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122章

作者:黄柏山人 标签: 穿越重生

  这些就差将想要二字写脸上的大臣,更别想试他的车,所以正宁帝说后,就毫不客气的脚下一用力,将车子驶出老远,瞬间越过秦侍中,只给对方留下一个潇洒远去的背影。

  站在原地看着正宁帝的背影,想着皇上刚刚说的话,秦侍中很想跟太子哭诉一下自己身体不好,也很需要自行车健身的事。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他可不敢生出让太子孝敬自己的打算,虽然他的年龄与陛下相近,但是他在太子面前,也从来不敢抱有丝毫倚老卖老的心理。

  而是要打起精神,以免在对方面前丢了老脸。

  作为官场中的老江湖,又是被太子一手提拔并重用的官员,对于某些真相,秦侍中比自己的手下知道得更多、也更早。

  所以他十分确定当今皇上几十年如一日,就是一位性格宽仁的好人,真不像外面传的那样善于隐忍、城府极深。

  这也就使得他在皇上面前还算是比较放得开,不用绷着神经,当然,他也不敢在皇上面前动任何心眼。

  毕竟旁边还有那位盯着,敢对皇上不敬,或是试图利用皇上,那位有的是在无人知觉的情况下,不动声色地整治人的手段。

  在外人看来,是正宁帝将膝下独子看若眼珠子,宠的宝贝得不行,才将其时时放在眼皮子底下。

  在秦侍中看来,分明是太子为了保护与辅助皇上,才会放弃他自己享受玩乐的时间与权力,发挥自己那让人看不出极限的天分,兢兢业业的日理万机。

  听到外面那些人还在揣测是不是合城边关大捷一事,是不是皇上为给太子镀金,以东宫太子的名义下谕旨的话,秦侍中总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复杂心情。

  好在他的那群手下都是聪明人,虽然都能猜到一些秘密,也都知道不对外显摆,共同保守某些的秘密的默契,还能让门下省上下分外团结一心。

  看到皇上从他身边离开没多久,就再次从对面驶来,不过皇上可能是因为看到他还站在这里,控制着那个可以控制前轮行驶方向把柄,远远地从他周围绕了过去。

  那种无言的防备与嫌弃,让秦侍中的心情十分郁卒,只能眼睁睁地再次看着对方的身影消失,他也只好无奈地摇着头转身走进院内。

  心中却忍不住感慨这命运的奇妙,像皇上这种人,就是上苍最关爱的宠儿。

  不仅让先帝亲手将自己的那群精明能干,较年长的儿子都给处置完后,将皇位留给这么一位排行靠后,在潜邸时低调到没有存在感的皇子。

  登上皇位后,还有这么一位生来便集天地钟灵毓秀于一身太子帮忙打理政务,关键是人家太子还特别贴心孝顺。

  这般福泽深厚的人生,真是让人无法不羡慕,却又羡慕不来。

  汪林就那么站在宫门外看着这一幕,心里暗自得意,他好歹还能有幸上手推一推,像秦大人,连上手摸一下的机会都没有,没见皇上防对方防得跟什么似的。

  虽然门下省保持自家一贯口风紧的风格,没有对外宣扬皇上得了一辆自行车的事。

  但是随着皇上接连数日,毫不在意地在人前骑着自行车招摇,被前来求见的不少大臣撞个正着,这个消息还是被传扬了出去,引来无数人的好奇与议论。

  而何殊一忙着统计各地今秋的粮食收成情况,对那些因遭遇灾害天气,从而导致农作物歉收的区域拨发赈灾钱粮,一边派人去当地调查实际情况。

  合城那边虽以史上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但是俘虏的各大王庭成员与将士的处置,夷北军上下的犒赏等事务,都需要她做出相关指示。

  这般下来,当正宁帝每天乐此不疲地忙着健身时,何殊说是忙得不可开交都不为过。

  不久后,皇后的自行车也正式拼装好,被送到宫中后,迅速在嫔妃与公主中引起高度关注。

  她们不敢打皇上的那辆自行车的主意,也看得出皇上的车又高又笨重,她们可能控制不好。

  但是看到皇后的那辆没有中间的大杠,较为矮小轻便的车子时,瞬间都来了兴趣,缠着皇上讨要。

  知道这自行车是太子特意让人研制出来孝敬皇上与皇后的,那些嫔妃与公主也不敢白要,提出要拿出各自攒的私房钱购买,哪怕需要出高价也在所不惜。

  让皇上感到心动之余,也迅速从中看到自行车所拥有巨大市场前景。

  “皇儿,这可又是一门独家生意啊,我们真要免费赏给那些大臣吗?”

  对于自行车的市场前景,何殊当然是比谁都清楚,而且知道它在有了可在天上飞的飞机,在地上跑的汽车与高铁的时代时,依旧具有永不褪色的独特优势与魅力。

  “儿臣不是一直说,会赏按功赏给大臣吗?怎么可能做到人人都有份?顶多也就是为那些衙门配个两三辆公用的车,方便他们出行而已。”

  听到太子的这番解释,正宁帝的心里就有数了。

  “也就是说,其他人想要得到自行车,只能自行出资购买?”

