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第158章

作者:冉珏儿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姐,要是觉得累你就把程小墩送回来。”

  不过,女人啊,不管啥时候,不管多大年纪,逛起街来总是精力无限。

  程涛整个晌午都在工作,主要是复盘杨三叔的资料。他需要明确自己接下来想知道什么,整理出问题清单,等回头采访当事人的时候,直接提问就成。

  其实,写文章本来是不该这样的,应该先调研,选取合适角度,构思好一切再下笔,那样做出来文章会更流畅。不过,现在留给他的时间太短,只有三天,三天要出一篇高质量文章,尤其他跟文章主人公还不太熟,就只能采取这种最高效的手段。

  也不是说时间短就写不出好文章,文章能不能打动人心,不是看你之前准备了多久,而是看你写文章时候的心情。很多时候,十分钟写出来的文章很可能比构思两年写出来的东西更打动人,灵感和爆发力是文章受欢迎和感染人心的最重要因素。

  眼下,这两样东西他都没有。

  程涛把文章的框架整理出来,差不多就晌午了。

  程红秋和程小墩还没有回来,虽然心里知道有张文芳领着,九成都出不了问题,但是程涛还是拿起要是,准备出去迎迎他们。

  他这边锁上门,刚走到招待所门口,就看到程红秋大包小包的回来了。

  程涛过去把大兜小兜接过来,放地上。又赶紧解开绳子,把搭拉着脑袋的程小墩解就出来。“我的亲姐啊,你咋买这么多东西?”

  “我看过了,他们这批瑕疵鞋子不影响穿着,不仔细看都看不见瑕疵,我给咱家人都买了一双。尤其是你姐夫,他上班费鞋,我就多买了几双。”程红秋喘了两口粗气。

  虽说要拿回家要费些力气,但只要坐上火车,一切都好说。等回到苏城市,他们就直接坐县城运输队的火车回家,一路上完全不需要花大力气。

  反正他们姐弟俩本来没有多少行李,完全能照顾过来。

  程涛点点头,反正他姐高兴就成。

  程小墩一沾地,赶紧在走道里跑了两圈。缓过劲儿来,就开始和程涛汇报他今天都吃了什么,糯米丸、竹筒粽、麦芽糖、肉锅贴,一边说一边吸溜口水。

  看崽子越说越兴奋,程涛摸摸他棉袄下边的小肚肚,果然鼓鼓的。

  程涛让他姐歇着,自己把大包小包抱进了房间。

  程红秋翻着,把买的小吃拿出来塞给他。

  你别说品类还真不少。这要放在真实历史背景下,这集市肯定要被打成黑市,幸亏这是架空年代,大家都说集市是上边默许存在的,它就能这么存续着。

  程涛开吃,蜜枣粽子软糯香甜,肉锅贴咸香酥脆,糯米丸外层芝麻香浓厚。这年头的吃食讲究真材实料,分量十足,关键是味道还好,程涛感觉非常满足。

  这就是程涛的中饭了。

  完事帮着整理好房间,看他姐领崽子去休息,程涛则去外面遛弯。

  省纺织厂规定中午休息一个半钟头,现在是工厂最安静的时候。毛纺织车间,曾经杨三叔工作的地方,从窗户往里看,还能看见里面的大型机器。

  程涛脑海中模拟着当时的情况,继续往前走,路过棉纺织车间、化纤车间、麻纺织车间,往前是一栋办公楼,再往前走就是大门口了,此事,杨三叔正坐在门房门口闭目养神。

  听见动静睁开眼,看见是程涛,淡淡的招呼,“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嗯,逛逛。”

  “你有什么要问的不?我下午的时间可都已经预约出去了。”

  “嗯?”

  “这两天我可忙坏了,厂里厂外都追着我提问,都是陈年旧谷子的事,也不知道他们想干啥?偏偏领导还让我积极配合。”杨三叔嘟哝。

  这样啊,程涛想了想,突然心血来潮,“我暂时没有想问的,三叔,要不我留下给你帮忙吧?”

  杨三叔没答应,不过也没反对。

  程涛就自顾自留了下来。

  纺织厂工人开始上工,采访的人就过来了,他们手持笔记本,逮着杨三叔就开始提问。

  程涛代替杨三叔,站在大门口检查大家的工作证。虽然是第一次,但是因为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自然没出差错。不过全部忙完,也用了大半个钟头。

  完事,程涛进屋旁听大家的采访,你别说还挺有意思!

