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230章

作者:满汀洲 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明明虚岁才八岁,软乎乎糯唧唧的小包子。偏偏还做一副小大人模样,满脸要给大侄女们撑腰的坚定。

  可爱的哟,让闻讯赶来正好听了个清楚明白的爱蓝珠跟瑚图里宜敏比大乐。促狭的姐妹俩双双行礼:“如此,侄女们日后就多拜托十八叔多多照顾了。 ”

  小十八瞪圆了一双丹凤眼,小脸通红通红的:“我,为叔还小,一直被人照顾,还没照顾过人,没,没有许多经验。不过大侄女儿和二侄女儿放心,十八叔会努力的。 ”

  “而且,皇阿玛也疼我,一般我所求,只要不是太过分,他老人家都不会拒绝的。嗯,若咱们以后遇到什么我所解决不了的事,还能去乾清宫找皇阿玛。 ”

  小家伙点头,卖阿玛卖的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爱蓝珠跟瑚图里宜敏比笑:“好,听十八叔的。 ”

  大侄女儿和小叔叔相处融洽,很快就是一阵欢声笑语。不多时,安顺儿带着几个婢女端了好些个样式的点心、果品与奶茶玫瑰露等而来:“不知道十八爷喜欢什么,奴才便擅自做主多拿了些样过来。十八爷尝尝看到底中意哪个 ,日后再来,奴才就心中有数了。”

  自从病后,十八便一直被限制饮食。

  每日那点子素粥,都恨不得照出人影来。饿得他头晕眼花,却捞不着哪怕一块糕饼。

  一说,额娘眼泪就吧嗒掉下来:“十八乖,听话。再忍忍,等你彻底好了,想吃什么吃什么。额娘使银子,使多多的银子往御膳房点菜好不好?”

  面对泪人一样的额娘,十八只能乖巧点头。

  努力挨饿。

  往日他身边伺候的奴才们生怕他贪食再病,收拾得妥妥当当。他瞧不见,也就不多想。可如今……

  那软乎乎、颤巍巍,瞧着就特别好吃的布丁。花一样好看肯定更好吃的栗子糕、奶糕、枣糕、绿豆糕。许多小十八认得出来,认不出来的点心。每一样都散发着浓浓的食物香气,轻易勾动了他肚子里的小馋虫。

  咕咚!

  不止他自己,所有人都听到了他的小肚子在叫。

  小娃羞耻。

  紧紧捂着自己的小肚子:“我,我听太医的,饿了也不吃。只用素粥,等,等好了,再正常饮食。”

  嗯???

  伊凤皱眉:“你现在大病初愈,正是需要好好补养的时候,太医让你只喝素粥?哪个太医这么混账?”

  答案是每一个。

  在胤禔提醒下,伊凤才想起大清那个堪称奇葩的……

  唔,也不算规矩吧。

  也或者更合适称其为约定俗成?

  不知道是满族的独特养生观念,还是哪里刮来的邪风。反正普遍认为贵族生病,特别是贵族家内儿童生病的主要原因,皆是饮食过当。

  应对方法就是减轻饮食,乃至于顿顿老米粥。

  自康熙年间开始,渐渐蔚然成风。以至于后世研究说清朝皇室为何子嗣凋零的原因时,就将这个也归纳为原因之一。

  病中虚弱,正是该好生补养的时候。结果偏要节俭饮食,导致身体过分虚弱,本来可能熬过的病情也熬不过了。

  而且,康熙还认为食无过饱才够养生。满人习俗就是一日两餐,晚上只用一些点心糕饼。大人还好,小孩子正长身体的时候哪堪承受?

  伊凤才刚刚重生就改了这反人类的规矩,大阿哥府一日三餐已经吃了二十年。

  久而久之的,她倒是忘了这些。

  如今见小十八饿成这样,还要被他额娘要求懂事。她愤怒的小火苗腾地一下子就燃起来了:“荒唐!就算是因为饮食过当而引起的不豫,当节俭饮食。那也不过比寻常减小一些,哪有上来就清粥的?”

  “更何况十八弟这也不是饮食过当,而是痄腮啊。娘娘若信我,就别听太医这个鬼话。除了辛辣刺激,发物,过凉或者过热、过硬的食物暂时不能让十八弟沾染之外。其余不加约束,每餐让他吃个八分饱。几日之内,他若不精神更胜从前,您就回来打我。”

  啊这……

  王庶妃愣住:“可是,可是太医……”

  差点失去了这个儿子后,王庶妃简直要变成了惊弓之鸟。不肯有丝毫行差踏错,唯恐一个不慎,刚从鬼门关抢回来的儿子就又……

  但儿子饿的肚子咕咕叫,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满桌子吃食。可怜的好像街边乞食的小乞丐,哪儿还有点皇子威仪?

