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91章

作者:满汀洲 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知道她这小执拗的太子笑:“如此,就借敏敏吉言了。”

  “咱们爷俩谁跟谁?等二叔大婚时,让姐姐和敏敏去做滚床童子就好。嗯,敏敏还可以给新娘子捧洗手盆,递梳子,端子孙饽饽~”

  简而言之,能挣钱的活儿,本格格和姐姐都能干。

  太子:……

  别的也就罢了,滚床童子……

  就算他喜欢两个小侄女儿,盼着自己也能有这么雨雪可爱的小格格。但也不至于用两个小格格滚床,给自己滚出一堆小姑娘来吧?

  毕竟大清江山,还是需要第代继承人的。

  到底奔波许久,大家说笑一阵之后,便各自告退。姐妹俩带着大笔赏赐,跟着阿玛额娘一道回到暌违已久的直郡王府。

  小歇了一日后,爱蓝珠就开始恢复上课,瑚图里宜敏比也如愿变成旁听生。

  甚至康熙跟两个孙女相处日久,越发不舍。

  还不止一次地提起,要破例提前地让小家伙们跟着一道去无逸斋。

  已经被福晋耳提面命过的胤禔赶紧笑着打哈哈:“皇阿玛如此抬爱,简直皇恩浩荡。儿子心中不胜欢悦感激,这就替两个小家伙给您磕头了。”

  “只是,无逸斋虽好,每日开课的时间对于她们姐妹俩来说就太早了。”

  “她们再如何聪慧,也到底还小呢,恐怕经不住这么每日里起早贪黑。还是按原定的,再过个一两年吧。”

  路上耽搁时间长,孩子休息时间少?

  那还不好办吗?

  康熙当即表示,可以在延禧宫或者是公主所那边给两个孩子收拾出地方来。让她们直接住在宫里,每五日或者旬日回去一趟。

  胤禔:!!!

  真要那样,孩子哭不哭的不好说,儿子要哭了呀。

  生怕书房住到死的直郡王泪目:“儿子何德何能,竟让皇阿玛如此关心小女?按说,如此浩荡隆恩,儿子应该马不停蹄地回去给孩子收拾行李。”

  “免得夜长梦多,皇阿玛再反悔了。可……”

  胤禔长叹:“可儿子命途多舛,恐怕这一生,也就这么两滴骨血了。偏她们身为女儿身,不管是远抚蒙古,还是嫁在京中。能留在儿子膝下的时间,算算也都没有几年。”

  “若可以,儿子其实一时一刻也不愿与她们分开……”

  好大儿的伤,好大儿的痛,简直是康熙心中永远过不去的坎。只要稍稍提及,便是满心愧疚。

  不但亲自把人扶起,亲手拭泪。

  还拍着肩膀好一阵安抚,最后更承诺,只要他愿意,日后诸皇子家中包括太子庶子,都随他挑选。

  只要他跟伊凤同意,就能抱回去,交与他们抚养。

  日后孝敬他们,给他们继承香火,帮扶爱蓝珠跟瑚图里宜敏比。

  这绝对是一片好心。

  但,直郡王连自家亲儿都不要,还能养别人家儿子?

  果断不能呀!

  刚刚起身的人又赶紧跪下:“儿子,儿子多谢皇阿玛体恤。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儿子当了阿玛之后才知道儿女对于父母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儿子再如何,也断做不出来抢夺弟弟们孩子的事情。让人家好好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离开亲生父母身边。像儿子幼年寄养宫外似的,不管噶禄夫妻多恭谨周到,儿子也依然盼着自己阿玛额娘……”

  为了彻底打消康熙的念头,直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胤禔又哭又摇头,把自己幼年心酸都拿出来说了说。

  爷俩从对坐饮酒到抵足而眠。

  半醉的胤禔最后说:“实在不行,儿子就算给哪个女儿招赘,也不愿意养别人的儿子。”

  当时,胤禔是做好了他阿玛雷霆大怒准备的。

  结果,他老子不愧是收拾过鳌拜、打过藩,亲征过噶尔丹的。特别的处变不惊,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只给自己斟了杯酒:“事关王爵,还是得谨慎从事,这个口子可不好开。”

  不好开不等于不能开!

  所以只要努力,一切并非不可行不是吗?

  胤禔嘿嘿傻乐:“皇阿玛放心,儿子会加倍努力多立战功的。也会跟福晋一道,好好教养两个孩子。让两个小巾帼,绝不让须眉。”

  “不管多严肃的老古板,也不能说出她们姐俩有什么不妥,不堪大用的话来……”

  嘀嘀咕咕一大堆,到最后都语无伦次了。

  康熙也没把这话当真,只以为好大儿辛辛苦苦挣来了一个郡王位,舍不得为旁人做嫁衣而已。

  哪想着臭小子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走寻常路,借酒壮胆跟他这来探口风来了啊!

