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25章

作者:满汀洲 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所以对皇阿玛越发孺慕, 便明知道是些微小事, 仍忧心不已。”

  索额图:……

  索额图嫌弃的白眼都快飞上天了。

  一恨胤禔谄媚, 为媚上连脸都不要了。又恨路远迢迢,太子爷鞭长莫及, 只能眼睁睁瞧着胤禔专美于前。

  等啊等,也不知道等了多久。

  行账的帘子才被揭开,哆哆嗦嗦、满头是汗的随行御医走出来:“微臣见过大阿哥,见过诸位大人。”

  胤禔烦躁摆手:“都这节骨眼上了,快别讲那些虚礼。许太医快说说, 皇阿玛如何?可有好转?”

  并没有, 还更严重了。

  寒热交替,一忽汗出如浆, 一忽又冷到发抖。

  这,这分明是疟疾的表症。

  且病情来势汹汹, 分外严重,太医觉得还是尽快回京, 安心调养为上。

  可皇上信心百倍御驾亲征,地方都没到呢,他哪里敢说?

  只一五一十地, 将圣上所患之疾告知大阿哥与诸位大人。同时,也把烫手山芋转手给他们。

  索额图心头大震,接着就要跪在胤禔面前。

  吓得胤禔一个箭步跳出去好远:“索大人这是作甚?连太子爷见了您都得称一声叔外公,胤禔光头阿哥一个,可受不起您这大礼。”

  索额图既然决心坑他,又怎么可能让他轻易逃脱?

  于是膝行,泪落如雨:“大阿哥,事关龙体安危,还请您早做决断吧!”

  然后事儿给爷,锅也都给爷?

  胤禔:……

  也不知道索额图这老货哪儿看出来他像个傻子的!

  偏这老货还铁了心把他架在火上烤。

  张口龙体安危,闭口江山社稷,求他这个唯一在身边的皇子阿哥务必扛起肩头的责任。

  冠冕堂皇到连明珠都无法替胤禔说几句,只能眼看着越来越多人跪在索额图身侧,联合他一道给自己那可怜的大外甥施压。

  正紧关节要的时候,胤禔淡定微笑:“诸位大人快快起来,容爷先进去瞧瞧皇阿玛再说。”

  太医劝阻:“大阿哥慎重,仔细过了病气。”

  那疟疾可是传染的。

  一不小心沾染了,躺在床上忽冷忽热的立马又加一个。

  神药在手,胤禔胸有成竹着:“无妨。”

  随即便打开了门帘,抬脚就要往里:“皇阿玛,儿子来给您请安了。”

  “大阿哥不可!”梁九功急急喊道:“皇上有命,除奴才几个随身伺候的跟太医,任何人等不得轻入行辕。以免过了病气,也跟着罹患。”

  任胤禔怎么说,梁九功也依旧门神一样戳在门口。

  半步不让。

  无奈间,胤禔只好凑到他耳边轻声嘀咕了句。

  梁九功神情丕变,满脸严肃:“大阿哥此话当真?”

  胤禔正色:“兹事体大,岂敢有半字虚言?梁谙达请速速回与皇阿玛,请……”

  请他老人家万万一见的话还没说完,梁九功就一溜烟地跑了回去。

  不一会儿,又把胤禔跟所有随行太医都唤了回去。

  在场几位大臣面面相觑,都好奇胤禔到底在梁九功耳边嘀咕了些什么。可惜,当事人并没有给他们答疑解惑的善良。只与堂舅明珠微微点头示意,就大步进了行账。

  刚经历了一波寒热交替,满身汗水浑如水里捞出来也似的康熙沙哑着嗓音道:“停,再莫往前了,仔细过了病气给你。”

  胤禔眉眼含笑,大大方方走到自家皇父床前:“若病气过到儿身上就能让皇阿玛痊愈,那儿非但不退,还得再靠近些,免得过得不彻底。”

  “胡闹!”

  康熙叱他:“朕都已经病了,又何苦害你一道受罪?可惜啊,朕筹备许久,踌躇满志。还当能一举奏功,谁料想……”

  岳峙渊渟,他眼中如山一般伟岸的男人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眼角眉梢间满是无奈落寞。

  凄凉得让胤禔心中一软,紧紧拉住他的手:“皇阿玛莫忧,儿子这里有药,专门治疟疾的药。福晋说药到病除,可灵了。她为防万一,特意高价从洋人那儿买的。”

  “福晋前头已经安排人检验过药效,不过为防万一,还是找人再试试,再让太医们瞧瞧。若果真可行,皇阿玛再服用不迟。”

  康熙对西方文化接受良好,也隐约听过金鸡纳霜之名。

  所以想也不想地,就着人安排了下去。

  确实效果显著。

  三两日就恢复了个七七八八,让原本都已经做好灰溜溜回銮准备的他大喜。把胤禔叫过来大夸特夸了一遍:“若此战顺利,保清当属首功。”

  “嘿嘿。”

  胤禔憨笑挠头:“儿子这算什么首功啊?分明是借了贤内助的光。不瞒您说,当时福晋准备的时候,儿子还嫌弃她啰嗦,嫌她杞人忧天来着。结果……”

  “儿子还没回京,就能想到额娘跟福晋会怎么奚落于我了。”

  康熙:……

  不明白为什么胤禔在自嘲,他却隐约有了点膝盖中箭的感觉。但承了儿媳妇的情,基本的肯定还是得有:“伊尔根觉罗氏确实是个好的。温柔恭谨,对上孝顺、对下慈爱宽容,堪为皇子福晋表率。”

  胤禔跪下,替福晋谢恩的时候还忍不住腹诽呢:这么好的儿媳妇,您就珍惜着点,少往咱们府上塞花瓶,给您儿子儿媳添堵呗?

