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135章

作者:黄柏山人 标签: 穿越重生

  这是二人梦都不想的好事,也让她们对皇上与朝廷充满了无尽的好感与推崇。

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试的排名出来得很快, 听说自己竟是二甲传胪时,杨厚泽下意识握紧双手,这个结果与他设想的不太一样。

  正当他为自己能取得这么高的排名,坏了他的某些计划感到意外与烦恼时, 他的那些同窗们却都在为他打抱不平。

  这些人大多都是凌山书院中的佼佼者, 即便大半都在今科落榜, 但也不乏榜上有名者,水平都很不错,却都很敬佩杨厚泽的才华, 甘心屈居在他之下,都认为他应该是他们这一届的考生中, 才华最为出众的那个。

  可是这次大考, 杨厚泽先是在会试中只考取亚元,在殿试中,竟然还只拿到传胪之位,也就是第四名。

  与此相对应的是, 他们同为凌山书院出身的另一位同窗, 竟然考取榜眼之位。

  而那榜眼不仅往日在书院中的成绩,从来都不及杨厚泽, 在会试中,也考了第七名而已。

  因杨厚泽曾在好友面前表达过担心朝廷对他杨家有成见,可能不会希望看到他这个杨家人出仕的担忧。

  可他实在不想辜负自己多年来的苦学,也不想就此放弃一直以来想要报效朝廷, 为百姓谋福祉的愿望,才想在这次的大考中全力一搏, 希望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所以这些人坚信杨厚泽有着状元之才, 就算稍有意外, 至少也能位列一甲,怎么都不至于落到二甲。

  此前的谋划在此刻顺利实现,听到同窗们的充满愤愤不平的质疑,杨厚泽不仅没有感到高兴,还十分真诚地劝大家要心平气和。

  “能考取传胪之位,已经是厚泽的莫大荣幸,厚泽对这一排名结果心服口服,还请诸位千万不要为此感到不平。”

  可惜他此前也是用如此诚恳的态度说那些茶言茶语,让大家更敬重他的人品的同时,反倒更加为他鸣不平,纷纷闹着要去礼部申请复查。

  临行前,黄正举还大声道。

  “厚泽兄不用担心,是我们认为以厚泽兄之才,不该连三甲都排不上,无论复查的结果如何,都与厚泽兄无关。”

  杨厚泽想拦却拦不住,只能看着他的二十几位同窗雇客栈的马车,迅速往礼部而去,满脸的焦虑和凝重。

  落实殿试排名后,礼部尚书何广成才骑着自行车离开皇宫,回礼部衙门。

  作为被赏自行车的大臣中,年龄相对最大的那个,何广成对此十分自得,对自己的自行车也特别爱惜。

  刚下自行车,正小心查看自行车的车胎情况时,差点被突然停在他身边的马车给有蹭到,不悦地将车往里挪的同时,转头看向那马车。

  这才看到接连停在边上的竟有三辆马车,有二十来个年轻学子分别从车上下来,个个都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

  让何广成迅速咽下已到嘴边的呵斥,将自行车让给看到他后,就赶紧过来的一名下属,不顾对方迟疑,态度坚定地要求对方先将他自行车推进衙门院里后,他才背着手来到距离那群学子较近的地方。

  “你们这么多人来礼部,不知有何贵干?”

  赵全志客气地躬身施一礼后,才回道。

  “见过老先生,学生乃是今科进士赵全志,此番与同窗们来礼部,是想求见礼部主事大人,请教一下今科殿试排名方面的问题。”

  将自家上官的宝贝自行车安放好后,匆匆赶出来的官员刚好听到这番话,脸色瞬间大变,语气不悦地问道。

  “你这是在质疑自己在殿试中的排名不公正?”

  “见过这位大人,学生并非质疑自己的排名,而是关心我们一位同窗的排名,他是我们凌山书院公认的魁首,会试亚元,却在此次殿试中,只名列第四,我们想要知道这其中是否存疑。”

  听到这话,何广成的心中顿觉有些微妙,不因别的,只因那第四的排名是有争议的,最后是由皇上一锤定音,将对方钦点为二甲传胪,还特意要求,破例将这第四的文章也给公示在皇榜边。

  而第四之所以有争议,并非是因其他大人认为那份文章很优秀,想给更靠前的排名。

  有好几位大人都认为那份文章写得虽然写得不错,但是匠气过重,只配排个第十左右的名次,有些则认为可以排第五或第六,排第四其实是十分抬举的名次。

  所以他拦住想呵斥这群年轻人的下属,饶有兴致地问道。

  “所以你们此行是来为本次的传胪鸣不平,认为他应该位列一甲,乃至头名状元?”

  有人注意到这位刚才站在一辆自行车边,也听说过京中现在有资格骑自行车的大人,大多都是各部天官,已经隐约猜到这位身穿便服的老者的身份。

  此刻又听到他以这种语气问出这话,心中隐约感到有些不妙,赶紧制止住正待开口的赵全志,拱手回道。

  “还请老先生见谅,学生等人倒也不是在鸣不平,只想看看传胪的文章与一甲三位同年的差距。”

  虽然说得委婉,但是表达出的也是要看看第四文章,为其鸣不平的态度。

  “就算要鸣不平,你们也该先弄清楚情况后,再这么大张旗鼓地来礼部,什么都不知道,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来礼部表示质疑,你们都当自己是那第四名的追随者吗?他若对自己的排名有异议,就自己光明正大地站出来,只知怂恿你们出头?哼!”

