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38章

作者:黄柏山人 标签: 穿越重生

  同时也不得不开始怀疑,她们那位长着一张人畜无害,让人生不出防备心的弟弟,当年给她们准备那桌‘全兔宴’,是不是故意。

  大公主因性格方面的原因,轻易不会说人什么。

  二公主则养成了知道她爹或她弟又做了什么,就会下意识分析一下,这到底是谁的主意,又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

  不为别的,就为了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被动,能让她感到一种成就感。

  三公主也是因为经历过当初的那场‘兔兔’事件,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与志向。

  因为后来查明,是那个怂恿她们下令打人的管事婆子收了别人的好处,有意在陷害两个小姑娘,好让她们落得个性情残暴,为只兔子打死人的恶名。

  哪怕她们听信对方的怂恿,下令打人的时候,只是让打几下,两人还商量过打三下还是五下。

  可是那管事婆子却在她们的爹问起时,说她们两个因为兔子丢失的事,要打死那个丫鬟。

  这件事让因为没有生母,心思本就敏感的三公主真正意识到人心的险恶,接着又被年仅一岁多的弟弟,一脸天真可爱的用一桌‘全兔宴’给刺激了一番。

  那句‘我们都是人,人不可以吃、不能打死’的话,也让三公主印象深刻。

  反正自那之后,除非必要,即便遇上很生气、很愤怒的事,她也不会再轻易下令伤人。

  大公主有些无奈的安抚道。

  “也不是不让你在自己人面前提,是怕你提多了,被有心人听到,传了出去,皇弟虽然聪明,可他打小就待人仁义,对我们这些姐妹,也十分照顾,要不是有他帮忙,我们哪有现在这逍遥自在的日子可过?”

  二公主当然知道这些,“我也就是说说而已,对皇弟我当然是感谢的,就是觉得费解,实在不知道他那些心眼都是怎么长的,可能这就是父皇除了他,没其他儿子的原因?”

  三公主在一旁点头附和道,“皇弟对我们这些姐妹,是真的没得说,要不是有皇弟帮忙,我之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也能有机会当官,而且当得不比那些男子差。”

  几位公主不知道的是,对于何殊而言,她每天要操心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在这种情况下,能为她们这些姐妹做的其实很少。

  毕竟有道是擒贼先擒王,她打小花在皇帝与皇后身上的精力,远比花在姐妹们身上的多,能决定女儿未来的人,是身为父母的皇帝与皇后,若搞不定他们的思想观念,什么都是枉然。

  而何殊做的那一切,也不是为了能够得到谁的感谢,既是出自本心,也是为了能给自己减轻麻烦。

  毕竟身为这些姐妹们眼中唯一的‘兄弟’,驸马们眼中的‘小舅子’,她除了要当太子,还肩负着要给这些出嫁的姐妹们当靠山的任务。

  驸马挑得好,公主们出嫁后夫妻生活幸福,能给她这个‘小舅子’减少许多麻烦,正宁帝与皇后也不用跟着操心着急,不给她找事。

  哪怕她有的是可以整治渣男的方式,可她的本职工作毕竟是太子,形象还是需要尽量维护一下的。

  处理完手上的重要事后,何殊才抽出时间去亲自给公主们挑选伴读。

  不像从前,都是从王公勋贵与大臣家的女中选,选的时候会重点要考虑伴读的出身,从而彰显皇家恩宠。

  现在的正宁帝已坐稳皇位,成功树立起他的帝王威严,也已初步让外界认识到他的执政风格,不需要再通过这些小手段昭示什么。

  所以这次的伴读候选人的来历颇为复杂,既有官宦、书香门第的女孩,也有商家与王公勋贵家的女孩,还有普通家庭与济幼院出身的女孩。

  这些女孩都能满足何殊曾提出的要求,就是性格坚韧、有野心,这种野心不是那种希望靠着嫁人而实现阶级跨跃的野心。

  而是愿意自强自立,并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并提升自己的野心。

  三公主成为史无前例的一位正式被任命为三省巡察使的官员,在一些思想保守的人看来,是离经叛道之举。

  可是一些有野心的女子,却能从中看出一个信号,若是她们也能拥有丰富的学识和能力,是不是将来也能有机会入仕?

