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 第116章

作者:青丘一梦 标签: 清穿 女强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她言至此处,便在此打住。转了口风,问四阿哥:“你媳妇这段日子怎么样?前儿她打发人送了一盒香料来,配得不错,再练一练就可以出师了!”

四阿哥听了,笑道:“应婉又麻烦您了,真是不该。她极好的,前儿与人赛马,还赢了两支金簪彩头呢。昨儿个又宴客还礼,我便是今儿个回去,恐怕她都没空理我。”

敏若笑了,道:“你们还年轻,这样才是最好的呢。总在宫里闷着,阿哥所里那点小地方,什么人还不闷坏了?你们这些皇子还好,也入朝办差了,三五不时还能闲逛消遣消遣,她们可是少有出门的机会。今年气候好,叫她没事多出来逛逛。或者哪日得空了,来我这坐坐,我得了一种新茶,滋味很不错,正想邀人尝尝呢。”

四阿哥立刻应道:“毓额娘说得有理,回去我便告诉她,您邀她来品茶,她定然乐意来的。”

皇子福晋们受的拘束倒是不如嫔妃们多,到底嫁的是皇帝的儿子而非皇帝,但尚未出宫开府,便总得受着宫里规矩约束。

敏若倒是没什么,她宅女一个,偶尔想想诗和远方,更多时候还是眷恋属于自己的、安稳的一亩三分地。

可这些年轻福晋们,在闺中做格格的时候,可都是能扬起马鞭、挽得动大弓的,康熙挑的儿媳,除了老五因养在太后膝下,被康熙安排了个无权无势的岳家,其余各个都是满洲高门著族出身,大多数还保留着“养姑奶奶”的习惯。

就是最斯文、通诗书的三福晋,那也是能与三阿哥战一场布库的主——虽然结局不太好,但至少说明人家也练过!

把曾经活得那样生动鲜活的小姑娘圈在宫里,每日对着那一亩三分地,能好受到哪里去?

敏若不过是随口说了一句,反正宫规只要求宫妃不能随意出宫,也没要求皇子福晋也不能随意出宫。

目前来讲,只要找到已经把内宫门禁掌握在手里的书芳报备、取得了自己婆婆的同意,皇子福晋们还是可以轻松出宫的。

尤其现在高位的几位嫔妃都随着康熙出宫了,书芳留守在宫里,一向是不会难为她们的,婆婆远在宫外,打发人去说一声请示一下,目前福晋们的婆婆都是体面人,只要有正当理由,总不会干脆了当地还经过多少人的口拒绝回去。

至于理由真不正当……还不是解释的人说了算。

总归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敏若的庄子上是很热闹的,走了四福晋应婉,瑞初又带领一众姊妹杀了过来。

听到公主们来了的通传时,敏若正坐在窗边翻看静彤送来的书信——信中提到她最近与喇嘛辩论佛法,感谢敏若旧年教给她的话术以及那足够唬人的佛法,她虽然实际上落了喇嘛一程,可外人看不出深浅,还是觉得她颇为厉害。

今年准噶尔部很冷,直到三月,冰雪才将将有解冻的趋势。她用药控制住了伤寒,赢得了仁爱的名声,又通过与喇嘛的辩法,获得了部分牧民的信赖,与……信仰。

同时她一直坚持善待底层的农奴,因她的“温和柔顺”,也因她从未打过策妄阿拉布坦的“勇士骑兵们”的主意,策妄阿拉布坦逐渐放下了对她的警惕。

两年时光,这是个很好的开局。

敏若知道准噶尔真正的风雨还在后头,如今,她只需要静静地等待,总有一日,她会亲眼见证,她的学生,将在苦寒之地掀起怎样的风浪、换出怎样的新天来。

听闻瑞初她们到来,敏若才将书信妥帖收起,笑着起身,在廊下迎接女孩们。

庄子里的日子总是那样的轻松惬意,公主们来,能够小住五日,敏若未能打算懈怠她们的功课,每日抽出半日的时间来抽检,剩下的时间让瑞初带着她们漫山遍野地玩。

富保领命带着一众侍卫护卫公主们,瑞初在京中有公主府,康熙的意思是想在今年为她按照固伦公主应有的品级配备侍卫。

富保将此事回给敏若知道,康熙或许有安慰弥补的意思在其中,事实上——知道安儿去种地了,大部分与法喀亲近、试图如索额图支持太子一般支持安儿的钮祜禄家人都震撼又恼怒,富保没有立从龙之功的心,但想到自己外甥去种地了,而几位年长的皇子已经入朝参政,眼见被皇上大力培养,心内也不免有些不忿。

敏若听了康熙的安排,点点头道:“你多上心,瑞初也大了,或有在公主府小住的时候,公主府的侍卫必须是当用的。”

富保郑重应下,“贵妃放心。”

“安儿之事,不必着急。农务也是紧要之事,他愿意脚踏实地地走,做些真正于民有利的事,其实我心里很高兴。”敏若道。

富保轻叹,“兄长与臣,都只怕娘娘和阿哥、公主受了委屈。”

