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 第125章

作者:九州月下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穿越重生

  陈行舟当然知道这一点,但一想到自己竭精殚虑就是给这些废物帮忙,还是心中抗拒,只是道:“行,这事我考虑一下。”

  陈瓘明白他又要去信询问他的那位老师,不由心思复杂,他当初带着哀痛焦虑之心过来,结果看到一个平平安安的儿子时,心中惊喜无以复加,都来不及多问,就抱着儿子一番痛哭。

  而后问起他的病如何,结果儿子说他根本没病,只是为了把他骗过来为辽国效力,气得当场拿起拐杖抽了儿子,但后来了解了辽国局面,又开始心疼远在海外依然心念故土的儿子,尽力相助,后来发现儿子脑子里有些危险思想,想要教育扭转,结果反而被他说服。

  唉,真想见见儿子口中那位师尊,究竟是何等人物,这么几年的时间,怎么就把他儿子给教成这样。

  ……

  赵士程很快接到辽东的传书,当然也知道大宋的盟约,与历史上的宋金海上之盟约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这也是正常的,女真人作为唯一一个两度入主中原的异族,本身除了武力,智力也并不低,平州的渝关,就是后世的山海关,吴三桂就是因为它名垂青史,有了这里,幽云之地给不给大宋,并没有什么区别。

  至于朝廷机密——大宋哪来的机密,有的是反对派找茬,让辽国起戒心也没什么问题,大宋要攻幽云,那调动兵马与粮草,根本就瞒不了辽人。

  现在的问题是,大宋根本打不过,历史上,靠着辽将郭药师的反叛才攻入北京,结果进去了又让人给打了回来,十万大军崩溃,这可是大宋最能打的西军——他需要利用好这个机会,至少,不能让西军损失太大。

  最好是让种彦崇、刘锜等人在这场大战中崭头露角,要知道,在战场上才是最能升迁,获得军功的路子,如果能把长跑将军刘光世父子都送在这场大战里,就更好了。

  刘光世父子统领可以说是北宋攻辽失败的最大功臣,两人都畏战如虎,逢战必逃,无数次将友军丢下,却因此在整个抗金之战没受大的损失,最后混了个和岳飞齐名的“中兴四将”之一。

  盟约签订后,西军必然会去攻辽,以攻辽最低标准十五万大军来算,河北一带的粮草、兵马调动最快也要三个月,而且天气一冷,不利大军出击,也就是说,大宋攻辽,最快也要明年四月。

  其中能做的布置很多。

  赵士程深吸了一口气,写信建议陈行舟出兵助辽,至少,要暂时将女真钉在辽东一带,不能让他们攻略上京,一旦上京危急,辽国必然内乱四起,金人如今人手不够,占据的地盘不会长久,一到天寒,必然会退回金国,只需要驻守两三个月便可。

  写完信,赵士程看着一边正在为他磨墨的张荣,不由大感头痛:“我这信都写完了,你怎么还在磨墨?”

  张荣神色恭敬:“徒儿只是想多服侍一下师父您啊,这点小事,当然义不容辞。”

  “成语用错,对师父不能说义,得说孝,”赵士程教训了他两句,又道:“十五把火枪已经是从牙缝里给你省来的,你平日多多训练,别的就莫要想了。”

  张荣哦了一声,失望地放下手,把砚台拿去洗了,那垂头丧气的模样,活像一个没抢到脑子的丧尸。

  赵士程一连抱怨着的徒弟们真是越来越不听话,然后寻了一笼羊肺喂给大鸟阿青,自己则小心地去找鸽子送信。

  ……

  陈行舟收到师父的信时,已经是九月了,在辽东,这里已经进入了秋季。

  他那时正在参观怨军的营地。

  金国崛起后,东北大量民众为躲避战事,四下逃亡,给辽阳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

  好在陈行舟经营了辽东好几年,治下有了几分底子,勉强抗住了这二十余万的流民,帮他们在辽东安家,他们吃着薄粥,却干着苦活,累死者不计其数。

  但陈行舟也没有办法,最难的那些日子时,他几乎掏空了辽东治下的所有府库,最后还靠着师父的接济的羊毛粮食,另外订下多劳多得的规矩,险险把冬天熬过去,等春来了,才勉强把饥民们的口糊住。

  同时,饥民中的青壮被他招入军中,成为了怨军,如今是郭药师的治下士卒。

  他今天便是过来视察军中有无克扣军卒的情况。

  只是,在听说是陈相公来了之后,他只要沿途走过,便能不断看到有士卒向他叩首。

  “什么情况?”陈行舟问陪同的老郭。

  “你难道不知如今你在辽东的名声么?”郭药师奇怪地看着他,“救济饥民的时候,你在难民营里和他们同吃同住,又镇压了其中欺压良民的匪类,还让妇孺编制冬衣,你都忘记了么?”