  不是宫中女官那种,而是与天下男子一起竞争,正式入仕。

  聪明而又有心的女孩,早已开始为此做准备,这次挑选伴读,就是何殊为她们提供的一个机会。

  宫学在读的共有七位公主,何殊打算给她们每人配四位伴读,也就是共计会挑选二十八位女孩。

  而她将要从共计六十五位候选女孩中,挑出这二十八个女孩,余下的三十几位,接下来可以继续在这间为培训与考核这些候选伴读,临时建立起来的女学中学习。

  出身依旧是何殊在选伴读时的考量依据之一,但是与之前不同的是,她打算给每位公主挑选的四位伴读,在出身上均匀一下。

  也就是每人的四个伴读,基本都将是四种不同的出身。

  她想让公主们可以从身边的伴读开始,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与多样,从而学着摒弃人们对出身门第的固有印象。

  除此之外,年龄、性格、心性表现,也是何殊选人的重要依据。

  这间女学是以试运营,可以包吃包住,甚至还包穿的名义,给那些候选女孩发的入学录取通知。

  而那些女孩,基本都来自暗卫营的推荐,在正式入选之前,都已经被观察过一段时间,都是已经拥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女孩,年龄基本都在六到十六岁之间。

  初进女学的共有八十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已经陆续送走十五人,都是无法适应女学的培训节奏与要求的女孩。

  负责女学的先生也是暗卫出身,已经适应何殊的做事风格。

  所以她给何殊提供的资料中,包括女学中先生与杂役们,从不同角度与立场,对那些女孩做出的评价,十分客观而又详实。

  这个工作做得很到细致到位,何殊很满意。

  所以何殊在正式见到那些女孩前,已经对她们每个人的性格脾气有所了解。

  让人以试运营的方式招人进来,并不是虚言,这间由何殊亲自规划的建设方案。

  由一所破败废弃宅院改建而成,距离皇宫不算太远,占地面积颇大,设有教学区、住宿区、餐饮区、教师办公区与住宿区。

  环境十分清雅,朝廷现有的最高学府太学的环境与条件,都有所不及。

  六十五个女孩被分为两个班,在过去近五个月的时间里,已完成各种规矩礼仪方面的培训。

  因为教授她们的先生都是暗卫出身,除了这些课,还有站姿与体术方面的训练,所以她们一个个看起来站姿笔挺、坐姿端正,精气神十分饱满。

  让何殊看着暗自满意,有野心的人,对于机会的到来,总会特别敏锐,擅长抓住机会。

  不管这些女孩原本的性格如何,能够留到现在的她们,现在都已彻底接受与适应女学中的规则秩序与要求。

  何殊在先巡视一圈后,才逐一点名,将她们叫过去单独问问题,也就是面试。

  从出身经历,到家中人口多少,与家人之间有关系,再到学过什么,看过什么书,到有几多少朋友,平日的兴趣爱好等,随机抽问。

  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何殊才完成这项面试工作,然后带着面试记录回宫,她还要对照女学给提供的那些资料,以及正式入选之前的观察记录,逐一进行对比与斟酌。

  正宁帝见她如此辛苦费劲,忍不住劝道,“不过是些伴读而已,不满意了就像上次那样,直接换人不就行,何必这么费事?”

  他知道何殊为了这批新伴读,动用刚改建完成,还未正式投入运营的女学,花几个月的时间对些候选人进行培训的事。

  不过那些都是只需何殊吩咐几句,交给下边人做的事,他也就没在意。

  看到何殊先是亲自去女学见那些女孩,此刻又在亲手整理总结那些候选伴读的信息,正宁帝看着有些不解。

  在他看来,太子是要做大事的人,实在不值得为这种小事劳心劳力。

  何殊头也不抬的回道。

  “您不是还盼着几位妹妹中,能多出几个能像三姐那样,愿意也有能力为朝廷做事的公主?她们现在正处关键年龄段,最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不仔细些,要是挑了不合适的人进来,岂不是耽误了妹妹们?”

  正宁帝一听这话,立刻重视起来。

  “对,这件事确实很重要,让她们多跟有上进心的好姑娘学学,对她们有好处,你是要认真仔细些。”

  皇后听说这件事,忍不住找到何殊。

  “太子,小八的性格,你是知道的,说好听点是善良没心眼,说直接点,那就是个缺心眼、容易被人糊弄的,在给她选伴读的这件事情上,你可一定要慎重考虑。”

  这段时间亲自将八公主带在身边教导,八公主的固执与脑筋不转弯,差点没把皇后给气死。

  何殊也听说了皇后这段时间的不易,点点头道。

  “母后请放心,我连其他妹妹的事,都这么上心,对于八妹妹的事,当然是更加不会怠慢,她这个年龄,对于大人的话,可能会相对有那么一点排斥,更容易接受同伴的话,等到这件事落实下来后,母后应该可以轻松一些。”

