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230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文徵明一开始还有点犹豫,后来去了一趟发现丘濬并不怎么在意他们登门,只要他们安静看书便好,也就时常随着文哥儿去蹭丘家图书馆的书看了。

  去的次数多了,不免也知晓了文哥儿关于《饮食诗话》的构想。

  毕竟文哥儿就是个憋不住话的,没几天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王六岁的写书计划给他讲了,还积极邀请:“到时候你可要给我写序啊!”

  文徵明压根不知道文哥儿已经邀请过李梦阳,闻言说道:“你若是不嫌弃的话,我自然是没问题的。”

  文哥儿道:“我怎么可能会嫌弃!最好你和伯虎兄他们都给我写!”

  集齐江南四大才子的真迹,他这本《饮食诗话》必然有巨大的升值空间!

  等会,还有一个才子到底是谁来着?

  至今仍未知道最后一位才子的姓名。

  唉,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应该知足!

  三缺一未尝不是一种遗憾美!

  文哥儿在心里嘀嘀咕咕一堆,抓紧时间跟文徵明把写序的事敲定下来。

  现在印书都是靠雕版,所以可以把文徵明他们的真迹雕出来印刷成书。

  要是没机会印刷成书,也可以直接把收集起来的才子真迹直接装订成册,那收藏价值可就更高了!

  怎么看都不亏!

  棒!

  于是《饮食诗话》还没写出来,文哥儿就已经约了一圈的序。

  丘濬眼瞅着他这个也邀请那个也邀请,等文徵明走后不由说道:“哪有人像你这样书都没影就先邀人帮你写序的?”

  文哥儿一本正经地道:“孔圣人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哪有人菜都要出锅了,才手忙脚乱找盘子的呢?自然是要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才能专心致意、从从容容地把菜做好。”

  丘濬听了一阵沉默。

  不知道为什么,这小子明明每次用的都是圣人之言,可叫人听了总想把那些个圣人之言从他话里抠出来。

  丘濬道:“到时你这书莫不是序比正文厚?”

  文哥儿听了丘濬这话儿,一时也有些踟蹰起来。对哦,这么邀请下去到时候他这本书的序说不准当真要比正文厚!他说道:“您说得有道理,以后我少邀几个。”

  这不是话赶话说到那儿了,顺嘴就邀请出来了吗?

  不关他的事,是他的嘴巴自作主张!

  文哥儿心安理得地推诿了一通,又给丘濬念了本新书,才溜溜达达地回家去。

  到了二月初,谢迁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今年的会试主考官由他和另一位翰林院侍读学士的陆简来当。

  其他的同考官之类的基本也都是在翰林院选。

  文哥儿数了数,十几个考官里头就两三个不是翰林官。

  这么算下来,他居然是在考官堆里长大的!

  文哥儿很是感慨。

  谢迁这个主考官接到旨意后就开始闭门谢客。

  文哥儿这个学生都没法去谢家找谢豆豆玩耍,毕竟他哥也是个准考生,得避嫌。

  二月天气才稍稍回暖,文哥儿跟老丘打听了一下,得知贡院那边的砖瓦号舍已经盖好了,才稍稍放下心来。

  春天这么爱下雨,要是真碰上连绵的阴雨天,席舍可挡不了多少雨!幸亏朝廷的基建工程速度还算不错,可算是赶在考生们春闱前把考场修好了。

  不少考生也陆续打听到朝廷拨款修贡院的事,心情都颇有些振奋。

  得知这事儿是丘阁老上书建议的,大伙心中都颇有些感动。

  不是他们贪图享受,而是环境要是太过恶劣,他们可能命都给考没了,怎么可能保证考出自己的真正的水平?

  丘阁老真是好人呐!

  刘吉虽然已经退休了,但至今还没返乡。得知这届考生都对丘濬赞不绝口,他顿时气闷不已。

  这姓丘的惯会笼络读书人!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你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给我写个序吧

  拿到书后——

  李梦阳:?

  文徵明:?

  祝枝山:?

  唐伯虎:?

  你小子居然是群发的!

  *

  注: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好像引用过,出自《论语》

  ②这一年的主考官本来是李东阳,不过写着写着突然想到,小李去年考过乡试了

  按照景泰以后的规定,考官有亲属回避制度,虽然查得不太严,但是亲儿子还是要避避的

  就把下一科当主考的大先生提上来了(文哥儿:怎么又是我老师

第193章

  文哥儿作为吃遍长安街的京师人气王消息算是特别灵通的,隔天就从某个小孩那儿听说刘吉孙子挨揍的事。

  刘首辅退休后还是不想离开繁华的京师,愣是赖在京师不还乡。

  这也是符合朝廷规定的,朝廷对于大多数对朝廷有功的老臣都会留他们在京师当朝廷的“顾问”。

  留着些老臣在京师养老皇帝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直接向这些老臣请教,省了派使者前往地方上的功夫。

  当然这不包括刘吉朱祐樘早就看刘吉不顺眼了,哪里还会派人去向他问事?只能留他在京师不闻也不问,算是给了刘吉最后一点脸面。

  刘吉在家没事可干怎么办儿子大了不好打了,只好打打孙子排遣一下寂寞。

  文哥儿听说刘吉孙子被揍得出不了门心中还是挺欣慰的。

  瞧瞧人家刘棉花,一把年纪了还不辞辛劳地教育孙子,要是大家都能好好跟他学一学,京师纨绔圈铁定会失去很多重要成员!