  一边夸,一边随时惦着赐人……

  胤禔默默压住涌上心头的不敬词汇,微笑摇头:“误打误撞罢了,能有些许作用,就是儿子与福晋的福气,是咱们整个大清的福气。只是,儿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说来听听!”

  康熙原还带着几分戏谑,结果越听越认真,越听越震撼:“再想不到,保清瞧着鲁莽,实际粗中有细,还有此等妙计呢。”

  胤禔瞪眼:“皇阿玛这话说得,为了这次从征,儿子也刻苦准备许久。”

  “那,那也是很看了几本兵书的。”

  “等皇阿玛好了,咱们爷俩并辔沙场,保准让您好好瞧瞧儿子的飒飒英姿!”

  康熙笑应:“好,朕等着。”

  “那您可得好好配合医嘱,切不可讳疾忌医。”胤禔大胆开口,把自己病中福晋劝说那些话照葫芦画瓢都用上了。

  也许是病中脆弱,更需要家人关心?

  反正康熙非但没生气,看着胤禔的目光还越发慈爱了些:“好,听咱们大阿哥的。”

  接下来的几日,胤禔衣不解带地伺候在康熙身边。

  大小事务亲力亲为,打骂不走。

  康熙又是感动又是心疼,每日里恨不得让太医给他三请平安脉。生怕一个不慎,好大儿也步了自己的后尘。

  好在胤禔身强力壮,防护也到位。

  直到康熙痊愈,他也没染上半点。只夙夜随侍,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儿。

  让康熙心疼不已,想起来便说此番亏了他家大阿哥。否则他不知道要抱恙多久不说,还注定会拖累行军。甚至不等到地方,就得含恨折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故布疑阵,来出声东击西。

  作为有幸知道真相的几个人之一,索额图心里急到火上房,恨不得派人把胤禔给灭了。

  偏嘴上还要连连附和,夸奖不停:“大阿哥确实睿智,临危不乱,且准备充足。奴才等瞧过,他那包裹里头除了洋人的金鸡纳霜外,还有许多风寒的、腹泻的、外伤内伤等成药。为防行军途中熬药不便,还都弄成了药丸。”

  “若无大福晋这般细心,后果真不堪设想……”

  康熙提,他就夸。

  滔滔不绝。

  誓要把帝王从单纯感激夸到心生疑窦,怀疑起这准备充分是否真是巧合来。

  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帝王生性多疑。

  只要种下一颗种子,再加上适当的灌溉,就很容易长成参天大树。索额图相信,一旦皇上以审视的眼光去看着胤禔,并确定了他有夺嫡之心。不用多做什么,皇上就先容他不得!

  伊凤可不知道她才悄悄煽动了下蝴蝶翅膀,就引起了索额图这么大的敌意。

  她现在初到庄子,正领着孩子们四处撒欢。

  采莲花、挖菱角。赶着早上傍晚的凉快时候,往小溪边钓鱼捉虾。

  见天往外跑,把两个玉雪可爱的糯米团子晒成一对儿小黑娃。偏两人还一个赛一个乐呵:“额娘啊,要不咱先别回府了呗?难得出来,先住一段啊!”

  爱蓝珠幼圆的大眼睛眨啊眨,里头盈满了期待。

  她的小拥趸瑚图里宜敏比也笑嘻嘻点头:“住,住啊~”

  其实也没消遣够的伊凤假装沉吟了会儿,才终于在一双女儿的恳求下点头:“行,少数服从多数,既然你们姐妹俩都没待够的话,那就再多住几日吧。”

  两个小家伙喜得直蹦跶:“好哎!”

  这庄子上虽没有自家府里精致华美,但有许许多多府上、宫里见不着的野趣。

  也没有许多规矩,还有额娘带着她们一起玩。

  看田间青禾,观农人赶牛犁地,听额娘给她们念悯农诗。再随额娘一道见庄子上的佃户,细问一年收成怎样、赋税几何。能不能吃饱穿暖,一年下来有多少盈余等。

  瑚图里宜敏比还小小一个,连话都说不囫囵。

  爱蓝珠却自小记性好,听多了、见多了,还有了些自己的见解:“难怪宫中不吃牛肉,牛对农人太重要了。”

  “农人日日辛苦劳作,为什么多收了粮食反而卖少了钱?”

  “藕比米贵,能不能把种米的地上都种上藕?”

  伊凤又惊又喜又头疼。

  惊讶喜悦于长女聪慧,从旁浅听几句就能有诸多想法。头疼该怎么跟不到两周岁的孩子讲谷贱伤农的道理,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但现代走一圈后,她倒是不会再搪塞孩子了。

  而是用尽量浅显易懂的说法给孩子解释,从市场供需对价格影响说到粮食短缺可能会引起的可怕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