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70章

作者:画星河 标签: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这种事谁还说假的不成,咱们郡王的谕旨还在城中心的告示栏贴着呢,这从今往后啊,但凡是大启子民,都可以通过咱们郡王治下的官府领通行证,自由来往北戎全境呢!你们这些外地人,可也要跟着沾光呢!”

  那百姓一脸与有荣焉的骄傲。

  自由通行北戎全境!

  黄世财心中狂跳,谢过那百姓赶紧往城中心的告示栏去看。

  本地百姓早就知道了这消息,如今那里聚集的都是外地客商,全是和他一样来确认消息的。

  “还真是慎郡王亲自发的谕旨!”

  “那这岂不是意味着,咱们以后都可以把货物运到北戎去贩卖了?我听我爷爷说,北戎人可稀罕咱们的茶砖布匹了,就是之前大启不准通商,他们才没地方买,这下一放开了,可不得让咱们好好赚一笔!”

  “谁说不是呢,而且咱们还可以把北戎的牛羊,肉干啊,皮子,奶干一类的东西运到中原来卖,肯定也很受欢迎!”

  也有人忧愁道:“商机倒的确很大,只怕这事没那么容易做成,你们没见告示上说么,要到肃城等地的官府获取通行证。那些当官的,还不得借机狠狠宰我们一大笔!”

  听到这话,当即有人反驳道:

  “一看老兄你就是远地方来的,慎郡王治下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事!”

  “对啊,慎郡王治下做生意是最省心的了,但凡有吃拿卡要,都可以直接到总长府去举报的,要不了多久,那些人就会被风纪监察的抄家下狱,下狱前还要公开鞭刑五十,前年都处置了好几个了,现在那些官员书吏可老实着呢!”

  见好几人都言之凿凿这样说,最开始发话那人也有些欢喜了:

  “那在慎郡王治下做生意可真是不错!”

  “当然了,不仅如此,慎郡王还帮忙咱们这些商人剿匪呢,去年前前后后直接把附近几百里的山匪全部打得干干净净,再也没有比肃城附近更安全的商道了!”

  “难怪肃城如此热闹!”

  “也不仅是因为这个,肃城的热闹,还在于它产棉布和糖,你们不知道肃城棉布有多绝,又柔软又吸汗,运到南边翻出好多倍的价格卖都能一抢而空,糖也又便宜又多,完全不愁进不到货……”

  眼见这告示栏底下全是从各地来的客商,黄世财心中有些着急了,赶紧去城里买了一匹马,然后匆匆赶回自己的老家丰泰郡。

  他这次只是出来考察的,身上没带多少钱。如今这消息一出,肃城,燎原,甚至河原等地的商铺只怕都要被抢爆了,他身上这点钱可不够。

  而且,可以自由前往北戎行商这么大的事情,他得马上告知家中,如此才好迅速拉起商队去北戎抢占先机。

  然而,等他匆匆赶回自己老家,却发现消息已经在城里传遍了,就连在街上,都听到有书生在高谈阔论慎郡王一统北戎之事。

  “这不就是等于,从此北戎也将纳入大启版图之中了!慎郡王可真是了不起,不愧是我大启战神!”

  “征服蛮夷,开疆扩土之功,可与太祖聘美也!”

  “北地万千百姓,都将不再遭受战火之苦,从此可以安居乐业,慎郡王真真是功德无量啊,当立神庙万世传颂!”

  听闻之人,无不对慎郡王赞颂有加。

  有些人只是跟着高兴凑个热闹,毫无顾忌地表达着对慎郡王的崇拜赞美,有的人,却是已经有了别的打算。

  那一部分有的人,竟也有黄家人。

  黄世财是回到家里,被召集去议事才知道的。

  “世财,你去了肃城,感觉慎郡王治下如何?”

  家主黄老爷子问道。

  黄世财如实道:

  “商业繁盛不输咱们丰泰,百姓安居乐业,吏治也十分清明。”

  家主点了点头,又问:

  “百姓对慎郡王风评如何?”

  黄世财道:

  “虽然没特意打听过,但不管是往来客商,还是平头百姓,都对慎郡王赞誉有加。”

  家主道:

  “既如此,此次北上,你便带你子诚侄儿一起。”

  黄世财有些奇怪:

  “子诚北上做什么,他今年不是要乡试吗?”

  像是黄家这样在官府登记过的大商贾之家,三代以内的子弟都是没资格参加科举的,家族里没有做官的,往往便只能花大价钱去外头找靠山,往往是又折钱财又受气。

  后来老爷子便做主,将他的一个孙儿过继给了只做了小商人的亲兄弟家中,让那孩子能走科举之路。

  那孩子倒也是真的有天分,又有家中延请名师,十八岁那一年便考中了秀才。

  只是,后来考举人却是屡试不中,这几年不是在家专心备考就是四处游学请教名师。

  黄世财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好不容易提拔出了个有读书天分的侄儿,却要在他乡试在即的时候叫他北上,难不成是今年不考了?

