他那么好,每天带他去各种地方玩,有什么好东西也想着他和丫丫姐,奶奶也对他很好,他不想爸妈和奶奶因为刚子哥吵架撕破脸。

  但是,爸爸妈妈对他更好啊,他们可是他的爸妈,如果连他都不站在爸妈这一边,那怎么对得起他们呢?

  “爸,妈,我觉得刚子哥人很好,干活也很厉害,但是,”他着重强调了一下这个转折,坚定道,“这事我一定无条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不愿意,我一定反对到底。”

  爸妈不同意,奶奶肯定没办法。他支持父母。

  顾细启发孩子:“你觉得刚子知道这件事吗?“

  顾昭愣了愣,“应该,不知道?”

  对啊,刚子哥还蒙在鼓里。

  “这事从头到尾还是你奶奶的想法,大伯母知道了,不同意,可其实最重要的是当事人,如果刚子不同意,你奶奶也没办法啊。”顾细将最后一个玉米馍馍揉好,慢条斯理收拾东西,没打扰顾昭思考。

  等她起身,顾昭问:“那这事,要不要告诉刚子哥?”

  说完,他自己反驳了自己的话,“奶奶肯定会和刚子哥说。”

  “是啊,这件事暂时还没到我们这儿,我们不必提前烦心,”顾细看得很开,牛翠华会不会说还不一定呢,“还有,这事应该交给你爸去沟通。”

  她拍拍顾昭的肩膀,教育道:“小昭,你记住了,如果妻子和婆婆起争执,那最忙的人应该是那个丈夫,他是沟通的桥梁,起决定性作用。”

  顾昭:我为什么要记住?我还是个孩子啊!

  他直直看向沈青松:“爸,加油。”而后起身拍拍屁股走了。

  沈青松轻笑摇头。

  嗯,妻子说得对,这事他负全责。

  果然,当天晚上,顾昭就看到奶奶偷偷摸摸找了他爸。

  他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轻手轻脚踱步到墙角,耳朵竖得高高的,探向说话那边。这几个小时,他的心像是被有羽毛时不时挠一挠,好痒,总是忍不住想沈青松会怎么处理这事。

  一次,就这么一次,他以后一定不偷听大人说话。

  背后突然多出一道小小的声音:“看什么呢?”

  他吓了一跳,心提到了嗓子眼。

  回头一看,是顾细。

  他松了口气,但手脚忍不住蜷起来,不知所措。咳咳,偷听被大人当场抓包,也是没谁了,他也太那个了吧?

  谁知,顾细“嘘”了一下,竟然拉着他一起偷听!

  “青松,之前你们不是说要开馆子吗?你们招到人没?”牛翠华道。

  沈青松摇头,“没。”

  “那能让刚子去给你们干活吗?他勉勉强强考上高中,高考的分数,哎,不说也罢,不像丫丫,他就不是读书的料,我寻思着……”牛翠华一咬牙,道,“刚子在你们干活,你也能照看着点。”

  “妈,”沈青松直接道,“这事红姐和刚子知道吗?”

  “知道,他们都知道,”说到这儿,牛翠华叹了口气,“可是他们都不同意。”

  沈青松朝牛翠华看过去,“那你说再多也没用。”

  牛翠华低落道:“也是。”

  过了良久,牛翠华道:“那没事了,你们过两天就回去了吧?我这两天给你们收拾点东西,蔬菜干要不要?你们开餐馆,能省一点是一点,当初你姐就从我这儿拿了不少菜干过去,便宜又好吃。”

  沈青松突然道:“妈,你回去和刚子说,要是真的想跟我干,让他自己来跟我说,走正常的面试流程,我只收心甘情愿干活的人。”

  牛翠华愣了一下,而后喜出望外,声音都飘了起来:“哎,好……好!我马上跟他说!”说完,像是一阵风似的飞走了。

  顾昭诧异抬眼,看向顾细。

  这……

  他爸妈同意刚子哥去餐馆干活?!

  顾细揉揉孩子的头,“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快捡起来吧。”

  顾昭竟然下意识看了看地上,而后才反应过来,幽幽道:“妈。”

  “哈哈哈,”顾细没再卖关子,“我和你爸商量过了,刚子很勤奋,品格也挺好,之前在厨房帮忙,他的手艺也过关,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反正我们都要招人,刚子各方面都很符合,挺合适的。”

  “而且,你也挺喜欢刚子,不是吗?”

  顾昭目光惊喜,点头,为刚子哥小小地说了几句好话:“刚子哥老实肯干,他力气还大,就是不喜欢读书。”

  说到这儿,顾昭总算明白某些家长的心情了。

  刚子哥这么年轻,他觉得可以多学点东西,去学校上学吸收知识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帮助,他试着给刚子哥补课,但这事经历了一次,他不想再干了。

  他自认为脾气很不错,可在给刚子哥补课时,他忍不住吼了出来,他一吼完,愧疚得不行,因为刚子哥对他这么好,他怎么能这么没耐心呢?

  谁知刚子哥竟然反过来安慰他。

  “每一个给我讲过题目的人都会这样,没关系,我都习惯了,是我太难教。我真的没办法,一看到文字和数字就头晕。”

  刚子哥可怜巴巴的眼神至今还留在他的脑海里,顾昭扶额,“妈,你能不能给刚子哥讲讲课?”

