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169章

作者:满汀洲 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谢绝转借,更不转赠。

  不过这回,望远镜可起了大作用。胤禔表面上每天带兵上前挑衅,把策妄阿拉布坦气得七荤八素。实际上已经用望远镜这等臂助,将他的驻地都一览无余啦。

  并精准地找到了薄弱之处,再次夤夜出击,打了策妄阿拉布坦一个措手不及。

  半宿鏖战后,他只在数千死忠的掩护下,一路往西藏方向而去。却不想被旦增□□所杀,人头亲奉给康熙,成为丹增□□效忠清廷的最佳证明。

  策妄阿拉布坦既死,准噶尔汗国也就彻底土崩瓦解。

  困扰康熙多年,一度成为大清心腹之患的准噶尔汗国覆灭,西域土地从今儿起尽数姓清。

  康熙龙心大悦,当即奖率三军。

  择日班师回京。

  而此时,都已经过了颁金节。眼看着就要冬月,距离他们率军出征已经八个月之久。

  康熙叹:“三翻六坐七爬,若弘晰也像珠珠、敏敏跟龙凤胎那么伶俐。圣驾回銮的时候,怕都会叫玛法了。这一仗,实在旷日持久啊。”

  “但也收获颇丰,从此九州之内唯有大清。”胤禔这微笑:“皇阿玛之功,后必有来者,前却无古人。”

  康熙一愣,继而大乐:“好一个后必有来者。”

  “那是自然。”胤禔理直气壮:“举凡家族,都得一代更比一代强,才能真正长盛不衰。若黄狼子下豆杵子——一代不如一代,岂不是气数渐尽?咱们大清想长治久安,这继承人们当然得继往开来。不忘先祖,也有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实力……”

  “胤礽虽好,但跟皇阿玛相差且远呢,欠练啊!”

  康熙又恼又怒又得意,还有那么一丝丝微妙的认同感:的确,保成虽好,但还是略显青涩。

  就好像好大儿虽屡立奇功,但到底太冲动易冒险了些。

  亏得策妄阿拉布坦到底年轻,羽翼未丰,手下也没有许多精兵强将。否则……

  康熙拒绝去想那个可怕的结果,只想把这不省心的臭小子拘在身边。却不了归心似箭的他却提出反对意见:“如今策妄阿拉布坦虽死,准噶尔汗国尽灭。但为防死灰复燃,儿子觉得还是要多陈些兵马,将蒙古快速通路修到这儿来。”

  “届时不但能加强其跟京城的联系,还能把西域诸地的经济发展起来,更能震慑西藏、青海等地。”

  而这个事重要又繁琐,人选上就需要极其慎重。

  忠心、威望与能力缺一不可。

  他怎么琢磨,怎么觉得自己是那个不二之选。

  “你?”康熙皱眉:“你到底是怎么看出来自己够耐心仔细的?”

  “可……”

  “别可了,乖乖与朕回京,剩下的事儿,朕交代给你裕亲王伯跟胤禛。你裕亲王伯征战多年,威望与经验都不缺,由他总览全局你总挑不出毛病吧?你四弟认真到吹毛求疵,再不会有丝毫怠慢。他们叔侄俩配合着,还不如你直郡王么?”

  迎着皇阿玛那充满戏谑的眼,胤禔到底没好意思大言不惭地说个是,不过……

  “太子次子满月宴上,四弟妹传出的喜讯,这会子该身怀六甲了。皇阿玛这时候把四弟留下善后,是不是有点……”

  咳咳,不那么厚道?

  说起这个,康熙就纳闷了:“他福晋要临盆,与他有什么关系?”

第113章 回銮

  胤禔:???

  胤禔就一脸震惊地看着自家皇阿玛:“这, 这怎么能跟四弟没有关系?那是他第一个孩子,他我盼了许久的嫡长子或者嫡长女啊!”

  “是,可那又怎样?他回去了, 最多也就能在产房外头喊一声福晋别怕, 爷在而已。”

  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

  还很可能因为他在,让产妇更娇气些, 反而不利于生产。还不如留下来,好生建功立业, 回头大封皇子的时候,起步也好更高点。

  啊这……

  情感与前程的较量,倒是得让四弟谨慎选择了。

  毕竟这放弃的不仅仅是触手可见的前程,还可能是自家福晋的命。

  因为先帝爷真爱也好, 被太皇太后跟他那皇父摄政王给管束太久逆反了也罢。总之因他之故, 皇阿玛还挺忌讳皇子专情的。

  常常给有功皇子赐美人,皇子福晋一个个中人之姿, 妾室们倒风姿绰约着。

  就, 就好像唯恐儿子们夫妻关系过于和谐一样。

  也就是他当机立断, 直接演了个釜底抽薪。不然依着自己这个屡立奇功劲儿,宫里赐下的美人儿都得堆满直郡王府……

  想着想着, 胤禔就觉得额上一疼。抬眼,正好瞧见皇阿玛还未来得及收回的手。

  直郡王扶额:“皇阿玛所言极是,不过……”

  “如此大功,您不如还是便宜了儿子吧?也好让儿子一举奏功, 直接以百官什么都说不出来的姿态位于铁帽子王的位置上。”

  “嘿嘿, 想想就觉得挺风光的。”

  康熙:……

  就想问问,当了铁帽子王之后,你这个爵位又传给哪个呢?