“我有什么委屈的。”敏若轻笑一声,拍拍的肩,“好好给皇上办差吧,你的前程可都在里头呢。”

富保郑重应是。

作者有话要说:

儿子要去种地。

表面上的敏若:孩子大了,让他自己去混吧。

第一百一十六章

带着公主们在庄子上野了五日,太后都忍不住使人来催蓁蓁,说想她啦,敏若才挥别依依不舍的公主们,让富保带着一众侍卫,护送公主们回畅春园。

彼时田中的稻苗已长到人腰高,风吹过时发出簌簌声响,入眼一片青绿,真是赏心悦目极了。

安儿每天上午蹲在地里,不知观察鼓捣什么。敏若去瞧过他两回,发现他更多时候是在地里发呆,有时看天、有时看地、有时看叶子。

敏若心里打趣地想,当年牛顿发呆发出了万有引力,也不知她崽发呆,能不能发出个杂交水稻。

到底也不过是个玩笑。

她其实不求安儿能在这一道上真正做出些什么成就来。

安儿出生那年,她读苏轼的诗,诗中有一句“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①”。

她也不求安儿到公卿。

生在帝王家,他这辈子注定富贵已极,便是什么都不做,只做个闲人,于朝野无建树,康熙分饼到最后也至少分他个郡王,如果还顾念些情分,那安儿也能捞个亲王。

他这一生,只要不掺和到权谋之中,明哲保身,便能安稳度过。

作为一个母亲,敏若生下了她的儿子,注定要为这个孩子负责。那么,她由衷地盼望,这个孩子能平安长大,一生安稳顺遂。

种地也好,只要安安稳稳地种一辈子。人家种的是粮食,他要种的是安稳。

如今,安儿已有了富贵;日后,还会拥有安稳。等到四阿哥登基,看在打小这份兄弟情上,安儿的日子或许还能比老爹在时过得更潇洒几分。

只怪安儿的老爹太能活,不然安儿或许还能有更多的选择。

她知道,安儿的心胸开阔坦荡,本性宽厚仁善。既然做下了决定,就不会后悔的,也会欢喜、带着期待地迎接日后,而不是带着遗憾与痛苦度过往后余生。

可安儿心里,就不会有一点的委屈和不甘吗?

再心胸开阔,也还是个孩子呢。

站在土道上,敏若凝视着自己儿子,有些心疼,又无可奈何。

她教过安儿心胸开阔,安儿也做到了。她相信,这一关,安儿终能走过去的。

“额娘?”安儿从发呆中回过神来,看到敏若的影子,急忙起来,拍拍身上的草,快步跑了过来,“今儿天这么热,您怎么过来了?若有事,叫人喊儿子过去便是了。”

“听人说你日日在田里发呆,我想来瞧瞧你。叫人喊你过去,你对着我总是一副笑模样,我能看出什么?”敏若伸手拿掉他头上的草叶,给他扣正了草帽。

这样晒了一段日子,这小子脸是愈发地黑了,连前脑门都有些向黄土色发展的趋势。敏若看不过眼,叫兰杜找迎冬拿了几顶草帽,给他戴着。

安儿摸摸帽子,嘿嘿一笑,道:“额娘放心吧,儿子没自怨自艾。儿子挑的是自己喜欢的路,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而且儿子本来也不喜欢那些从朝堂上的明争暗斗,若是在旧年,没准儿子都去闯荡江湖了!可惜,唉……”

这年月,大多数的江湖人士对满清皇室还是抱着不满的,其中身份更是混杂。安儿要是流露出要去混江湖的意思,虽不能把康熙气死,却能让他的小屁股开花。

所以安儿非常知情识趣地没在康熙面前说出这一点来,敏若听他这样说,白了他一眼,手中的油纸伞收拢,冲他屁股一拍,“小心你皇父把你屁股打开花!”

“儿子还想去游历千山万水,品遍世间美食佳酿。可一来皇父不会愿意儿子长期游走在外,二来,儿子走了,把额娘留在京里,多孤单啊?”

安儿耸耸肩,说这话的时候口吻颇为随意。

敏若却知道,这其中的深意是,如果他长期在外游走,康熙对他的掌控必然有所减弱,那不会是康熙乐意见到的,所以也不会许。

这里头的深意,太冷,令人从心底往上地发冷。

但安儿能这样轻松随意地说出来,敏若看出他是真不在意了。

见她眉目微舒,安儿笑眯眯地继续道:“不过不出京也有好处。在这边待了数日,儿子反而愈觉天地开阔,草木茵茵,真是美妙异常。而且前天儿子听兰舟说,他曾在临近昌平那边的一座山上也见过早熟的稻子。儿子按他说的日期算了算,竟比皇父派人种到丰泽园的那些还要早上两日。故而打算去瞧瞧,只是因要远行,怕额娘担忧,一直没敢和您说呢。”

“你是怕我不许吧?”敏若睨他一眼,见他冲自己讨好一笑,无奈地摇了摇头,“你要去也成,只是得带足了侍卫们。走之前,先去畅春园回了你皇父,怎么说可知道?”