  他妈这么厉害,说不定……能行呢?

  顾细也知道这事,“我都听你丫丫姐说了,你以为就你给刚子补课了吗?你丫丫姐和刚子相处这么多年,肯定也和你一样着急。”

  顾昭:“丫丫姐的心情……”

  “比你的心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顾昭默了几秒,道:“丫丫姐辛苦了。”

  顾细轻笑,“我猜应该是你刚子哥有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顾昭第一次接触这个词。

  “有些人天生这样,你可以当成一种比较罕见的病症,”顾细揽住顾昭的胳膊往回走,“我还是不勉强了吧。”

  顾昭无奈点头。

  “不过,我看他挺喜欢做菜,以后跟着我学做菜,应该也不愁生计。”顾细心里有了盘算。

  “至于我为什么愿意帮他,”顾细也说了原因,“你妈妈我这个人,比较随性,最讨厌别人逼我做事,如果让我烦了,我一个钢镚半个眼神都不会给,但是,如果让我怜惜了,我在过好自己生活的同时,会尽我所能伸手扶一把。”

  “大伯母和你刚子哥都很好,这是最重要的。那么多努力生活的人,我先帮一把亲戚,身边的人好了,我们也能更好。”

  顾昭还是觉得顾细很像女侠,有一个侠义之心,嫉恶如仇,又心怀善意。

  而且,对女孩子特别好。

  “妈妈,你很喜欢丫丫姐吧?”

  “你看出来了?”顾细笑道。

  顾昭点头,他不好意思说他还有点吃醋,因为妈妈对丫丫姐真的太好了。

  “丫丫不容易啊,而且她还是女生,我也是女生,懂得女生有多不容易。就像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说她到高三成绩会下滑,就是因为她是女生。”顾细说到这儿就来气。

  顾昭不明白,问:“为什么呢?”

  “呵,”顾细冷笑,“因为那些无知的人总是说男生发力晚,等高三了,懂事了就会追上来,超过你丫丫姐!我就不明白了,前十几年都没超过,就因为是男生,就可以在高三一下子超过努力了十几年的女生?这么天赋异禀,他们怎么不去造火箭上天呢?”

  听着顾细义愤填膺的话,顾昭突然十分理解丫丫姐的难处,跟着气愤起来,“他们怎么能这样?”说那样的话,完全没道理!没有努力,哪有收获?

  他这些天看着丫丫姐,最清楚不过,丫丫姐就算放假也不忘每天按照学校的生物钟起来念书背书,那些人三言两语就否定丫丫姐的努力,怪不得妈妈会这么生气!他也越想越气!

  “是啊,”顾细忿忿,转而认真对顾昭道,“小昭,我很认真地和你说,以后你可不能这样。你和女生一样,大家都是人,凭实力说话,比不过就是比不过,一定不能拿性别说事,不然,我家法伺候!”

  顾昭立即点头,“我知道的,妈妈。”他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

  “可是,”他好奇,“家法是什么?”

  顾细想了想,不在意地摆摆手,“还没想好,等我想好再说吧。”

  顾昭:……好吧。

  他低头想了想,有些不解:“妈,丫丫姐和姑姑姑父真的好辛苦啊。丫丫姐,我觉得她承受了好大的压力,有时候,姑姑是不是没必要把丫丫姐逼得那么紧呢?我看着都累。”

  “可是,你丫丫姐喊累了吗?”顾细轻轻问。

  顾昭抿唇,摇头。

  “就像你说的,丫丫那么懂事一女孩子,你觉得她看不到父母的付出吗?”

  顾昭恍然,“丫丫姐,她一定知道姑姑和姑父有多辛苦。”

  “是啊,她知道,可她能做的,最能让她父母开心的,是继续努力学习,不顾一切更加努力学习。她咬着牙往上爬,这样才不会辜负父母的期盼,才能以后有能力回头拉父母一把,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顾细一番话,让顾昭的心酸涩无比。

  丫丫姐比他大两岁,却很早就背着沉重的生活在学习,刚子只比他大几岁,就要出来社会打工,对比之下,他羞愧无比。

  “所以,我也愿意帮丫丫姐,因为你丫丫姐值得。”顾细也很感慨。

  她察觉出孩子情绪的变化,扬起音调,努力活跃气氛:“丫丫的未来,会越来越好的,生活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我们要相信她,相信她的坚韧,相信她的坚定,相信她可以冲出去!”

  顾昭重重点头:“丫丫姐一定可以的!我回去就给丫丫姐买词典,她说她好羡慕同学有一本英汉大词典。”

  “好,回去我们一起去给她买。”

  顾细和顾昭都没有资格和丫丫说“歇一歇”这句话,因为他们承担不起这个后果,丫丫在提着一口气努力朝前奔跑,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支持她,让她可以轻松一点,更有效率一点。

  母子俩谈完心,顾细朝后喊话:“还要跟着我们?”

  沈青松走过来,无比坦荡,“你们俩刚才偷听我说话,我就不能听听你们说话?”

  顾昭:……原来爸爸也知道他在偷听。

  他眼神一飘,尽量减少存在感。

  “拿去玩吧。”沈青松往母子俩手里一人塞了一个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