  直亲王更二话不说的,直接拿起了一块红豆糕塞进他手里:“饿了就吃吧!你大嫂虽不是个正经大夫,却在养生之道上颇有研究,比那劳什子太医强多了。”

  “当然是真的!你都不知道,你高烧不退的时候,那起子太医都束手无策,多亏你大嫂带了仙人掌那个宝贝,才在鬼门关前捡回你一条小命。光是这一点,她是不是就强出那些太医百倍?”

  对对对。

  爱蓝珠跟瑚图里宜敏比赶紧帮腔:“咱们姐妹两个小时候身子不虞,就从未遵从过太医的医嘱。只额娘变着法给咱们弄好吃又滋补的汤汤水水,一样生病,咱们姐妹总比旁人更快生龙活虎。”

  说着,瑚图里宜敏比还握了握拳,力证自己所言的真实性。

  小十八微笑点头:“既然大哥大嫂和两个侄女儿都这么说,肯定不假。如此弟弟便多谢大嫂解惑,多谢大哥赠糕了。”

  然后,小家伙就接过那块红豆糕,仔仔细细的用了起来。

  怕他噎着,胤禔还赶紧又递了杯热牛乳。

  已经饿了好几日的小十八一口糕点一口热牛乳的,吃得开开心心。直到一杯牛乳喝得干干净净,小巧玲珑的糕点也都略尝了尝,才满意住口。

  认认真真地跟安顺儿说起自己偏好。

  安顺儿一愣,就听小阿哥叹:“果然,你刚刚那话根本就是客套之语。但爷可是认真的,从今天开始,必定会常来叨扰的。就算大哥大嫂不欢迎,弟弟也会努力,让你们早日欢迎的。”

  说着,小家伙还认真握拳,满满给自己打气模样。

  逗得满屋子大人哈哈大笑。

  安顺儿更趁机解释,言说自己绝对没有客套虚伪的意思。只万万没想到,阿哥爷身份如此贵重,还能这般平易近人,竟真愿意跟奴才交代您的口味喜好……

  十八顺势再度强调:“既然这样,那你认认真真记好咯!我说到做到,真常来的。”

  从儿子开始吃第一块点心开始,王庶妃的目光就紧紧盯着他。

  唯恐他有丝毫不虞。

  这会子终于忍不住,将儿子拉到自己身边蹲下身来仔仔细细打量。唯恐孩子过于懂事,有点小病小痛的也坚持不说,就好像之前痄腮一样。

  小十八笑:“额娘放心,儿子好好的,没有任何妨碍。反而肚里有食之后,觉得精神了不少。尤其那热牛乳,也不知大哥府上厨子是怎么做的。竟香滑醇厚,不见丝毫腥膻。喝到肚子里,还热乎乎的特别舒坦。”

  这个不用别人,炫妻小能手胤禔就能回答他:“煮牛奶的时候放些个萝卜薄片或者细丝,茉莉花茶、绿豆等。等煮好后,再把那些东西过滤出来,就能大大减少或者去除牛奶里的腥膻味儿。嫌麻烦的话,直接点一点食醋也可。”

  “牛乳好处多,十八弟不妨早晚各一杯。保准强身健体少生病,还能长个大高个。”

  珠珠跟敏敏又来现身说法,表示她们从小就喝牛乳。

  如今果然傲立于许多公主、皇孙女中间。

  十八连连点头,当即表示自己也要把这个好习惯学起来。

  儿子确实无事,还比以往精神了太多太多。王庶妃也就彻底放下心来,并把这道医嘱当成了耳边风。每日谨遵着伊凤所说的那些个禁忌,着人仔仔细细与儿子准备吃食。

  几天下来,小家伙果然重又生龙活虎。康熙瞧了龙心大悦,当即便要重赏太医。

  王庶妃笑:“皇上赏归赏,但可千万别赏错了人。十八之所以恢复的这般迅速,都是大福晋之功。亏了她点拨,婢妾才知自己以往错的有多离谱。”

  “哦?”康熙眉头微皱,一脸兴味:“爱妃此言从何说起?”

  王庶妃笑,一五一十把她带着幼子去跟直亲王夫妇道谢。对方礼貌招待,儿子直接饿的肚子咕咕叫。还特别懂事地说自己一定坚持,等好了再吃东西。结果被直亲王夫妇劝了一通,喝了不少热牛奶、用了不少点心的事儿说出来。

  “不瞒您说,当时婢妾惶恐极了。生怕孩子好不容易好了,又因为这几口吃食再……”

  康熙理解点头,谁能不怕呢?