  忙起来时间过得飞快,下班的时候,杨三叔的儿子过来了。

第99章 营养液两千加更

  程涛是第一次见到杨建峰。

  他其实很早就知道杨建峰这个人, 早在万福公社的时候秦厂长就说省日报社有个编辑觉得他写的文章不错,知道他是纺织厂的工人,还拿着他的文章找到了省纺织厂, 几经周折才知道他来自红鸩纺织厂。

  昨天晚上,曹进路才说要介绍他和杨建峰认识下,交个朋友。当时他是答应了的。

  有些人就是不经念叨,不期然的, 俩人就见面了。

  “杨编辑, 你好,我是程涛。”

  杨建峰也是有备而来,“我知道你,本来我还想说让和昌攒个局, 大家认识认识,没想到就遇见了, 相约不如巧遇,咱们边吃边聊?”

  程涛没想到杨建峰竟然是这种性格。

  曹进路提起齐和昌和杨建峰的时候, 态度语气都差不多。因此,程涛一直以为这俩人很相像, 不苟言笑,冷面严肃,没想到竟然完全料错了。

  杨建峰非常精通与人交往的学问,就算是冒昧提出的要求, 也没让人觉得不愉快。

  “我当然也想和杨编辑好好聊聊, 不过今儿就算了, 杨三叔等着你一块回家呢。”程涛看了眼和同事交接班后等在门外的杨三叔, 笑着提醒。

  杨建峰摇头, “回家什么时候都能回, 下次过来再想遇到程同志可就难了。如果你不方便出去,我们可以去食堂。”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程涛当然不能再拒绝,主要他也挺好奇杨建峰要和他聊什么。

  仨人一起去食堂。

  程涛和杨建峰并排走在前头,杨三叔背手跟在后头。程涛倒是想把三叔让到前面,大家一起说话多好,无奈他怎么都不肯。

  去食堂的路上经过招待所,程涛回去和他姐说明情况。

  彼时,程红秋和张文芳同志俩人正拿着布条编绳。旁边是在破布堆里玩的不亦乐乎的程小墩。

  “快走吧,别让人等。待会我和张阿姨会带着小墩去吃饭,你就不用管了。”程红秋表示,头都没抬。

  程涛:“……”

  他突然发现自己这两天的叹气次数加倍递增,某些人嘴上说兄弟可重要可重要了,但一遇到她的老姐妹儿,兄弟就成了根草。

  程涛转头往外走的时候,他家崽儿从破布堆里露出个脑袋,跟喊口号一样,“爸爸再见,一路走好!”

  程涛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人都说三岁看老,程小墩这才踏进三岁的大门,见面就不紧着跟他爸贴贴了。像以前,看见他,哪次不是紧赶慢赶过来求抱抱?

  心里泛起淡淡忧桑,转头,程涛快步和杨建峰父子会和。

  到食堂,仨人各去打各的饭。

  程涛明面上是客人,却又不能完全把自己当客人待。他晌午吃得多,到现在还没什么胃口,所以就简单要了一份醋溜白菜和一碗粥。

  “你这么大个,就吃这点儿?”杨三叔看程涛打的饭菜,满脸不赞同。甚至还作势想把自己饭盒的饭菜拨给他一些。

  程涛赶紧拦住,“三叔,我今天中午吃得多,现在还不太饿。”

  杨三叔看程涛表情坚定,暂且相信了他的话。

  中间大家各自吃饭,几乎没有说话。

  快结尾,杨建峰直接进入正题,“程同志,我冒昧问一句,关于这次的文章,你的进度如何?”

  程涛当然知道他说的啥,“没有什么冒昧,我还没有落笔。”至于定好的框架,今天下午他收获挺多素材,回去他就往里扔扔看。

  杨建峰似乎没有预料到程涛会这么回答,时间紧,任务重,不管是部门还是个人,都在抓紧时间交作业。程涛严格意义上算是省纺织厂的一员,毕竟就连他所在的工厂都是省纺织厂的附属品,竟然到现在还没有落笔吗?