  文哥儿回去跟他爹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感慨了一番。

  王华若有所思地看向自己放竹鞭的地方。

  文哥儿:?????

  文哥儿撒丫子跑了。

  自二月以来礼部就忙得脚不沾地得把人手都投入到会试的准备工作和核验工作来。

  乡试时印卷是由十三道布政司以及两京府衙负责的会试就是礼部来主持了。

  各地考生须得带上自己的乡试答卷以及自己买好的试卷到礼部报到方便礼部官员确定他们的身份严防有人冒籍、替考或顶替。

  文哥儿跟着他哥把科举流程都观摩了一遍,只觉整个过程繁琐得很。听说进了考场以后每个号舍外面还会安排一个士兵站岗来着!

  这可是关乎国家选拔人才的抡才大典大伙都非常谨慎。

  二月初九会试第一场就开始了文哥儿又告了假跑去送他哥入考场,顺便在大门口瞅瞅里头修成啥样了。

  其实从席舍改成号舍,对考生来说也没舒坦多少,像王守仁他们这样长得高大点儿的,夜里谁在里头都没法好好舒坦手脚的。好在现在至少不用日晒雨淋了!

  文哥儿送王守仁等人入了考场,与金生一同回了翰林院,总感觉翰林院空落落的。再想想新的庶吉士们进来了,钱福他们这一届庶吉士也该散馆了,便那么一点儿离愁别绪涌上心头。

  想一直热热闹闹果然不容易,也不知道新来的庶吉士愿不愿意带他玩!

  文哥儿从来不会把话憋在心里头,麻溜跑去找到钱福他们,对着有可能去出任科道官的熟人好生依依惜别一通,并叮嘱他们如果要出去地方上巡查的话给他写写信,千万不要忘记他们曾经在翰林院一起读书的日子!

  这话说得,大家鼻头都有点泛酸了。

  钱福却是毫不留情地揭了文哥儿的底:“最好在信里给你介绍介绍去的地方有什么好吃的对吧?”

  众人:“…………”

  伤感的气氛一下子消散无踪。

  好不容易酝酿出来的惜别氛围荡然无存,文哥儿气哼哼地嘀咕道:“你又不能去,你得在翰林院当修撰!”

  给他这么一讲,这翰林院修撰倒像是苦差事似的。

  钱福伸手往他脑袋上做出“醍醐灌顶”的手势,一脸高深地说道:“我已经把状元气运匀给你了,以后你也得当这个翰林院修撰。”

  文哥儿:?????

  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想害我!!!

  靳贵等人见一大一小都没把状元当回事,一时也不知该谴责谁好。你俩不想当状元,不知多少人想当!

  不行,得把这两人的可耻行径记下来,等散馆之日写成诗文叫天下人都听听他们这讨人嫌的对话!

  趁着翰林院出了不少人去忙活会试的事,大家都放松心情开始摸鱼。

  文哥儿下午还是去摆摊,前段时间还有不少考生慕名来他摊子前看神童(甚至还有人异想天开妄图摸他脑壳蹭点神童气),现在考生们都被关进考场了,他的摊子前倒是少了不少生面孔,没客人时基本是老熟人过来闲聊。

  那第一天来光顾文哥儿摊子的闲汉李大壮倒是找着正经活儿干了,现在来得挺少。

  今儿李大壮特地过来找文哥儿,且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领着那个同样来过一次的浓妆女子。

  女子今儿已经没涂那种浓艳的妆容了,自从她替死去的好姐妹出头,不少人都觉得她很有情义。

  李大壮也是其中之一,他埋头攒了大半年的钱,才鼓足劲去问这个他曾经看不太上眼的相好愿不愿意和他好好过日子。

  像她们这样做过那种行当的,哪个背后不是一把辛酸泪。就像明知道那些劣质脂粉施多了对自己不好,她们还是要在脸上施上厚厚的一重,仿佛那就是她们的铠甲一样。

  当初若非心中实在愤懑难平,她都不敢在大白天走出那处狭窄的“暗门子”。

  这种情况下有人愿意娶她,她心里自然是乐意的。

  李大壮说了,等他们成婚了,就跟着他东家一起到南边去,到那儿没人知道她的过去,他们可以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说这话的时候,李大壮的脸庞已经晒得黝黑,再不是前年那游手好闲的浪荡样。

57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