  黄老爷子却说出了一句让黄世财大惊失色的话:

  “为父打算让你侄儿去投效慎郡王。”

  “什么?投效慎郡王!”黄世财诧异至极。

  慎郡王明显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先前皇帝甚至下令不许与肃城通商,可见与皇帝关系有多紧张,家中有人投效慎郡王,那无异于举家谋反背叛皇帝。

  先前,传出慎郡王那边士兵全面涨薪的消息后,便有些底层百姓,举家搬迁往肃城跑。

  可他们家和那些无根基的百姓不一样,他们可是有几代的基业都在丰泰的啊。要是被人知道家中有人投效慎郡王,怕是会给家族招祸。

  黄老爷子瞪了他一眼:“你是想喊得全天下人都知道是不是?”

  黄世财赶紧闭嘴,然后便听黄老爷子问道:

  “你觉得你侄儿何时能考中进士?”

  一家人,黄世财没说那些场面话,但到底碍于侄儿就在当场,也没好说得太难听:

  “恐怕至少要十来年的功夫。”

  这都是说得乐观的了。

  科举考试汇聚了全天下的聪明人,个个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可春闱每三年才开一次,一次也就录取两三百人。

  有些人寒窗苦读一辈子,考到白发苍苍都未见得考得中一个举人,更何况是进士。

  他侄儿若能以三十多岁的年纪考上进士,那都是年轻有为的了。更何况现在连举人都差一把火候呢。

  一旁的黄子诚站出来不卑不亢地道:

  “就算十来年考上进士,还得捐钱侯缺,等到真正为官,也不知还要等多少年。做了官,我们没权势没背景,也不过是一辈子待在最底层,不鱼肉百姓,便潦倒度日,这样的官位当真值得我为之蹉跎几十年岁月吗?”

  黄世财顿时就明白了,投效慎郡王,很可能是黄子诚自己的主意。

  “所以,你就想投效慎郡王?”

  “是。”黄子诚一点都不避讳地承认了。

  “慎郡王雄韬伟略,是当世明主!”

  说起慎郡王他便两眼放光,“难得的是,如今慎郡王刚打下北戎,肃城等地又历来文风不盛,必定极缺文官,又听闻慎郡王最重实干,手下不少将军都是底层百姓出身,如此,只要我展现出足够的能力,哪怕只是个秀才,也必然能得到一官半职。”

  “如今北戎刚刚归顺,百废待兴,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侄儿以为,与其浪费时间科考,倒不如去慎郡王那里碰碰运气。”

  听完这一席话,黄世财不得不承认,虽说有些冒险,但此时投效慎郡王确实是件回报率极高的事。

  除了侄儿所说的那些,还有一条更要紧的呢。

  慎郡王可是皇长子,但凡老皇帝有个什么万一,那他便是最有可能登上皇位的人。若真有那一天,此时投效他的人,可就有可能成为天子近臣啊。

  那可不是一个一辈子都没有面圣机会的小官可比的。

  退一步说,就算慎郡王不能登上帝位,那北戎的地盘加上如今的肃城等地也已经不小了,自成一国也不是问题,与一般的割据诸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他是真服了自家侄儿这份胆识与眼光。

  “好,那过两天我们叔侄二人便一同北上!”

  慎郡王一统北戎的消息在大启北部十多个郡广为传扬,读书人们无不仰慕慎郡王的风采。

  像黄子诚一样的有识之士还有很多,此时都在暗中筹划着带着家人离开家乡,来投奔心中的明主。

  而已经被派到燕山关的部分禁军将士们,此时却已经付诸了行动。

第131章

  却说燕山关这边, 待东戎大军向北撤退后没两天,朝廷便已经在筹划再派十万大军前去镇守了。

  当初燕山关被攻陷的时候,城中守军死伤过半, 如今要填这个空额,便只能选派禁军。

  禁军作为全国待遇最好的军队, 又生活在最繁华最安定的京城,很少有人愿意去镇守边关。以往去边关短暂轮戍倒也罢了,都是要回来的, 勉强还能忍忍。

  可这一次, 是填补燕山关的空缺,去了说不定就会被转为边军,永远都回不来了。许多人都不太愿意去。

  然而, 却有很多单身汉, 这次选择了积极报名, 主动申请前往。

  上官问起来,这些人便笑着说:

  “这不是戍边有额外补贴吗, 年纪也不小了, 想多挣点钱娶个媳妇儿传宗接代啊!”

  这借口完全合情合理。

  如今这世道,当兵的到手的钱没几个,人还随时要上战场有丢命的可能性,一般人都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们。

  再加上很多人都是流民入伍, 也没有家底,一开始是单身汉后来只要没升官, 绝大多数都依旧是单身汉。

  有一万多的单身汉积极报名, 再加上一些强制征召, 五万人的很快就凑齐了。

  正月下旬, 筹备完毕的十万大军, 便浩浩荡荡地往燕山关出发了。

  步行了近十天,禁军统帅颜纲便率领着军队到达了燕山关。

  一路行来,原本的燕山关守军心情都十分低落。

  曾经他们被攻破城池后慌不择路弃城而逃,燕山关身后的城池便全数落入了戎族联军手中。

  戎族联军一入城,其主将往往会放任士兵在城中大肆取乐,杀人,奸淫,抢劫者不计其数。这对当地没来得及逃走的百姓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甚至他们回程的时候,又顺道掳走了不少的百姓作为军奴给他们运送粮草,清道修路,然后带回戎族领为他们劳作。

  如今这些城池,十室九空,幸存者十不存一,曾经繁华热闹的街道,也全是萧瑟破败。

  曾经,他们的家人亲朋就是住在这些城池里的,可如今却绝大多数都寻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