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31章

作者:黄柏山人 标签: 穿越重生

  蒋清守也因为是大房最受宠爱的嫡子,平时口无遮拦惯了,在他母亲那里也没少听到这种抱怨,才会随口嘀咕出来。

  。

  蒋二夫人犹豫了一下,示意老太太出面将庶支与小辈都赶出去后,才说出自己的猜测。

  “母亲,儿媳细思半晌,想来想去,觉得家里最有可能惹怒娘娘的,可能是文秀的事。”

  此话一出,蒋老太太和蒋大夫人的脸色瞬间一变,蒋大老爷与蒋二老爷则是一脸不解。

  “哪个文秀?我只记得母亲身边好像有个叫文秀的丫头,这能关她什么一个丫头什么事?”

  面对蒋大老爷的质问,蒋老太太双目微合,蒋大夫人有些尴尬的解释道。

  “就是那个文秀,她现在在三姑娘身边伺候。”

  见他妻子说得含糊,不明原因的蒋大老爷十分着急,“你说清楚,这里面到底存在什么事,都到这种时候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快点知道原因,才能设法应对,蒋二夫人见状,只好开口道。

  “母亲有次带文秀进宫去给娘娘请安,意外发现她与八公主身边的一个宫女长得像,后来确认了一下,发现两人竟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就这么意外重逢,联系上了。”

  皇后早年还喜欢重用从娘家带去的人,可是自打生下太子后,皇后不仅与娘家开始疏远,也不再重用娘家人。

  这使得蒋家想要加深感情联系,都找不到机会,进宫当皇后更是如此。

  发现这种巧事后,蒋老太太与蒋大夫人立刻动了心思。

  利用蒋三小姐在宫里伴读的机会,将文秀安排到蒋三小姐身边,许以重利,让文秀利用常进宫的机会与姐姐联系。

  设局帮她姐姐凭借多次救急解困之事,取得八公主的信任后,多在八公主面前说蒋家的好话,设法加深八公主对蒋府的好感。

  还要劝八公主要多亲近外祖家,告诉八公主,公主长大后终究要出宫嫁人,外祖家就是公主在宫外的最大依仗等。

  因为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蒋老太太和蒋大夫人的意思,蒋二夫人虽然出了个女儿,但她并不心虚,所以将事情说得很清楚。

  既然家里最近没犯什么错,突然被罢爵,还是由蒋家女出身的皇后亲自出面罢爵,不难看出皇后对娘家人的愤怒。

  将心比心,蒋二夫人觉得自己的女儿若是被人这般算计,她肯定也会很生气,所以她才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这件事。

  其他人听她这么一说,也能基本确定,可能就是因为发现这件事,惹得皇后动怒,才会直接对娘家下狠手。

  但是蒋大老爷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因果关系。

  “只是让人多在八公主面前为外祖家说几句好话而已,二妹怎么值得动这么大怒?我们又没有害八公主之心。”

  蒋二老爷也有类似的想法,认为皇后是小题大做。

  “唯今之计,只能劳动母亲再进宫一趟,向娘娘道歉,解释家里只是想着要与八公主多亲近亲近,绝无它心,另一边,我与大哥往东宫递拜帖,看看能不能请太子出面帮忙转圜一下。”

  蒋二老爷想的是自己兄弟毕竟是太子的亲舅舅,太子总要给几分面子,因为这也关系到太子自己的面子。

  何殊刚回东宫,正打算和徐从义商量下东宫产业的事,就接到蒋家的拜帖,她对此并不觉得意外。

  困兽犹斗,何况蒋家为的是能关系一个家族兴衰荣辱的爵位,怎么可能甘心就此作罢。

  虽然不耐烦见,但那毕竟是她这辈子的亲娘舅,为了不落人口实,不仅要见,还要客客气气的接见他们。

  双方简单的寒暄过后,何殊坐在上首没等两人开口,就难掩无奈之色的叹了口气道。

  “孤知道二位舅舅突然到访,是为何事,这次实在是事出突然,孤当时来不及做任何反应,父皇已一口回拒,可是眼见母后态度坚决,连父皇都不好当众驳了她的奏请,孤也不好当众忤逆,事情就成了这样,可孤甚至至今都不知道母后这么做的原因。”

  不得不说,何殊的这手甩锅技术可谓是相当熟练。

  既表明自己与正宁帝在这件事情上的无辜,又解释了自己没有为外祖家发声的原因,还点出问题的核心,就是导致她母后很生气的原因。

  蒋大老爷有些尴尬的笑着回道,“太子有所不知,接到圣旨后,家里人都很疑惑,毕竟老太太时常叮嘱臣等,身为外戚,一定要谨守本分,绝对不能胡作非为、违法乱纪,连累到宫里的娘娘与太子殿下。”