  “就这点事?”陈行舟有些头大,随便指了几个,“你、你,还有你,过来。”

  郭药师点头,很快,那几个被点名的大头兵都激动地走了过来。

  陈行舟挨个问了他们姓名、籍贯,家里还有什么人,住哪里,今天吃的什么……

  他问起人来亲切温和,宛如聊天一般,把这几人感动得差点跪下,有问无不答,甚至还主动找话,什么都说了出来。

  陈行舟分析了一下,发现这军中情况还成,便点点头,准备去看下一个军营。

  “留守等等!”一名士卒突然叫住他,在他诧异的目光下拿出一个包袱,将一张很粗糙的羊毛披风跪献了上来,“这是我妻与织坊中妇人省下来的羊毛织成的披风,是小人等一番心意,谢过留守活命之恩。”

  “受我活命之恩的人多了去了,要是我都收,家里还要不要别的物什了,”陈行舟笑着摇头,拿自己私印在那披风上盖了个极浅的红戳,“就当我收下了,退下吧。”

  那小兵眼中瞬间浮起了泪水,感激涕零地抱着披风,用力叩首。

  郭药师啧了两声:“又是这样,到哪都是这样,也不知你和王洋到底哪个厉害。”

  陈行舟冷哼一声:“我不这样,你的兵,你的火枪,可都是王洋的了。”

  提到火枪,郭药师瞬间乖巧得如同一只小羊,不再提别的师兄弟。

  这时,特母哥找了过来,说梁王招见陈先生。

  陈行舟微微皱眉,耶律雅里素来闲得发慌,若是有事都是直接来找他,若是正式地让他去见,想来是又来了什么大人物,真是惹人厌烦。

  路上,特母哥告诉陈行舟,来的是一位贵客,这位可是真的贵,他是辽帝的亲叔叔,当年差那么一点点,就取代辽帝成为皇帝的耶律淳,先前辽帝亲征大败后,朝廷诸臣十分不满,质疑他不能当皇帝,不如皇叔耶律淳贤德,想拥立耶律淳为帝。

  好在耶律淳脑子清楚,知道此时朝廷不能内乱,所以坚决支持辽帝,这才暂时平稳了朝局。

  如今,朝廷任命耶律淳为都元帅,过来统领辽东招募的怨军,攻打金国。

  “什么?”陈行舟难得带了怒意,冷笑道,“他敢提出这条件?”

  当时饥民冲击辽阳时,他多次请辽朝支持粮草,但从头到尾都没人理会过他。

  特母哥安慰道:“莫气莫气,你若是不愿,咱们让他死在战场上便是。”

  陈行舟皱眉道:“说什么胡话,他可是撒鸾的叔爷爷。”

  特母哥淡定道:“辽阳这里,你说了算,殿下若是听了噩耗,最多哭上几日,不会反对的。”

  陈行舟轻咳一声:“不要说得好像我在祸害忠良一样。”

  特母哥忍不住笑道:“行了,耶律淳算是朝中少有的良臣,他会知道轻重,只是你要想好,咱们是不是真要攻打金国,殿下正等你呢,这事,得你说了算。”

第169章 帮个小忙

  陈行舟进入梁王府邸时, 就看见一名五十来岁、文质彬彬的老者正和耶律雅里在桌案前交杯换盏、一派和乐融融之景。

  见他进来要行礼,耶律雅里立刻起身,扶住陈行舟胳膊, 对着那位中年文士道:“皇叔爷请看,这便是我最大的助力陈先生, 这些年辽东有如今的形势, 全靠行舟鼎力相助。”耶律淳含笑点头, “久闻其名,今日一见, 果然是……”

  还没说完, 耶律雅里便道:“辽东之事,都是行舟说了算,其他的我不敢随意做主。皇叔爷要是有家国大事, 就直接寻阿舟去谈吧。”

  这话一出, 耶律淳顿时皱起眉头, 不由轻斥道:“这是什么话, 撒鸾, 陛下将辽东之地托付于你,这是何等重任,你岂可全数假他人之手推脱。”

  耶律雅里漫不经心地道:“皇叔爷, 您是看着我长大的, 我那点斤两, 何人不知, 朝廷上下, 当年又有多少人笑我愚善, 然而行舟却是能将这愚善之行全数实现之人, 遇到他, 是孙儿的福气,也是我大辽的福气。”

  耶律淳眉宇间生出丝丝怒气:“这话过了,按你这理,是朝廷上下、国家重臣,都比不得他么?”

  耶律雅里哂道:“这是你说的,可不是我说的,行了,我今天的猎物还没打呢,皇叔爷您先聊,我告辞了。”

  说着拿起弓箭便出了门,那速度,仿佛身后有金人追赶一般,走时还给了陈行舟一个“交给你了”的眼色。

  陈行舟颇为无语,不由得向对方拱手道:“都元帅见笑了,撒鸾少年心性,不耐俗务,还表见谅。”

  耶律淳见他又不行礼,又一副当家做主的口吻,便有不喜,言语间带了三分冷漠:“撒鸾是我皇室嫡脉,阁下有大好前程,还是莫要效那萧奉先的作派。”

  陈行舟不由得微笑道:“都元帅,此地不是上京,还是坐下谈吧。”

  耶律淳眉头紧皱,沉着老脸,看着陈行舟坐到耶律雅里刚刚坐的位置,心里如吃了苍蝇般难受,但却也明白,如今辽东没有遍地乱匪起事,全靠了这位苦心经营,根本没有把他治罪的可能,只能的忍着不悦,坐到他面前。