  与其下属毫不掩饰的不满不同,何广成从头到尾都没将这些人的鲁莽举动放在心上,扫了眼这二十几个年轻人,他有些惋惜地摇摇头。

  “你们确实太过急躁了一些,虽然老夫不知道你们为何会因无凭无据的揣测来礼部,但是老夫可以告诉你们,只要你们别这么急着为人家鸣不平,就会知道那传胪的文章,正在皇榜边公示着,科举是朝廷最重要取仕手段,绝对公平公正,经得起质疑,但是你们,唉!终究还是太年轻啊!”

  太年轻,经不起别人的挑唆与怂恿,就很容易上当吃亏,从而付出代价。

  看着对方说完之后,就转身进入礼部大门的背影,赵全志等人忍不住面面相觑。

  有人迟疑地喊了句,“老先生……”

  跟在老者身后的官员回头看向他们,也摇了摇头。

  “我们大人言尽于此,你们不必再纠缠,想要看那传胪的文章,你们只管去皇榜那边看,无凭无据,就敢这么兴师动众地来我们礼部衙门闹事,质疑朝廷决议,有损朝廷声誉,你们可以静候处置通报了。”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纷纷大惊失色,他们知道此举不妥,却又想着法不责众,而且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正义之举,才会一起毫无顾忌地结伴而来。

  ‘质疑朝廷决议、有损朝廷声誉’的罪名,他们可不陌生,毕竟就在前几天的会试张榜之日,就有两位本来榜上有名的贡士,因这两项罪名被判罚取消功名、永不录用。

  “怎么办?赵兄,真有这么严重吗?我们没有闹事,只是过来问问而已。”

  赵全志此刻也很紧张无措,不愿相信这件事真能有这么严重,他是真正的寒门出身,好不容易才考上进士,哪怕只是三甲,也就是所谓的同进士,他也很珍惜。

  随着朝廷越发重视教育,提供各种惠政,民间向学之风越来越盛,竞争也越来越大,他在上届大考中直接榜上无名,这次能有机会考取同进士,已属难得。

  但他还是勉强保持镇定,“我们去皇榜那边,先去看看厚泽兄的文章,我实在无法相信,以厚泽兄的才华,他竟连一甲都排不上,会试时,我们对其他同年的水平都已有所了解。”

  这些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问题根本不在于杨厚泽的水平如何,而在于杨厚泽是否如其所言,真的有在这次的大考中全力以赴。

  直到这群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的年轻人,心情沉重地赶紧来到皇榜前,亲眼看到杨厚泽在殿试中的文章。

  那文章写得不能说不好,若是不好,它也不至于被评为二甲传胪,关键在于,他们这些同窗都能隐约感到情况有些不对,那文章写得与杨厚泽平时的水平大相径庭。

  这个结果让一直为其鸣不平的众人都感到难以置信,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有人怀疑是不是自己判断有误,与同伴相互交流过后,才确定真不是他们个人的错觉。

  “厚泽兄这是什么意思?一边让我们都认为他对此次的大考特别重视,一边却又藏拙。”

  “关键是他还一直表现出十分担心自己会被朝廷打压的样子,这分明是他自己打压自己,他为何要这般误导我等?”

  “是啊,若非他总摆出忧心忡忡的模样,还让我们知道,他们承同杨氏由于早年的一些过往,被迫退出朝堂,我们又怎会因他没有取得好名次,就质疑朝廷的公正?”

  黄正举脸色难看地盯着前方张贴的文章,喃声道。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是我们笨,被人利用了却不自知,难怪礼部的两位大人都用看傻子的目光同情我们。”

  看得他当时就觉得情况不对,所以并没有出声,直到此刻看到这份被破例张贴出来的传胪的文章,他才意识到,他们好像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给利用了。

  可他实在想不通,对方的目的到底何在,他们这些同窗不仅与其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还素来交好,对其多有推崇,对方为何要这般害他们。

  他们不知道为何,何殊却知道,所以面对正宁帝的好奇,她随口给解释道。

  “那杨家肯定也知道自家做的事犯忌讳,会要求杨厚泽要低调蛰伏,没指望他能在短期内取得什么成就,可他毕竟年轻气盛,肯定不甘心面对自己不受重用,从而蹉跎青春的结果,就想破局,以自己的大考为契机,只要他的排名靠后,就能让那些知道他的真实水平的人,出头帮他质疑殿试排名,他再当众展示自己可以力压同年的真实水平。”

  正宁帝一听,瞬间感到十分恼怒。

  “又一个想要踩着朝廷声誉晋身的小人,那汪靖辰的事,可还没过去几天。”

