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过赚这么多钱 第39章

作者:四单铺 标签: 豪门世家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叶昭吃了饭就赶回去重改报价。

  她把原先报价4毛的价格抹掉,重新报了个5毛2分的价格,厂方出资4毛9分,工人每餐1分。

  1分钱吃饭,屁股决定脑袋,她不相信工人不选择她这个方案。

  结果也正如她所料,几乎99%的票,都投给了李正新秦月娥团队。

  就这样,叶昭在暗中操作,拿下了艾琳玩具厂食堂的承包权。

  她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艾琳玩具厂,更不是艾琳玩具厂里的食堂,但她现在急需一个大血包,食堂就是她目前最合适的血库。

  现在她的资金基本上都压在了厂里,她得想办法先去一趟西山。

  她要跟宋荣记合作,就必须早点去西山订够足量的西山小黄姜,她要跑一趟西山,大概估算要多少订金,才好回来想办法从血库里筹钱。

  自从知道苏应民把三个女知青的合影照片烧了之后,叶昭心里就有很大的疑问,她之前想要去档案馆的事,又被她重新拎了出来。

  去西山的前一天刚好是周四,叶昭又去了一趟档案馆。

  档案馆终于开门了,工作人员问她要介绍信,没有介绍信,不给查阅。

  叶昭不懂:“什么介绍信?”

  工作人员不耐烦道:“你的单位介绍信啊。你为什么要来查资料?凭什么查资料,得有工作单位介绍的才可以。”

  “我还是学生。”

  “学生查不了。”

  什么破规定?叶昭想了想,耐着性子问:“学校出的介绍信可以吗?”

  “那得你们学校愿意出介绍信,你一个学生,又不是职员,学校为什么给你开介绍信?走吧,别耽误我们下班。”

  这人态度可真恶劣!才五点不到,就想着下班,要是再晚几年,有服务投诉机制,叶昭准投诉她。

  这事不好办,她还得想办法搞一个介绍信。

  从档案馆回来,叶昭跟巧姨说她准备去西山一趟,估计要两三天才能回来。

  巧姨正剥黄豆准备煮汤,她问:“哪个西山?西山小黄姜那个西山吗?”

  “对,距离深城不算远,我查了,有长途汽车直达,四个小时能到。”这还是因为没有高速公路,等有高速公路之后,估计一个多小时就能到。

  “这么远啊,你去西山干什么?”

  “我去订购小黄姜。”

  巧姨忍不住笑了:“你干啥?你要摆摊卖姜啊?”

  “那你支持我吗?”

  “真摆摊啊?支持!你干什么我都支持!你这叫自食其力,你这个觉悟好。”

  叶昭洗完手出来帮忙剥黄豆:“我上次在大剧院表演的时候,遇见了宋荣记的宋太太……”

  巧姨诧异:“港城那个大名鼎鼎的宋荣记?”

  “对啊,他们家就是靠卖姜糖起家的嘛,他们家姜糖只用西山小黄姜来做,别的姜做不出这个味道。”

  “这个我知道我知道。你遇见宋太,然后呢?”

  “我给她留了联系电话,她今年会找我来采购小黄姜。”

  “真的?”

  “真的。”

  “她为什么找你买啊?”

  “今年小黄姜会出状况,她到时候买不到姜,肯定会来找我。”

  按照原著所说,宋荣记老板和人对赌,赌的就是宋荣记今年的业绩,本来他们预计今年11月中旬业绩就能达标,谁知他们订购的小黄姜出了状况。

  没有姜就产不了姜糖,12月大批海外新年的订购逾期,交不出货,赔了大笔钱,导致最终业绩没达标,对赌赌输之后,宋荣记老板失去了宋荣记的控制权,从此家道中落。

  而对赌赢了的那一方,是没落豪门钟氏,也就是骆申继母娘家,钟家因为获取了宋荣记控制权,整个家族运势逆转,后来涉足商业地产,赚得盆满钵满,也成为了骆申继母最强大的后盾。

  叶昭没办法跟巧姨说明具体原因,只好忽悠她:“我找人算过了,算命先生说,我今年会遇到两个贵人,一个是姓曾,一个姓宋。我今年会发一笔横财。”

  巧姨忍不住哈哈大笑:“我不就姓曾吗?”

  “是啊,所以你是我的贵人啊。”

  “天天逗我开心。祥崽要像你这样就好了。”巧姨把剥好的豆子端进厨房,“今晚喝黄豆汤,喜欢喝吧?”

  “喜欢!”叶昭往房间里走去。

  “我问你什么,你都说喜欢。”

  回房后,叶昭开始收拾东西,她现在手里只剩下两千块钱了,她准备都带去,怕路上不安全,她想着还是把钱缝到贴身的衣服里。

  晚上吃饭的时候,巧姨又道:“我想了想啊,西山那一带车匪路霸特别多,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曾祥想都没想:“我陪她去。”

  “不行。”巧姨一口否决,“你一个小男孩,她一个小女孩,看着就不成熟好欺负!你以为在曾屋围?这里你称王称霸没人管你,在外地可不行。”

  “有什么不行的。带上家伙呗。”

  叶昭笑道:“没事。我从宛城那么远,带着一个拖油瓶我都来了。”

  “坐火车去的地方和坐长途汽车去的地方不一样。现在多少车匪路霸,半路抢劫的事,每天都上新闻,西山又是个特别排外的地方,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我陪你去。”

  叶昭没想到巧姨这么暖心,她有点受宠若惊,“那不好吧,巧姨你跟我出去,那祥崽……祥哥一个人在家怎么办?”