  “此次老夫前来,是为平定金人之乱,长春州告急,阿骨打也派人前来招揽你治下的辽东女直,若朝廷大败,你坐拥辽东,也讨不了好去。”耶律淳告诫道。

  陈行舟却是自斟了一杯酒,笑道:“这可没准,阿骨打亲笔书信于我,愿以国相之位相待,可比一个辽东留守更有诚意。”

  耶律淳顿时面色铁青,实在没想到这黄毛小儿居然敢在自己面前说如此大逆不道之语,气得几乎就想拂袖而去,但他想到如今风雨飘摇的国势,还是强行忍住心中的怒火,温和劝道:“撒鸾如此信你,就算先前辽东粮草之事有些不顺,你也不该说这等气话来伤他心。”

  “我跟在他身边也有些时日,倒是难得见你们如此关心他,”陈行舟笑了笑,“行了,我敢不拐弯抹角,抵抗女真,能会出手,但不会听你节制,若你愿意,咱们便合作,若不愿,就各打各的,如何?”

  “胡闹!你这是把我大辽军士,当成你家私兵么?”

  陈行舟点头:“正是如此,先前我布达户岗一役,可让我见识了大辽风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耶律淳怒视他数息,终是叹了口气:“我可以答应你,但有两个条件,第一,我需要在辽东招揽士卒,补充兵力,第二,你得准备士卒粮草。”

  “第一,可以随意招揽,但不能强拉人丁,第二,粮草可以准备,但得拿金银来买。”陈行舟平静答道。

  耶律淳险些拍案而起:“放肆!我大辽还没亡呢。”

  陈行舟点点头:“你只说答不答应就可。”

  “你、你……”对面的老人家颤抖地指着他,喘息了好几口气,才缓过来,终是不敢说什么狠话——要是陈行舟真投了金国,那不仅整个东京道全数沦陷,上京、中京、南京三道也会岌岌可危。

  终于,耶律淳急怒而走,他得去找耶律雅里,这局面,只有这个废物皇子才能救了。

  陈行舟轻轻叹了口气,辽东出人出力,不可能不拿一点回报,否则,他过来一路,就真成了辽人干活,得把师父和老父都气死。

  抵挡金人两个月,这么难的任务啊,得加钱!

  ……

  九月中旬时,赵士程启程回东京。

  张荣王洋都百般不舍,但这也没办法,毕竟他是宗室,无法在外盘桓太久,否则各种参他的折子便会被递到画宗面前垒成山。

  不过这两个月的成果还是不错,他颇为满意。

  只是张荣这颗棋子刚刚放下,想要正式使用,怕是还要一两年的时间。

  现在他需要布局的联金灭辽之事

  。赵士程正好又收到陈行舟的信,信里,他用一种平淡的语气叙述了自己如何压制都元帅耶律淳,用出兵为由,在辽国狠狠地压榨了一把。

  并且,他还特地表明,这些金银虽然不少,却在辽国买不到多少粮食,这里如今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所以,这些钱就都用来孝敬师父了,以后辽国的金银徒儿都会让他送过来,师父你不用夸奖我,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行吧。

  赵士程写信大大夸奖了他一番,说他是师门里最孝顺能干的孩子,金人势大,你也要注意安危云云。

  将信寄出后,他心里倒也颇为欢喜,这些金银在辽国作用不大,但在大宋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去了,这几年,大宋的钱荒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演越烈,严重影响经济流通,金银能回流一点,无论多少,总是一件好事。

  而且,他居然还有被孝到…… 感觉好奇异,也不知舟儿和他老爹现在和不和睦。

  顺水西去,只花了十来天,赵士程便又回到了东京城,这里依然繁华富贵,是这个时代最庞大文明的城市,但也有着最恐怖的贫富分化,说是以一国而供一城,也不为过。

  赵士程一回到京城,谈论最多的,便是大宋想要联金灭辽之事。

  关于此事,最近的消息,倒是很让人无语——联金灭辽之事传到辽国,辽帝大怒,遣派使者快马加鞭而来,质问画宗为何背盟。

  那使者当庭质问,语气甚是激烈,先是从上追述了两国百年兄弟之情,后来又说起唇寒齿亡,最后问起你想要燕云,我家陛下说了,想要,派兵来拿啊,我大辽虽然遇到一点麻烦,倒也到打不了的地步!

  画宗被骂得哑口无言,蔡京却立刻出来解释,说绝无此事,这是金人想破坏两国盟约散布的谣言,你不能无事生非,反正一通辩驳,咬死不认,虽然维护了皇帝的脸面,却也弄得很不好看。

  这一番质问后,画宗便闭口不提联金灭辽的事情,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朝廷也都默契地不提此事了。

  不过在赵士程看来,这很正常,画宗既想收复燕云,又不想付出太大的代价,在历史上,他就给在童贯伐辽时给人家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兵不血刃拿下,中策是辽国主动投降,下策是辽国抵抗激烈,那就回来。

上一篇:我带古人穿回现代

下一篇:不患寡

1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