  皇后却不敢这么乐观,忍不住吐槽。

  “养了你们几个,虽然你三姐的亲事让人操心了点,但是总体上都没怎么劳心费力,就这个小八,真是让人伤脑筋啊,我就想不明白,我怎么会生出这么一个缺心眼的亲闺女呢?别人说什么都信,就是不听我这个亲娘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从小就生长在皇宫中,不需动心思,就能实现要什么有什么。

  没有遭遇过生活的毒打,顺风顺水的过惯了,再加上身边人的各种恭维,对生活少了敬畏。

  何殊倒是有办法整治,让她尝尝一无所有的滋味,再感受一下世间的人心险恶,肯定能改了八公主没心眼的问题,可是皇后肯定不舍不得。

  再加上这么操作太麻烦,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容易出差错,何殊也不想这么麻烦。

  “龙生九子,九子不同,这是常事,母后不必太过担忧,先在她身边放几个经历丰富的伴读试试,让她知道一下皇宫外的真实情况,并非只有美食华服、富丽堂皇的高宅大院中高朋满座。”

  还有更多衣食无着,终年难尝荤腥、生活难以为继的穷苦百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尤其是女孩没有机会读书识字,无心赏花看柳才是世间常态。

第四十章

  直到何殊挑好的二十八人名单送到女学, 二十八名被挑中的女孩被接入宫中,京城上下才知道那间没太引人注意的女学,竟然是由太子开设。

  最重要的是,众人直到这时才意识到, 宫里几个月前突然将之前的伴读遣送回家, 为的竟然是给这批从女学中选出的女孩腾位置。

  有些人心有不甘, 在朝堂上提出异议,却被正宁帝以家事为由,态度强硬的给怼了回去。

  新入宫的女孩除了都有好学, 有一定文化底子这一共同特点外,在出身方面, 可谓是各不相同。

  既有在勋贵亲戚家寄人篱下的女孩, 也丧母的文人家女儿,更有小摊贩或是普通农户的女儿,还有父母曾是暗卫的女孩,以及被朝廷收养的孤女。

  这些女孩入宫后, 与公主们一起, 吃住都在宫里,统一管理, 不再像从前,上完课后,公主回各自的母亲身边,伴读可以回家住。

  所以那些伴读不仅可以带着丫鬟一起进宫, 还能天天往返宫中,与家里的联系过密, 一个个的带着任务私心重。

  改成这种统一管理的模式, 也算是将公主与伴读都放在同一层面上, 都不许带丫鬟,虽会专门安排宫人负责照顾她们的饮食起居,却会要求她们都要习惯生活自理。

  对于那些已在女学接受过几个月培训的伴读而言,不管她们原本是什么出身,都已经学会自理。

  主要是宫里的这些穿衣梳头都需依靠宫女太监伺候的公主,何殊早就看不惯这种将人养成巨婴废物的现象。

  比她大的几个公主虽然也是从小被人照顾着长大,可是在郡王府时家里穷,伺候的人手少,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正宁帝登基后,后宫里的人,从先帝的嫔妃到宫女内侍,征询过他们的意思后,只有一小部分被安置到京外别院

  连自己有想法的先帝嫔妃在内,在何殊鼓动正宁帝开设的各种产业里,安排了大半,可是宫中剩下的宫女内侍仍有不少。

  相较于活到年近七旬,还在纳妃的先帝,正宁帝的后宫只有不到二十个嫔妃,其中有一小半还是郡王府的老人。

  如此一来,后宫一直是主子少,伺候的人却多的状态。

  何殊纵然不赞成那些嫔妃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往女儿身边大量安排人手的做法。

  可是她作为太子,若是对后宫中的这种事指手划脚,容易给人留下她这个太子不务正业,没有容人之量,苛待妹妹之类的话柄。

  所以何殊一直没有干涉,直到这次,因为到正宁帝主动感慨,希望剩下的女儿也能争气些,多出几个能像三公主那么有能力的,她才临时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么一来,虽然那些公主的母妃,不赞成这种安排,认为自己的女儿受了委屈,提出各种质疑与抗议,也有正宁帝负责顶在前面,告诉她们那是他的想法与安排。

  更何况八公主这个嫡公主也不例外,皇后却对这件事表现出极大的支持与配合,才将这件事彻底落实下来。

  随着为公主选伴读一事尘埃落定,将宫学接下来要学的课程给规划好,何殊也算是暂时了了一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