  何殊却摇头道,“应该只会偶尔拿出几辆,放到奇珍阁的拍卖会上拍卖,不可能正式将它们做成一门生意。”

  虽然知道这么好的东西放到拍卖会上,只会拍出天价,可是单辆再怎么赚钱,在不走量的情况下,能赚到的钱肯定有限,所以正宁帝对此表示不解。

  何殊只好放下手中的笔,认真为自家老爹解释这其中的内情。

  “分发自行车的事,除了京中这些大臣与衙门,也要照顾到地方衙门,反正都是凭政绩来决定哪家能分到,哪家分不到,而且这些自行车不仅耗铁,还耗橡胶,大安本土的橡胶产量还相当有限,还要用于别的方面,所以这个自行车的产量不可能会高。”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行车的产量都会有限,属于绝对的稀罕货,再怎么挣钱,也不可能敞开了供应。

  这也是何殊宁愿在成品多些后,尽量赏人与分发给各级衙门,也没想过直接将其当作一门生意的原因。

  因为目前的大安还远远不具备可以大量生产自行车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当自行车当做朝廷的福利,只免费分配给官员与各级衙门时,会抬高自行车的身价。

  也让能有机会骑上自行车的人,因此而对朝廷生出更多归属心与拥护感,让老百姓对朝廷的实力生出自豪与尊崇感。

  这些年来,她在有意无意间做了不少挑战,或者说是破坏这个时代规则与传统理念的事,只能从别的地方尽量找补一下。

  更何况大安毕竟还是个以农业生产为本的农业大国,她当年已然安排人在东南方省份的大片荒山野地上,种了不少橡胶树。

  但是橡胶树所能产生的巨大实用与经济价值一旦被传开,肯定会少不了有人不惜毁林毁田地,也要尽量多种植这种更赚钱的橡胶树。

  这种行为会给粮食产量造成巨大影响,当然是何殊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何殊不仅会封锁相关信息,更会封锁相关技术,不到恰当的时机,肯定不准公开。

  她只会让人持续培养更多的橡胶树苗,在适宜橡胶树生长的无人荒野之地多栽种,从而陆续增加橡胶的产量,为橡胶在接下来的更多应用做准备。

  知道太子考虑事情比他更周全,而且论赚钱的本事,太子也比他更强,既然她会这么说,就意味着他难得发现的赚钱机会确实不现实,正宁帝只得遗憾放弃。

第一百四十八章

  正宁十三年的秋末, 定海水师主力再次扬帆出海,按照计划,他们此次将会以大安船队的名义,先去幕浮岛, 将瑞王妃等人平安交到瑞王派的接应人手中。

  水师舰队在幕浮岛稍作补充与休息后, 就会继续南下, 前往东阳群岛,也就是上边为庆王等人选择的那片群岛。

  因这趟航程够远,水师舰队的这些从外表看, 跟普通商船差不多的战船上,都装备了大量武器。

  水师虽然已将大安周围海域给彻底肃清, 打得那些海盗望风而逃, 但是他们不仅早就听到那些被俘虏的海盗提起过,也从大安船队那里得到许多外海的消息。

  大安海域成为让海盗不敢涉足的危险区域后,有些见机快,没被水师及时剿灭的海盗, 已然迁往更远的地方。

  在那些地方, 有许多来自更远区域的大型海盗团伙,他们基本都掌握的有火器, 见人就抢就杀,更为凶残。

  不过在吃过有正规水师战队护航的大安船队的亏后,大安船队也成了最让那些海盗忌惮的硬茬之一,轻易不敢试图对大安船队下手。

  对于定海水师上下而言, 那些海盗团伙都相当于大肥羊,既能让他们用来练手, 让他们增加战斗经验, 保持战斗状态, 还能成为可让他们缴获大批财物,向朝廷邀功的目标。

  只是那些海盗仗着对海上路线熟悉,经常是来无影去无踪,在陌生海域特意去找起来很难,只能寄希望于能多几支不长眼的团伙主动撞上门。

  所以再次扬帆的定海水师上下的将士,在水师舰队正式出海后,一个个的都可谓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对此行充满了期待。

  这一反应让庆王等人看在眼里,都难免对此感到有些费解。

  经过半年的训练,他们已然对长时间在船上的生活,有了非常深刻的认知,知道出海是件既要面临巨大的风险,还要吃很多苦的苦差。

  他们要不是因为自身的意志坚定,有始终不曾熄灭的野心为他们做动力,还有瑞王的成功案例一直激励着他们,面对海上生活的艰难,他们说不定早已心生退意。

  在他们看来,定海水师这次奉令送他们出海,若是在除中耽搁,或是航行途中不顺风,甚至无法在年前赶回大安与家人团聚,绝对是趟苦差。

  他们这些人不被定海水师的将士们埋怨就是好的,却没料到,那些人竟然都是心无芥蒂,甚至还对此行充满期待的反应。

  这种让人感到有些违和的状态,让庆王等人不喜反忧,忍不住找机会向赵晋仁试探。

  虽然在定海水师接受训练的半年时间里,他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朝廷帮他们的诚意,但是到了正式出海的关键时刻,还是难免生出一些多疑之心。