  可子嗣事, 是好大儿心底最深的疤,又何尝不是他的?若当年……

  康熙长叹,随即又莞尔:“所谓的铁帽子王,珍贵也就珍贵在世袭罔替上。你先选好了,过继哪个弟弟家的子嗣为世子,再来跟朕讨论这个问题吧。”

  过继,那当然是哪家都不过继的。

  他不是针对谁,是打心眼里觉得弟弟们所谓的儿子捆吧捆吧到一块,也不如他家珠珠分毫。

  他又不是有病,何故舍美玉而求顽石呢?

  就因为顽石性别男,能帮他绵延一堆更顽石且跟他关系不算很大的所谓子嗣么?

  呵呵。

  他要是那么个治不好的生子病,当年也不能干脆利落地绝了自己的希望啊!

  胤禔心下如是想,面上却把头摇成拨浪鼓:“儿子觉得还是算了吧,子嗣这回事讲究个缘分。儿子在这方面可能天生差了几点,又何必强求呢?”

  “没得害哪位弟弟骨肉分离,让儿子心怀惭意不说。万一……”

  “万一上天注定,儿子只有一双女儿命,岂不是白白坑害了别人家的好儿子?”

  康熙还想着再劝他几句,好大儿却兴质缺缺。

  他想了想,到底就此打住。

  只待过些年下去,保清想法变了。底下的皇子中又有嫡子多,又聪慧和他眼缘,对方还没有意见的再说。

  这个话题就算暂时翻篇,胤禔想要留下的事儿也打住。

  倒是胤禛……

  康熙想了想,到底还是决定问问他本人的意见。

  胤禛把福晋后头捎来的书信贴身放着,时不时拿出来翻看一二。久而久之,信纸都磨出毛边来了。打从策妄阿拉布坦授首的那一瞬,他心里的小算盘就拨拉开。

  各种盘算着大军回程的日子。

  怎么算,怎么觉得自己一定能赶在福晋发动前回去。跟她一道儿迎接他们的长子或者长女,亲手把小弓箭挂在四阿哥府的大门上。

  或者亲笔填写请柬,广邀宾朋,向所有人宣告他福晋给他添了个贴心小棉袄。

  结果晴天一个大霹雳,把他整个人都劈蒙了:“皇阿玛您,您属意让儿子跟裕亲王伯率军留下,将蒙古快速通路修遍整个西域。”

  “让准噶尔汗国彻底成为过去,此处,永永远远都是咱们大清的西域?”

  “不,是新疆。”康熙笑,满眼意气风发:“故土新归,大清新增的广泛疆域。此处不但资源丰富,疆域广阔,还能进一步控制西藏、青海等地。”

  “还是曾辉煌一时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其中重要,不必朕细说,胤禛你也能懂。而这快速通路的方便快捷,与其无与伦比的军事意义,如今你也懂了吧?”

  胤禛认真点头,懂了!

  太懂了。

  若没有那蛛网一般四通八达,将蒙古各部紧紧联系在一处的蒙古快速通道。他们此番绝没有这么顺利,后勤补给等,也绝没有这么快速及时。

  “那,朕把如此要务交到你手上,你可有信心尽快保质保量地完成?”

  康熙微笑,满含希冀地看着他。

  直让胤禛瞬间热血上头,当即跪地:“儿虽不敏,敢不祇承?”

  康熙大乐,双手把人扶起。满意地拍了拍他肩膀:“朕就知道,胤禛乃吾家千里驹。再不会困囿于儿女私情,无视家国天下的。”

  胤禛:!!!

  就特别感谢自己刚刚的那点子热血冲动,否则……轻则被皇阿玛觉得不堪大用,重则,重则连福晋都讨不了好果子啊!

  满心庆幸中,胤禛只听到自己腼腆回答:“能为大清建设出一份力,一直是儿子的梦寐以求。只不过,儿子年幼,未有许多办事经验。”

  “朝堂之上,人才济济,许多德才兼备之人。儿子还以为自己得再过些年,嘴上有毛了,才能让皇阿玛托付大些的差事。万没想到,万没想到,皇阿玛如此不拘一格。”

  哈哈哈。

  康熙又乐:“朕这怎么能叫不拘一格?分明知人善用。胤禛你虽年幼,但却认真谨慎。在刑部许久,一直兢兢业业。不但没拖任何后腿,还办了不少冤假错案。”

  “朕听说,民间私下里都叫你小包公呢。”

  胤禛俊脸红透,连说自己也不过是恪尽职守。想着这每一个卷宗牵扯的都是一个或者数个家庭的悲欢,甚至成败生死。

  所以不敢有半分怠慢,好在皇恩浩荡,倒也让他做出了点儿微末成绩。

  不敢以包公自喻,只努力见贤思齐。

  “你呀!以往性情急躁,喜怒不定。如今却又过于老成持重,没点子少年轻狂了。若换做你大哥,非但要把尾巴翘上天,还得卯足了劲儿给自己讨赏。”

  胤禛轻笑,满眼真诚:“儿子米粒之珠,哪能跟大哥那样的中天皓月相比?大哥年纪轻轻,却有救驾、斩杀逆首与开疆拓土等大功。”

  “世人说他是当着冠军侯,儿子却觉得便冠军侯再世,也未必敢说自己就比大哥厉害……”

  话痨式吹捧,各种滔滔不绝。

  简直要把胤禔夸上天。

  让康熙叹为观止:“你们哥俩感情倒好,你这不停夸保清,生怕朕亏待了他半分。保清呢,则那般归心似箭,却也还愿意留下来。亲自扫尾,让你回京中陪福晋待产。”

  胤禛讶异,接着就有万千感动弥漫在心头。

  果然,他才是大哥最最疼爱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