  毕竟可怜的小十八才刚刚遭了场大罪,不过伊尔根觉罗氏所言确有道理,倒是他欠考虑了。忘了孩子正长身体时,可经不得饿。

  所以当日传旨,整个乾西五所、公主所的阿哥、公主们都过上了早晚一杯奶、一日三餐的幸福生活。

  知道其中原因的他们不免对胤禔夫妻谢了又谢。

  往后再不用夜里饿得狂啃点心,也不用病中喝各种苦药汤子不算,还要喝那没滋没味的清粥了。

  大哥大嫂功德无量。

  胤禔扶额,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因为如此理由在一众弟弟妹妹中特别受欢迎系列。

  老五甚至摇头叹息:“弟弟的好大哥哎,这么要紧的话您怎么早些年不说呢?早说,弟弟们早就受益了呀!啧,那能映出人影来的清粥,简直是生平噩梦。”

  胤禔轻嗤,都不带给某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家伙多半个眼神的。

  总之这次,夫妻俩不但联手改写了未来发展,还因此获益良多。首先,成功避免丧子之痛的康熙就龙颜大悦,好一通赏赏赏。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夸赞胤禔跟伊凤,尤其伊凤。

  虽然是个妇道人家,却素有远见卓识。从不轻忽任何可能会利国利民的消息,从之前的金鸡纳霜、牛痘,再到如今的仙人掌治痄腮。无不是她胆大心细,积极验证的结果。

  金鸡纳霜救了他,间接影响了亲征噶尔丹结果。牛痘更让天花恶疾在大清基本绝迹,数以万计的百姓因此得福。而这仙人掌方也是必将不但救了十八阿哥生命,还将让更多孩童避免折损在如此恶疾之下。

  如潮好评之中,民间朝堂渐渐刮起了一波收集古方、偏方,加以验证,并整理成册的热潮。

  得名同时,也惠及天下百姓。

  再没想到还能有如此意外之喜的伊凤笑,如此,许多偏方妙方就不会再轻易遗落于历史长河之中了吧?

  真好。

  除此之外,胤禔夫妇还收获了三个小迷弟。

  没错,是三个。

  王庶妃对他们夫妻感激至深,日常叮嘱幼子不可忘记如此深恩。十八是个听话的,所以频频往来直亲王府。胤禔跟伊凤从不因为他小就怠慢于他,反而处处热心体贴。

  哄得小十八整天大哥长大哥短,大哥大嫂挂在嘴边上。

  十五十六心中好奇,也跟着来了两趟。然后……

  一发而不可收拾。

  只恨宫中制度森严,他们学业也繁重。不能常常出宫,更难得在哥哥府上留宿。否则的话,三小只宁可打地铺,也不愿意离开直亲王府。

  胤禔:……

  就深深感谢,宫规还是森严的,甚至盼着这方面还能再严一点。千万别让那三个小家伙常常跑出来,破坏他跟福晋难得的二人生活。

  是的。

  虽然世女事已经尘埃落定,按理说胤禔这个‘病’早该彻底养好了。可散漫惯了的人,哪愿意再被套上小夹板,每日起早贪黑忙活呢?

  于是,不管太医换了多少波,他仍然坚持自己没好,还需要好好静养。绝口不提到底什么时候回归朝廷,继续为大清效力,帮他皇阿玛分忧。

  气得康熙不孝两个字几度徘徊到嘴边,生忍着不敢说出来。唯恐被哪个听了去,大肆传播,坏了他家好大儿的名声。

  实在拖延不过,胤禔就难得认真地看着他家皇阿玛:“如今,爱蓝珠在天津卫身兼数职,干得风生水起。若儿子再回兵部,且不说您和太子会不会因此忌惮。就是民间也得有些不和谐的声音,那些躲在暗处的蛆定然借机肇事。”

  “说些个您老人家年迈昏庸,捧出个女世子不算,还打量着捧出一个女太子、女皇帝之类的屁话。然后有疯子说,就有傻子信。好好的日子,就被搅和出无尽波澜来……”

  “这世道女子不易,女世子更万千不易。天幸皇阿玛英明,让珠珠一身才华不至于淹没在区区后宅之中。儿子这当阿玛的可不就也得见贤思齐,向您老人家学习吗?”

  适当腾个位置,给女儿满身才华一个更大的施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