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137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其实,咱们这才见到了四个部落而已,跑他十个二十个部落,能换多少回来?来来来,咱们分工,这样,你把兄弟们分成十个队,每队一千人,然后咱们.”

  如何主动出击,寻找更多的土著部落(黄金、钻石),就成了这场会议的主题。

  会议后,吃胖了十多斤的几个船商代表被找了来:

  “什么?和土著们通商?啊!伯爷,您不是说笑的吧?”船商以为自己幻听了,土著部落有什么值得他们交易的!

  “没有说笑,土著们可是见过黄金的,不过这里的规矩是以物易物,没有用黄金做货币罢了。”忠勤伯轻描淡写的给众船商投下了炸弹。

  “黄金?土著手里有黄金?哎哟喂,伯爷,您咋不早说哩?我们愿意!”

  船商们心里惊涛骇浪:看来伯爷、将军他们早就知道了,这是瞒不过了才告诉他们的啊。就说嘛,怎么能为了这点甘薯和玉米,就留在这里这么久呢?

  这种下去的粮食也收上了,可还没出发的意思,感情,这里居然还有金子啊!

  仿佛错过了十个亿,心里把这三人骂了个半死,面上还各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成功的商人,必须是合格戏子。

  他们怎会独自承受这样的憋屈?其余落后一步得到消息的船商们,受到了暴击。

  他们每日抓鱼吃肉,眼里全是新造的货船。

  万万没想到,这些土著他们不识货啊,用石头做武器也不稀罕金子。

  他们来了这么久,都不屑和这些不开化的人打交道,错失良机啊。

  从明日起,他们就要各凭本事换金子了,谁也不能阻挡他们发大财!

  要去更远的部落,肯定离不得本地人,黑娃带着俩儿子亲自去了丛林部落。

  他们想要从丛林部落,雇佣几十个兄弟给他们做带路党和翻译。

  可他们才刚到丛林部落,阿木酋长就很兴奋的,让阿曼林告诉黑娃:

  “我们一年一度的部落的大集会,太阳再落三十次就要开始了!是这片土地上所有的部落都要来参加的!”

  本来还要跋山涉水,找其他部落交易去的黑娃,真是瞌睡刚来就遇到了枕头。

  打听明白这个大集会的交易形式,还有他们惯常交易的物品后。他高兴的和阿木酋长约好,他们要和丛林部落,一起去参加今年的大集会。

  回到大本营,忠勤伯把这好消息一公布,没有人不高兴的。

  船商们着急忙慌的查看自家剩下的商品,思虑着要用哪些和土著们换,才能最大程度的盈利。

  大本营里一片忙碌,船匠们被再次下单,请他们帮忙编大背篼。

  背篼还要编得十分细密,缝隙小于人的指头,务必让去参加大集会的人,一人有一个背篼。

  船匠:咱们就是造船的,编筛子,编背篼,这是篾匠的活儿啊,篾匠!

  和土著们交易些什么?三巨头就讨论了半刻钟:粮食、衣裳、盐巴。

  高怀瑜为忠勤伯的精明,拍案叫绝,基本又是无本买卖呐!

  在他心中,花点力气或种或造出来的商品,都是无本的,人工不值钱哟。

  粮食当然就是他们新收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了。用忠勤伯的话就是,他们也算造福这个蛮荒之地了。土著们的草籽和植物根茎,需要更新换代啦。

  衣服哪里来?三万水军兄弟们,腾挪一些稍微新一点的夏衣,半点不为难。

  黑娃暗搓搓的想:绸缎再好,这些人会做吗?成衣才好使!

  关于他们的杀手锏:盐!

  黑娃从儿子他们哪儿得来的消息,阿曼林说他们的盐巴比他们部落换来的好,只咸不苦。

  小孩儿对他们用盐洁牙的行为很是抵触,觉得实在太浪费了!

  阿木酋长也说,他们这片陆地上生活着,大大小小一百多个部落。

  这么多的部落,会制盐手艺的,只有一个--湖盐部落。

  每年,在一年一度的大集会上,其他没有盐巴的部落的,都会用他们部落里,最鲜美的猎物和最美味的植物根茎,与湖盐部落交换盐巴。

  一年一次的交易机会,他们丛林部落为此要准备近两个月的时间。还要尽可能的活捉猎物,带去大集会上,这才能保证猎物的肉最新鲜。

  带着苦味的盐巴他们都不容易换到,可见盐巴对土著们而言是多么的珍贵。

  既然今年的大集会让他们赶上了,就不能让湖盐部落独美了!

  直接用海水煮盐,费时又废柴,有了忠勤伯这个智囊,水军们如今煮盐都轻巧了不少。

  盐沙坑、过滤池、煮盐的大灶台一个都不能缺。

  天蒙蒙亮之际,水军们就需要到深海处,取大量的海水回来,平均的泼洒在一处干净的泥沙上。

  此地的烈日,在午时就会把这层薄薄的泥沙晒干,晒干后的泥沙里就能看见白色的盐晶体。

  再把这样的干盐沙,倒入盐沙坑,装的满满的,面上再铺平压实。

  最后往装满盐沙的坑上铺上一层草甸子,开始往里面灌入大量的海水,渗透过滤到与盐沙坑接连的过滤池中。

  过滤池一个连接一个,过滤到,盐卤水的浓度达到可煮盐的标准为止。没有专业测量盐卤浓度的工具,只能是多试验几次。

  折腾了三天,在第七道过滤池中找了最佳答案。

  含盐浓度最合适的盐卤水,再经过大锅熬煮,轻易就能得到可食用的海盐了。

  十口大铁锅,一日就能煮五百多斤盐巴出来。

  要是一直煮到大集会之日,他们能将这百十几个部落,一年的盐量都煮出来不可。

  贴心的忠勤伯,还在种甘薯的河滩窑炉哪儿,烧了不少的大耳黑陶罐,专门用来装盐巴。

  这么大的动静,船商们看得清清楚楚,可他们能和朝廷抢买卖吗?又不是活腻歪了!