  翌日清早,胤禔就被自家皇父扒拉醒。让他快着些,皇庄路远,道上就得耽搁不少时间。

  胤禔这才想起,今儿是要往皇庄看最后那几亩土豆收获场景的日子。

  他赶紧一个鲤鱼打挺起了床,快速把自己整理好。

  接着就跟康熙告假:“早就说好了,一定一定带着两个小家伙瞧瞧丰收景致。可算盼到了,儿子不能食言。这就先走一步,把俩孩子接着去皇庄恭候圣驾?”

  话落人走,都不带给康熙个机会拒绝的。

  等胤礽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他这仿似落荒而逃的背影。

  笑问了一句,就被康熙逮着好一顿抱怨。

  胤礽心中感慨,自打伤后,大哥整个人都变了。放在以前,若有这么好的,能陪在圣驾左右的机会。别说家里两个小格格了,就算延禧宫惠妃病重,都别想耽搁他讨好皇阿玛。

  以前大哥恨不得除他而后快,取他而代之。

  如今虽然还酷爱正曲为直,但在疯狂挑刺之后,也有那么几分兄长对弟弟的回护之意了。

  比如力排众议,不惜跟安郡王、礼部尚书对上,就为了让他早点迎娶太子妃。

  让他后院有人操持,好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朝政中去。

  若不是大哥对他关心至此,私下里常念叨着。两个小侄女那么丁点大,又怎么会在御前提起他的婚事,并频频说好话呢?

  珠珠:真没有,您想多了。

  敏敏: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敏敏觉得长辈大婚是好事,小孩子可以捞到许许多多红包?

  胤禔:兄弟爱?那倒是没有的,只从家里两个小家伙的安全出发,想你赶紧大婚,立即生嫡子嫡女,帮忙分担一下火力罢了。

  只是真实原因说起来没人相信,扯的幌子道倒让皇上、太子深信不疑了。

  尤其太子!

  跟失散多年,终于找到自己至亲似的。对胤禔的态度变化那叫一个大,一个明显呀。亲近到几近谄媚了,连番被正曲为直不生气,还真心诚意的感激着。

  群臣赞叹,反复称颂太子气度。

  觉得他日后登基,必然是个能广纳谏言的英明君主。

  胤禔牵着两个小女儿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严重怀疑是不是哪里走漏了风声。让狗太子知道了,前面那个近亲不能结婚的资料与功劳,是自己有意让给他的……

第64章 教女

  马车辚辚, 一路到了皇庄。

  日头已经高高升起,遮盖土豆秧子的稻草也都被抱走。满目萧索之中,那一片尤自碧绿的土豆秧子就尤为显眼。

  “哇, 原来这就是土豆?能炒, 能炖, 能炸,还能做出好吃粉条的土豆?”

  瑚图里宜敏比笑,绕着地头找了好几步, 丹凤眼中满是好奇。

  “当然……不是咯!”爱蓝珠笑着给妹妹讲述:“土豆大大的, 圆圆的, 长在土里面。嗯, 得把上面的秧子拔掉, 破开表面的土层, 才能看到土豆。”

  “哦哦,原来是这样啊!”

  瑚图里宜敏比猛点头,一脸学到了的表情。两个小萌娃站在一起,双倍可爱。

  简直萌化人心。

  已经基本定下明年二月娶妻的胤礽跃跃欲试,又开始期待自家的小格格了。

  时间差不多, 康熙简短的讲了两句之后,就第一个上手,拔了几棵土豆秧。又顺着拔掉秧子的缝隙处徒手扒了几下,两三个黄皮椭圆比鹅卵还大的土豆就被扒了出来。

  瑚图里宜敏比惊呆:“哇~居然有这么大呀!这, 这都不应该叫土豆,该叫土果,土里长的,比大苹果还大的果子。”

  首战告捷,康熙龙心大悦。

  继续往下抠, 想看这一个大土豆秧上,到底能长多少个土豆?

  四,五,六,七,八,九……

  他这一边扒,小瑚图里宜敏比就一边脆生生地报数。到最后,只这一棵秧子上,就结了大大小小十六个土豆。

  过秤一称,好家伙,竟足足有八斤六两之多。

  康熙龙心大悦,连念了几声好。

  在场的群臣们也心情激动,都顾不得这是脏兮兮的地头了。一个个原地跪下:“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得此嘉禾,日后大清再无饥馑。天佑大清!”

  康熙还怕这一棵只是个例,还把自己前头拔的那几棵秧子都一一扒了出来。

  结果虽然土豆个数有差,斤两上也不大一致。

  但整体结果依然喜人。

  而皇上都去挖土豆了,底下的大臣们哪还敢闲着?一个个口称万岁,奴才/微臣过来帮您,接着就疾步跑向土豆地。

  胤礽原本安排好收获的老把式们:……

  战战兢兢,六神无主。

  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听命去抢收,还是给这些大人们留够发挥空间。

  好在康熙珍惜这些土豆,生怕不是生产的朝臣们好心办了坏事儿,坏了他珍贵的土豆种。赶紧叫停,将事情交给更专业的农人。

  众人拾柴火焰高。

  数百人一起下地,几亩地的土豆秧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拔完。接着,就有熟手的农人牵耕牛,带着犁铧而来。

  犁铧入土,如摩西分海一般,将垄上的土推平、分开,只露出满地大大小小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