  本分?要不是她实在没从蒋家看出这二字,她又何必对他们出手?而且是不留后路的直接雷霆一击。

  不管是宫里,还是她的东宫产业,大钱不说,花点小钱养一家亲戚,还是养得起的。

  就凭皇后的面子,给她娘家一个爵位也算不得什么。

  可是他们能得到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得真正能领悟到本分二字的精髓。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虽然没犯什么大错,膈应人的小错却不断,还在私下里搞小动作,野心昭然若揭。

  此刻听到对方现在以邀功的姿态提及‘本分’二字,何殊差点嗤笑出声,这是拿她当八公主糊弄呢。

  “孤虽因久居宫中,与舅舅们接触不多,但是蒋家毕竟是孤的至亲,所以孤也很关心舅舅们的情况,没能阻止这次的事,孤很惭愧,等到孤打听到母后会么做的原因后,一定会帮你们从中周旋,让母后早日消气。”

  何殊说得情真意切,却是绝口不提为蒋家争取恢复爵位的话。

  蒋家两兄弟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后,由蒋二老爷出面道。

  “殿下有所不知,臣等在家里也曾反复自省过,发现娘娘这次之所以会生气,很有可能是因为家里一个丫鬟。”

  “她与八公主殿下身边的一个宫女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姐妹重逢之后,难免会提及各自的境况,就说了些蒋府的好话,可能那位宫女又将那些话转述给八公主知晓,被娘娘知道后,便误会府里有蛊惑八公主的意图。”

  蒋大老爷随即接过话,掷地有声的发誓赌咒道,“天地良心,蒋府作为八公主嫡亲的外祖家,绝对是半点都没有害八公主的心思。”

  看来这蒋家人心里挺有数嘛,这么快就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了。

  何殊不知道二人是真的低估了这件事所能造成的后果,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但是对方既然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她也不能不表态。

  “原来是这样吗?知道原因就好,待孤明日去给母后请安时,一定会将二位舅舅的话转达给母后,希望这真的只是一场误会,说开了就好,别伤了亲戚情分。”

  眼看说来说去,何殊都只是说得好听,不给一句准话,蒋家兄弟只得无奈告辞,希望太子真能像他说得样,去找皇后说明情况。

  哪怕何殊见的是亲舅舅,为确保太子的安全,他们这些暗卫也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江卫功一直隐身侍立附近,将舅甥三人的对话听了个全场。

  除了佩服还是佩服,这是江卫功的唯一想法。

  要不是他在头一天跟太子禀报过八公主那边的调查结果,隔一天就出了这件史无前例的大事,他估计也会相信太子是真的不知情。

  让江卫功深感费解的是,到底是皇后因蒋家在暗地里做的手脚大动肝火,才会主动做这件事,还是由太子怂恿皇后做下的这件事。

  不过根据太子敷衍蒋家人的表现看,基本可以确定,蒋家肯定没机会复爵了。

第三十三章

  为了维护自己的太子声誉, 不得不耐心应付这种轻不得重不得的亲戚,实在是件比应付朝臣更加考验耐心的事。

  所以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何殊从来不会不因为血缘关系就要求别人应该对自己怎样好,也不喜欢亲戚凭借这份关系要求自己该怎么。

  但是因为有这份血脉牵绊, 有合适的机会时, 她也不介意多照顾一些。

  可她绝不允许被照顾者因此而觉得理所应当, 不仅丝毫不知感恩,还想要得到更多。

  被照顾的例如崔景怀,哪怕只是远亲, 他自己的功绩也足够。

  可他并没因此就觉得自己能坐上九门提督的位置是应当,而是一如既往的低调谨慎, 将自己的工作做得非常认真细致。

  短短一段时间内, 京城中的治安环境大为改观,衣着干净整洁的巡卫军列队整齐,穿梭在大街小巷。

  没有任何扰民之举,却让一些宵小之徒不敢再轻易出没, 让城中百姓的安全感大增, 连城内卫生环境都得到明显改善。

  蒋家虽然没出什么可以位列朝堂的官员,被封伯爵后, 靠着这个爵位,才能出席每月一次,或逢年过节的大朝会。

  但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蒋家其实有不少人都在朝中任职, 哪怕基本都是些品阶低的小官位,可是没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 就授予官身, 本就是种照顾。

  有了这个比这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更高的起点, 只要他们愿意用心做事,有能力做好事,他们绝对能有机会得到晋升。

  毕竟皇后与太子的地位稳固,再怎么缺心眼的人,也不敢特意针对打压他们,在这些方面,连一些宗室旁支子弟都远不如他们得脸。

  可是那些蒋家人自恃外戚身份,觉得那些小官位委屈了他们,很少有人愿意用心做事,而是汲汲营营的想要获取蒋老太太等人的喜爱。

  寄希望于蒋老太太能在皇后面前为他们多美言几句,为他们争取到高品权大的位置。

  整个蒋家上下,能像最近刚入职的那位蒋五郎般,愿意全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上的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这才是何殊选择抓住机会釜底抽薪的主要原因,复爵当然是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