  除了忙着指导烧陶制盐,忠勤伯一点都不想让兄弟们闲下来,又在开荒!

  那些被挖掉甘薯的藤蔓,他都舍不得丢,截取了最粗壮的部位,继续插纤。

  除了甘薯,船上还没用完的马铃薯、玉米继续接着种,几百亩地产的粮食够他们吃到走的时候,还能拉上几十船的。

  蔬菜里面,番茄成了大伙儿的心头好,一致要求还要继续种,他们能当果子吃。

  之前种过一茬的荒地,现在给上了厚厚的一层粪肥,需要养上一段时日。

  忙碌的日子总是很快,按照大夏的历法,这才过了正月不久,仲春呢!他们这里却是火辣辣的盛夏。

第二百零九章 大集会(上)

  既然不用去寻这些部落,这次去参加大集会的,黑娃只带了一千多人去赶集。

  高怀瑜生无可恋的,继续当着他的金矿监工。黄尚书美滋滋的在大本营,开荒种地保障后勤。

  过完年又被严夫子,抓了大半个月功课的少年们,欢呼雀跃着,他们被允许一同去赶集了呢。

  无一幸免,每人都被安排背了一个大背篼,背篼里面装了满满的货物。

  船商们也是让家丁们背的背,挑的挑,能带多少带多少。想着能用这些换来金子,心中一片豪情万丈。

  他们自信,只要有利可图,没有他们交好不了的人,哪怕是土著!

  先赶到了丛林部落与他们汇合,看到土著们准备的货物和运输的方式,大家头皮发紧。

  那么大的罐子往头顶上放,它不沉吗?而且罐子里头还装着东西呢!这法子也忒笨了吧?生拉活拽的那些活猎物,你给用藤蔓捆起来再抬着走不是更省事么?

  阿木酋长两下对比,看看自己的族人,又看看贵客们运输货物的方式,想哭。

  为了安慰阿木酋长,黑娃他们马上送上了福利:用丛林部落需要的,一年的盐巴量,换了五十个小伙子,替他们这支队伍做一个月的翻译。

  又白又细的盐巴,上回送他们部落的就是这种,吃过的族人都说好。

  阿木酋长终于露出笑容,今年,他们部落不用再换盐了,嘿嘿。

  步行了整整十日,翻了七八座山丘,疲惫不堪的他们,才到了一片大草原。

  说的草原,其实是一片半沙漠半草地,约莫有五六百亩的面积。

  因为是个半沙漠地带,此处的草丛长得稀稀疏疏,也没有长得高大的树木,视野还比较开阔。

  而这片草原这会,已经来了数千人,算得上人声鼎沸了。

  走近大集会细看,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简陋,没有任何的区域规划,乱糟糟一片。

  先来的土著们,会选一块自己最满意的草地,然后在草地上铺了兽皮或杂草做营地(晚上睡觉的地方)。

  从部落带来的各种货物,就随意摆放在兽皮前面。

  只要对这些货物有兴趣的人,都可以拿着自己的货物前去交涉。

  彼此看上对方的东西,再谈兑换的数量,最后互换,啥时候换完啥时候走人。

  直白又原始,看得大伙很是新鲜,跃跃欲试,想在大集会上淘宝。

  黑娃他们也找了一处离土著们稍远一些的,空旷的草地,迅速搭起了十多个很大的帐篷。

  船商们也依葫芦画瓢,紧随其后,帐篷一个接一个,让这片空地迅速被填满了。

  阿木酋把丛林部落的摊位,就设置在,黑娃他们大帐篷的隔壁。

  反正今年最主要的商品他们已经换到了,心态佛系得很。

  留了一百人看家守着货物,然后其余士兵们,被分成九个小队。分别由八位少年和忠勤伯领队,四散开来。

  头回领到如此重任的,卢少亭、韩匡远、苗叔建、裴介孙把胸口拍得邦邦响,看好东西的眼光,他们一点都不缺。

  跑得最快的就是这群少年了,脱了缰绳的野马一般,没人耐烦听忠勤伯啰嗦。

  船商们也想单独行动,不想跟在忠勤伯后面喝汤。

  他们分成了三队,每队请求二十名水军和两名土著翻译随行。

  忠勤伯大度着呢,无一不允!船商们笑得合不拢嘴,大半货物放在营地里,小部分让家丁背着就跑了。

  黑娃这支队伍里,给他做翻译的就是阿曼林,他还带了几个哥哥来。不过这几个土著,明显没有阿曼林灵活,又害羞又木讷。

  黑娃也没有嫌弃,让士兵们背起一部分的货物,和船商们反方向的走着。

  才走到了第三个摊位,黑娃就乐开了花:这个摊位上的土著们,不但有大鸵鸟肉换,居然还抓了十几只小鸵鸟来。

  那几十个脑袋一般大的鸵鸟蛋,不要太惹人注意了哟。

  见到朋友的阿父表示,全都想要。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