  “他又不是三岁小孩了,让他去肥婆英家搭伙吃饭。”

  巧姨决定了之后,不容两个孩子反对,就在饭桌上决定了。

  就这样,第二天一早,巧姨和叶昭坐上了去西山的长途汽车。

  这次坐车经历比上次好点,因为是上午,没有那么热,车上的乘客也不多,而叶昭身边上次有个拖油瓶,这次她自己成了拖油瓶。

  这边路刚修好,还挺好走,巧姨手上拿着一把小折扇,她给自己也给叶昭扇着风,路上的风景,很是怡人。

  看着外面一大片的菜地,巧姨说:“这是东山,这里水土好,种的大萝卜可好吃了。以前有句话叫做‘东山萝卜,西山姜’,这两个地方的人,在古代都是很有钱的。现在嘛,反而落后了,特别是东山,西山还有知名的小黄姜,东山只有菜。”

  叶昭:“他们也可以卖菜啊。”

  “菜跟姜不一样,姜可以存储,菜今天不吃,明天不坏后天都坏了。”

  “萝卜不也可以存挺久的嘛。”

  “萝卜种的时间久,还不值钱。西山小黄姜能卖几毛钱一斤,萝卜也就一两分钱。差几十倍的价钱呢。”

  那倒也是,叶昭不懂这些,她今天只是冲着姜来的,她也只研究了小黄姜。要不是原著写了西山小黄姜,她连西山小黄姜都不知道。

  中午十二点多到的西山,从长途汽车站出来,对面就是卖小黄姜的市场,市场最外面有好几家打着出售西山小黄姜牌子的店铺。

  她们问了好几家,都说没办法提前预订,想要今年的新货,得10月11月,直接来买。

  问为什么,又都不搭理了。

  后来她们找了一个在边边角角的小店铺,店里摆放着泡姜和姜糖,她们借着买姜糖,问店家能不能订购今年的新姜。

  “没办法订购,你10月底直接来买。”又是这句话。

  “给钱也不能提前预订吗?”

  “现在不是给钱就有货。今年大部分姜农的货都订出去了,到时候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收到货来卖。怎么预订给你?是吧?”

  叶昭:“都被谁定走了?”

  “一开始是港城来的发哥在订货,后面宋荣记也来了,他们各自定了好几个村子的货,基本上把货源都订光了。”

  宋荣记也直接来订货?

  原著里,宋荣记是直接从中间商那边拿货的,为了应对这次的对赌,他们提前跟中间商订了足够多的小黄姜,谁知道最后中间商失信,没办法给他们供货,而市面上的小黄姜也都被对赌的另一方钟家提前安排人买走了。

  这最终导致了宋荣记的悲剧。

  叶昭可以理解,发哥应该是钟家安排的人,那宋荣记怎么这次也直接到农家订货呢?

  巧姨叹了一声,“我看没机会了。宋荣记自己订了那么多小黄姜,直接采购,一手价,便宜很多。”

  那不一定。

  叶昭又问那人,“两边抢着订货,那发哥和宋荣记岂不是要打起来了?”

  “宋荣记一天晚上就订了好几个村子的货,一口气订够了量,没什么好打的。”

  叶昭记得钟家为了赢得宋荣记的控制权,可谓不择手段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宋荣记通过中间商采购,他们早就跟中间商勾兑好,中间商给宋荣记断货就行;如果宋荣记提前跟姜农采购,那就在小黄姜收获前一周,散布姜瘟,让宋荣记没有还手的时间。

  所以,她还有机会。

  关键是,要找到足够多的货源,并且在成熟季之前一周收获。

  在市场上走了一圈,有个店家给他们介绍了一个人,那人叫黄栋梁,专门下乡收货的姜贩子,他门路多。

  在一个小院子里,黄栋梁正在劈柴,他打量着巧姨和叶昭,以为她们是母女俩,“深城来的?”

  “对。”巧姨把早就买好的香烟,给对方递了一根,“抽烟,兄弟!”

  “没货了。都被港城人订走了。我们今年都要吃谷种了。”黄栋梁把斧头扔一边,接过巧姨递的烟,点上。

  叶昭:“你帮我们找货源,到时候都交给你去收,算你费用。”

  黄栋梁看看叶昭,想着小姑娘说的话,未必作数,他又看向巧姨,“你女儿?”

  巧姨忙笑道:“听我女儿的。只要你帮我们找到货源,事情交给你做,就不用吃谷种了。兄弟!是不是?”

  巧姨说得豪气,黄栋梁抽着烟,“还有一个村子的货,没人订,你们要吗?”

  “为什么他们村的货没人订?”

  黄栋梁:“我是实在人,我就实话跟你们说吧,他们村的土质没那么好,姜比较小,其实味道更好,知道吧?我可以给你看看货。”

  黄栋梁从屋子里的沙堆里拿出几块小黄姜,“你们看看,这就是张家村的姜。我每次收他们的姜,都是存到最后,市场上没货了,才卖得出去。就是品相不好。”

  叶昭接过来看了看,确实品相差,掰开一小块,闻了闻,味道很正宗。

  为了做成这笔生意,叶昭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小黄姜,她觉得这个货可以用,没问题。

  “是不是价格可以便宜点?”

  “你们要多少?”

  叶昭其实一开始只是想着有多少钱做多少生意,自从有了食堂这个血库之后,她换了个想法,能做多少生意,再想办法筹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