  他们要是能从此认清现实,真正反省到自身的错误,做好本职工作,机会肯定不会少。

  若是继续抱着想凭借外戚身份一飞冲天的梦想,还不如洗洗睡了的好,睡着了的梦中才会什么都有。

  反正何殊是肯定不会给,听说蒋老太太带着儿媳、女儿进宫的消息,她一点都不担心。

  因为她算是看出来了,随着自己当年给皇后画的那张‘千古贤后’的大饼已到近前,皇后只会主动巩固自己的成果,绝对不会再为已让她彻底寒心的娘家人动摇。

  可能皇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随着她自己过得越来越允实,事业带给她的成就感与日俱增,她已非常反感过去容易被人控制思想的自己。

  所以她才会在得知娘家人在打八公主的主意,想要将八公主变成一个听信蒋家驱使的傀儡时,会那么愤怒与伤心,能狠得下心迈出那关键一步,彻底挣脱出身带给她的枷锁。

  事实也正如何殊所料,看着自己的老母亲带着她的嫂嫂、弟媳与姐妹来哭诉委屈,解释自家绝无恶意,是她误会了家里人想和八公主加深感情的用意,皇后只觉得齿冷。

  她若还是曾经的那个从蒋家大宅嫁入郡王府后院,没有见识的内宅妇人,肯定她就信了。

  毕竟就像她的娘家人说得那样,至亲之间,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何况蒋家是靠着她才能有今日的荣耀,肯定只会盼着她好,半点没有加害她与她孩子的心思。

  他们起的的确不是想要伤害她哪个孩子身体的坏心,可是为了他们的私心私利,想将她女儿的心性教歪,祸害孩子一生,就不是加害吗?

  所以皇后现在已经不愿再如过去般,耐着性子解释劝慰安抚她们。

  “母亲,你们的意思,本宫明白了,那秋仪,本宫已经让人遣去清心庵,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将蒋家的恩爵罢免,是本宫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德不配位,除了容易让人滋生不该有的野望,没有任何好处,本宫也是为了蒋家的未来考虑,才会做此决定。”

  听到皇后如此坦然的直接将话摆到明面上,丝毫没有顾虑自己这个老母亲的面子,蒋老太太不禁有些错愕。铱誮

  “德不配位……娘娘能这么这说你大兄?他性格端方,做事精明能干,怎会德不配位?”

  皇后语气淡漠的回道,“母亲莫要误会,本宫说得不是大哥,本宫说得是蒋氏全族,都德不配位,这个爵位若是祖荫,本宫无话可说,可它是靠着本宫这个皇后得到的,你们却不珍惜、不知足,本宫就有权收回。”

  看到皇后这是摆出要与蒋家做切割的态度,蒋二夫人暗自心惊,正要制止婆婆,就听到婆婆已经愤怒的尖声道。

  “皇后娘娘莫要忘了,你可是蒋家女出身,这世上哪有像你这样,自己飞黄腾达后,不说扶持娘家,还这般打压娘家的女儿?”

  面对母亲的指责,皇后心中悲愤却神色平静,既然选择将事情做绝,她就想过会面对这一幕。

  让人拿来太子派人给她送来的一份文书,翻开就能看到,里面详细记载了自打正宁帝登基上位,蒋家所获得的一切。

  有承恩伯这个爵位带来的巨额收入,有自那之后,蒋家全族与姻亲因此而获得的职位与相应的收入,以及每个人的在职表现。

  再往下一翻,是皇上与太子在过去的九年中,给蒋府的赏赐,写了好几十页。

  更往下的则是蒋家人仗着是后族,在外面行圈地占田、强买强卖之事,以及伤人事件等,后面还注明太子让人在私下里花钱补偿受害者的花费。

  所能事件都能精确到年月日时,清清楚楚的写明所有当事者与具体经过,以及受害者接到补偿后按下的和解手印。

  除此之外,还包括蒋大老爷、皇后的大姐夫等人在外养外室,去花街柳巷风花雪月的事,让这蒋家这些女眷看得头晕目眩,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与此同时,她们还有种毛骨悚然之感,在他们这些人的身边,到底有多少宫里的人,要不然,为何桩桩件件都记得这么清楚?

  “这下,你们该明白,本宫确实没有冤枉你们了吧,陛下乃是励精图治的圣明天子,素来赏罚分明,怜悯百姓,若非有本宫的皇儿劳心劳力的替你们收拾烂摊子,还在陛下面前为蒋家遮掩,根本等不到本宫出面,这个爵位早就被你们自己给折腾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