安儿忙拍胸脯保证,“您放心,儿子会说,保证不拆皇父的台,就说听说那边有好品种,想要去见识见识!”

敏若点了点头,又道:“昌平那有汤泉,地气原比这边暖和些。你心心念念要去看那野稻子,去瞧瞧也好。只是若今年留了种,明年在京种出来,不比在那边发苗早,你可不许失望啊。”

安儿道:“额娘放心吧,儿子省得的。”

见他镇定自若的模样,敏若便知道他是考虑清楚了。见他眼中清澈明朗,也知道他并非受委屈所扰,于是才放下心来。

只是回去之后,思来想去,却提笔将今日去看安儿,见他坐在田埂上,望着稻子发呆的样子画了下来。

她画自己儿子可谓顺笔极了,安儿的眉眼鼻唇在她笔下都流畅自然,头上扣着顶草帽、嘴里叼根野草的小模样更是生动活泼,好似透着一股灵气。

就是……本该潇洒不羁的姿势,被她画得有点憨乖憨乖的。

不过这是小问题,安儿总不能因为她的画耽误他耍帅了来跟他额娘闹吧?

那敏若可有话说。

瑞初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在她身边看着她笔下的画,等她收了笔,才认真地道:“额娘也要给我画一幅画!”

二孩家庭,懂得都懂。哪怕两个崽再懂事、再早熟、再贴心,该争的宠吃的醋还是无法避免的。

安儿和瑞初兄妹两个亲密得很,从小到大玩具都能相互分享,但偶尔还是会为了一两块小点心发生争执。

瑞初打小清清冷冷一张小脸,与生俱来的那点小脾气,除了放在跟自己较劲上,大约都消耗在和她哥吵架上面了。

其实也好。平日里的小吵小闹并不会影响兄妹间的感情,反而是愈吵愈亲厚的。

就像敏若,这些年她偶尔想起自己那些当年为了电视遥控器、电脑看什么节目、过年的饺子吃是什么馅吵得昏天暗地的怨种兄弟姐妹们,哪怕因为时光的久远和她的思念而让回忆都带上了美好,也不能隐藏他们曾经吵得大人头疼猫遛鸟飞的事实。

但感情不还是那么好吗?

难得见瑞初撒娇,敏若故意拿了一下乔,等瑞初来拉她的袖口了,她才笑眯眯地一刮女儿的小鼻梁,“好,额娘给瑞初也画一幅。瑞初想要什么的样的,额娘就给你画什么样的,好不好?”

瑞初才绷着小脸,心满意足地点点头。

在庄子上待到六月的尾巴上,敏若知道自己是不能再留了。

临走前她带着安儿和瑞初去灵庆观喝茶,那的茶十几年不变,还是老味道。

这回初到时,她来过一次,如今要走了,还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喝喝茶。

不拜神,但人家的茶不能白嫖。

在大殿里登记香油钱账册的道士已经换成了一个年轻的,敏若的记忆力这辈子愈发好了,从他的眉眼上依稀认出是当年那些小道士中的一个,笑着随口与祝主持道:“当年的孩子们也都长大了。这手字不错。”

“您过誉了,他的字还有得练呢。”十几年的光阴流逝,在这位祝主持的身上却没能留下多少痕迹,只是鬓角有些泛白了,面孔却没多大变化。

或许更成熟了些?只是从前敏若初见他,他就是一副云淡风轻、万事不经心的模样,如今也没添上多少愁苦,面容上的变化自然不大。

“倒是您,多年不见,这‘茶钱’给的都一文不差。真是好记性啊。”祝主持这话带着打趣,敏若没从中品出讽刺来,便也当个玩笑话听,“再过二十年,我给的还是这个数。到时候也不知还是不是这位道长来记。”

她见观中多了两三个小道士,但多得有限,十几年过去了才增加这个数,可见这位祝主持一开始也没奔着将这道观做好、做大去。

听她这么说,祝主持笑道:“若您二十年后还乐意赏光再来,那贫道一定尽力活到那岁数,再给您登记一回茶钱。”

敏若走之前,他忽然对敏若道:“施主,您信命吗?”

敏若扭过头看他,淡然一笑,眼中带着似有似无的恣意与令人下意识闪避的锋芒,“我这人活了这么多年,最不信的就是命。”

“那贫道便祝施主不受岁月扰,安康长乐,顺遂终老。”祝主持深深一礼,敏若便当吉祥话听了,笑道:“有您这话,下回来我得多给些茶钱啊。”

祝主持挥挥手,笑道:“身外之物,何足挂齿。”

倒真有几分洒脱,不过不是修道修出清静平常心的洒脱,而是阅过千帆、见多了、看透了,或曾经有得多了,如今不在意了的洒脱。

敏若笑道:“您境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