  “要是杨哥你能和我说说以前的事情,我兴许很快就能完成任务。”

  杨建峰垂眼,“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儿。”

  走出食堂,杨三叔直接回家,杨建峰和程涛找了一个清静的地方聊天。

  杨建峰口中的他父亲的故事,该怎么说呢,并不是大众想象中的那些。

  杨三叔没受伤之前比程涛预想的还要成功,他是厂里的技术骨干,甚至就在事发之前,他刚从国外学习回来。

  眼下因为政策缘故,走出去,引进来都不容易。能被挑选出来,去外国学习先进的经验,足以证明杨三叔的优秀,最起码是本身技术过硬,爱学习,且学得快。

  “他出事那天天气很好,冬天罕见的艳阳天。等他出事的消息传到家里,我和我妈出门,外面直接下起了雪,那也是那年冬天唯一一场雪。”杨建峰说起这些的时候,带着淡淡的忧伤。

  他的父亲曾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强大自信,无所不能。不过以这件事情为分界点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酗酒,自暴自弃。

  那时候杨建峰不懂,也不理解父亲心中的苦闷。你出事,家里人都担心,这种时候你应该像以前一样站起来成为无所不能的保护伞,而不是成为胆小鬼,成为懦夫,只知道躲在家里。

  他是长大后才明白父亲当时到底为什么会那样绝望?

  靠技术吃饭的工人,失去了他引以为傲的手,这恐怕和天塌下来没有什么区别,这意味着他完全失去了理想。而且,以后走到哪都要被指指点点,也没有办法再保护家人,无论哪一条,都不是一个男人能忍受的。

  可惜,身为儿子,他明白的太晚了。

  程涛能感受到杨建峰的悔意,不过他没出声安慰,对方也不需要。

  果然杨建峰很快就恢复正常,继续往下说。

  杨三叔重新站起来,是因为有一天杨建峰兄弟俩和给杨三叔起外号的孩子打了一架。

  那架干的那叫一个狠,对面领头的那个被杨建峰一砖头直接送进了医院。就是这样,杨建峰都觉得自己没错,错的是病床上躺着那个人,谁让他嘴贱。

  他怎么都不肯认错,受伤孩子家长越来越愤怒,最后一家人把杨建峰哥俩围了起来。如果是同龄人,就算对面多几个人,哥俩也完全不怕,现在被一群大人围着,俩孩子怎么可能占着便宜?

  杨三叔就是这时候过来的,他用不擅长的手,笨拙的挥舞着一把菜刀。那家世谁要敢动他家孩子,他就能上去跟谁拼命。

  事情最终以合解告终。

  第二天,杨三叔就找到省纺织厂的厂长说想回来工作。其实,如果其他人发生了他这种情况,都会选择提前把工作传给儿子,但是杨三叔不肯,他坚持让俩孩子上学读书。主要俩儿子打架的样子把他吓着了,必须得在学校被文化熏陶熏陶改改性子才成。

  作为父亲,他要做的就是站起来,就算没有办法再顶天立地,也不能拖累家人。

  刚开始,杨三叔被安排在仓库,主要是部署仓储工作。因为身体缺陷,同事人需要搭把手的时候,他发挥的作用不大,因此有人向厂委提意见,说杨三叔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经过讨论,杨三叔被调到车间当品控,之后又被调去后勤,辗转几个岗位最后被调来看大门。

  当年那些事情渐渐被忘却,现在大家都觉得和有残缺的人干相同的工作,对自己来说不公平,往上反应意见的多是平常和杨三叔一起工作的同事。上面采取,杨三叔就得不断更换岗位。

  “是不是挺可笑的?”杨建峰笑着问,他爸受伤是十年前的事情,当初他爸救下来的姑娘已经成为了省纺织厂的副厂长,救下来的机器现在仍然在服役。

  那时候的他还是只知道闷头往前冲,不顾后果的憨小子。现在的他再也不会做那样的荒唐事,成年人的世界很复杂,在工作中不能贸然得罪任何一个人,不然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面临什么。

  现在的他渐渐能理解当时父亲为什么会选择自暴自弃?因为放弃远比坚持和努力要容易的多。

  杨建峰其实并不常回忆这些,因为一定会替他爸感到不值。

  这是种从心底涌上来的悲伤,只有亲人才能理解这种感受。他们从来没有埋怨,指责杨三叔当初不该那样做,说你看当初和他站在一排没有伸出援手的那些人,现在不也活的好好的,在省纺织厂的职位还不低,偏偏就他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