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十四爷家的娇丫头 第202章

作者:雪中回眸 标签: 穿越重生

  愁死。

  十四爷看她:“你这是什么表情?爷来了不高兴?”

  “明儿半夜就起来了。”曲迆皱眉。

  “大礼服拿来你这里,早上一起走。”

  十四爷道。

  曲迆……行吧。

  于是早早睡了,还以为睡不着,结果躺下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早的起来,其实就是半夜。

  曲迆还是吩咐人先把吃的拿来。两人都吃了以后,才换上大礼服,分别叫人给梳头。

  其实穿大礼服倒也简单了。

  重是真的重,也不好看。

  弄好了,两人往前院去,须臾,福晋和舒舒觉罗氏也到了。

  颁金节不带孩子了,等过年再带。

  互相请安之后,各自上车。十四爷骑马。

  一起出发,往宫里去。

  一进去,先赶往太庙,侧福晋们都跪后头,大家齐齐跪着,人虽然多,却落针可闻。

  曲迆前头是十三爷府上的侧福晋,后头就是宗亲们的福晋了。

  男女各一边的。

  等祭拜完了,就赶紧赶去给太后请安。

  侧福晋没资格进去,人太多也进不去。

  就在门口,分批次给里头磕头,太监们传唱。

  等叩头结束了,也是分批往自家娘娘宫中去。

  德妃也只早一步。

  曲迆她们走去的时候,德妃刚换了一身衣裳。

  永和宫里,除了德妃,成嫔,七爷家的家眷和十四爷的家眷之外,还有康熙爷的一些嫔妃,都是贵人以及以下的。

  她们也是依附于德妃的,或者说住的近的。宗室里的人不太多。今儿也没有外戚。

  宗室里的,除了特别亲的,其余人都在太后那。

  不过过年时候就不是这样了。

  过年时候客人更多些。比如说嫡福晋的娘家人那会子就也会在了。

  ------题外话------

  嗷呜

第236章

  此时,大家都请安之后,各自落座,今日的座次,大概就是过年时候的座次了。

  侧福晋们不能去正殿,因为坐不下了。

  曲迆觉得可太好了。这边安静多了。

  这边,四爷家的李侧福晋,七爷家的纳喇氏和巴尔达氏。还有舒舒觉罗氏和曲迆。

  四个人坐在这个屋子里,也有人伺候茶水点心。

  也就曲迆一个人是第一次坐这里。

  李氏笑道:“曲妹妹头回来,要是有什么不知道的,就问我。娘娘宽厚,一向也不大管咱们小辈的。”

  “瞧姐姐说的,人家府上也是两个人呢。”巴尔达氏打趣。

  “那谁叫我比她大呢,总要说两句的啊。”李氏道。

  一看就知道,她们关系还不错。

  曲迆笑道:“多谢姐姐们,我有问题肯定问。”

  “说起来,你那一对双生子如今不小了吧?十来个月,正是好看的时候。会爬了吧?”李氏问。

  “姐姐会了,弟弟还不行呢。”曲迆笑道。

  “我是没有你那福气,只盼着不管男女,生下来健健康康的就好了。”巴尔达氏摸摸肚子笑道。

  “姐姐有了?”曲迆惊讶。

  “是啊,我也伺候爷这么些年了。”巴尔达氏笑了笑:“以前是我没福气。”

  其实她还是康熙爷直接赐给七爷的侧福晋,只可惜,七爷喜欢的是纳喇氏。

  纳喇氏从格格开始,就一胎一胎的生,别说是巴尔达氏了,就是嫡福晋也比不过的。

  巴尔达氏如今一年伺候七爷的时候都少。

  纳喇氏看了她一眼,倒是没说什么。

  众人也知道七爷家里这些官司。

  可以说,在座的这几位侧福晋里,大概她是最不得宠的一个,能怀孕,真是幸运。

  隔一会,德妃派人来,给送了些果子。

  几个人赶紧谢过。

  德妃没说叫她们去正殿里陪着,四人也就悠闲的呆在这里。

  直到开席,才都过去。

  席面摆在正殿,今儿过节,自然是大席面。

  德妃上座,成嫔陪着坐在一边。

  至于福晋们,也得德妃说一声都入席,才好入席。

  曲迆几个就没跟德妃一起坐,后头还有一桌,她们四个一桌。

  至于那些贵人和常在答应们,去了另外一个屋子里。

  曲迆算是看出来了,如今这个场合里,别说是伺候万岁的。

  贵人以及以下,是真不算个人物啊。有孩子还好些,不然真是排不上号。

  康熙爷的嫔妃本就多,光没有位份的庶妃,这边就有三四个呢。

  曲迆一边吃着没滋味的饭菜一边想着。

  这宫里到了这种时候,饭菜味道就一言难尽。倒也能理解,膳房就那么大,宫里却这么多人。

  要不是提前预备好,到时候可能都来不及上。

  所以这些提前做好的饭菜就没滋味,就算是热了,也是好看不好吃。

  曲迆就只用一些素菜搭配着吃了半个饽饽。

  大家都差不多,然后就说着话慢慢吃起来。

  等吃完,再坐着去,躺着是别想了。

  反正名义上是陪着德妃,可事实上,德妃才不见她们。

  这一坐着,就要熬到放烟花时候……

  反正别提多累了。

  顺便一提,这种时候,是两顿饭,第一顿就在半上午,第二顿就是半下午直到深夜。

  乾清宫里,倒是比后头热闹的多。

  康熙爷看起来心情不错。

  笑着与众人说话,皇子们见他高兴,自然也高兴。

  众人献礼,皇子们出尽百宝。

  三爷送的是手抄的本子,对了康熙爷的胃口。

  四爷呢,别出心裁,送的是庄子上种的新米,黄橙橙的。康熙爷当即就叫人去熬粥了。

  到了十四爷,他送的是一大篓子石榴。

  一搬出来,康熙爷就笑。

  众人也笑,大概是笑四爷和十四爷这蜜汁相似的想法。

  毕竟别人送的东西不是贵重,就是难得。

  偏这哥俩,送的是吃的。

  “你倒是会讨巧。”康熙爷笑道。

  “儿子琢磨着,皇阿玛什么好的没见过?儿子不管送多贵重的东西,归根结底还是皇阿玛给的。皇阿玛您也不稀罕。无非是要儿孙的心意。儿子瞧着这石榴极好。每一颗都是儿子亲自选的。石榴好吃,寓意又好。送给皇阿玛不是正好?皇阿玛再给儿子添上几个弟弟妹妹。”十四爷笑道。

  “好好好,你小子会讨巧,那就给皇阿玛拿来。给你兄弟们也分了都吃几个。”康熙爷道。

  众人也都笑着附和了几句。

  心想他们可学会了,来年也这么干!

  可又觉得不行,拿不出手啊。

  这老四和老十四不愧是一个额娘生的,一样的脸皮子厚啊。

  石榴确实不错,康熙爷剥了一个吃着,心情很好。

  众人也都分到了,太子爷瞧着手里的石榴,心里不知什么感觉。

  他今年,什么也没送,懒得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