  何殊却笑着回道,“这人可不只是想要踩着朝廷声誉晋身,他的主要目标,其实是想挟朝廷声誉为他护体,确保他在入仕后,不会被打压、闲置。”

  毕竟朝廷这些年来,一直对外表现出求贤若渴,不重出身、只重能力的态度,只要此番能够谋划成功,就能借此名声大振,又当众展现出自身的才华,朝廷若不重用他,相当于是自打嘴巴。

  “这么说来,那几个极力贬低杨厚泽的文章,执意要给他排个低名次的人,可能都在私下里与他有渊源?”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一定都有渊源, 但是肯定存在有渊源的人在带节奏,若非有正宁帝亲自出参与这殿试审卷与排名,有大概率会让他们得逞。

  毕竟杨家在前年接到瑞王的召集,集体退出大安朝堂的事, 朝堂上稍有些分量的人, 都心知肚明。

  按照惯性思维考虑, 几乎可以肯定宫里肯定不希望再看到杨家人出头,不会再重用杨家人,在这种情况下, 只要有人带头要将那杨厚泽的排名往下压,其他审阅官肯定不会反对。

  只是那些人都没想到, 正宁帝竟然有注意到那杨厚泽, 亲自将对方的名次钦定为第四名,可以称得上是略有抬举。

  虽然气那些人处处动心机,稍有不慎就会被那些人给算计到,但是一想到有太子在, 处心积虑之人不仅会无功而返, 还会遭受反噬,正宁帝的心情就无比舒畅。

  何殊每日都要忙于处置那些与千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 若非恰逢其会的遇上,根本没有精力注意到这些人的算计。

  即便对方的谋划能够成功,也就是添些无关大局的小麻烦而已,可是这背后的动机和算计, 实在太过膈应人了些。

  接到凌山书院的一群学子去了礼部,没来得及将事情闹大, 就被正好遇上他们的礼部尚书打发到皇榜前的消息, 无论是正宁帝, 还是何殊,都表现得十分平静,只吩咐按例查处。

  朝廷在赋予申请复查权,也就是质疑权的同时,也制定的有相应的处置规则,毕竟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这种质疑行为完全相当于是在挑衅皇权。

  “看来那个杨厚泽平日里,没少在他的这些同窗身上下功夫啊,未了解真相,就自以为是地为他喊屈,不管他们这次的成绩如何,都不堪大用,还是先好好磨磨性格吧。”

  正宁帝也叹息着摇摇头道,“真是可惜了,朕记得,这些人最轻也会被罚取消本场考试成绩,禁考三年吧?”

  大考三年一届,禁考三年,就相当于他们没有资格参加下届大考,下次只能等到六年后再考。

  何殊看不懂,也不耐烦看那些科举制式的文章,却不代表她会直接根据那些人的排名,决定对那些人的安排。

  所以她此刻正在看那些写得比较优秀,或是有特点的文章译文,这些译文都出自门下省,门下省的众官都已习惯她的行文风格,简单、直白,译出的内容也最让何殊满意。

  正在一心二用的何殊却道,“父皇倒也不必同情他们,所有人都要为自己犯下的错负责,他们之所以会选择追随在那杨厚泽身边,或许有人是真因敬佩对方的人品才华,但是绝大多数人,肯定是有所求,落得如今这下场,他们都不冤。”

  二人在宫里议论时,京中也为这场稍显荒唐的事议论纷纷,在大考前被无数人认定为能考取状元的热门人选,竟然爆冷只考了个二甲传胪的消息,本就十分惹人关注。

  可是朝廷坦坦荡荡的直接将其文章公开,此举可谓是直接杜绝了可能会出现的某些私心揣测与质疑。

  毕竟殿试前四名的文章都公示在那里,谁都可以去看,水平孰高孰低,看到的人自有评价。

  就算有少数人特别偏好杨厚泽费尽心机写出的文章,但是绝大多数人的眼光都很正常,也更符合主流认知与审美。

  正当那些因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输了钱的人,都只能选择愿赌服输时,突然传出那杨厚泽的同窗为其鸣不平,结伴去礼部申请重审杨厚泽的文章,质疑排名不公的消息。

  着实让许多人都感到有些懵,人家杨厚泽的文章已经直接张贴在皇榜边,用以佐证朝廷的公正,结果那些个学子竟然直接跑到礼部去质疑。

  与以往出现这种事件时,肯定少不了会有人跟风凑热闹不同,这次的京中众人听说消息,不仅没有人附从,还都是以看笑话的态度议论那些学子。

  听说那些学子将要按规受罚的消息,顶多只是摇头叹息,没什么人同情他们。

  如今的老百姓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有了一个认知,就是这些很有可能会当官的读书人,若是一不具备相应的才能,二无良好的道德品性修养,将会直接伤害到他们这些老百姓的利益。

  有位聪明而又有才华,还能处事公正、心怀百姓的官员,负责治理他们所在的区域,是件明显可以感受得到其中差距的大好事。

  包括京中,从前的京城中,因权贵太多,普通老百姓在某些公众场合连说话都不敢太高声,深恐会不小心惊扰到哪位大人,为自家无端招来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