  “为了送我等出海,这次真是辛苦赵侯爷与水师的诸位将士了,真希望我们此行可以顺风顺水,早日顺利抵达东阳群岛,也让我等能有借花献佛,感谢诸位将士的机会。”

  虽然不知道这些人叫他过来说这种话的目的,但是赵晋仁还是实话实说的解释道。

  “几位王爷不必担忧,也不必多虑,在这个季节出发去东阳群岛,若无意外,应该会是顺风,水师的兄弟中,有不少都曾随船队去过那东阳群岛,所以我们的航海路线,肯定也不会出错,肯定能尽早将诸位都顺利送到地方。”

  听得出对方话中的真诚,庆王等人暗自放心不少,康郡王直接问道。

  “看得出来,水师的将士们都在为这趟出海感到兴奋,不知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特殊缘由?”

  赵晋仁这才隐约明白这些一起找上他的原因,故作未觉的笑着解释道。

  “我们毕竟是水师嘛,如今在大安海域内,只有海钓或是下海摸大螃蟹和大虾的份,如今能有机会借送诸位出海的机会,去外海看看能不能找到干活的机会,兄弟们当会感到高兴和期待。”

  荣郡王下意识问了句,“干活?出海能找到什么活?”

  为免这些心思多的人在私下里胡思乱想,弄不好,还会给他们水师添麻烦,所以赵晋仁笑眯眯的回道。

  “当然是等着那些不长眼的海盗撞上门来,让我们兄弟可以趁机做几趟无本生意的机会了,要不然,我们水师上下这么多人,总靠朝廷供养,那多不好意思?”

  看着眼前这位看上去挺忠厚俊朗的水师主帅,庆王等人不约而同的领会到那句‘人不可貌相’的说法。

  这就是他们大安的水师?还是这些人打海盗打多了,现在没海盗可打了,就想让自家也往海盗的方向发展?

  对方竟能如此脸不红气不喘的坦然说出‘趁机做无本生意’的话,让庆王等人的心情都有些微妙。

  “诸位毕竟是我们大安的正规水师将士,这般做,会不会不太好?”

  说得好像他们这些人出海,是打算去做什么好事一样,赵晋仁微垂的眼皮掩去目中的嘲讽,相较而言,他绝对是更喜欢瑞王的坦荡。

  没等赵晋仁开口,跟在他身旁的一位刘校尉就已经笑着解释道。

  “王爷可能是误会了什么,也怪我们大将军说话有口无心,说得跟我们好像要去当海盗似的,我们作为大安的正规水师,在各大海域清剿海盗,为过往的正经船队扫清威胁,乃是应有之义,那什么无本生意,不过是我们兄弟私下里的戏谈而已,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听到刘校尉这么一解释,更增加了赵晋仁的话的可信度,也让庆王等人彻底放下心中的顾虑与质疑。

  双方又聊了片刻后,才分开,离开这艘船后,刘校尉才忍不住吐槽道。

  “也不知道这些人活得累不累,心眼那么多,以为人家也跟他们一样,没事就琢磨着怎么对付别人?”

  赵晋仁淡淡瞥了他一眼道,“慎言,你们只要记住,我们的任务是将他们安全送到目的地就行,在此期间,一定要做到尽量不会节外生枝。”

  刘校尉赶紧恭敬的应下,作为曾不止一次为船队护航过的小将,刘校尉对海外许多岛屿的情况都有所了解。

  但他觉得,直接给他一座岛,他也不愿带着家眷迁居到那些海岛上生活。

  海上的海盗之所以那么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些海盗大多都来自各个较大的岛国。

  每座海岛上的环境不同,生活资源也挺受限,一个岛上某些资源富足,另外一些资源可能就会相对匮乏,需要从外面引进。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本事组建起实力雄厚的船队,去其它国家做交易,互通有无,有许多人就选择干海盗。

  正因见多识广,刘校尉对自己家乡故国的感情也更为深厚,幸福的生活都比较出来的,在他看来,能生在大安,是他们这些大安百姓的幸运。

  所以他其实很难理解庆王等人的选择,那些人在大安都是既有身份地位,又有金钱权力的大老爷,结果却都放着好好的福不享,坚持要去海外,真不知道他们都在折腾什么。

  与此同时,被安置在另一艘船上的洛氏等人,正围坐在两辆自行车周围,那是宫里赶在他们确定出海的日期前,派人匆匆送来的回礼。

  据说这两辆名为自行车的东西,是大安最新研制中的宝贝,十分便捷好用,除了皇上与皇后一人有一辆,其他后宫嫔妃与公主捧着私房钱买,都买不到。

  可是正宁帝竟然大手笔的直接送他们两辆,一辆给瑞王,一辆送给瑞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